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夢 夢中的生活
2024-10-11 04:18:08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對於個體心理學來說,意識與無意識共同構成一個個體,這一點在很多地方都已經進行了解釋。在前面的兩章中,我們一直在從個體整體的角度詮釋個體意識的各種元素——記憶、態度和行為。此刻我們應當將同樣的詮釋方法應用於無意識或半意識的生活——夢中的生活。使用這種方法的理由是夢中的生活跟現實生活一樣都是個體整體的一部分。其他心理學派的追隨者,一直在努力尋找通向夢境的新途徑,但是我們一直堅持認為夢是個體心理的一種表達和活動形式。
我們已經知道,現實生活由個體優越感的目標所支配,夢也是由個體優越感的目標所決定的。夢通常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們總能在裡面發現個體的原型。事實上,只有認識到原型與某個夢是如何聯繫的,你才能確定自己真的理解了那個夢。此外,如果你對那些人非常了解,你就差不多可以推測出他們夢境的本質。
比如,假定人類作為整體來說並不是真的勇敢,從這個普遍事實中我們就能推測,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關於恐懼、危險或者焦慮的。
因此,如果我們認識某個人,並且知道她的目標——逃離必須解決的生活問題,就能推測她經常做有關跌落的夢。這樣的夢就像是給她的警示:「不要再繼續努力——你會失敗的。」她通過跌落表達自己對未來的看法。大部分人在生命中的某一階段,都會做類似關於跌落的夢。
有一個具體的案例:考試前夕,有一個男孩——我們知道這個學生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可以猜到他會做些什麼——在考試前的一整天都很擔心,不能集中注意力,最後他跟自己說,「時間太短了。」他希望能夠推遲考試:那他的夢就會是一個關於跌落的夢——這體現出了他的生活方式。
再看看另一個在學習上取得很大進步的學生,她很勇敢,從不找藉口:也能推測出她的夢——考試前她會夢到在爬山,陶醉於從山頂看到的景色,然後醒了過來:這是她生活趨勢的表現,也反映了她想成功的目標。
還有些人會限制自己的潛能——這些人只能前進到某個特定的點,他們會夢到不能逃離某些人或某些困難,並經常會做一些被追趕和被追捕的夢。
在繼續討論夢的目的之前,最好先提一下,如果某個人告訴心理學家:「我不能告訴你我的夢,因為我從來不記得它們,但是我會編造一些夢境。」心理學家絕對不會灰心,因為他們知道,人的想像不可能創造出任何不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東西,他們編造的夢跟真實記憶中的夢幾乎沒有差別,因為他們的想像和幻想也會是他們生活方式的表現。
幻想不需要一點兒不差地反映人們真實的行為,才能作為生活方式的表現。比如,我們發現有一類人比起在現實中,更多地生活在想像中:白天的時候,他們非常怯懦,在夢中卻相當勇敢。但是我們總是能發現一些表明他們不想完成任何實際工作的表現,即使是在最勇敢的夢中這些表現也會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