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風暴> 七零七、一語興邦一語滅(三)

七零七、一語興邦一語滅(三)

2024-11-21 11:55:51 作者: 聖者晨雷

  穿過好望角,便是印度洋,相對於大西洋與太平洋,印度洋要風平浪靜些,而且華夏在此已經經營了許久,俞國振尚未登基之前,便在錫蘭有立足之地,還找到了馬達加斯加島,並在這座巨島的南北兩端各建了一個港口,作為往來的蒸汽船補充煤和淡水之地。

  港口居民數量並不多,華夏還無暇將這裡作為自己的發展重心,他們更大地是依靠當地的土人。與歐洲殖民者每到一處便將土人視為奴隸不同,華夏人更多地將土人視為「學生」,教他們文明開化,幫助他們組織建更有組織性的國家,從不直接使用奴隸制,而是採用僱工制。從短期來看,是沒有歐洲人殖民獲利來得迅速和快捷,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更容易被當地人所接受。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因此,在馬達加斯加東南的「新泉港」,牛鈍與來部臣第一次看到外來者與土著相當融洽地相處,這種發現,讓他們甚為新奇。

  「先生,為何華夏人能如此?」牛鈍向黃宗羲問道。

  英吉利在海外也有殖民地,比如說北美,那邊英吉利人乘五月花號船抵達陸地時,又冷又餓,一百餘名殖民者只剩餘四十餘名,是當地印第安部落的酋長出於憐憫與人道,贈予衣食,使之活了下來。而英吉利人用了盎格魯薩克遜人一慣使用的方法表示感謝:將那酋長的長子毒子,次子的頭顱砍下來懸掛在旗杆上,然後再設立一個感恩節,表示對被他們送上天堂的那些印第安人的感激。

  「這便是我要教你的我們儒家真髓,儒家在社會學上,只有一字,『仁』,仁者愛人,只要你象對待自己人一樣去愛護土著,便亦能喚起他們人性深處之善。」

  「先生執人性本善論?」

  「非,善惡皆為人之本性,辟如這土地之中自有種子,但環境適宜,種出的便是稻米,環境惡劣,種出的便是雜草。」

  「仁者愛人……」

  「若無愛人之心,便不能稟持中正,不能稟持中正,行事就會功利而有私心,就象那位馬先生,也是一時人傑,卻終究只能在奸臣榜上留名。」黃宗羲拍了拍牛鈍的肩膀:「你之志不在於此,但凡懷仁愛之心就行了。」

  在黃宗羲教育弟子的同時,馬士英同樣在教育自己的弟子。

  只不過,他所言之關鍵,卻不在仁。

  「華夏與歐羅巴諸國不同,華夏有海納百川之雅量,故此能容這些土著,歐羅巴諸國困於一神之爭,狹隘偏激,待人不誠,如何能與華夏相比!輔閣,你想要在華夏做一番事業,別的可以不論,但這一神之信,只怕要改改了。」

  「這個……」

  「我記得在我們華夏一座寺廟,相當於你們的修道院前,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下聯是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沒有這等豁達與氣度,你就是學富五車,最終的成就,也不過與那位黃先生相當,拘於門戶之見,終身不得志罷了。輔閣,我收了不少弟子,你在其中算是最出眾的,莫在輸給了那個小子。」

  來部臣向那邊望去,正好牛鈍也向這邊看過來,隔著寬寬的甲板,兩人目光相對,都是將頭歪到一邊去。

  他們覺得,自己導師所說,都是可以興國危邦的至理明言。

  過了被華夏命名為巨鯨島的馬達加斯加,緊接著便是斜渡印度洋。錫蘭算是牛鈍與來部臣見到華夏移民最多的地方,在這裡,華夏移民建起了一座人口超過五萬的城市,主要就是為往來的商旅服務。

  錫蘭之後,華夏的特色就越發明顯了,商船的數量也多了起來,東來西去,一天之中甚至有可能看到十餘艘船,雖然大多數都是華夏人的,但也有少數印度人和歐羅巴人的,阿拉伯商船卻極少。這讓來部臣甚是疑惑,阿拉伯人也一向喜好商業,最早溝通華夏與歐羅巴的便是他們,他們原本在印度洋西半部橫行霸道,可現在卻完全不見了蹤影。

  「這是為何?」

  來部臣的問題,馬士英也沒有辦法回答,好在他們在錫蘭時有人上船,馬士英召來一問,才知道最近華夏與阿拉伯這一帶諸國的關係不睦,特別是與波斯薩非王朝幾乎處於戰爭邊緣。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李岩帶領的墾拓軍團已經攻入昭武故地,改宗的回紇、準噶爾等族人要麼恢復釋道信仰,要麼被驅離大舉進入波斯,而此時為某教中心的薩非王朝,自然要替其出面;二是華夏商人與歐羅巴直接進行海上貿易,繞過了波斯控制的區域,波斯商人嫉貪兼起,挑唆薩非王朝奪取商路。

  為了應付這一局面,華夏海軍東海艦隊與南海艦隊,各派出一支分艦隊已經進駐印度洋,同時禁止任何波斯與阿拉伯人的商船進入錫蘭以東洋面。

  這種情形,讓馬士英與黃宗羲都有些憂心,一方面是在歐羅巴投入了一支分艦隊,另一方面這邊波斯又起了爭端,另外北面與羅剎人的戰爭也仍在繼續——窮兵黷武,非長久持國之道!

  不過這話不能當著牛鈍與來部臣說,二人都將此事藏在心中,他們回國之後,按慣例,俞國振肯定是要抽出時間接見的,到那時尋機直接向俞國振提出。

  鄭和城乃是必經之途,到了這裡,就算是到了華夏本土,而鄭和城也是他們一路行來最大的城市,短短的十餘年間,這座城市已經聚集了三十餘萬人口。他們的船隊到了鄭和城,便入船塢進行檢修,他們換乘從鄭和城往上海的郵輪。

  雖然鄭和城對牛鈍與來部臣也是充滿著異國情調的城市,但想到只要再有二十天,他們就能夠抵達華夏的都城上海,抵達這座傳說中世上最為繁華與明亮的光耀之城,兩人就沒有在鄭和城停留的興趣了。

  只不過卻由不得他們,郵輪倒是在他們抵達的當日便出發,這艘大船上載有兩百多名客人,活動空間比起此前的商船要大得多,這是專門往來於鄭和城與上海之間的郵輪,因此每到一處停舶多長時間都有規定,比如說,它經過君子港時,便在此停泊一天,等候此地上船的客

  「既然要泊一天,那麼汝礪,你隨我一起去拜訪一下此地的城主,這裡的城主,可就是陳臥子,當初也是為師好友。」聽得要在這裡停一天,黃宗羲心中歡喜:「他還不知道為師來了呢,為師要看看,他將這君子港建得什麼模樣,畢竟都是七八年了……」

  當初黃宗羲被打發到歐羅巴的時候,正值陳子龍等人在婆羅洲山口洋創立基業之時,這麼多年來,當初的山口洋變成了現在的君子港,可是陳子龍只是在書信中稍稍提一下自己的狀況,哪裡比得親眼來見?既然有一日閒暇,黃宗羲當然要來問上一問了。

  他領著牛鈍上了岸,便拉著港務詢問:「這位兄台,可知道陳臥子先生如今在何處?」

  「臥子先生?哦,你是說陳咨事,你來得正巧,他昨日才從上海回來。你出去之後叫輛力車,只說去眾賢路的禮士苑,在那兒尋門衛問問便是。」

  「眾賢路、禮士苑。」聽得這名字,黃宗羲心中便覺得歡喜,這才是儒家嫡傳的名字!

  出了關口,果然有十幾輛三輪力車在外等著,黃宗羲喚了一輛,與牛鈍坐上去後滿是歡喜地道:「汝礪,陳臥子早有賢名,你瞧這座君子城,布局規劃,井井有條,合乎於道,合乎於道啊!」

  「陳臥子先生是好人啊。」就象所有地方的車夫一般,為他們蹬車的也是一個好說話的,聽他們提起陳子龍,隨口便插了一句:「若不是他們,咱們這疙瘩里還沒有人來,白白浪費了這塊寶地。」

  「正是,陳臥子自然了不起。」黃宗羲也顧不得自己曾經與陳子龍吵架,大喜道:「這君子港之昌盛,想來他出力甚巨!」

  「那是自然,若不是陳臥子先生當機立斷,咱們這裡早就什麼都沒有了。」那車夫嘟囔了聲。

  雖然只是勉強聽懂車夫帶著濃重北方口音的華夏語,可是牛鈍還是從他口氣中聽出一些並不是讚美的味道。可是黃宗羲太過想當然,只覺得陳子龍既是儒家正統,又帶著一群與東林關係密切的君子們來這海外建立基業,那一定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而且眼前這座君子港雖然比不得鄭和城繁華,甚至比起錫蘭也顯冷清,但他們手中資源畢竟有限,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不易了。

  「先生是臥子先生的朋友?」那車夫也不多說,又問了一句。

  「正是,多年老友。」

  「哦……那麼先生這是去見陳臥子先生?」

  「然也。」

  「好,這便是眾賢路禮士苑了,先生是陳臥子先生的朋友,那麼……能不能替陳臥子先生把他欠我的車錢先給了?」

  那車夫載著他們跑了約有兩里,出了港城,來到一片茅棚之間,便停了下來,回頭似笑非笑地對黃宗羲道。

  黃宗羲愕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