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帶著「計劃」上路
2024-10-11 04:46:33
作者: 常亞北
無所事事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漫無目的的人對時間的使用缺乏規劃性,所以他們總是虛度光陰。別說碎片時間了,就算他們每天能額外獲得8個小時的完整時間,對他們來說也毫無用處。
正如斯賓塞所說:「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是由於人生短暫,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做最有益的事情。」
魯迅先生也說:「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所謂節省時間,其實就是提高時間利用率。這不只是要求我們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還要求自己能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
快節奏的網際網路時代,時間在不斷升值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零碎。於是,如何在時間碎片化的大環境下更快更高效地做事,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提高時間利用率的法門之一就是加強計劃性。忽視規劃時間的人,就會變成時間的奴隸,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大把改變命運的良機。而那些善於做計劃的人,則能充分挖掘出時間中隱藏的巨大價值。
若想加強工作生活的計劃性,首先得好好認清時間的特性。
按照時間連續性大小,我們把它分為整塊時間與碎片時間。整塊時間相對完整而且較長,比如2個小時的考試時間、90分鐘的比賽時間、一上午的訓練時間、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與整塊時間相對應的環境通常封閉而單一,外界干擾相對較少。如果善於利用這些整塊時間,就容易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務,從而讓你的時間利用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與整塊時間相對的概念是碎片時間。碎片時間通常是指工作、學習之餘零零碎碎的空餘時間。這類時間通常不算太長,不太適合做太過耗費腦力的事情,比如等地鐵、排隊、等人等都是碎片時間。碎片時間除了比較短之外,連貫性也很差,所以更容易被人們忽略。然而,如果將碎片時間累加起來時,就會發現其長度不亞於整塊時間。正如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所說:「零星的時間,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為完整的一大段時間。」
根據時間類型的不同制訂計劃只是第一步。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設法加強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渙散的話,整塊時間再長也會被浪費掉。若是能保持全神貫注,你就會發現平時2~3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情,或許只花1個小時就能搞定了。
佛學將人對某件事全神貫注時的精神狀態稱作「入定」,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則把這種精神狀態定義為「心流」。
當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時,內心會產生一種高度興奮的情緒,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充實感。這會讓我們淡化時間感,專心致志而不覺光陰流逝,工作與學習的效率空前提高。在這種精神狀態下,人的思維能力可以發揮出最高水平。
「心流」狀態下,時間的利用率自然就會提高。不過要進入這種「渾然忘我」的狀態,需要一定的條件。
我們非常熱愛的事、處理方案明白如畫的事、可以馬上得到回報的事、擁有主導權的事、讓我們很有成就感的事……當我們做這些事情時,就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從而提高時間的利用率。特別是在整塊時間內,工作學習效率會達到峰值。
而在規劃時間之前,你得先了解自己每天的時間狀況。你的整塊時間與碎片時間各有多少。先堅持記錄一段時間,以了解自己。
可以先拿2個星期作為一個階段,每天記錄個人的時間分配狀況。比如,每天做家務花多少時間,看節目花多少時間,接電話用了多少時間,寫日記用了多少時間……每一筆都如實記錄清楚,從幾點幾分開始到幾點幾分結束。
這樣下來,你就能採集到關於自己每日時間資源的真實數據,從而分析出哪些是整塊時間,哪些是碎片時間。然後,多堅持記錄幾周,再對比一下自己平時對時間的運用是否充分。是用於正事的時間多,還是在無聊的小事上耗時多。
當你對時間不夠用感到頭痛時,說不定只是個假象。真實情況可能是你把時間過多地浪費在了干擾因素上。假如沒有詳細的統計記錄,你根本不明白自己對時間的利用有多麼混亂。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況,是規劃好時間的前提。
哪些日常事務的時間可以削減?哪些碎片時間足以完成某些小事?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難度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列,然後估算出做每件事所需的時間。排除某些鐵打不動只能做某些事的整塊時間,把剩下的大小事務與每天所有的碎片時間進行組合。能5分鐘完成的小事,對應的碎片時間就不要選擇8分鐘的。通過這種優化組合,我們可以避免為小事花費過多的碎片時間以及整塊時間,提高時間資源的利用率。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當注意以下原則:
1. 設法讓時間變得更完整
通過記錄與整理,我們會發現碎片時間多得驚人,整塊時間並不多。對此,我們應當儘量減少碎片時間,讓時間變得更加整塊。儘量把那些與整塊時間聯繫緊密的碎片時間合併起來,從而延長為更有利於集中精力做大事的整塊時間。
2. 儘量避免其他因素切碎你的時間
人們在生活工作中少不了受到外部環境干擾。比如:突然接到的電話、別人交辦的新問題、旁人的喧譁,都可能打斷你的注意力。一旦注意力不集中,人的整塊時間就會被切成碎片時間。對此,我們可以按照「重要性」與「緊急性」來判斷如何處理這些節外之枝。
假如插入事件重要而緊急,就馬上調頭去做這件事(別忘了記錄手頭工作的要點與中止時間,這也要寫入時間管理日誌中)。如果既不重要也不緊急就不必馬上去做,只需先把事情記錄在自己一眼看得到的地方,回頭再抽時間處置。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減少時間被切碎的問題。
3. 不要隨意把他人的時間碎片化
如果不是必要的話,人們都不喜歡把自己的時間化整為零。經常打斷他
人的人,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 用無法避免的碎片時間來處理瑣事
無論怎樣,碎片時間總是客觀存在的。這些碎片時間不適合做複雜而持久的事,但可以做一些短、平、快的瑣事。比如:修養精神、做一些輕量運動、看幾頁書(紙質書和電子書都行)等。
美國詩人朗費羅說:「不要以感傷的眼光去看過去,因為過去再也不會回來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好好對付你的現在。現在正握在你的手裡,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氣概去迎接如夢如幻的未來。」
我們不必為過去浪費時間的壞習慣而感到悔恨。只要從現在開始勤於規劃和管理時間,就能成為時間的主人,並更好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