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塑造

2024-10-11 18:04:18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人為獲得優越地位所做的努力是整個人格形成的關鍵,所以我們在個人心靈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看到這種努力。

  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個體生活方式有重要幫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我們可以選擇任何方面作為切入點,因為個體的每個表現都會指向同一個方向——顯現出可作為人格核心的動機;第二,有異常豐富的材料供我們使用,所有詞語、思想、感受或手勢都有助於我們增進對個體的了解。

  任何僅考慮到某一表現而草率做出的錯誤判斷,都可通過考查成百上千個其他表現來檢驗、糾正。

  只有看到某一方面在整體中所起的作用,我們才能最終確定這個表現的真正意義,但每一個表現都有同樣的含義,每一個表現都促使我們得出趨向一致的結論。我們就像考古學家一樣,搜尋陶器和工具的碎片、建築物的斷壁、損毀的碑石和草紙的殘頁,從這些遺留之物中推斷這座消失的城市的全貌和生活。

  但在心理學中,我們研究的不是損毀之物,而是個人身上相互關聯的方面,有生命的個性能不斷地向我們展現其對生命的詮釋。

  了解一個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個體心理學也許是心理學中最難學、最難實踐的一門。我們必須了解其來龍去脈,必須心存懷疑,直至關鍵要點昭然若揭。我們還需要從大量微小的細節中尋找暗示,包括一個人如何走進房間,如何打招呼、握手,如何微笑,如何走路,等等。

  在某一點上,我們可能會想偏,但其他點總會糾正或者確定我們的印象。治療本身就是一種合作的練習和測試。只有真正地關心他人,我們才能取得成功。我們必須設身處地,用他的眼睛觀察,用他的耳朵傾聽。他也需要努力來促進我們的共同了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了解他的態度和困難。即使我們認為已經足夠了解他了,但如果他不了解自己,我們還是無法證明我們是對的。只能部分適用的真理永遠算不上真理,只能說明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也許是由於對這一點的誤讀,其他學派推理出「正轉移」與「負轉移」的概念,而這些要素從未在個體心理學的治療中出現過。對於被寵壞的病人,繼續寵溺他可能是最容易獲得其好感的辦法,但他潛伏的控制欲也會越來越明顯。假如我們輕視、忽視他,可能很容易引起他的敵意。他可能會中斷治療,也可能希望我們用道歉的方式來證明他的做法正確,而繼續接受治療。不管是寵溺還是輕視都不是幫助他的最好辦法,我們應該向他展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興趣,最真實和最客觀的關心。我們需要與他合作,才能找出錯誤,這既是為了他的利益,也是為了別人的利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絕不能冒險使其產生「轉移」,以權威自居,或是使他處於依賴他人、不負責任的位置。

  在所有心靈表現中,最有啟發性的是個體的記憶。記憶是人的隨身之物,提醒自己受到的種種限制以及各種事件的意義。記憶絕不是「偶然的」。在不可勝數的印象中,個人只記住了他認為與自己處境相關的事情。這些記憶代表著他的「生活故事」。他反覆地重複這些故事,以獲得教訓或慰藉,幫助自己專注於自己的目標,通過過去的經驗和已經檢驗過的方法,為未來做好準備。

  在日常行為中,記憶還可用於穩定情緒。一個人遇到挫折、灰心喪氣時,會想起以前的失敗經歷。悶悶不樂時,他想起的也是悲傷的記憶。而當他興高采烈、充滿勇氣時,他便會想起快樂的經歷,使他更為樂觀。同樣,如果他認為自己遇到了困難,就會回顧以前的類似經歷,幫助他調整心情,應對問題。

  因此,記憶所起的作用與夢相似。許多人在需要做出決定時,會夢到自己以前成功的考驗。他們把將要做的決定看成一次考驗,努力培養一種曾經使自己成功的心境。

  在個體生活方式中,心境的變化與一般的情緒結構和情緒平衡都遵守著同樣的原則。憂鬱的人如果想起那些美好的時光和成功的時刻,就會不再憂鬱。相反,如果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我的一生都很不幸」,那麼他就會只選擇記住那些可以解釋為不幸命運的事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