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寵壞的孩子
2024-10-11 07:07:03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被寵壞的孩子在兩性關係和婚姻中的表現,非常符合他們的特質:他們想得到對方的寵愛。在戀愛早期或者婚後的前幾年中,這種情感狀態可能沒有危險,但是之後它會造成很多問題。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兩個這樣的人建立了兩性關係會是什麼情況。雙方都想被寵愛,但都不想扮演寵愛的給予者,就好像他們各自都站在那裡期待著對方的給予,卻什麼都不付出。雙方都會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當人們感到不被理解、挫敗時,就會感到無能並想逃避。這種感覺在戀愛或婚姻中是極不好的,尤其是產生了絕望感時。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報復的渴望就會悄然而至;一方就想擾亂另一方的生活,最常見的方式是不忠,不忠一直都是一種報復行為。的確,不忠的伴侶總會通過談論愛情和感覺,來為自己辯解,但是我們知道這些感覺和情愫的意義——它們跟優越感的目標總是一致的,只能被當作藉口。
接下來,我們舉一個例子。案例中的患者是一個被寵壞的女子。她嫁給了一個總感覺自己生活在兄長陰影里的男人,這個男人被這個女孩——一個獨生女的溫柔和甜美——所吸引,反過來她也期待著永遠被欣賞,永遠是被關注的焦點。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直到孩子降臨。可以推測出會發生什麼:妻子希望自己仍然是被關注的焦點,但是害怕這個孩子會取代自己,於是她很不開心;另外,丈夫也希望自己是老大,害怕孩子會奪去自己的位置。結果,兩人都開始懷疑對方,他們沒有忽視這個孩子,而且是很棒的家長,但是他們總覺得對方對自己的愛可能會減少,這樣的懷疑非常危險,因為如果一個人開始評判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他就會很容易發現,或者貌似會發現其中愛意的減少——這種情況,雙方都會感覺到。
丈夫去巴黎度假,玩兒得很高興,而妻子則生完孩子在家裡休養,照顧孩子。他從巴黎寫了封熱情洋溢的信回來,告訴妻子他玩兒得如何高興,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等等。妻子開始覺得自己被忽視,變得抑鬱,並且很快就患上了人群恐懼症,她再也做不到單獨出門了。當丈夫回來後,她去哪裡他都得跟著,起碼在表面看來,她似乎達到了目的,她現在是被關注的焦點;儘管如此,她認為,如果自己沒了人群恐懼症,連丈夫也會失去,因此她繼續遭受著人群恐懼症的折磨。
在她生病期間,她發現有個醫生對自己很關心,在他的照顧下,她覺得自己好了很多,於是她把所有的友情都給了他,當這個醫生認為她已經好了的時候,就不再來看她了。她給他寫了封信,感謝他所做的一切,但他並沒有回覆,她的病就更嚴重了。從那時起,她開始有了跟別的男人私通,以報復自己丈夫的想法和幻想。但是,她患有人群恐懼症,這意味著她不能單獨出門,這就阻止了她可能對丈夫不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