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之江山美色> 第一百四十六章:孫策奪荊州

第一百四十六章:孫策奪荊州

2024-11-19 14:59:44 作者: 樓主大大

  張允現在左右為難。正在這個時候,魯肅求見,張允問左右道:「魯肅是誰?」

  其中一人道:「此人很有名望,曾在鄉間施捨錢財,賣出土地,以周濟窮困,結交賢者。為此,深受鄉民擁戴。」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張允皺了皺眉,心說莫非此人是來送糧的,因此道:「請他進來。」

  魯肅進來,向張允行了個禮,道:「見過張將軍。」

  「先來遠來,不知有何事見教?」張允請魯肅坐下之後,開門見山的問明來意。

  魯肅道:「奉孫將軍之命,前來勸降。」

  張允臉色一變,喝道:「大膽,你竟是孫策的說客,左右何在,速速將他拿下。」

  七八個刀斧手沖至魯肅身前,魯肅凜然不懼,反而大笑道:「將軍死之將至。何必如此?」

  張允臉色變幻,冷笑道:「吾有襄樊水師三萬之眾,艦船數百艘,隔斷江水,如何會死?」

  魯肅道:「將軍難道不是心知肚明嗎?劉荊州已為曹軍俘虜,襄樊已失,將軍失去了糧草,進不得,更不能退,豈不必死?」

  張允沉聲道:「吾已派出使者,前去襄樊向曹公催糧,曹公糧草一到,此危自然可解。」張允也不是傻蛋,沒糧之後,確實派出了人前往襄樊,說是催糧,其實隱喻自己願意投效曹操。

  魯肅哈哈一笑:「可惜已經遲了,曹操要運糧來,至少需半月光景,遠水不救近火,將軍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

  張允默然,他豈能不知,現在水寨中的糧草最多只夠四五日,若是孫策尚且不知襄樊的變故,他或許還可以節衣縮食再熬一熬,可是孫策得知此消息,必然會全力發起攻擊。到了那時,總不能叫將士們餓著肚子抵禦孫策。

  魯肅道:「孫將軍乃是豪傑,以一千軍馬下江東,如今欲奪江夏,殺黃祖為父報仇,張將軍在此與黃祖互為犄角,已為孫將軍所恨。若此時迷途知返,願降孫將軍,孫將軍必然不計前嫌,待殺了黃祖,張將軍便是頭功,如何?」

  張允頗為猶豫,在他看來,劉荊州既然已經不在,投曹操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只不過現在萬不得已,他亦感覺到無力,現在進又進不得,守又守不住,若是撤退,江東軍尾銜追來。恐怕亦和慘敗並不兩樣,現在的張允,已經是無路可走,他向眾將望去,眾將紛紛頜首點頭,大多數人都是明智的,到了這個份上,恐怕也只能投靠孫策了。

  張允苦笑一聲:「煩勞魯先生回稟孫將軍,某願降。」

  魯肅連忙回到江東軍水寨,孫策早已等的不安,見魯肅回來,立即召見,這才知道魯肅幸不辱命,周瑜馬上向孫策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並且建議孫策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孫策這才重視起此人,與魯肅交談,非常高興。等在場賓客起身退出時,魯肅也告辭而出。但不一會兒,魯肅又被孫策悄悄領了回來,合榻對飲。孫策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荊州,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孫策更是喜不自禁,乃拜魯肅為中郎將,於是又與張允合謀,攻入江夏,斬黃祖,告祭亡父孫堅。

  黃祖乃是孫策殺父大仇,獻帝初平三年時孫堅征荊州,擊劉表。劉表遣黃祖迎敵於樊、鄧之間。為孫堅所擊破,追渡漢水,被圍於襄陽;不久孫堅單馬行峴山,為黃祖軍士所射殺。自此之後,孫策便引以為恥,一心復仇。如今大仇得報,自然是喜不自禁,又收編了襄樊水師,聲勢浩大,於是與周瑜分兵兩路,分別進擊荊南、江陵。

  …………………………………………………………………………………………………………………………………………………………………………

  卻說曹操得了襄樊,荊州各郡也分別送來了降書,很是躊躇滿志,恰自這時,張允使者前來催糧,曹操見之。看了張允文書,不由大驚,對左右道:「吾竟忘了,襄樊水師並無糧秣,現在催糧為時已晚,張允必降孫策了。」

  這一次曹操帶來的是荀彧,荀彧亦是醒悟,沉眉不語。

  荀彧乃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其祖父是荀淑,為朗陵令,是東漢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於譏議」。

  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荀彧舉孝廉,任守宮令。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荀彧棄官歸家。對父老說:「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但鄉人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

  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到冀州後,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為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見袁紹「終不能成大事」於是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吾之子房也。」

  當時董卓威陵天下。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說:「卓暴虐已甚,必以亂終,無能為也。」後董卓派李傕等出關東,虜略各地,至潁川、陳留而歸。荀彧鄉人多數死於戰亂。

  初平三年,曹操領兗州牧,後為鎮東將軍。荀彧則以司馬身份隨其征戰。曹操東征陶謙,張邈、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時荀彧和壽張令程昱守鄄城,呂布到後,張邈派劉翊告訴荀彧:「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眾人疑惑,唯荀彧知其計,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而兗州諸城皆響應張邈,投靠呂布陣營。當時曹操率大軍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與張邈、陳宮勾結。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眾數萬來攻,軍中甚懼。郭貢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前往,夏侯惇等人說:「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荀彧說:「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荀彧出城會見郭貢,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認為鄄城易守難攻,引兵而去。荀彧又與程昱定計,保全了范、東阿。卒全三城。不久,曹操回師濮陽擊敗了呂布。這次荀彧又一次救了曹操,保住了曹操的根基。如果曹操這次沒有荀彧和程昱的死命保城,曹操可能會像劉備一樣,落得個半生飄零的下場。…。

  曹操擊敗侵入定陶的呂布軍。又向駐軍巨野的呂布部將發動攻擊,呂布親自援救,被曹操擊敗,撤退而走。曹操殲滅巨野守軍,乘勝進駐乘氏。

  此時,徐州牧陶謙已死,曹操獲悉後,打算趁機奪取徐州,再回軍消滅呂布。荀彧勸阻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首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呂布,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閒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里。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願將軍熟慮之。」

  曹操採納荀彧的意見,放棄進攻徐州的企圖。抓緊戰機,收割熟麥,儲存糧秣,積蓄實力。

  不久,曹操以少勝多,大敗呂布,呂布連夜棄營撤往徐州。曹操乘勝攻取定陶城,並分別派出部隊收復兗州各縣,兗州遂平。此戰的獲勝,對曹操以後統一北方,成就大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荀彧功不可沒。

  建安元年,隨曹操擊敗黃巾軍。七月,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返回洛陽。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山東未平,韓暹、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制」。

  荀彧則對曹操說:「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倡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醫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曹操認為荀彧之言有理,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奉迎獻帝遷都許縣。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升為漢侍中,守尚書令。從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優勢,並為其此後統一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這是荀彧撼古震今的一次謀略,曹操正因為採納了荀彧的意見奉天子,才一舉成為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軍閥,為以後所有戰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荀彧很少隨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國之事都由荀彧調度籌劃。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荀彧說「荀攸、鍾繇」。荀彧善於舉薦人才,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後又舉薦了郭嘉。

  自曹操迎天子後,引起了袁紹的不滿。時袁紹雄居北方。曹操則東憂呂布,南拒張繡。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張繡,大敗而歸。袁紹則更加驕矜溢,寫信給曹操,辭語驕慢。曹操閱後大怒,諸將都說是作戰不利的原故。鍾繇因此問荀彧,荀彧說:「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

  見到曹操後,曹操將袁紹書信讓荀彧觀看,說:「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荀彧說:「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願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

  荀彧這番話雖然對曹操讚揚得過分了些,但總約來說,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他不受表面現象的迷惑,能抓住事物劉本質來作分析,這是很不容易的。

  曹操聞後大悅,荀彧還說:「不先取呂布,河北亦未易圖也。」曹操說:「然。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為將奈何?」荀彧說:「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彼見山東方爭,必各擁眾自保。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相持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鍾繇可屬以西事。則公無憂矣」。

  正在這個時候,就當曹操有意荊州時,高謹卻恰恰在徐州崛起,這讓曹操很是擔憂,而郭嘉、荀彧卻要曹操南下荊州,趁機擴大自己的地盤。曹操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帶上荀彧,如今已拿下襄樊。

  荀彧更像是一個戰略家,而不是一個謀士,若簡單的出謀劃策,他比不過郭嘉,在急智方面亦是稍遜一籌,可是對時局的掌握能力卻在郭嘉之上,荀彧闔目細思,臉色一變道:「主公,大事不妙,孫策軍合併了張允,又占了江夏,如此一來,必然不會罷休,若是他們沿江而下,占江陵、荊南,該當如何?」

  這一句話恰好說中了曹操的擔憂,現在荊南、江陵各郡雖然已經臣服,可是假若江東郡突然出現,那些太守必然會驚慌失措,極有可能倒向孫策一邊,而且水陸速度要快,若是江東軍當真做如此打算,順江而下,就算現在曹軍從襄樊出發,恐怕也會比江東軍晚到一步。

  那些太守們投降,本就是迫不得已,在這種情況下,會作出什麼選擇呢?

  曹操很是頭痛的苦笑,若如此,這一次南下荊州,豈非是為江東軍做了嫁衣?整個荊州就等於一分為二,宛城、襄樊等郡歸曹操,而荊南、江夏等地則歸了孫策,這對曹操來說,是不能容忍的事,他連忙道:「文若可有何策?」

  荀彧苦笑道:「若是襄樊水師尚在,主公便可攻江夏,圍魏救趙,可是張允投了孫策,江東軍水師已無人匹敵,襄樊雖還有些艦船,卻無力威脅他們。唯一的辦法,只有派出一隊騎兵前去江陵,若是孫策果真進攻荊州,荊南必然落於江東軍之手,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江陵才是。」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