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一定會有,但請不要封閉自己
2024-10-11 13:11:28
作者: 朱凌,常清
人生在世,都有不願意被打擾的時候,但是這種不願意被打擾的狀態持續的時間過長,或者侵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會使自己身心俱疲,處在一個自我幻想的世界裡。
有位孤獨者神情萎靡地倚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一位智者從此經過,好奇地問道:「年輕人,如此好的天氣,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
「唉!」孤獨者嘆了一口氣說,「在這個世界上,我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麼事呢?」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乾脆沒有。」
「你沒有愛人?」
「沒有。與其愛過之後便是恨,不如乾脆不去愛。」
「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會失去,不如乾脆沒有朋友。」
「你不想去賺錢?」
「千金得來還復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噢!看來你需要這個。」智者說著拿出一根繩子。
「我要繩子幹嗎?」
「自縊啊!」
「自縊?你叫我死?」孤獨者驚詫了。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乾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嗎?」
孤獨者無言以對。
有時候人會像這位孤獨者一樣陷入自我的遐想之中,不願意與外界交流,不願意搭理別人,只是不斷地進行自我的想像。
有人曾說:「把自己封閉起來,風雨是躲過去了,但陽光也照射不進來。」自我封閉的人是把自己鎖進了墳墓,而能成為掘墓人的,卻只有自己。打開心靈,才能容納大海,告別自閉,才能沐浴陽光。
面對著逐步發達的現代社會,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人的孤獨之感也與之成為正比。一位中學生說,即使是在擁擠的教室、熱鬧的街市和同學的生日聚會上,都能感受到難以排遣的孤獨感。孤獨是一種思想上、情感上無法溝通、無倚無傍、無人理解與認同的感覺。
生活中人們更多地注意別人的評價,甚至別人的目光,覺得生活如此之累,於是乾脆拒絕與人來往,以此逃避現實。而很多時候,卻發現自己更需要朋友。
一個富翁和一個書生打賭,讓這位書生單獨在一間小房子裡讀書,每天有人從高高的窗戶往裡面遞一回飯。假如能堅持十年的話,這位富翁將滿足書生所有的要求。
於是,這位書生開始了一個人在小房子裡的讀書生涯。他與世隔絕,終日只有伸伸懶腰,沉思默想一會兒。他聽不到大自然的天籟之聲,見不到朋友,也沒有敵人,他的朋友和敵人就是他自己。
很快,這位書生就自動放棄了這一搏。因為書生在苦讀和靜思中終於大徹大悟:十年後,即便大富大貴又能怎樣?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追求,並且希望達到完善,這本是一種天性。但人性的歷程始終是得失相隨,難有十全十美的時候,我們每個人也應該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當遇到挫折或打擊後,積極努力地將緊張或焦慮心態轉移或發泄出來,防止其持續作用而損害健康。如果人們面對挫折和打擊,將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消極悲觀,獨居一隅,這樣發展下去,就會陷入「自閉」的心理狀態不能自拔。
暫時的自閉孤獨有時也是一種休息、放鬆及宣洩。但假若長時間陷入其中,必然會使心靈失衡,易走極端。長期的封閉會阻隔個人與社會的正常交往。處在封閉環境之中的人,導致精神的萎靡,思維的僵滯,它使人認知狹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
自閉是心靈的一劑毒藥,是對自己融入群體的所有機會的封殺,自閉不僅毀掉自己的一生,也會讓周圍的朋友、親人一起憂傷。當陽光照進來的時候,何不打開自閉的心靈,讓它盡情地接受陽光的普照。
人生無常,無論你經受了什麼,無論你遇到了什麼,千萬不要封閉自己,記得要打開窗,打開心扉,做一個心境敞亮、陽光樂觀的人。如此,你就能看見世界的美麗,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就懂得了「有陽光的心靈和生命才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