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魯迅精選集> 二、《吶喊》這本書

二、《吶喊》這本書

2024-10-09 08:38:42 作者: 魯迅

  1. 魯迅為什麼寫《吶喊》

  20世紀初,中國正遭受世界列強的侵略,國家動亂,人民生活艱苦。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漸漸確立了徹底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政治路線。青年魯迅也認識到革命的重要性,並且積極響應革命。1911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魯迅應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政府遷到北京。但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各派軍閥竊取了革命成果,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魯迅本希望能為教育事業的革新貢獻力量,但根本無事可做,內心無比孤獨和苦悶。

  1915年9月,《青年雜誌》(即《新青年》)創刊,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當時《新青年》的編輯錢玄同來向魯迅約稿。魯迅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中看到「新世紀的曙光」,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魯迅受到極大鼓舞。魯迅相信只要「大嚷」起來,就有「希望」喚醒「熟睡」的人們,就有毀壞那關著「熟睡」人們的黑暗的「鐵房子」的希望。魯迅答應了錢玄同的邀請開始寫文章,魯迅對《新青年》的編輯們懷著尊敬與讚賞,又感到他們「或許是感到寂寞」,所以他要「吶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隨後又連續寫了十幾篇短篇小說,1923年魯迅將1918年至1922年創作的15篇小說輯成《吶喊》,其中《不周山》一篇後收入《故事新編》中。作者魯迅曾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因而,《吶喊》是聽革命前驅的將令的作品,也就是服從於「五四」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遵命文學」。

  2. 《吶喊》主要寫了什麼

  《吶喊》的選材「多采自病態的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3. 怎麼理解《吶喊》的思想內涵

  (1)《狂人日記》(1918年4月)

  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便認為是讓他養肥可以多吃肉。他記得大哥曾對他講過「易子而食」「寢皮食肉」之事,然後想起「妹子」死時,大哥勸母親不要哭,便認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認為是「瘋子」,當他完全失望於改造周圍環境時,他也「痊癒」了,去某地當候補官了。小說中的「狂人」實際上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周圍都是被封建禮教侵蝕了靈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吃人的慣例。

  (2)《孔乙己》(1919年3月)

  講述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的悲劇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舉制度毒害下,除了滿口「之乎者也」之外,一無所能,窮困潦倒,成了人們取笑的資料。為生活所迫,他偶爾做些小偷小摸的事,終於被打斷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說通過對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動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

  (3)《藥》(1919年4月)

  表現了現代史上重大而發人深思的主題。作品描述華老栓用被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為兒子治病的故事。一個革命者為民眾的解放而慷慨犧牲,他的鮮血卻被民眾當作治病的靈藥,這種強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民眾的嚴重隔膜,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4)《明天》(1919年6月)

  單四嫂子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為他四處求醫,盼望著「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來了,病魔無情地奪去了寶兒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是希望還是絕望,單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寶兒後的孤獨與痛苦卻是真實的。

  (5)《一件小事》(1920年7月)

  主人公「我」,是五四時期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雖然不能將其判定為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確實有著許多體現出革命民主主義者思想情緒的特點: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痛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尤為厭惡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點,對勞動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正確的判斷。然而,車夫的所作所為卻使他極為震驚「我」在進行自我審視、自我省察、自我靈魂拷問中發現了「我」作為知識分子自身的「小」來。

  (6)《頭髮的故事》(1920年10月)

  講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辮子後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個有覺悟、有理想的人,因為覺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辮子,卻遭到了周圍人的蔑視和厭惡,因此他深感中國的守舊和頑固——「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7)《風波》(1920年8月)

  朝廷上換了皇帝沒換皇帝對村里人思想的風波。揭示了農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殘下的中國人安於現狀,不問世事,沒有拯救自己命運的思想,沒有人的價值的認識。

  (8)《故鄉》(1921年1月)

  描寫魯迅冒著嚴寒回到了他闊別七八年的故鄉的所見所聞,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級制度給人的心靈造成的傷害。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村日甚一日的破產景象在這個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在這種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靈魂上的疏遠,心靈上的毀滅。

  (9)《阿Q正傳》(1921年12月)

  阿Q,姓名籍貫不詳,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對受居民尊敬的趙太爺和錢太爺獨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闊」,就是想「兒子會闊多了」,他總能在精神上獲勝。被王胡揍了一頓,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著「兒子打老子」便忘卻了。調戲小尼姑便覺晦氣全消。但這卻勾起了他的欲望,儘管嚴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壓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對吳媽叫著「我和你睏覺」,被秀才的大竹槓打了一頓,阿Q的愛情夢被打破。隨即生計又成問題,於是打定進城。回來時獲得村里人一時的敬畏,但人們探聽底細後又對他「敬而遠之」。得知革命党進村,本是「深惡痛絕」,但一看舉人和村里人都怕他們,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卻一直沒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殺。臨死前的遺憾是畫押的圈不圓。小說深刻地表現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阿Q則是這種國民性弱點的集中表現。「精神勝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徵。

  (10)《端午節》(1922年6月)

  主人公方玄綽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員,早年也曾覺醒過,後來卻消沉了。他嚴於責人,寬於責己,思想嚴重退坡,喜歡「差不多說」的「精神勝利法」。

  (11)《白光》(1922年6月)

  描寫沒落的舊式知識分子的小說。主人公陳士成參加科舉考試,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沒有撈到秀才,終於變得精神失常,最後投湖自盡,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魯迅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質,對人物本身也作了徹底的否定。

  (12)《兔和貓》(1922年10月)

  描寫一個家庭主婦三太太在夏天給她的孩子們買了一對小白兔,小說就圍繞著兔的出現和消失展開起伏曲折的故事情節,表達了作者對弱小的同情,對隨意欺凌弱小者的憎恨。

  (13)《鴨的喜劇》(1922年10月)

  以魯迅與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住在一起時的生活為素材,表現出兩人深厚的友誼,同樣也是愛的抒情。

  (14)《社戲》(1922年10月)

  所敘「我」的三次看戲。開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寫「我」在北京的兩次看京戲,後用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寫「我」小時候在故鄉去趙莊看一場社戲。兩次看京戲都窩窩囊囊心緒極壞,而看社戲卻是意趣盎然永生難忘。三場戲發生在兩個地點:都市和鄉村。有意味的是,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的心情卻截然相反。北京的兩次看戲敘述中,透露的是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整篇小說的感情基調就是都市和鄉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衷心嚮往和對農民的深厚感情。

  4. 《吶喊》的寫作特點和文學地位是什麼

  (1)特點

  《吶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令人耳目一新。

  魯迅將外國小說的經驗與中國古代小說的傳統結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民族化的基礎。魯迅小說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主要是它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內容上是徹底反封建的。

  (2)地位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吶喊》中塑造的狂人、孔乙己、阿Q等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

  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