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你若光明,萬物生> 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

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

2024-10-13 15:33:21 作者: 王建軍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話更分明。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久奈世儒橫臆說,競搜物理外人情。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來自渾成。

  王陽明在《次謙之韻》一詩中感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從身外之物中尋求生死的道理,自古以來的帝王將相執迷於長生不老藥就是如此。忽略了從自己本身的良知去尋獲生死的真諦,實在是捨本逐末。

  而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就是因為人們將死亡當作一次未知的不可掌握的旅程,說到底,還是人們渴望擁有、害怕失去的欲望在作怪。因此,大多數人都是輕死貴生的,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其典型表現。

  莊子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麗姬原本是一個民女,因為王宮選宮女,她被選中,最後還成了王后,享盡榮華富貴。她在回想當初被選中的情景時說,那時她在家裡哭得一塌糊塗,情形悲慘,現在看來反倒覺得當初的自己是多麼荒唐、愚蠢、無知。

  莊子借麗姬的典故來比喻人對待生死的態度,人們懼怕死亡就像麗姬當初懼怕進宮一樣,既然我們不知道死亡之後會發生什麼,又何必面對死亡而哭泣呢?

  清朝順治帝曾說:「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未出生當然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誰嗎?唯有慢慢長大後才清楚地意識到「我」的存在,等往生閉上眼後,請問自己又是誰?

  在佛家看來,死去的只是人的軀殼,真正的生命則是綿延不斷的。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這就是佛教對於生死的看法。

  佛陀的弟子不斷問佛陀:「佛死了都到哪裡去了呢?」佛陀總是微笑著,保持沉默。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但這個問題一次又一次被提出來,於是佛陀對弟子說:「拿一支蠟燭來,我會讓你們知道佛死了到哪裡去了。」

  弟子急忙拿來了蠟燭,佛陀說:「把蠟燭點亮,然後拿來靠近我,讓我看見蠟燭的光。」弟子把蠟燭拿到佛陀的面前,還用手遮掩著,生怕火被風吹滅,但佛陀訓斥弟子說:「為什麼要遮掩呢?該滅的自然會滅,遮掩是沒有用的。就像死,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

  於是就吹滅了蠟燭說:「有誰知道蠟燭的光到哪裡去了?它的火焰到哪裡去了?」弟子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說不出來。

  佛陀說:「佛死就如蠟燭熄滅,蠟燭的光到什麼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麼地方去了,和火焰熄滅一樣道理,佛死了,他也消滅了。他是整體的一部分,他和整體共存亡。」

  佛陀的用意在於告誡世人:死亡就是死亡,想那麼多做什麼呢?

  在此,我們不由得想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著名論斷——向死而生。對於一個生命群體來說,它的死是為了更好地新生。新陳代謝,舊的、老的死去,換來新的、進步的誕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死不是無所謂的,而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死,是為了更好地新生的死。

  關於死亡、存在和重生,中國歷史中有太多這樣的傳說,比如鳳凰涅槃、不死鳥,等等;在戰場上還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典故,「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這幾句形容的就是項羽早年的英雄事跡。

  儘管涅槃和重生只是一種傳說,但是從哲學意義上來講,生就是向死而生,死就是向生而死。一個生命消失了,但是很快就有另一個生命來到世間,生生死死,綿綿不絕,恰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你如果用一種超脫、達觀的態度去面對死亡,把死亡當作一次再生的機會,人生不過重來一回,就能減輕生的壓力,活得逍遙自在。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做到了王陽明所說的「從根本求生死」,也就對生死無所畏懼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