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與缺陷
2024-10-11 18:55:20
作者: 金文
作為一種趨利避害的高級生物,我們總在追求著幸福的最大化,仿佛幸福是光明,缺陷就是黑暗,生怕黑暗的陰影投射到自己身上來。其實,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幸福的地方就有缺陷,正是由於幸福和缺陷的相伴存在,才給了我們追求幸福的動力。
有了對幸福和缺陷的清醒認識,我們接下來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缺陷呢?是惶恐不安、躊躇不前嗎?當然不是!我們當然是要背負著缺陷的重量,勇往直前!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希臘偉大的演說家狄摩西尼在最初的時候,他的聲音極弱、吐字不清、說話氣促,特別是「R」這個字母總是說不清楚,發音十分糟糕。第一次演講時,由於語句混亂,他在聽眾的哄堂大笑中狼狽下台。但狄摩西尼沒有就此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陷,尋求彌補的方法。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裡,面對大海的波濤訓練發音,向山上奔跑的同時一邊背誦著,練習一口氣念好幾行字。經過一系列長期的自我調控,他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為古今聞名的大演說家。
孫臏遭受刖刑後寫成《兵法》;司馬遷遭宮刑而後有卷帙浩繁的《史記》;曹雪芹經受家道中落的波折後疾筆寫下《紅樓夢》。
拿破崙身材矮小,可他曾做出稱霸歐洲的壯舉;邱吉爾雖有口吃,卻掩蓋不住他身為首相、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最高指揮官之一的豪邁與英氣。
我們感慨貝多芬耳聾後仍譜寫出世代流傳的《英雄交響曲》和《第九交響曲》;我們讚美奧斯特洛夫斯基戰勝癱瘓和雙目失明後為後人留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不朽力作;我們謳歌海倫·凱勒蔑視不幸和自強不息的勇氣;我們亦為有吳運鐸、張海迪這些「中國的保爾」而驕傲自豪。
1983年,共青團中央給「人為什麼活著」這一人生命題尋求答案,於是,在「眾里尋她千百度」中,28歲的張海迪手轉輪椅向11億人走來,麥克風傳出她解釋這一命題的時代強音。迄今為止,這位從未進過校門的高位截癱女子已翻譯出版了《海邊診所》等四部外國名著,撰寫了《輪椅上的夢》等五部長篇小說。繼山東大學1982年授予她名譽大學生稱號後,1993年4月2日,經過嚴格的考試和20分鐘的論文答辯,吉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金欽瀚教授親手為她戴上了碩士帽。有人說,張海迪以她清晰的輪椅印轍印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頑強進取精神。
美國總統羅斯福天生長了一張難看的大嘴,嘴唇又厚又黑,牙齒也不整齊。後來有人出謀劃策,精心為其製作了一個大菸斗,每次講演時,他都將那個大菸斗輕輕托於嘴旁,這不僅遮掩了他那張難看的大嘴,而且使他那別具一格的演講家氣質顯得更加瀟灑。
這些偉大的人物面對缺陷,不是諱莫如深,不是退縮不前,而是坦然接受缺陷帶給他們的一切,始終不渝地追求著人生的理想和價值,他們幸福嗎?可他們還擁有著缺陷。他們不幸嗎?可他們確實體味著幸福。
對比身殘志不殘的生活強者們,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們還有什麼理由總是為自己的某些缺點而斤斤計較?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執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呢?
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活中的一些缺陷也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借著缺陷來掩飾自己,逃避生活,實際上就是在以自己的缺陷為藉口。缺陷應當成為一種促使你向上的激勵機制,而不是一種寬恕和自甘沉淪的理由。
其實,缺陷並不可怕,我們也無須為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缺陷花費過多的精力,有些時候你只需稍加改造,巧妙利用,便可使這小小的缺憾變成令人樂於接受的東西,甚至創造出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