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龍
2024-10-11 18:13:25
作者: 王馨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人被康熙皇帝贊為「天下廉吏第一」,他就是兩江總督于成龍。
于成龍(1617—1684年),字北溟,號於山,晚年自號於山老人,山西永寧(今山西離石)人。于成龍出仕比較晚,初任廣西羅城知縣時已經四十五歲了。當時的羅城,人文環境特別險惡,又由於長年戰亂,城鄉殘破不堪,百姓生活極其困苦。
于成龍上任前,親朋好友都來相勸,讓他不要到那「蠻煙瘴雨」之地去吃苦。于成龍不為所動,變賣了部分家產,湊足路費百兩,毅然啟程。
歷盡千辛萬苦的于成龍終於來到羅城,沒想到羅城的實際情況比他預想的更糟:縣衙無門,院內長滿荒草,虎嘯猿擲,白晝行庭中。
于成龍沒有泄氣,他就在破屋之內「累土為几案,其旁置一爨一盂」,在破屋內吃、住辦公。
為改變羅城面貌,于成龍發展農業生產,努力招撫流亡。他經常到田間察看,宣傳力耕之道理,與農夫農婦親切攀談。他還採取措施,誘導、鼓勵人們發展生產,史書記載說:「嘉其勤而獲者,愧其惰者、荒蕪者。民大勸悔,穗被野,牛羊滿山。公(指于成龍)以其暇日,增陴浚隍,招民人居。新築室者,公手書題額或門聯以示獎導」。幾年之後,羅城縣面貌大為改觀,百姓漸漸富裕起來。
富裕起來的百姓對于成龍非常感激,經常送錢送禮,都被于成龍一概拒絕。他只拿朝廷俸祿,額外一文不取,儘管生活十分清苦,卻從不打百姓的主意,從不搜刮半點民脂民膏。有一次,百姓見于成龍身體不好,就湊了些錢送去,于成龍堅決不收,百姓跪在他面前說:「我們知道您生活得很苦,少許供養您一點鹽錢米錢,您就收下吧。」
于成龍笑著將眾人挽起,說:「我一個人哪裡需要這些物品,你們趕緊拿回去好好奉養你們的父母,你們的父母受用了這些供養也和我受用了一樣。」眾人只好將錢拿回去。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還有一次,于成龍的兒子千里迢迢來羅城看望父親。百姓聽說了這件事,都特別高興,一起來到縣衙後堂,送了好些禮品。于成龍對百姓送來的禮物仍以好言謝絕,並讓兒子趕緊離開羅城。百姓聽說了這個情況,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龍因政績顯著,榮升福建按察使。赴閩之前,于成龍命手下人買了許多蘿蔔。有人譏笑說:「這麼賤的東西,為什麼買這麼多呢?」他卻非常坦然地回答:「我一路上就指望它充飢了。」
福建自宋代以來,就是市舶重地,在福建做官,很容易發財。然而,于成龍到任之後,仍不改初衷,以清苦自勵。前來做貿易的外國商人經常送于成龍禮品,于成龍都一概謝絕,真正做到兩袖清風,一塵不染。
在福建不久,于成龍便以清廉之名受到康熙皇帝的褒獎,提升為兩江總督。雖然地位一直改變,但于成龍克己奉公的初心絲毫不減當年。
赴兩江總督任之前,正逢母親去世。他先請假回家安葬了母親,然後雇了一輛騾車,沿途不入公館只住小店,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到達江寧任所。
和其他出仕做官的人不同,于成龍做官從不帶家屬隨任。出任兩江總督時因年紀已經六十五歲,且身體多病,才將小兒子帶在身邊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在兩江總督任上的于成龍仍然自奉簡陋,每日粗茶淡飯,只青菜一把。江南人民送他一個親切的美稱——「於青菜」,以示景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龍六十八歲,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他去世之後,同城的將軍、都統等來到他的寢室,見他私人財物只有一襲綈袍,幾罐鹽豉,將軍僚屬們看到這種情形,皆忍不住失聲痛哭。
于成龍去世的消息一傳出,百姓罷市聚哭,家家繪像奠祭。康熙皇帝也十分敬佩于成龍的清廉,賜諡號「清端」,以示褒獎。
君子當守道崇德,蓄價①待時,爵祿不登,信由天命。
【注釋】
①價:指聲望。
【譯文】
君子要謹守正道、推崇德行、蓄養聲望以待時機。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