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2024-10-13 15:19:58 作者: 呂思勉

  諸葛亮隆中之對,有一句話說:「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這句話,是人人知道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家都以為是曹操勝利的一個條件了。其實亦不盡然。

  中國從前的皇帝,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號召力。除掉異族侵入時,大家把他看作民族國家的象徵之外(明朝的皇帝昏庸暴虐的很多,清朝的時候,秘密社會裡,卻持反清復明的宗旨很久,就是為此),這一座寶位不論誰坐都好。自食其力的百姓,何苦要幫這一個、打那一個呢?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即如前漢為王莽所篡,後來光武帝興起,還是前漢的子孫。而且王莽末年起兵的,真正漢朝的子孫和冒充的漢朝的子孫,光武以外還有好幾個。大家就都說人心思漢,所以起兵的都要推戴漢朝的子孫,或假託漢朝的子孫以資號召了。其實哪有這一回事?要是人心真箇思漢,為什麼王莽篡漢時,除掉幾個姓劉的和一個別有用心的翟義之外,再沒有人起而替漢朝抱不平?倒是王莽滅亡時,還有許多人對他效忠、替他盡節呢?然則把王莽說得如何壞,又說當時海內的人心如何思漢,怕只因寫《漢書》的班固本是漢朝的親戚;他又是一個無識見的人,根本不懂得歷史是國民的公物,而只把他看成一家的私物罷?《漢書》也是一部大家崇奉的名著。其實班固這個人是無甚識見的,根本不配寫歷史。只要看《漢書》的末了一篇《敘傳》,就可以知道。《漢書》的所以被人崇奉:(一)由中國人的崇古觀念太深。(二)由古書傳世的少了,沒有別的書同他校勘,其弱點不易發現。這是一切古書都是這樣的,不獨《漢書》。《漢書》中自然也有一部分好東西,這是由於作史的總是把許多現成材料編輯而成,並非一個人所作,根本不是班固一人的功勞。

  然則說三國史事,一定要把蜀漢看作正統,魏、吳看作僭竊,也不過是一種陳舊的見解罷了。就說曹操的成功,和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多大的關係,也是一個不正確的見解。試問當時因曹操挾天子而歸順他的,到底是哪一個?劉備、孫權不就是明知其挾天子而還要和他抵抗的麼?然則曹操的所以不可與爭鋒,還是擁百萬之眾的關係大,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關係小。曹操所以能有相當的成功,還是因其政治清明,善於用兵,和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沒有多大的關係。

  雖然如此,所謂皇帝,在事實上如其略有可以利用之處,想做一番事業的人還是要利用他的。這不過是政治手腕的一個方便,以利用為便則利用之,以推翻為便則推翻之罷了。這在漢獻帝初年,本來有兩條路線可走。當東方州郡起兵討伐董卓之時,別立一君,而否認了漢獻帝,本亦無所不可。所以袁紹就想走這一條路,因劉虞的不肯做傀儡而未能成功。到曹操平定兗州之後,要出來收拾時局,這時候的形勢,利用漢獻帝卻比推翻漢獻帝便利些。所以曹操就走了後一條路了。

  曹操的打退呂布,平定兗州,事在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即獻帝即位後的第六年。這一年冬天,獻帝逃到河東。其明年,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即獻帝即位後的第七年。七月里,獻帝回到洛陽。這一年春天,曹操早就打平了現在的淮陽,和洛陽的形勢更為接近了。獻帝在洛陽,為什麼不能自立,一定要叫一支外兵進來呢?說是為饑荒,這句話是似是而非的。饑荒是要望人家來進貢的,用不著帶兵來。帶了兵來,糧食、賞賜只有格外竭蹶。然則這時候所以要召外兵,還是在中央的幾個人勢均力敵,不能夠互相吞滅,而要召外兵以為援罷了。

  《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說漢獻帝在河東時,曾有詔書叫呂布去迎接他。這一道詔書不知是誰的意思?據事跡推測起來:張楊和呂布是要好的。這時候,張楊業已遣人進貢,漢獻帝很得他接濟之力。這個主意出於張楊,也很有可能。呂布在這時候,正苦於漂泊無歸,找不到一個地盤。而他是誅董卓有功的人,在中央也有相當的歷史。倘使帶兵勤王,倒也名正言順,在於他,實在是一個好機會。苦於呂布的軍隊太窮困了,連開拔費都籌劃不出來。因此沒有能去。

  後來漢獻帝又靠張楊幫助之力,才得回到洛陽。這時候,駐紮在京城裡的,是韓暹和董承二人。張楊仍在河內,楊奉則駐紮在河南的商丘縣。他的兵在諸人中最強。韓暹和董承爭權。董承便去勾引曹操,叫他進京。曹操這時候既然平定了兗州,落得再向西南發展,平定豫州,把洛陽也收入自己勢力範圍之內。要達到這個目的,推翻漢獻帝,自不如擁護漢獻帝為便,所以曹操就走了勤王的一條路。這正是我所說的政治手腕上的一個方便,可以利用則利用之。

  勾結著曹操去勤王,只是董承一個人的意思。其餘諸人有沒有問題呢?韓暹大約不足顧慮。楊奉有強兵,張楊是一郡的太守,而且獻帝從河東到洛陽,一路得其接濟之力。他的舉動是比較成氣候一些的。倘使要和曹操反對,也是一個小小的阻力。固然,曹操的兵力不會怕這兩個人,但能不打總是不打的好。競爭的時候,人人都想保存實力,誰肯妄耗實力呢?好在當這時候,曹操對這兩方面都有相當的接洽。

  原來這時候,有一個人喚作董昭,本是袁紹手下的人。因為袁紹聽信了人家的話,要想加罪於他,他就想走向中央政府去投效。路過河內,被張楊留了下來。這時候,漢獻帝尚在河東。曹操也派人去進貢。路過河內,也被張楊所阻。董昭知道曹操的做事是最為有望的,便替他運動張楊,放他的使者過去。後來張楊連董昭也放走了。董昭到了河東,獻帝拜為議郎,就做了中央政府的官。這時候,董昭對於曹操,大約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運用機謀,到處替他開通道路。董昭知道楊奉的兵最強,卻沒有黨與,他的意思一定希望拉幫手的,就替曹操寫了一封信給楊奉,說「現在的局勢,不是一個人獨力所能平定的。最好你在內中做主,我做你的外援。而且你有的是兵,我有的是糧,我可以供給你。我們兩個人正好合作」。楊奉得書大喜。於是曹操進京勤王的阻力,全然除去了。

  獻帝還洛陽未久,曹操也就到了洛陽。董昭又對他說:「在這裡,人多主意多,由不得你一個人做主。不如把皇帝搬到許縣(今河南許昌縣),只說是洛陽饑荒,為就糧起見。到那裡,就離你的兗州近,脫出了這班帶兵的人的勢力範圍了。」曹操說:「這真是好主意。但楊奉怎肯安然放我們過去呢?」董昭說:「楊奉勇而無謀。我們只要再寫封信敷衍他,而且送他些禮物。到他覺悟,事已嫌遲了。」曹操又聽了他,一面寫信送禮物給楊奉,一面就把漢獻帝搬到許縣。果然,楊奉覺悟了,要想在路上攔阻,已經來不及了。

  曹操到了許縣,立刻和楊奉翻臉,發兵去討伐他。楊奉怎敵得曹操。此時韓暹亦已逃到楊奉處。只得兩個人同去投奔袁術。後來合了袁術去打呂布。呂布又派人去運動他們倒戈,說我打仗所得的油水全給你們。二人欣然允諾,反和呂布合力,把袁術的兵打得大敗。然而這種強盜般的行徑,終究是站不住的。再後來,楊奉給劉備騙去殺掉。韓暹發急了,他本來是山西的強盜,要想跑回老家,在路上給人殺掉了。他的同黨李樂,算是病死的。胡才為怨家所殺。李傕、郭汜一班人,郭汜是給自己的部將殺掉的。張濟因沒有給養,走到南陽境內,去攻擊穰縣(今河南鄧縣東南),為流矢所中而死。他的侄兒子張繡,統領了他的兵,歸附了劉表。建安三年,漢朝下詔書給關中諸將段煨等,令其討伐李傕,把他三族都滅掉。於是從董卓以來,擾亂中央政府的一班人,大概完了。只剩得一個董承。董承本來是牛輔的餘孽,哪裡是什麼公忠體國的人?他叫曹操進京,也不過是想借曹操的力量,排除異己罷了,哪裡會真和曹操一心?所以後來,又有奉到什麼衣帶詔,說獻帝叫他誅滅曹操之說。從董卓擁立之後,到曹操進京之前,這一班擁兵亂政的人的行徑,獻帝還領教得不足麼?就是要除曹操,如何會付託董承呢?這話怕靠不住罷?曹操到這時候,勢力已成,也不怕什麼董承不董承了。所以董承一黨人,徒然自取滅亡之禍。只有一個劉備,因在外面,是走脫的。這是後話。

  曹操這時候,在名義上做了漢朝的宰相,實際上也得到了一大塊地盤,是很有利益的。這一次的事情,得董昭的力量實在不小。董昭並不是曹操的謀臣策士,而如此盡力幫他,那是由於擾亂之際,顧全大局的人總要想大局安定。而要想大局安定,總要就有實力的人中揀其成氣候的而幫他的忙。這是從來的英雄所以能得人扶助的原因。明朝的王陽明先生說:「莫要看輕了豪傑。能做一番大事業的人,總有一段真摯的精神在內。」可見天下事一切都是真的,斷不是像平話家所說,用些小手段可以騙人的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