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幽爭奪戰
2024-10-11 02:03:54
作者: 徐興無
本年七月,袁紹開始了統一北方的努力。
冀州牧韓馥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因此袁紹才從京師逃奔冀州。有一件事引起了他對袁紹的猜忌。
原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將張楊(字稚叔),受已故大將軍何進的派遣,回鄉募得精兵數千。發生了董卓之亂,他只得駐兵上黨,一邊與河北諸山谷的黑山黃巾周旋,一邊進攻上黨太守於軍事要塞壺關。關東軍起,張楊歸附袁紹,與南單于於扶羅合兵屯於漳水。恰恰在此時,韓馥的部將義叛變而逃,而袁紹卻接納了他。袁紹又招降又納叛,野心不小。
很快,袁紹發現韓馥給自己提供的軍資不如以前了。此時,董卓回兵長安,袁紹考慮了好些天,叫來外甥高幹、穎川人荀諶、辛評、郭圖這幾位韓馥的親信謀士,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些話。然後,自率兵馬南下,屯於延津。
袁紹的大軍一走,屯於幽州右北平的劉虞部將、奮武將軍公孫瓚以討伐董卓為名,率兵進入冀州境內,擊敗韓馥駐在首府安平的兵馬。冀州郡縣紛紛開門而降。韓馥惶恐不安。
這時,幾個謀士一齊上來對韓馥說:「公孫瓚乘勝南下,燕代之卒,其鋒難當;袁將軍又引軍東向,其意難知,如此,則冀州難保。」
「諸位有何良策?」
荀諶說:「君自度寬仁容眾,與袁本初相比如何?」
「不如。」
「那麼,臨危決策,智勇過人,與袁本初相比如何?」
「不如。」
「那麼,世布恩德,天下受惠,與袁本初相比如何?」
「也不如。」
「冀州為天下重資,明君既自知不如袁本初,則袁氏也必不甘為明君之下,如果他與公孫瓚併力謀取冀州,危亡之勢可明。我等與明君計:袁氏是明君的老朋友,又是同盟,明君莫若將冀州讓與袁氏,袁氏得了冀州,必不讓公孫瓚,則明君既有讓賢之名,又得安身之所,願明君勿再遲疑。」
韓馥有些發怵了。回頭又問自己的長史耿武、別駕閔純和治中李歷。他們都不同意:「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怎能將冀州拱手相讓?」
他們的話不錯,袁紹的軍隊,有時餓得只能吃野棗。
可韓馥與袁紹相比,畢竟是個平庸之輩。他說:「我乃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為何反對?」
駐紮在孟津的韓馥部將趙浮與程奐聽說了韓馥的決定,立刻引軍東還,他們率領戰船數百、強弩萬人,在夜裡鼓吹經過袁紹安扎在朝歌清水口的大營,搞得袁紹十分恐慌。回到冀州,趙、程二將對韓馥說:「袁本初軍糧匱乏,部眾離散,惟有張楊、於扶羅新附,也不肯為其所用。我等願以所部兵士擊之,旬日之間,必使之土崩瓦解。明君您只須開閣高枕,何慮何憂!」
韓馥還是不聽,派兒子把冀州的大印送到袁紹的黎陽大帳之中,自己知趣地搬到大長秋趙忠在冀州的別墅里。
袁紹怕夜長夢多,立馬回首府安平接收政權。韓馥的從事們紛紛往府外跑,耿武和閔純拔劍阻攔,連劈數人都止不住。袁紹馬上讓人將這些不忠於主子的人殺了。他坐上了冀州牧的交椅,又很客氣地任命韓馥為奮威將軍,但既不給兵,也不給從屬。倒是韓馥的部將受到了袁紹的寵厚待遇,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魏郡人審配為治中,鉅鹿人田豐為別駕,南陽人許攸、逢紀以及荀諶皆為謀士,河內人朱漢為都官從事。
朱漢知道袁紹的心思,一天,他擅發兵馬包圍了韓馥的住處,親自拔刀衝進屋裡,韓馥嚇得跑上了樓。朱漢捕得韓馥的長子,打斷了他的雙腿。袁紹聽說,馬上趕到,收殺朱漢,勸慰韓馥。韓馥就便請求袁紹讓他去陳留太守張邈那兒躲避。袁紹答應了。
住了沒多久,袁紹派人到張邈府中傳遞消息,張邈讓韓馥也來席中作陪。酒酣之際,來使忽然與張邈耳語了一會兒,驚弓之鳥韓馥更加杯弓蛇影,這一定是交待張邈圖謀自己。韓馥便起身去上廁所,在這個臭哄哄的地方,拔刀自裁。
沮授是個有戰略頭腦的人,他馬上向袁紹陳述了下一步的計劃:以冀州之眾,東並青州,南定兗州,北降幽、遼,西收并州,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師,迎天子大駕於西京,規復漢家宗廟於洛陽,號令天下,以討未服。比及數年,大功可成。
可是,本年秋天,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黃巾運動,使袁紹不得不重打他的如意算盤。
黑山黃巾於毒、白繞、畦固部十餘萬眾南下,進逼冀州心臟地區鄴城,進而又抄掠東郡,兗州東郡太守王肱抵擋不住。同時,青州黃巾三十萬眾,北上進擊勃海,並有與黑山黃巾會師的趨勢。由於近來的戰亂,流民、饑民的隊伍擴大,因而黃巾又成了聲勢。黃巾是一個軍隊與流民家庭的混合體,它以人數眾多的簡陋軍隊拖帶著千戶萬口的饑民向有食物的地方緩緩行進,所到之處,官倉和富室被洗劫一空,而沿途的饑民又像滾雪球似的加入隊伍。
這時,所有的混戰者都不約而同地對所在地區的黃巾展開了攻勢。
鮑信對曹操說:「袁紹做盟主,專權武斷,將為國家的禍亂,無疑又是一個董卓罷了。現在如果抑制他,力量不夠,不如去黃河以南開闢地盤,以觀形勢。」
曹操內心對袁紹不僅失望,而且厭惡。有一天,袁紹竟拿出一顆玉印,請曹操一觀。曹操知道,袁紹早有自立之意,讓人刻了一方天子之璽。
曹操大笑不語,也不去看。
恰巧,東郡告急,曹操便與鮑信帶兵去了東郡,在黃河西岸的濮陽擊破黃巾白繞部。袁紹上表朝廷,拜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設在東武陽。當然,朝廷是不會承認袁紹所封的官員的,只是整個關東都暫時承認袁紹有便宜從事的權力。
南下的黃巾受到阻礙,北上的黃巾又遭到公孫瓚的重創。他們北上至東光南部,遇到公孫瓚步騎二萬人的邀擊,被斬首三萬多級。黃巾棄了輜重,還渡黃河,公孫瓚又趁其半渡之時發起攻擊,死傷數萬,河水為之赤紅。最終,七萬黃巾以及數不清的車甲財物為公孫瓚俘獲。
公孫瓚讓部將田楷掃蕩青州,田楷的部將劉備跟隨作戰,被公孫瓚任命為平原相。劉備的兩個把兄弟關羽和張飛做了別部司馬,整天跟著他。一天,劉備又看上一個人,此人姓趙名雲,字子龍,冀州常山人氏。趙雲帶著本郡子弟投靠公孫瓚時,公孫瓚問他:「冀州人氏都願跟隨袁氏,為何君獨能知迷而返?」趙雲說:「天下洶洶,不知是非,民有倒懸之危,故只從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忽視袁公而鍾情於將軍。」很快,趙雲發現站錯了隊。他遇上了劉備,談了好幾天,遂為至交,因而跟到劉備任上,給他統率騎兵。
孔融,時年三十八歲,任青州北海相。青州黃巾剛起,孔融便收合士民,起兵講武,但被黃巾擊敗。黃巾北上之後,孔融收集散失的民眾,恢復家業,建立學校,表彰賢良,撫恤孤寡,殯葬屍骨。他希望用文治來消弭戰亂,可他的書生之舉馬上就被從北方戰場敗退下來的黃巾打破。孔融率民勇出屯都昌,被黃巾管亥部包圍。
正在愁苦之際,有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突圍進入都昌與孔融相見,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州中名士太史慈(字子義),此人避亂遼東,其母在州中,孔融曾多次派人慰問。這時,太史慈回鄉探母,母親命他速去營救。知兒莫如母,她知道兒子文武過人,又精於騎射。
次日,包圍圈在縮小。太史慈拿了兩個箭靶出了城,黃巾驚起,嚴陣以待。只見太史慈將兩個箭靶豎起,射了一陣,又拔起帶回城內。就這樣,一連三天,黃巾不以為怪了。第四天,太史慈出城後,快馬揚鞭,突圍而走。到了平原,將情況告訴劉備,請求救援。
劉備這個群雄之中的無名小輩,一下子就明白了營救孔北海這樣的大名士,對自己的聲譽和前途意味著什麼。他受寵若驚地說:「啊,孔北海也知道世間有劉備嗎?」
劉備的三千步騎飛速趕來,黃巾只得散去。
事後,孔融對太史慈說:「卿是我的少年摯友。」太史慈回去告訴母親,母親說:「我為你報答了孔北海而感到高興。」
黃巾的勢頭只是受到抑制而已,可群雄們又趕緊投入了混戰。
先是,南匈奴單于劫持張楊背叛袁紹,屯軍鄴城之南的黎陽。董卓認為這樣可以對袁紹構成威脅,於是拜張楊為河內太守、建義將軍。又從長安派出楊懿為河南尹,加強對關東的防禦。
然後,劉虞的兒子劉和帶著一項使命,從長安逃出來,奔向幽州找父親。可他出逃時,是從長安南部的武關出來的,因此必經南陽。他見到了袁術,說這次出逃,是因為天子想回洛陽,派自己去幽州,讓父親率兵迎駕。
袁術一聽,說你別走了,你的令尊是我的軍事盟友,你只須修書於他,派兵來此會合,我也出兵,一道西迎天子。袁術為何如此,他有個打算:在不久的將來,他將與自己最大的敵人袁紹決一雌雄,這就必須與幽州搞好關係,讓幽州的力量抄袁紹的後路。
劉虞的一千名騎兵到了南陽。不料此事被公孫瓚得知,他馬上去勸告劉虞,說袁公路救駕是假,有異謀是真。劉虞不信。隨著公孫瓚軍事實力的擴大,他與劉虞的矛盾也越加激化。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堂弟公孫越率千騎抵達南陽,說通了袁術,拘留劉和,收編劉虞兵馬。劉和想方設法出逃,至冀州地界,又被袁紹挽留。
袁氏二兄到底是一個種,在戰略設計上如出一轍。袁紹也在袁術的後方搞起了小動作,與荊州劉表結成了同盟,把個袁術氣得發瘋。他給公孫瓚寫了封信說袁紹不是袁家生的,又大罵那些投了袁紹的人:「群小們不聽從我而聽從我的家奴嗎?」
袁紹先以朝廷的名義任命會稽人周昂為豫州刺史,襲奪孫堅的據點陽城。孫堅長嘆一聲:「同舉義兵,將救社稷,不想逆賊如此相殘,我當與誰共同奮鬥?」說完,點起大軍,一舉攻下陽城,周昂敗逃。
這次戰役中,公孫越受袁術的委派,前來幫助孫堅,不想中箭身亡。這下子激怒了公孫瓚,他把一腔怒火泄到袁紹身上,行書天下,公布了袁紹十大罪狀,發兵南進冀州磐河。所到之處,郡守們紛紛歸降。
袁紹有些怕了,他讓人把勃海太守的印綬送給住在州中的公孫范,這又是公孫瓚的堂弟,以求緩和關係。可公孫范一到任所就率郡兵響應了堂兄。繼而,公孫瓚自己委派部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
趁著公孫瓚南擊袁紹,袁術派孫堅南擊劉表,與劉表的大將黃祖大戰於樊、鄧二縣之時,孫堅連連獲勝,進圍荊州首府襄陽。劉表無奈,派黃祖連夜回兵援救,在回兵途中又遭孫堅伏擊,黃祖大敗,往峴山的荒野中逃竄。然而,孫堅過於英雄,窮追不放。黃祖心想,你能打我的埋伏,我就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
孫堅遇上了埋伏,被竹林里的荊州兵射中,倒下馬後,後援又不濟,遂被亂刀砍死。屍體被拖到襄陽,劉表手下的部將桓階是孫堅舉薦的孝廉,他站出來請求為孫堅發喪。劉表最喜歡表彰節義之事,又讚嘆孫文台是個蓋世的英雄,下令厚葬。
這一仗之後,袁術就再也打不過劉表了。年僅三十七歲的孫堅留下一個寡婦:錢塘吳氏,四個未成年的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長子孫策才十六歲。孫堅的侄子孫賁率眾投袁術,袁術讓他襲領了叔父的豫州刺史。
荊州的故河南尹朱俊將軍,在得到徐州刺史陶謙的資助後,出兵洛陽,擊走河南尹陳懿。陶謙,字恭祖,丹陽人,原是皇甫嵩的部將,又從張溫西擊韓遂。孝靈皇帝駕崩那年,青州黃巾起,朝廷拜他任徐州刺史。他一到任,便成功地驅逐了境內的黃巾,對長安政府,他一直間行貢獻,後又拜為徐州牧,封溧陽侯。現在,他也明白了,應該趁亂割據一方。於是他下手殺了州中的幾個名士,橫徵暴斂。又殺了他的黑道朋友、下邳土匪闕宣,收編其眾。他上表請拜朱俊行車騎將軍,並送他精兵三千,準備引以為援。
董太師聽了大怒,派女婿牛輔屯駐陝縣,部將李傕、郭汜和張濟出關,大破朱俊。朱俊退出洛陽,屯兵中牟。
次年,即初平三年(192)正月,朝廷雖然頒布了大赦令,可出關的西北軍還是抄掠了陳留、穎川諸郡。原亢父令,現棄官在家的穎川望族成員苟彧,勸說鄉人避亂他鄉。他認為穎川是個四戰之地。可鄉人安土重遷,就是不走。他便率了自家的宗族投了袁紹。不久,他的鄉人都遭到西北軍的屠殺。
荀彧住了些時候,富有先見之明的他發現袁紹不會成氣候,在聽到曹操的事跡後,他毅然率宗族投了曹操。
處於弱勢之中的曹操見有如此大的世族來投奔自家,大喜過望。和苟彧交談之後更是驚喜,他發現自己不僅撈到了聲勢,而且得了個人才。曹操執著苟彧的手:「先生真是我的張子房啊!」
曹操的野心不小,他把荀彧比作張良,儼然是自比起漢高祖來了。
袁紹決定親自去打公孫瓚,兩軍在界橋會戰。公孫瓚以步兵三萬結為方陣,以騎兵一萬分夾兩翼,自率精兵,由烏桓騎士組成的白馬義從居中,旌旗鎧甲,光照天地。袁紹卻以騎兵八百居前,強弩千張夾輔,自將步兵數萬結陣於後。
公孫瓚放馬衝來,可他遇上了袁紹的騎兵統領麴義,此人久在邊塞,曉習與羌胡作戰的戰術,他命軍士伏在盾下不動,等到公孫瓚的騎兵衝到距自己十來步時,同時俱起,強弩齊發,揚塵大叫,直向前突。這一仗,公孫瓚手下大將嚴綱陣亡,袁紹軍斬首千餘級。麴義又縱兵追擊,拔了公孫瓚營中的牙門。公孫瓚大軍四散。
袁紹在後面放心大膽地帶著一百來個強弩手和衛士前進,突然,他遇上了逃出大營的公孫瓚及其兩千名白馬義從。這伙騎兵將袁紹圍了幾重,矢如雨下。田豐把袁紹扶到一堵斷垣之後,袁紹不肯,他將頭盔扔到地上,大喊:「大丈夫應前斗而死,躲到牆後,怎能活命?」可是,公孫瓚的箭太厲害了,田豐硬是把主公拖到牆後。幸虧麴義及時趕到,白馬騎士才呼嘯而去。
公孫瓚退出冀州。他後悔莫及,因為那天打了好久,競不知道包圍的是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