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成功的必然模式
2024-10-11 03:18:41
作者: 王維
什麼是創新?所謂創新就是: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去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去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成功沒有不變的模式,唯有創新!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華特·迪士尼先生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切都始於一隻老鼠。」年輕的時候,迪士尼在一家公司做美術設計,後來失業了,只好待在家裡。他和妻子居住在一間老鼠橫行的公寓裡,但失業後,沒了經濟來源,付不起房租,夫婦倆被迫搬出了公寓。
一天,二人呆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正當他們為了工作一籌莫展時,突然從迪士尼的行李包中鑽出一隻小老鼠。望著老鼠機靈可愛的面孔,夫妻倆一掃陰霾,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
迪士尼頭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對妻子驚喜地大聲說道:「我想到一個好主意。在我們周圍,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窮困潦倒,都很苦悶。如果能夠將小老鼠可愛的面孔畫成漫畫,讓人們從小老鼠的形象中得到安慰和愉快,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就這樣,風行世界數十年之久的米老鼠誕生了。
失業前,迪士尼住在公寓裡,每天從早到晚都跟老鼠生活在一起,並沒有產生這種設想。而在窮途末路、面臨絕境的時候,卻出現了這種靈感。原因何在?因為,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都可以成為觸發靈感的媒介物。
一位名人說過:「只有先聲奪人,出奇制勝,不斷創新體制、產品、市場和壓倒競爭對手的新形勢,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任何創新,都需要超前意識。企業經營如此,個人的成長更是如此。
創新,是一個人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一種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若要走在他人前面,就不能缺少了創新思維,不能停止創新。
在全球一體化、信息化的趨勢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知識總量成番增長,生活可謂是瞬息萬變。因此,我們必須站在世界的高度去審視自己、衡量自己,要隨時隨地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克服,勇於創新、敢於奮進,不斷地完善和超越自己,以免遭遇被淘汰的危機。
一家大公司招收新員工,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你開著自己的車經過一個車站。這裡,躺著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站著一個曾經救過你命的醫生,坐著你的夢中情人。他們都需要搭乘你的車,可是你的車只能再坐一個人,這時候你會如何做?請解釋理由。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老人快死了,應當先救他;先讓醫生上車,就可以抓住機會,報答他了;讓夢中情人上車,你們就可以來一段浪漫之旅,機會一旦錯過,就可能再也沒有了。
結果,在將近200個應聘者中,只有一人被聘用。他是如何回答的?他對面試官說:「將車鑰匙給醫生,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我會留下來陪著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這種回答,足以讓所有人拍手叫好。它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答,而是巧妙地換了一個角度,照顧到了所有人,這就是創新思維。
如今,出國留學的人有很多,可是很多中國學生都缺乏個性和創新能力。據說,國外一家著名軟體公司的在華機構招聘員工,在上海交大設點時應聘人員只有800多;而在西安交大,2000多人報名,最後只有兩個人被錄取。參加招聘的工程師說:「現在的大學生太像了,缺少個性,毫無職場創新能力。」
每個人都想取得成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業。可是,很多人即使花費了畢生精力,依然無法走出思維的牢獄,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成功,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具備敏銳的眼光,發現他人看不到的細微之處,就能取得成功。
當然,創新必然需要模仿和改良。創新需要模仿,要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加工改良,用自己的思考去改進。不知舊物則不可言新,創新不能完全拋棄傳統,一定要有所揚棄、有所繼承。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裡,有一個關於瓦特觀察水壺開水而發明蒸汽機的故事。其實,瓦特是根據前人的經驗,改良了蒸汽機。
公元1世紀,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希羅發明了一種娛樂的汽轉球,這就是蒸汽機的雛形。
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
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和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分別各自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主要用於礦井抽水。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成為首個用蒸汽機驅動輪船的人。
由於這種蒸汽機的效率很低,瓦特於1765年在紐科門蒸汽機的基礎上做出了改良,包括使冷凝器與汽缸分離,發明曲軸和齒輪傳動以及離心調速器等。這一改良,大幅度提升了蒸汽機的熱效率,降低了煤的損耗,推動了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而且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在現代蒸汽機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為了紀念瓦特的貢獻,人們以瓦特之名來作為功率的名稱。
創新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一小步,而這一小步完全在於你的模仿和改良、你的繼承和創新。著名企業家李開復說過:「創新並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所以,在創新的過程中,不是盲目地嘗試,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