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很偉大,沒想到他卻有一個讓人痛恨的兒子
2024-10-11 17:41:12
作者: 歷史君
01
眾所周知,陸游是南宋,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和愛國主義詩人,他的愛國情懷,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頌。
他還是卓有成就的史學家,他所著的《南唐書》「簡核有法」,被譽為「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史料價值」的史學名著。
然而,也許是太愛國的緣故,早在宋高宗時,陸游參加禮部考試,就因與投降派代表人物秦檜不和,遭其排斥,以致仕途不暢。
直到宋孝宗即位,陸游才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但因堅持抗金,而屢遭主和派排斥。
儘管如此,陸游的抗金意志依然毫不動搖,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以圖恢復中原。
可是宋孝宗只顧醉生夢死,成天在宮中取樂,對陸游的建議置之不理,陸游向大臣張燾「訴苦」,張燾進宮質問宋孝宗為何對陸游的建議不理不睬,宋孝宗不敢拿正氣凜然的張燾怎麼樣,轉眼就把陸游貶為鎮江府通判。
愈受打擊,陸游的抗金意志愈堅定,繼續為抗金出謀劃策,當他得知張浚被任命為都督,主持北伐事宜,立即上書張浚,建議他千萬不要輕率出兵,應制定一個長久之策。
可惜張浚沒聽進去,立即派大將李顯忠、邵宏淵率軍出擊,雖然收復了靈璧等地,卻因這兩人不和,導致宋軍在「符離之戰」中大敗,張浚被貶為江淮宣撫使。
不停地被貶和免職,也是陸游的家常便飯。
但他的抗金意志,始終不渝,矢志不移,驅逐外辱、恢復中原,一直是他的夢想,他始終在為這個夢想而奮鬥。
02
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將他的夢想擊得粉碎。
他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來的,不是「王師北定中原」,而是禮部侍郎史彌遠發動政變,殺了抗戰派首領、宰相韓侂胄,派人提著韓侂胄的頭前往金國,與之簽訂了屈辱的《嘉定和議》。
《嘉定和議》的簽訂,等於宣告北伐徹底失敗。
聽到消息的陸游萬分悲痛,憂憤成疾,臥床不起,於公元1210年與世長辭,終年85歲。
臨終前,陸游強撐病體,懷著滿腔悲憤和萬分遺憾,寫下平生最後一首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這首名叫《示兒》的絕筆,很明顯是寫給他兒子的,不僅表達了沒有看到光復河山的遺恨,還表達了對兒子的殷切希望:咱們的軍隊收復失地的時候,給我燒紙時別忘了告訴老爸一聲,以便老爸能含笑九泉。
然而,九泉之下的陸游,不僅心愿始終未能得到滿足,他如果泉下有知,肯定還會為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兒子,而感到恥辱。
因為他這個名叫陸子遹[yù]的兒子,所關心的,根本不是王師能不能北定中原,他的心思,完全在另一方面。
03
也許是老爸一生清廉,沒有給他留下任何遺產的緣故,老爸去世後,陸子遹對金錢和個人前途的追求,到了不擇手段、不顧一切的程度。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是這父子倆做人的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如果說陸游可以上天堂的話,那麼他這個兒子,死後只配下地獄。
陸子遹是在父親死後,靠老爸的聲望走上仕途的,最初擔任溧陽縣令。
當時的當權者,不是皇帝,而是右丞相兼樞密使史彌遠,也就是殺了韓侂胄,與金人簽訂屈辱條約的那個。
這傢伙最大的「本事」,除了一味對金屈服妥協,殺害抗金將領,與金簽訂屈辱的條約,還有就是瘋狂掠奪人民,招權納賄,根據官員孝敬的多少,來決定他們的任命和提升。
而且這傢伙,對土地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熱愛,這使陸子遹看到了「希望」。
陸子遹沒錢為自己鋪一條上升通道,但是他「有」土地,他可以用史彌遠最愛的土地,來投其所好。
儘管隸屬於建康府的溧陽地少人多,但其下轄的福賢鄉有六千畝土地,陸子遹要把它獻給史彌遠作為莊園。
史彌遠說,這個可以有,但身為國家幹部,咱不能白要,因為這是人民的土地,是人民活命的根本,所以咱出錢買,而且還不能少,一畝一貫錢。
這是什麼概念呢?岳飛之孫岳珂寫了一本名叫《愧郯錄》的書,據此書記載,南宋中期,由於包括戰亂在內的各種原因,導致土地價格飛漲,已經從宋初時的平均兩貫一畝,飆升了一百多倍。
而史彌遠出的「高價」,是一畝一貫,比宋初時還少。
04
這不是買賣,是明搶。
這個價格,老百姓是不可能接受的,然而他們的父母官陸子遹,給他們的價格更低:兩畝一貫。
這筆「買賣」做成後,陸子遹毫無疑問將成最大贏家:既能白落三千貫錢,又討好了權貴史彌遠,今後的長遠利益,必將大大超過這點眼前利益。
這已經不是天下烏鴉一般黑了,簡直是喪心病狂!
他們奪走的,不是老百姓的土地,而是身家性命!
老百姓被迫「自衛」,一紙訴狀,將陸子遹告了。
史彌遠笑了:陸子遹,這是告你掠奪民田的,你自己處理吧。
陸子遹是如何處理的呢?當然不會去安撫民怨沸騰的鄉民,而是動員他們搬遷。
那是他們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所,往哪裡搬?搬到月球上去嗎?也行啊,請領導提供火箭。
不搬是吧?難不倒我姓陸的,於是,陸子遹帶著兵丁胥吏們,如狼似虎來到圈定的地界,先是把拒絕聽命的鄉民捆起來,然後一把火,把他們的房子燒了。
05
儘管這樣,被捆綁的鄉民還是不服,膽子大的竟敢開口罵他——做這等缺德事,當心生個孩子沒屁眼!
陸子遹說把他們全部關進監獄,嚴刑拷打只是小意思,往他們嘴裡灌大糞也是輕的,再不寫「自願獻地」的字據,有的是更缺德的手段,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挺過去。
他很幸運,他統治的這些「刁民」都很「怕」死,每個人都立了字據。
這筆「交易」做成後,陸子遹從之前的窮光蛋,一躍而為當地的土豪,家裡竟然用上了包括銀硯匣、銀火爐、銀酒具在內的銀器,算是對他老爸導致的清貧的一種補償吧。
陸子遹的傷天害理,自然遭到老百姓切齒痛恨,一些過去與他關係不錯的人,也唯恐避之不及,他的一個朋友,甚至寫詩痛罵:
寄語金淵陸大夫,歸田相府竟何如。
提兵劫取已非矣,縱火燒殘豈義歟。
百口喪身端自爾,千錢酬直殆營平。
君行試與重商略,烏鵲南來數寄聲。
06
有人說,陸游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兒子,是因為他老來得子,從小溺愛、放縱的結果。
如果真是這樣,實在令人替他惋惜!
值得玩味的是,在一些正史中,陸子遹的這段黑歷史被完全掩蓋,只表現他「勇革積弊」「造福百姓」,甚至「忠肝義膽」的「光輝事跡」,使他的形象,看起來還很高大上。
尤其是《宋史·陸游傳》,更是對他的兒子(據說陸游有兩個兒子)隻字不提,一改名人傳記後面基本上都要附上子嗣的慣例,相關史籍如此處理,也許是為了給他真正高大上的英雄父親,留一點面子吧。
但他的兒子如何不堪,也無損於陸游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