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有權利捍衛自己的幸福
2024-10-11 16:00:30
作者: 木心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台詞:「如果你有一個夢想,那就去捍衛它;如果你有一個目標,那就去爭取它。」姑娘們,如果你有想要的生活,就有權利自己去實現並努力捍衛它。
千年的封建禮教傳承下來,對女子的唯一規範是「三從四德」。所謂的「德」,便是中國傳統道德中對良家婦女的品德規範:女人不要跟男人爭尊卑高下,女人天生就不如男人,命里就是男人的附庸品,是家裡逆來順受的小羔羊和傳宗接代的工具。「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女人天生只能受制於男人和家庭。所以,數不清的文人儒士推崇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
但是,女子的「德」究竟讓女人得到了什麼?賢惠持家是女人的本職,無私奉獻是女人的美德。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貧窮的家庭,有一個或多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家裡無法供所有的孩子上學讀書,於是貧窮中的父母為了實現出人頭地的希望,讓家中的女孩們輟學,要麼外出打工補貼家用,要麼早早嫁人以換取豐厚的彩禮,用全部的精力來供家中的男孩讀書。這種故事被人們大肆宣揚,作為一種正面的道德風尚被各種輿論媒體所肯定。
但接下去的故事呢?男孩很愛學,也很爭氣,考上了名牌大學,接著出國深造,然後成為社會的精英人士,娶了一個美嬌娘,然後風風光光地衣錦還鄉,看望白髮蒼蒼操勞一生的爹娘。可那些為了男孩兒被犧牲掉的女兒們呢,似乎消失在了人們眼前。沒有人知道,她們已經被生活磨去了青春光彩,沒有文化,沒有學歷,只能窩在貧窮的夫家繼續相夫教子……
故事中的女人是被犧牲被遺忘的角色,即使她們有所回報,也只是博得幾聲讚美和男孩發達後一些微薄的資助,可她們的命運卻被定格了,她們仍然在底層掙扎,無論經濟還是精神上。
對於這種道德陷阱,女人們也一直在反擊,比如三國時的蔡文姬,宋朝的李清照,都是被世人所敬仰的才女;還有女扮男裝的花木蘭、孟麗君也成為世人口中的傳奇;更有能者如武則天,登上封建階級的最頂峰,笑擁天下。
現代的女人不要被所謂的「德行」束縛,讓大好青春變得索然無味。女人有女人的方法,不要怕被別人指戳。更不要去實踐所謂的犧牲美德,讓自己的人生淪落。
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同樣的家貧,同樣有一個弟弟要上學,被父母要求退學供家裡的「香火」讀書。但這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女孩,這時她已經上高三了,成績非常好,她堅持要上大學,並且以自己假期打工掙學費為條件,換得了學習的權利。周圍很多人都說這個女孩不懂事,不能體諒家裡,女孩自己也很難受,但她頂住了壓力,憑著實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上大學後,她沒再要家裡一分錢,學費是申請的貧困助學金,而生活費則是在課餘時間打工獲得,還有一些剩餘可以寄回家中。後來女孩留在大城市工作,待遇豐厚,全家都跟著享福。曾經苛刻批評女孩的眾人這時反過來用一種羨慕的目光來看她,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在大學中就可以掙錢,她無疑是那個貧窮家庭的希望。
曾經被人認為無德的女孩用自己的勇氣獲得了美好未來,曾經被人詆毀譴責的「不孝之女」成了眾人點頭稱道的「大孝女」。當她的家人都盼著她「犧牲」自己供弟弟讀書時,她能夠維護自己的權益,靠自己的奮鬥改寫了命運也回報了家人,她的這種遠視較之「自我犧牲」的美德更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台詞:「如果你有一個夢想,那就去捍衛它;如果你有一個目標,那就去爭取它。」姑娘們,如果你有想要的生活,就有權利自己去實現並努力捍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