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
2024-10-11 07:04:27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只要人們不僅對自己,也對其他人感興趣,他們就能很好地解決生活的問題。但如果他們發展出嚴重的自卑情結,就會感覺自己好像生活在充滿敵意的世界裡,總是尋找自己的興趣,對他人漠不關心,所以沒有任何集體感。他們對待生活中社交問題的態度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因此這些人很少成功,繼而轉向生活無用的一面。在有別人支持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很輕鬆,因為不需要自己解決問題了。當個體——孩子或成人——覺得自己特別匱乏時,他們就會減少對別人的興趣,只努力獲取優越感,這似乎是人性的一個特徵:只要人們努力獲取個人優越感,有社交興趣,就能取得一些成績,但如果他們缺乏社交興趣,就沒有準備好解決生活的問題。
誇大狂患者身上也有相同的現象,他們相信自己是神或偉大的領導者,這些人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好像是真的一樣。他們在生活中是孤立的。如果我們回到他們的過去,會發現他們覺得自卑,很痛苦,從而發展出優越情結作為補償。
有一個15歲男孩的案例,他因為有幻覺被送進精神病醫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幻想奧地利的統治者死了,並聲稱這個統治者出現在自己的夢中,要求他統領奧地利軍隊抗敵。他只是個小男孩啊!即使人們給他看報導這個統治者最新活動的報紙,也不能說服他相信這個統治者還活著,他堅稱這個統治者死了,還出現在自己的夢中。
當時,個體心理學試圖找出睡姿對優越感或自卑感的作用。某些人蜷縮在床上,用被子蒙著頭,這表現出自卑情結,我們能相信這樣的人是勇敢的人嗎?另外,當我們看到身姿挺拔的人時,能相信他們是生活的弱者嗎?也有觀察顯示,那些趴著睡覺的人多是固執而又咄咄逼人的人。
為了找出清醒時的行為與睡姿之間的關係,我們觀察了這個男孩。我們發現,他睡覺時雙臂在胸前交叉,就像拿破崙——我們都看過拿破崙雙臂交叉的漫畫。
第二天,我們問這個男孩:「這種姿勢讓你想到了誰?」
他回答說:「我的老師。」
這個發現有些困擾我們,直到我們意識到可能這個老師像拿破崙,事實確實如此。這個男孩很喜歡這位老師,想和他一樣。他渴望成為老師,但家裡付不起學費,不得不讓他去餐館工作,那裡的顧客都嘲笑他,因為他個子矮小。他難以承受,時刻都想逃離這種羞辱感,但他逃向了生活無用的一面。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案例中的這個男孩:開始時他有自卑情結,因為他個子矮小,但他不斷地努力獲取優越感——他想當老師,但因為這個目標受阻,他繞到了生活無用的那一面,找到了另一個優越的目標——他在睡眠和幻覺中成為優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