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
2024-11-21 20:27:23
作者: 問天
諸葛亮盤算已定,遂傳令道:「凌操聽令。」
「末將在!」凌操分戰裙,邁步而出。
「今命你,領兵兩萬,聽軍鼓響起。從敵營東門而進,殺入陣中,見赤色旗幡,向西北而行,遇青色旗杆,盡斬之。爾後殺向陣央,毀其黑色吊斗。」諸葛亮很是自信的說道。
「得令!」凌操接令,退回本位。
「嚴顏聽令!」諸葛亮操起第二隻令箭喝道。
「末將在!」嚴顏挺胸,邁步而出。
「今命你,領兵兩萬,聽軍鼓響起,從敵營西門而進,殺入陣中,見皂色旗幡,向東南而行,遇褐色旗杆,盡斬之。爾後殺向陣央,毀其白色吊斗。」
「末將遵令。」嚴顏接過將令,也隨即退回本位。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朱恆聽令!」諸葛亮操起第三隻令箭喝道。
「末將在!」朱恆沉穩的邁步而出。
「今命你,領兵兩萬,前往十里坡,引軍埋伏,若有敵過,不去理會,待其交戰之時,從敵背後殺出。盡殲敵軍,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朱恆接令在手,隨即點隊出動。
「陳武聽令!」諸葛亮隨即又操起了第四支令箭。
「末將在!」陳武昂揚的邁步而出。
「今命你,領兵兩萬。陳兵於十里坡前,當道列陣,待敵援軍到來,阻擊敵軍援兵支援,不得讓其衝出十里坡。」
「末將遵令!」陳武隨即也興沖沖的領兵而去。
諸葛亮一連傳下四道將令,心中興致高昂:嘿嘿,卻不知是幽州的哪位高人在此布得陣勢,先是虛兵恐嚇,暗中又密布奇門,最後還有奇兵突襲。真是高啊,可惜卻碰到了我諸葛孔明。此三者連環,若是一般人,不是被他的虛兵之策嚇跑。就是看破虛兵之後,上了他那奇門埋伏的惡當。就算是有那高明之士過得了這兩關,卻也絕對想不到對方騎兵的快速支援。必然在那破陣之時,被對方打了突擊。還是我諸葛孔明謹慎啊。
此時,諸葛亮早就盤算清楚,只要斬了敵方陣眼,領大軍破陣,全殲敵軍。只需半日,而對方的支援部隊,就算是騎兵,也需要一個時辰才能到達,如此,再加上自己派出去的攔截部隊,就算有什麼意外發生,不能全殲對方的援兵,也必然能阻止對方對此地支援。等這個陰陽五行八卦陣破去,自己的主力騰出手來。那就是乾坤已定。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微笑得領著本部兵馬出了山谷,列陣於幽州大營之前。隨即派人叫陣。
不多時,幽州大營出來一哨人馬。也就一萬多兵眾。為首一人,年紀不大,金盔金甲,高聲喝道:「某家鎮西軍上校團長高幹,爾等西川兵馬,何故到此?」
諸葛亮一聽之下,更是放心:不過才是一個團長。看來自己的判斷,那是一點沒錯。
諸葛亮隨即命人推車而出,點指笑道:「高將軍。在下諸葛亮,來此並無惡意。只因你家主公劉明,擅自稱帝,且討伐國之重臣,天下臣民,無不憤者。我家主公吳侯,本與幽州較好,實不忍太尉大人一時利令智昏。毀了一生清名。故此,讓我等前往幽州規勸太尉大人。想來,高將軍乃是忠義之士。必不會攔阻我等了。還請高將軍讓出個道路,天下萬民,必念高將軍之高風亮節。」
???
高幹一時間被諸葛亮說的有些發暈。忠義之士,高風亮節,這些可都是高幹這樣的年輕人所追求的理想啊。
所幸,高幹還是在幽州軍校經過政治教育的。其最根本的信念,還是牢不可破地。雖然此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諸葛亮,可還是直接按著條例喝罵道:「呀呸!諸葛亮,你少要花言巧語。軍人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我今奉命駐守此地,阻擋他人過關,此即我之職責。你若想從此而過,殺敗我的部隊,闖過去,也就是了。除此之外。萬無他途!」
罵完之後,高幹的心裡痛快不少,腦子也隨即清楚起來,隨即又喝罵道:「諸葛亮!你東吳本與我軍有約,互不侵犯,今你等來此,既是毀約無信。無信無義之輩,也敢來此妄語。真真的可惱。吃我一槍。」隨即催馬挺槍刺向諸葛亮。
諸葛亮聽著高幹的喝罵,雖然還在微笑,可卻也無味的很,眼見高幹一槍扎來,隨即一拍小車扶手,一點星光直奔高幹的馬頭射來。去勢迅猛,比高幹的槍刺,還要快上幾分。
高幹急忙用槍撥擋。而這時,諸葛亮已經飛速的退回本陣,同時,大將凌統提刀上前,攔住了高幹。
一二十回合過後,二者不分上下,高幹提馬出圈外喝道:「西川鼠輩。欲從此過,如營來戰!」喝罷,隨即退回營中,兩旁有弓弩手壓住陣腳,眾軍兵也隨即徐徐退回營中。
諸葛亮一見,更是暗笑:果不出我所料,戰之不勝,就想憑藉陣法取勝了。
諸葛亮隨即命人敲響軍鼓,凌操、嚴顏,分領二軍,猛地衝殺出去。而諸葛亮也隨即提本隊向前。
可就在這時,只聽一聲巨響,如山崩、如地裂。整個戰場地地面,都隨之抖動了一下。諸葛亮身後地山谷峭壁,整個的塌陷下來,堵住了諸葛亮大軍的後路。
而與此同時,幽州大營地東,東南,西,西南,以及南面,五座營門,齊齊打開,衝出來五路大軍。
東門一路的為首大將,紅盔、紅甲,烈焰袍,胯下赤碳火龍駒,手持朱雀大刀,非是旁人,正是幽州八彪上將顏良。
西門一路的為首大將,銀盔、銀甲,素羅袍,胯下玉龍駒,手提銀龍槍,卻是幽州十二猛將之首的馬超馬孟起。
余者兩路,一路是大將華雄,一路是大將龐德。中間一路,卻是關羽關雲長。領著黃月英,文丑,龐德,馬岱等一干將領率眾而出。
五路大軍的兵馬加起來,何止六萬五千,二十萬也打不住啊。。
諸葛亮一看這陣勢,腦袋當時就是嗡了一下,虛則實之。我上當了。
確實如此。關羽和黃月英等著諸葛亮出兵,那可都等了一年多了。
這一年來,黃月英通過幽州的情報網,早就把諸葛亮研究透了。知道諸葛亮才智過人,又向來謹慎。故此,就布了這麼一個局。
一個非常簡單的局,一個直接就告訴諸葛亮這裡有三十萬大軍駐守的局,只是這個三十萬大軍駐守的大營,卻全都以旗幡遮蓋起來,做出一幅虛張聲勢的樣子。同時。整個營盤還擺出一個陰陽五行八卦大陣地架勢,吸引諸葛亮的注意力。就連五十里外,特意設的那個營盤。
也是為了引導諸葛亮慣性思維的傑作。
至於那山路的崩塌。那也是黃月英事先派人在那山頭埋下了大量的雷管。雖然諸葛亮在來的時候。早已派人撥索了兩側的山峰。可那些探馬能發現大批地敵人,卻如何發現得了幽州地高手?
而高幹跟諸葛亮對陣,也是給隱藏在山峰上的高手流出爆破的時間。
此時,諸葛亮大軍後路已絕,四面八方,也被團團的包圍住了。關羽躍眾而出喝道:「諸葛亮!我家大哥登基一統,上和天心,下和民願。乃成我華夏一統,河山一統之大業。你逆天行事,不尊漢統。不顧蒼生,故有此劫!而今,你已被包圍。還不速速投降,等待何時!」
「降者不殺!」「降者不殺!」關羽三十萬大軍齊聲的呼喝著,其聲勢,如驚濤駭浪一般。吳軍重將,無不膽寒。
而此時,諸葛亮錯過了剛開始的驚愕,卻又笑了起來。
馬良在一旁不解的問道:「軍師。我軍深陷絕地。危在旦夕。軍師卻何故發笑?」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敵軍雖會用兵,卻貪功心切,犯了一個兵家大忌。誰勝?誰負?此時言之尚早。」
吳軍眾將無不聞之大喜。馬良高興的追問道:「軍師,對方卻犯了哪一個兵家大忌?還請軍師教之!」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道:「兵法有云:圍三缺一。此除好生之德外,更是減弱敵軍頑抗決心的不二良方。給對方留下一線生機,眾軍士貪生,必不死戰。貪生怯跑,全軍必潰,三面合圍,逃之者少,被俘者眾。即可輕易獲全勝之功。可如今,對方貪功心切,把我軍全部退路斷絕,卻不知十則圍之,倍則分之。而今我軍兵馬二十萬,敵軍兵力並非我軍十倍,以此包圍我軍,卻又不給我軍留出一絲逃命地生機,我軍將士,必然決死應戰。想我軍軍兵本與幽州軍兵同樣訓練,此時我軍決死應戰,而幽州軍卻有大好生機。此消彼長,我軍雖不能以一當百,卻也可以一敵十。此戰勝負,當在此也!」
馬良即吳軍眾將,無不認同。
諸葛亮隨即提氣對全軍說道:「列位軍士。我等是吳侯俸祿,當為吳侯分憂。今,吾一是不慎,累眾位陷此包圍。我諸葛亮之罪也。我諸葛亮百死不得贖其罪!然!而今大難在前,幽州軍盡圍我軍去路,眾將士如不死戰,難逃滅亡之災!我等西川家小,也無人可以保全。為今之計,為死戰爾!殺敗敵軍,即為我等活路!」
諸葛亮地話,被吳軍眾將層層的傳了下去。吳軍軍士,無不激起血腥,齊聲吶喊:「有我無敵!必當死戰!」
決死之心,瀰漫沙場,其氣勢與幽州軍威不相上下!
關羽微微一笑:這諸葛亮果然如同黃參謀所料的一般,不見黃河不死心啊。
關羽隨即也不言語,退回了本陣,一擺手。旗幡招展,五路大軍兵馬層層迭迭地立起了堅陣諸葛亮很是奇怪:這按照幽州軍出兵的慣例,那可是以進攻為主,應該是幽州的弓騎當先,隨後鐵騎追擊,怎麼如今到列起堅陣來了。
不過,幽州軍等的起,諸葛亮的大軍可等不起,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諸葛亮好不容易鼓起來的決死軍心,可不能就這麼浪費。
諸葛亮當機立斷,既然幽州軍不主動進攻,那就我軍決死突圍。諸葛亮隨即令凌操,凌統,嚴顏各領三萬兵馬突擊,諸葛亮自領本陣隨後策應。
隨著諸葛亮的軍令,凌操,凌統,嚴顏各領三萬軍馬,如同三個箭頭一樣的突出本隊,向著包圍的幽州軍衝來。
可是!就在三個箭頭剛剛成形,還沒有殺入幽州軍的包圍圈時,無數地霹靂神雷越過幽州軍的本陣,直接砸入到這三個箭頭之中。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
爆炸聲接連不斷,連綿成一章死亡鎮魂曲!迸飛的彈片,無差別的收割著人命。人的性命在此時顯得那麼低廉。每一聲巨響,都帶走了二三十條的性命。
威力絕對趕不上現代火炮的霹靂神雷,在如今這種密集軍團作戰的沙場上,展露出無比的巨大地威力!
諸葛亮勾畫的三隻利箭,還沒有射出,就已經崩潰了。幽州軍只是一波齊射,就有近萬的吳軍為此喪生。諸葛亮徹底被震撼住了。
不僅諸葛亮如此,吳軍眾將如此,就連關羽手下的那些大將,也無不被鎮住了。全都感慨萬千。有了如此利器,今後哪還有我等武將上陣殺敵的份?看起來,今後只能多上軍校培訓,多學些韜略了。
諸葛亮驚愕過後,猛地噴出一口血來。他算是徹底知道對方為什麼會不懼怕吳軍決死一戰,為什麼改為堅守了。有了此等利器,即使有決死之心,又如何當得了如此威勢!
而此時,幽州軍在一輪齊射過後,再次的高昂的喊起:「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此時節,諸葛亮仿幽州軍訓練,卻沒有各級行軍司馬的缺點也全都暴露了出來。一個營隊,軍事長官雖然領導著一切,可各個行軍司馬卻是營隊的靈魂。強烈的軍營訓練,使各個基層的行軍司馬給了眾軍士一個家的溫暖。進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可如今,諸葛亮並沒有這一體制,在如今外界如此強烈的威壓下,諸葛亮的大軍,不知是誰,率先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隨之,此起彼伏。
諸葛亮的大軍崩潰了,投降了,諸葛亮也隨之被生擒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