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英國內戰
2024-10-11 14:47:45
作者: (英)伊莉莎白·奧尼爾
在17世紀,歐洲各國的統治者都是絕對專制的君主。也就是說,人民和貴族都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只能完全按照國王的命令行事。
中世紀時,很多國家都出現了議會,人民可以參加議會並有權幫助政府施政,但是當時只有英格蘭人民真正得到了這種權力。然而後來,英格蘭議會在都鐸王朝的專制統治下同樣失去了很多權力。儘管如此,英格蘭議會還是可以舉行會議,甚至都鐸王朝的國王也假裝去聽取議會的意見和建議。實際上議會還是聽命於國王,他們想通過任何一項法律都必須服從國王的意願。
但是在伊莉莎白統治末期,議會曾好幾次向女王提出過非常直接的意見。他們抱怨伊莉莎白女王將壟斷經營權——也就是某些商品的專有交易權授予自己最喜歡的一些人。當有人獲得某種商品的壟斷經營權時,其他任何人都不被允許出售那種商品。因為壟斷,最受歡迎的商品幾乎可以賣到任何高昂的價格。這對人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情,議會向伊莉莎白女王抱怨,她十分明智地選擇了讓步。
當詹姆斯一世成為英格蘭國王的時候,國王和議會之間開始出現很大的分歧,而當他的兒子查理一世成為國王后,國王和議會之間爆發了一場真正的鬥爭,並最終引發了著名的英國內戰。
1625年,查理一世成為英格蘭國王。他是個英俊的男人,對宗教十分虔誠。他娶了法國公主亨麗埃塔·瑪麗亞為妻,這個公主是天主教徒。查理一世一直非常愛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說,查理一世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他算不上一個英明的國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他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議會有權參與國家的政務。他看到歐洲其他國王個個都十分專制地統治著他們的國家,所以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英格蘭國王就不能像他們那樣做一個專制君主。
起初,議會和國王之間出現爭執的原因是宗教問題。坎特伯雷大主教勞德是查理一世的摯友。這位大主教想把當時的英格蘭教會變得更像天主教教會。他喜歡舉行各種宗教儀式。
但是清教徒非常討厭這些東西,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就像「教皇的制度」。英格蘭議會的下議院中有很多清教徒紳士,他們在向國王提交的《權利請願書》中抱怨了這些事情。查理一世不得不同意了《權利請願書》,但是不久之後他解散了議會,而且之後的11年間都沒有再召集過議會。
但是國王查理一世很需要錢。一般來說,他是通過議會的撥款決定來獲得款項的,不過現在他必須通過某些其他途徑來達到目的。他開始徵收幾百年來從未使用過的稅項,尤其是造船稅,但即使這樣巧立名目地搜刮稅款,錢還是不夠。
蘇格蘭人開始反叛,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勞德試圖強迫他們使用一本新的祈禱書。蘇格蘭現在已經與英格蘭合併,但是仍然擁有一個獨立的議會。蘇格蘭人比英格蘭人更信奉新教,他們非常憎惡勞德大主教。
蘇格蘭人決定反叛,組織了一支軍隊向英格蘭進發。查理一世沒有足夠的錢集結軍隊與他們作戰,不得不放棄了新的祈禱書。查理一世只能再次召集議會,1640年,「長期議會」正式召開。
這次議會之所以被稱為「長期議會」,是因為儘管查理一世的支持者都離開了議會,而且議會也經歷了很多其他的變化,但是仍然存在了十幾年才真正結束。當時英格蘭的清教徒對查理一世非常憤怒,並試圖奪走他手中的一切權力。他們還試圖將英格蘭教會的主教全部清除掉,試圖讓教會更接近蘇格蘭或者日內瓦的加爾文派的教會。清教徒的做法使得許多紳士離開議會並加入了國王的陣營。
迫於議會的壓力,查理一世的朋友,也是他最喜歡的寵臣斯特拉福德伯爵被判處死刑。勞德大主教被關進倫敦塔監獄,最後也被砍頭。
最終在1642年,英國內戰正式開始了。幾乎所有的大封建領主站在查理一世這邊,儘管其中有些人也反對他。查理一世有一支出色的騎兵部隊,由他的外甥魯珀特親自率領。
起初雙方勢均力敵,但後來清教徒奧利弗·克倫威爾集結了一支精銳的部隊,形勢便開始逆轉。他非常嚴格地訓練了這支部隊,不許他們喝酒或罵人。他們都必須成為克倫威爾所謂的「虔誠的人」。這支部隊後來被稱為克倫威爾的「鐵騎軍」。
最後,克倫威爾獲得了勝利,查理一世被俘,在白廳宴會廳前當著英格蘭人民的面被砍頭。克倫威爾決定必須用這種方式除掉他所稱的「查理·斯圖亞特」。
查理一世被處決的那天早晨,他多穿了一件襯衫,並笑著說他不願意被凍得發抖,因為擔心敵人會以為自己是害怕而發抖。
他的長子查理二世歷盡重重險阻逃到了法國,之後的11年裡,克倫威爾和議會統治著英格蘭。克倫威爾想建立一個共和國,但是他永遠無法獲得一個滿意的議會,一直以來,他都像專制的國王一樣統治著這個國家。英格蘭教會再也沒有主教了,清教徒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克倫威爾是一位虔誠的清教徒。他為英格蘭政府制訂了很多明智的計劃,雖然從來沒有國王的頭銜,人們都稱他為「護國公」,但是很多人都覺得他甚至比查理一世更像一個暴君。
當他死後,他的兒子被任命為護國公,但英格蘭人民厭倦了這種新的方式,於是有人給流亡法國的查理王子送信,請求他回來治理國家。
1660年5月29日,查理王子以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的身份回到倫敦,人們都欣喜若狂。主教們被召回,此後英格蘭歷史上開始了一段和諧時期。
王政復辟,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查理二世回歸之後,清教徒們經歷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儘管「快樂王」查理二世曾許諾他們可以享有「良心的自由」,實際上,他不可能對清教徒很好。查理二世甚至希望新議會可以全身心地愛戴國王,另外,父親的悲慘遭遇讓他感到憤怒,所以決心要報復他們。
查理二世下令將克倫威爾和他兩個朋友的屍體從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墳墓中挖出來,然後吊在斷頭台上示眾,之後再被埋葬,不過查理二世自然不會把他們重新葬在教堂里。
查理二世總是很小心,不會去干涉議會的權力,所以英格蘭是當時唯一一個人民在政府中享有一些權力的國家。後來,當其他國家的人民爭取自己的權力時,他們都會模仿英格蘭議會,所以英格蘭的議會經常被人們稱為「議會之母」。
清教徒再也不能隨意布道、聚會、祈禱或者舉行宗教儀式了,因為這樣做的話就會被關進監獄。
當時被關進監獄的最引人注目的人是約翰·班揚,他是貝德福德一個補鍋匠的兒子。約翰·班揚是一個虔誠的年輕人,他認為自己犯下了很多罪過,所以內心飽受折磨,覺得自己最糟糕的罪過是在鄉村的草地上跳舞以及敲響教堂的鐘。對清教徒來說,幾乎每一種娛樂被視作罪惡,但是約翰·班揚很熱愛這些東西,所以他認為自己非常邪惡。最終他放棄了這些事情,並且成了一名傳教士。
王政復辟之後,他被關進了監獄,在貝德福德的監獄裡,他寫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叫作《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並不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但是他寫的英文簡單而優美,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讀他的書。約翰·班揚是偉大的散文家。同時清教徒也擁有偉大的詩人,那就是盲人詩人彌爾頓,他最偉大的作品是一首叫作《失樂園》的長篇詩歌。
還有很多清教徒漂洋過海逃到了另一個地方,在那裡,他們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園。我們去聽聽他們的故事,這一定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