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什麼樣的堅持一文不值?> 炸死關羽的「三顆雷」

炸死關羽的「三顆雷」

2024-10-11 14:32:29 作者: 石兵

  提起武聖關羽,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他與「文聖」孔子齊名,忠義無雙,神勇無比,一生幾乎百戰百勝,唯在暮年之時,本駐守荊州四平八穩卻莽撞出兵強攻襄樊,結果一戰導致敗走麥城,最終還丟了性命。

  其實,關羽智勇雙全,一生經歷過無數戰役,臨戰經驗十分豐富,敗走麥城多少有些讓人不可思議,但細細品讀武聖人這最後一戰的過程,卻又覺得這雖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占領漢中,趕走曹軍,自稱漢中王,一直駐守荊州的關羽見劉備連戰連捷,也不甘人後,想立下些功勳向大哥邀功,便不顧荊州有著來自東吳潛在的威脅(事實上,東吳就是關羽駐守荊州的假想敵,關羽認為自己武力雄厚,不必在意潛在的威脅,這就是關羽為自己埋下的第一顆雷),決定親自起兵攻打曹操的屬地樊城。

  最初,關羽的戰術並沒有錯誤,將兵馬分為兩路,一路留守荊州,一路出征樊城,兩軍始終首尾呼應,可以隨時支援對方。很快,關羽便利用自己極強的戰爭素質,連打了幾場勝仗,還導演了一出水淹七軍的超級好戲,重創曹軍,連斬對方幾員大將,一時間威震華夏,以至於曹操都打算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戰爭開始時,幾場小勝並沒有讓關羽沖昏頭腦,他深知自己的根還是荊州,不論前方獲取多大勝利,都要堅持留下部分精兵駐守荊州。但是,隨著自己節節勝利,特別是水淹七軍之後,地盤越來越大,兵力便有些不夠用了,而在這時,關羽骨子裡的驕傲也開始作祟,有了「調兵出荊州打下更大地盤」的野心。

  這時,曹操一看形勢不對,決定聽取司馬懿的意見,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抗關羽,而東吳孫權深知關羽如果擊敗曹操,下一個目標一定是自己,而且以關羽的戰鬥力,自己並無獲勝把握,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同意結盟。雖然暗地結盟,但孫權表面上仍然若無其事,還故意派初次出山的陸遜取代大將呂蒙駐紮在離荊州最近的地方,並且讓陸遜假意恭維關羽,做出十足的示弱之態。此舉一出,關羽頓時放下心來,以為在自己威名之下,東吳絕不敢造次,而且陸遜乳臭未乾根本不足為懼,於是便不顧謀臣反對,執意抽走了荊州大部分守,兵全力攻打曹軍。(孤軍深入與後方不穩都是兵家大忌,卻被關羽一一忽略,此刻,關羽內心深處的盲目自信與一意孤行便是給自己埋下的第二顆雷)

  兵力增加後,關羽率軍打得上癮,卻不知道孫權已在暗中行動。孫叔命令呂蒙率軍襲取江陵,派蔣欽督水軍進入漢水,為了迷惑關羽,孫權軍隊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準備直取荊州斷了關羽的後路。

  其實這時,關羽仍有機會挽回局面,因為狡猾至極的曹操為了從中漁利,決定使用離間計,命人將孫權給自己寫的信件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信後卻猶豫不決,不知信件是真是假。他一方面擔心荊州失守,一方面又不願放棄節節勝利的大好局面。(該當機立斷卻猶豫不決,該權衡利弊卻一意孤行,耽誤了撤退的最佳時間,這是關羽給自己埋下的第三顆雷)

  正當關羽猶豫不決之際,吳軍終於露出猙獰面目,一舉攻占了荊州。此時,關羽軍隊的家屬大部分都留在荊州,聽聞荊州失守,頓時士氣低落,而這時曹軍也乘機大舉反攻,此消彼長之下,關羽大敗而逃。他知道荊州已失,只得敗走麥城,就是在麥城逃亡路上,關羽因為日夜兼程,連續數日未休息,十分疲累,結果被吳軍生擒,最終被斬於臨沮。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關羽死後,後人以「敗走麥城」比喻被逼入絕境,卻極少有人探究這個絕境究竟是被誰逼入的。事實上,關羽就是被自己埋下的這三顆雷逼進了絕境:決定出兵攻打曹操時不顧荊州有東吳虎視眈眈,這是第一顆雷;節節勝利後又被東吳迷惑盲目相信自己,這是第二顆雷;得到孫權寫給曹操的結盟書信卻仍猶豫不決,這是第三顆雷。終於,第一顆雷爆炸,東吳占了荊州斷了自己的後路;第二顆雷爆炸,精兵家屬都在荊州使得在外戰鬥的士兵士氣低落、軍心泱散;第三顆雷爆炸,耽誤了安全撤退的最佳時間導致全軍覆沒。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炸死」關羽的這三顆雷全都是他自己埋下的,而點火的引子就是他的固執己見,可以說,正是關羽自己一步一步的錯誤堅持將自己逼入了絕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