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追尋美的過程
2024-10-11 04:42:01
作者: 程應峰
禪是什麼?在許多人看來,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其實不然,禪不是不可言說,關鍵是看你怎麼述說。在我看來,禪是一份追求的心境,一種真善美的境界,禪是有著清晰的心靈指向和明確的思維導向的。
教育上先行先試的上海某中學曾出過一道模擬試題:「有一隻熊掉到一個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時間正好2秒。求熊是什麼顏色?」備選答案為:A:白色,北極熊;B:棕色,棕熊;C:黑色,黑熊;D:黑棕色,馬來熊;E:灰色,灰熊。乍一看,條件和要求證的結果風馬牛不相及,解答這道題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還是有人做出了較完美的解答。首先,根據題目條件算出g=9.8085,查一下重力加速度與緯度對照表,可知陷阱在緯度44度左右的位置。根據熊的地理分布,南緯44度沒有熊的蹤跡,所以就只能在北緯44度的位置了。其次,既然為熊設計地面陷阱,一定是陸棲熊。而且大部分陸棲熊視力不好,難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至此,可排除北極熊、馬來熊和灰熊。如此一來,只剩下棕熊和黑熊兩個答案。最後,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質一定為易於挖掘的成土母質。雖說棕熊在相應地理緯度上有分布,但多為高海拔地區,而且兇悍,捕殺的危險係數大,價值沒有黑熊高。而一般的熊掌、熊膽均取自黑熊。又因黑熊的地理分布與棕熊基本不重合,所以可以判定,陷阱里的熊是黑色的。
這樣一道題目,將物理、地理、生物等知識熔於一爐,構架出一幅廣闊的「知識畫卷」,美不勝收。解答這樣一道題目,需要一個人在具備廣博知識的基礎上,打開心智,凝聚心力,以氣定神閒的姿態從容思考,這樣一個過程,就是追尋知識美、邏輯美、自然美的過程,它需要一個人在理解眼前事物的同時,又能打破常規,跳出固有的框框,這何嘗不是一種禪定之境?
博學,未必能入禪。但可以肯定的是:無知即無禪。能禪定的修禪之人,大抵都不是平庸之人,必須內心強大,知識廣博,不落俗套。只有這樣,才能身在塵世,又能置身於紛擾的塵世之外,安定內心,有節制、有定力地生活。入禪入定需要專注於某一對象,不離神,不散亂。一如在歷經「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後,回歸「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一樣。
禪是懂得捨棄、歷盡磨礪後的大成之美。菩提對佛祖的追尋就是如此:傳說菩提有一天被一個從家門口路過的人吸引,追出門,卻不見人影。從此,他一心想見到那人,尋遍天下,卻怎麼也找不到。一次夢中,菩薩問他,你積德很多,有什麼要求?他說他只想見那人一面。菩薩說,你若真想見那人,一定要捨棄這一世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樹,五百年後,也許有機會能見那人一面。於是,他很快轉世在河邊做了一棵大樹,忍受著不能移步、不能說話的困厄,飽嘗著風吹雨打的痛苦,只為能見那人一面。五百年後的一天,有個人遠遠地走過來了,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那個人。他激動得手舞足蹈,鉚著勁兒搖動著枝葉,試圖引起那個人的注意。可是,那個人經過他身邊,瞧都沒瞧一眼。他失望、委屈,不知道為什麼五百年還不能修到一點緣分。當晚他又夢見菩薩。菩薩說,如果他還想見那人,再做五百年的大樹,或許會修到一點緣分。他想,既然已經等了五百年,再等五百年也不算什麼。他實在太喜歡那個人了。就這樣,他在河邊又站了五百年。終於有一天,那個人又走了過來,這一回他很淡定,靜靜地站在那裡。為著這麼一天,他捨棄了做人的機會,痴做了一千年大樹,吃盡了苦,傷透了心,他已經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等待那個人的出現了。只見那個人向他走來,走到他的樹蔭下,安然坐了下來。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天。這個人就是佛祖,這棵樹被喚作菩提樹,菩提樹跟佛祖成就了前緣,修成了禪心,終成正果。
人類歷史是美的變遷史。時代背景不同,美的內涵也各不相同。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美如盛夏的水果,最容易腐爛而難於保存。」其實,紅塵中人,都有一定的缺陷。誰不想追尋美麗?誰不想追回屬於自己的缺失的一角?但重要的不是找到那一角,而在於尋找的過程,尋找的過程就是禪意所在。一代美學大師馬采,就是這樣一個在美的追尋過程中入禪入定、耐人尋味的人,以至成了別人眼裡的「美學呆子」。據說他經常穿著裂開一道四五寸口子的衣服上課,有一次錢財被男僕寄回鄉下買田買地,他卻毫不介意。他濟世的熱望在美學研究中時有流露,就算處於「容不下一張平靜書桌」的戰亂時期,他依然力排紛擾,不懈不怠地從事美學研究,為完成《美的歷程》作出了堅實的鋪墊。有道是:「君子安貧,達人知命。」一學生曾這樣評價馬采:「就算人間尊崇再薄,他依然泰然面對,從不向生活索要什麼『報償』!」在大半生的漂泊和一生對美的追尋中,馬採給世人留下的,是具有美麗質地的繞樑心音。
美是一種潛在的感動,追尋美的過程是能夠帶來快感的過程。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顆發現美的心。擁有一顆發現美的心,就找到了入禪入定的關鍵。人類總是在不斷地追求美的過程中有所截獲,進而進入某一境界的。以書畫為例,正是有了點、線千變萬化的造型,才有了各不相同的審美情境。張旭狂草的筆飛墨舞,化育出吳道子人物畫的衣帶當風;李邑碑銘的雄強剛勁,刻畫出以金石入畫的鐵骨錚錚;陳淳草書的筆意入畫,開創了大寫意花卉的颯爽淋漓;而龔賢書法積墨而為,積健為雄,蒼茫渾厚,美不勝收……
一程一程的風景在盛放,一環一環的漣漪在綻開。撣去心靈的塵埃,遠離塵世的紛擾,在追尋美的過程中,有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心態,又怎會沒有快樂、美麗的心境?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賞·品悟】
赤心向美,才有禪花盛開。人類追求美的過程,實則是一個入禪入定抵達某一境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寂寞,有孤獨,甚至要忍受難以忍受之苦。但只要不懈不怠地追尋,就一定能看到生命中極致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