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貼士 郎和侍郞
2024-11-19 05:02:17
作者: 問天
郎:帝王侍從官的通稱。「郞」即古「廊」字,指宮殿的廊。郞官的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時始置,秦、漢相沿,有議郞、中郞、侍郞、郞中等名。秦、漢時最初屬於郞中令(後來改光祿勛),無定員,出身或由任子、資選,或由文學、技藝。東漢時,以尚書台為政務中樞,分曹任事的人通稱為尚書郞,職責範圍與過去的郞官不同。後世以侍郞、郞中、員外郞為各部的要職。《獄中雜記》:「而十四司正副郞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清代初年,刑部設十四個司,各司長官正的稱郞中,副的稱員外郞,總稱「郞官」。
侍郞:官名。秦、漢時郞中令的屬官有侍郞,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屬官初任稱郞中,滿一年稱尚書郞,三年稱侍郞。隋、唐以後,中書門下及尚書省所屬各部都以侍郞為長官的副職,官位漸漸提高。明、清兩代,遞升至正二品,與尚書同為各部的堂官。唐代韓愈曾任刑部、兵部、吏部侍郞。《出師表》「侍中、侍郞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董允是侍郞。《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如見袁世凱,特賞侍郞。
。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