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完本前的最後單章,聊聊天。
2024-11-17 15:54:23
作者: 豆子惹的禍
第1462章 完本前的最後單章,聊聊天。
故事就快結束了。
最後的大決戰是慘烈的。
回顧升邪,在寫故事的過程里,有幾個人物一直是我不敢使勁去寫的,比如金童,比如施蕭曉,比如任奪。
在陳列大綱的時候就決定會死去的人物。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他們和賀余不一樣。賀余的犧牲有著強烈並且直觀的意義,為中土,為離山,只要他捨棄己身氣運,立刻就能換回中土永昌,這就好像一個兄長為了保護家庭挺身而出,悲且壯。
可是金童、施蕭曉、任奪都不是。金童身死,只是為了父親的神位能夠永駐西天,施蕭曉的自爆是為了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幫助蘇景對抗墨巨靈,因為他把報仇的最後希望寄托在火星;任奪的死卻是單單純純的:在毀滅與長生之間,我願做離山弟子。
他們的執念,他們的選擇。
他們的生死,不會影響戰局,大勢並不因此而改變,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執念,也就有了自己的選擇……悲卻不壯。
一點也不壯啊。
寫書這種事兒,對我來說是很神經的,因為那些角色會在不知不覺間活過來,所以我在講故事的時候會感同身受,跟著他們一起瘋一起跳,一起笑一起哭;可是所有人的生死早都已經註定了,我是知道結局的。
知道結局意味著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意味歡樂會減半,悲傷會加倍。
撓頭啊,寫齊喜山陰,小喪修棋逢對手小妖女的時候,我真是樂,這倆孫子嘿!這種快樂很愜意,但笑過就是了,寫完了情緒也就平復了;
但是在寫賀餘三杯酒大逍遙;寫西天被大雪覆蓋,金童殘魂依偎偽佛神位沉沉睡去;寫施蕭曉『再努努力拜託你了』和任奪沒有隻言片語直接揮劍自裁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完蛋了。
正正經經的完蛋了,心情特別不好並且會持續很長時間。
我知道他們會死,並且不會改變結局因為他們的經歷是故事的重要元素,所以前面在寫到這幾個人物的時候,我都不會用力去寫……這不是一個合格作者應該有的素質,畢竟,人物吸引讀者的感情越多(比如寫一寫施蕭曉的人間情懷,比如寫一寫任奪再被巨靈所擒墨色所侵時的反抗),當毀滅發生時引發的情緒也就會越激烈,可是我不開心啊,不開心啊!
我不開心,我不寫。
最近寫得很難過,尤其寫到『劍歸中土』的時候。但必須要承認的是,難過的同時還有解脫,故事還沒講完,可是這個故事裡我最最想寫的『精神』,已經完成了。
什麼精神?離山精神。離山大義的三個部分:
承天護道。
不放棄每一個弟子。
求仙是為長生,但長生是為了逍遙,所以長生不是偷生。
豆子不是文科生,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從沒系統的總結過該如何寫好一個故事,我就是個從小喜歡看小說、看多了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然後又忍不住開始胡編亂造的一油頭眼鏡鬍子拉碴二逼中年,斗膽斗膽再斗膽地跑來起點給大家講故事,賣萌賣乖也賣丑,剛開始碼字的時候我從沒想過會把自己寫得傻笑寫得流眼淚,更沒想過我會要表達什麼我認知的『意義』。
最初的目的只在於我覺得講故事是一件讓我很開心的事情……還能掙錢!
但是在升邪里……用升華這個詞不太好吧?
進化?也不好,我不鬧了,我承認昂,我重說昂:但是在升邪里,我執著地去矯情了一個離山精神!
矯情,這個詞才適合我嘛……
承天護道,離山賀余;不放棄每一個弟子,離山葉非;長生不是偷生,離山任奪!我寫了一座離山,我敢摸著錢包和手機說,我為這樣的離山自豪!
我寫得不好,但是我寫了。
所以我長出一口氣啊,從九祖開始,到任奪為止,我寫出了、寫完了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
後面的大戰依舊壯烈,故事的波折依舊強烈。但沒有中土,宇宙算個屁,沒有離山,中土又有什麼意義,我寫完了我嚮往的離山,我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由此能夠放鬆心情、寫好最後的故事。
升邪很快就會結束了,這本書讓我得到了許多新朋友,這本書的成績比我前面四本加起來還要好,這本書因為我個人的原因也的確讓許多曾經的朋友失望了……無論成績,無論作者,無論一切,至少在這個故事裡有一座離山:
離山上有一群老妖精,他們都有好強大的力量,他們一跳三千丈都覺得丟人,他們打個哈欠至少九級風,他們撿到寶貝就趕緊藏兜里,他們都想談戀愛生寶寶,他們生氣了就會欺負人,他們高興了就滿世界嚷嚷恨不得天下人都能跟他們一起高興……
他們承天護道。
他們不放棄一個弟子。
他們特別羨慕長生千方百計地求長生還他娘的矯情著長生不是偷生。
嗯,離山就是我心中的國。
喜歡也好,失望也好,其實都沒有關係,因為明天又是個新開始,沒準那誰昨天還氣我氣得牙根痒痒,明天就覺得艾瑪豆子騷眉搭眼的樣子真欠啵……
即便明知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有抱怨的時候,我仍誠惶誠恐,寫不好終歸是我的問題。
豆子不是個小孩子,我始終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讀者就沒有作者,沒有讀者就沒有蝴蝶藍。
好吧,我又賣萌,這兒沒蝴蝶藍啥事,藍巨巨躺槍,我道歉^_^
祝我所有的讀者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我是豆子惹的禍,我愛你們,並且真的感謝你們。
大家小長假快樂。
豆子惹的禍
20150406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