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女人越通透,活得越高級> 女人那麼幸福,來源於知足

女人那麼幸福,來源於知足

2024-10-11 13:10:52 作者: 朱凌,常清

  「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怎麼去擁抱一夏天的風/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覺得足夠……」一首五月天的《知足》唱出了現如今人們最真實的感受。知足常樂,才是對幸福定義最完美的詮釋。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大鈔,他得到這筆意外之財以後,總是低著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若干年後,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把青春都荒廢在路上了。

  的確,人有了貪慾就永遠不會滿足,當然也就無從獲得快樂,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樂趣,就應該做到知足常樂。因為知足是根、常樂是果,知足彌深,常樂的果才會豐碩而甜美,也只有知足的人才會懂得珍惜,才會開心快樂。

  有一幅名字叫作「知足常樂」的畫,上面記錄了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騎高頭大馬的人昂首走在前面,一個騎毛驢的人悠閒地走在中間,走在後面的是滿頭大汗推著小木車的老漢,上面還有這麼幾行詩:世上紛紛說不平,他騎駿馬我騎驢,回頭看到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

  因為知足,所以常樂。只有人心知足了,靈魂富裕了,豐盈的芳香才會從心底溢出,瀰漫幸福!

  知足常樂是一種看待事物發展的心情,不是安於現狀的驕傲自滿的追求態度。《大學》曰「止於至善」,是說人應該懂得如何努力而達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該處於什麼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樂,知前樂後,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鬆自我,如此才不至於好高騖遠,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知足是一種處世態度,常樂是一種幽幽釋然的情懷。知足常樂,貴在調節,可以從紛紜世事中解放出來,獨享個人妙趣融融的空間,對內發現內心的快樂因素,對外發現人間真愛與秀美自然,把煩惱與壓力拋到九霄雲外,感染自身及周圍的人群,促進人際關係的逐步親近平和。知足常樂,對事,坦然面對,欣然接受;對情,琴瑟和鳴,相濡以沫;對物,能透過下里巴人的作品,品出陽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樂,待人處世中便充滿和諧、平靜、適意、真誠,這是一種人生底色。當我們都在忙於追求、拼搏而找不著方向的時候,知足常樂,這種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寧靜與溫馨,對於風雨兼程的我們是一個避風的港口。休憩整理後,毅然前行,來源於自身平和的不竭動力。真正做到知足常樂,人生會多一些從容,多一些達觀。

  古人的「布衣桑飯,可樂終身」,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典範。「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中蘊含著諸葛亮知足常樂的清高雅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盡顯陶淵明知足常樂的悠然;沈復所言「老天待我至為厚矣」表達著知足常樂的真情實感。更多的時候,知足常樂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樂,是一種人性的本真。孩童時代,我們會為擁有夢想得到的東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顏開,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記憶,今日重溫,也許會忍俊不禁。無論行至何方、所處何位,知足常樂永遠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續。

  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就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一般,是無法去填滿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後患無窮。做人就應該知足而常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