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2024-10-09 05:39:09 作者: (法)羅曼·羅蘭

  「你還不安靜下來嗎!」

  他掐著喉嚨,用拳頭捶著胸部,好似對付一個非打倒不可的敵人。他看到自己在那兒混戰。一大堆的群眾在那兒吶喊。一個人使勁把他抱著。他們倆一齊滾在地下。那人壓在他身上。他窒息了。

  「你鬆手啊,我要聽!……我要聽!要不然我就殺了你!」

  他把那人的腦袋撞在牆上,但他始終不放……

  「那究竟是誰啊?我跟誰扭做一團的打架啊?我抓著的這個火辣辣的身體是什麼呢?」

  昏迷狂亂。一片混沌的熱情。狂怒,淫慾,池塘里的污泥最後一次地泛了起來……

  「啊!難道還不馬上完嗎?黏在我皮肉上的水蛭,難道拉不下來嗎?好,你這個臭皮囊,跟水蛭同歸於盡吧!」

  

  克利斯朵夫挺著腰,撐著肩,突著膝蓋,把那看不見的敵人推開……行了,他掙脫了!……那邊,音樂老是在演奏,慢慢地遠去。克利斯朵夫渾身淌著汗,向它伸著手臂:

  「等等我呀!等等我呀!」

  他跑上去追它,搖搖晃晃,碰到什麼都得撞一下……跑得太急了,沒法呼吸了。心跳得厲害,血在耳朵里響:一列火車在隧道中駛過……

  「天哪!這不是胡鬧嗎?」

  他無可奈何地對著樂隊揮手,要他們別把他丟下來……終於出了隧道……一切都靜下來了。他又聽到了。

  「多美!多美!再來一次!弟兄們,放大膽子……這是誰的?……你們說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脫作的?得了吧!別胡說!那我可能認得的。這樣的東西,他從來寫不了十節……誰又來咳嗽了?靜下來行不行!這個是什麼和弦?……還有那一個呢?……別這麼快,等等我呀……」

  克利斯朵夫發出一些不成音的叫喊,用手抓著被單,做著寫字的姿勢;而他睏乏的頭腦還不由自主地推敲這些和弦是怎麼配合的,下面又應該是什麼和弦。無論如何想不起來:心裡一急,他不得不放手……又接著再來……啊!這一回,那可太……

  「停下來,停下來,我跟不上了……」

  他的意志完全渙散了。克利斯朵夫合上眼睛。緊閉的眼皮內淌著幸福的眼淚。門房的小姑娘瞧著他,很虔誠地替他抹著眼淚,他可沒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他都感覺不到了。樂隊的聲音沒有了,他耳朵里昏昏沉沉的只留下一片和聲。謎始終沒解決。固執的頭腦還在那裡反覆地想:

  「這個是什麼和弦呢?怎麼接下去呢?我很想找出個答案來,趁我還沒死以前……」

  那時有許多聲音響起來了。有一個熱烈的聲音。阿娜那雙悽慘的眼睛……但一會兒又不是阿娜了。又是一雙那麼仁慈的眼睛了……

  「啊,葛拉齊亞,是你嗎?……究竟是你們中間的哪一個呢?哪一個呢?我再也看不清你們了……為什麼太陽這樣的姍姍來遲?」

  三座鐘恬靜地奏鳴著。麻雀在窗前鼓譟,提醒他是給它們吃東西的時候了……克利斯朵夫在夢中又見到了童年的臥房……鐘聲復起,天已黎明!美妙的音浪在輕快的空中迴旋。它們是從遠方來的,從那邊的村子裡……江聲浩蕩,自屋後上升……克利斯朵夫看到自己肘子靠在樓梯旁邊的窗檻上。他整個的生涯像萊茵河一般在眼前流著。整個的生涯,所有的生靈,魯意莎,高脫弗烈特,奧里維,薩皮納……

  「母親,愛人,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呢?……愛人,你們在哪兒?我的許多靈魂,你們都在哪兒?我知道你們在這裡,可是抓不到你們。」

  「我們和你在一起。你安息吧,最親愛的人!」

  「我再也不願意跟你們相失了。我找你們找得好苦呀!」

  「別煩惱了。我們不會再離開你了。」

  「唉!我身不由己地給河流捲走……」

  「捲走你的河流,把我們跟你一起捲走了。」

  「咱們到哪兒去呢?」

  「到咱們相聚的地方。」

  「快到了嗎?」

  「你瞧吧!」

  克利斯朵夫拼命撐著,抬起頭來——天哪,頭多重!——看見盈溢的河水淹沒了田野,莊嚴地流著,緩緩地,差不多靜止了。而在遙遠的天邊,像一道鋼鐵的閃光,有一股銀色的巨流在陽光底下鱗鱗波動,向他直衝過來。他又聽到海洋的聲音……他的快要停止的心問道:

  「是他嗎?」

  他那些心愛的人回答說:

  「是他。」

  逐漸死去的頭腦想著:

  「門開了……我要找的和弦找到了!……難道這還不完嗎?怎麼又是一個海闊天空的新世界了?……好,咱們明天再往前走吧。」

  噢,歡樂,眼看自己在上帝的至高的和平中化掉,眼看自己為上帝效勞,竭忠盡力地幹了一輩子:這才是真正的歡樂!……

  「主啊,你對於你的僕人不至於太不滿意吧?我只做了一點兒事,沒有能做得更多。我曾經奮鬥,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造。讓我在你為父的臂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將為了新的戰鬥而再生。」

  於是,潺潺的河水,洶湧的海洋,和他一齊唱著:

  「你將來會再生的。現在暫且休息吧!所有的心只是一顆心。日與夜交融為一,堆著微笑。和諧是愛與恨結合起來的莊嚴的配偶,我將謳歌那個掌管愛與恨的神明。頌讚生命!頌讚死亡!」

  當你見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

  (古教堂門前聖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銘文)

  聖者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現在他結實的身體像一塊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著一個嬌弱而沉重的孩子。聖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樹上;松樹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著他出發的人都說他渡不過的。他們長時間地嘲弄他、笑他。隨後,黑夜來了。他們厭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經走得那麼遠,再也聽不見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聽見孩子的平靜的聲音——他用小手抓著巨人額上的一綹頭髮,嘴裡老喊著:「走吧!」他便走著,傴著背,眼睛向著前面,老望著黑洞洞的對岸,削壁慢慢地顯出白色來了。

  早禱的鐘聲突然響了,無數的鐘聲一下子都驚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後面,看不見的太陽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來的克利斯朵夫終於到了彼岸。於是他對孩子說:

  「咱們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誰呢?」

  孩子回答說: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卷十終

  ——全書完

  [1]奚里谷玫瑰產於敘利亞與巴勒斯坦,未開花即萎謝,但移植濕地,即能再生。

  [2]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後,8月4日夜,若干貴族在國民議會中宣布放棄特權。

  [3]典出希臘神話。

  [4]特·曼德爾為法國18世紀宗教哲學家,提倡教皇至上主義,適與伏爾泰之排斥神權相反。此處舉此二人代表左右兩極端。

  [5]塞萬提斯名著《堂·吉訶德》中的俠客迷堂·吉訶德的徒弟,叫作桑丘·潘沙。

  [6]工團主義是工會運動中損害無產階級利益的一個小資產階級機會主義的流派,它把無政府主義思想帶進了工會。這個流派於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在法、意等國尤為盛行。工團主義對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起了有害的影響:它否認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認為工會不要工人階級政黨即能保證對資產階級鬥爭的勝利,達到把勞動工具與生產手段轉歸工會所有的最終目的。

  [7]此語引用法國某議員的荒謬的演詞。——原注

  [8]初期工團聯盟中,反對革命與罷工的一派被稱為黃色工人,激烈的一派被稱為紅色工人。

  [9]拉斐德為19世紀法國大金融資本家,行動反覆無常,素為工人階級所不齒。

  [10]迦利弗為19世紀法國將軍,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義,組織巴黎公社,被迦氏壓平。

  [11]「斐伊哀德」一字,原義為一種酒桶的名稱。

  [12]伯里克利(約前495-前429),系紀元前5世紀時希臘大政治家,雅典的獨裁者,以賢明著稱於史。法利埃(1841-1931),系法國1906至1913年間大總統。

  [13]此語見《舊約·但以理書》第五章。

  [14]指1871年3月的巴黎公社事件。

  [15]神話載:水神達芬奈被亞波羅熱戀,乃求其母地神將其變為月桂。

  [16]勃艮第為法國地理名,包括東部各州,以產酒著名。

  [17]西拉諾與尚德萊均洛斯當所作的戲劇中人物。

  [18]布里亞柔斯為神話中的巨人,有五十個頭與一百條手臂。

  [19]希臘神話載,人面獅身的斯芬克斯向路人提出神秘的謎語,凡不能解答者皆被吞食。

  [20]此處所稱宗教均指基督新教。瑞士最普遍的宗教是新教。

  [21]此系米開朗琪羅為其雕像《夜》所作的詩句。

  [22]古代拉丁民族以維納斯女神為愛神。

  [23]蘇阿勃為靠近瑞士的一個德國山區。

  [24]基督教的說法,凡自殺的人不得入天堂。

  [25]猶大出賣耶穌之前,尚親吻耶穌。

  [26]根音為和聲學上的專門名詞。

  [27]尼祿(37—68),羅馬帝國的大帝,以荒淫無道著稱於史。相傳公元64年時羅馬城中的大火為其所縱。

  [28]希臘神話以亞波羅為駕馭太陽的光明之神,同時亦為藝術之神,象徵藝術與太陽同源。

  [29]諾瓦利斯(1772—1801),德國早期浪漫派詩人。

  [30]賀德勒(1853—1918),瑞士歷史畫家。

  [31]賽西莉婭為4世紀時殉道之聖女,今被奉為保護音樂家之神。

  [32]弗雷斯科巴爾第(1583-1643),義大利作曲家,歷史上有名的大風琴師。此處所稱弗氏及庫伯蘭、舒伯特、蕭邦諸人的表現方法與風格的大膽,均指各人在大風琴、洋琴、鋼琴及其他室內音樂(如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方面的作品。

  [33]1870年普法之役,法軍大敗於色當,降卒十萬,為法國戰敗的關鍵。

  [34]羅馬城建立在七個山崗之上,今人常以七星崗為羅馬的代名詞。

  [35]瑞士東南部及中部偏東均有阿爾卑斯山脈。又瑞士全國分為二十四郡。

  [36]茨溫利(1484—1531),瑞士宗教改革家。

  [37]瑞士包括德、法、意三種民族。

  [38]《鄉村騎士》為瑪斯卡尼(1863-1945)所作的喜歌劇,素為克利斯朵夫所厭。

  [39]泰倫提烏斯為公元前2世紀時拉丁詩人,所作喜劇有名於史。西庇阿·埃米利安為公元前2世紀時羅馬貴族黨的領袖。

  [40]馬基雅弗利(1469—1527),義大利政治家兼史學家,著有《霸術》一書,有名於世。今以馬基雅弗利為好弄權術、不擇手段、專制殘暴的政治家之代名詞。

  [41]歐洲庭園,特別在羅馬,頗多利用地形築成高至數丈之花壇,規模不下於花園,苦無適當譯名。

  [42]大廣場位於古羅馬城的中心(在今城之南端),羅馬帝國時代作為市集、審判及舉行國民大會之用。今為羅馬城中最偉大的古蹟之一。巴拉丁為羅馬七峰之一,今存有著名的廢墟。台伯河為橫貫羅馬的義大利第二大河。水橋為羅馬帝國時代將城外之水運至城內時安放水管之建築,高出地面數十丈,下有無數環洞,遠望宛似連綿不斷的巨型凱旋門。

  [43]馬志尼(1805—1872)與加富爾(1818-1861)及加里波第(1807-1882)為近代義大利建國三傑。

  [44]此系指葛斯伯·潑萊索里尼,當時與巴比尼共同領導一個叫作「民族之聲」的社團。——原注(譯者按:潑萊索里尼生於1882年,為義大利作家,對近代義大利文學影響極大。)

  [45]16世紀後半期至17世紀時,義大利藝術家模仿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庭教堂所作的壁畫(《最後之審判》與《創世記》),大半流於粗野鄙俗。

  [46]《黎明》《聖母》《麗亞》均系米開朗琪羅雕塑的女像。

  [47]威尼斯大師系指提香(1477—1576),因其為威尼斯畫派的領袖。威尼斯派在畫史上以色彩鮮明著稱。

  [48]神話載,古代有巨人族(Titans),將皮利翁山疊在奧薩山上與朱庇特作戰。

  [49]母狼為羅馬城的象徵,歷代雕塑家多以此為題材塑成銅像。

  [50]查拉圖斯特拉為7世紀時伊蘭宗教的復興運動者。尼采假託其名宣傳超人哲學,著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假定查在山中隱居十年,然後悟道。

  [51]海狸善於破壞陸地樹木,用以建造它們海中的巢穴,其整齊工巧不下於人間的村鎮。

  [52]19世紀義大利統一運動有此口號。因該時以薩伏阿王族為建國的核心。

  [53]凱塞琳·斯福查為義大利15世紀時貴族,在當時封建戰爭中以保衛家族著名。

  [54]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25/524-前156/155),古希臘的悲劇詩人。

  [55]本書寫作時期,法國王室的後裔是路易·腓列伯·勞白·奧萊昂公爵(1869—1926)。自18世紀大革命以後,法國的保王黨運動始終存在,每個時代的黨人均以當時在王室世系上應當繼承王位的人為假想的王,稱之為「殿下」。

  [56]很多歐洲人發明新的記譜法,以為五線譜還不夠完美。

  [57]希臘神話以雅典娜為童貞的女神,代表戰爭,代表藝術,代表聰明,代表勞動,保護農業,保護城市。她的德行與職責多至不勝枚舉。

  [58]德爾斐為希臘古城,曾被高盧族攻陷。

  [59]據《新約》載,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拜,說是因為看見了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即指耶穌)的星。

  [60]尼古拉·普桑(1594—1665),法國17世紀大畫家,1624年前往羅馬,至1640年被路易十三強逼回國,一年後因受宮廷畫家嫉妒,仍回羅馬,終老於羅馬。

  [61]西方人的名字往往不止一個,大都為紀念前人或親友而襲用他們的名字。奧里維·耶南的兒子名字叫作克利斯朵夫–奧里維–喬治,前面兩個名字即紀念孩子的父親與父親的好友。

  [62]1831年華沙被俄軍占領時,波蘭外長塞白斯蒂尼答覆議員質問,聲稱:「華沙城中秩序很好。」實際是俄軍在城內鎮壓波蘭民族之反抗,以求「恢復秩序」。

  [63]《育公特》一名《蒙娜麗莎》,為達·文西畫的有名的女像,鑑賞家均謂畫上的笑容象徵人生之謎。

  [64]伯恩-瓊斯(1833-1898),英國畫家,作品帶有象徵、神秘、感傷的意味。

  [65]聖·安娜是聖母瑪麗亞的母親。

  [66]《法蘭西行動》為近代法國最反動的日報名字,創於1908年。

  [67]神話載:代達羅斯為希臘大建築家,被囚於克蘭德迷宮,乃以羽毛與蜜蠟造成翅翼而遁。

  [68]神話載:阿謝隆為地獄之河,今作死亡解。

  [69]杜皮尼為16至17世紀的法國詩人,諷刺作家。

  [70]菲利普二世為12至13世紀時法王,第三次十字軍領袖之一。維拉阿杜安(1150?-1213?),法國史家、政治家,曾發動第四次十字軍。

  [71]奈波山位於巴勒斯坦。摩西去世以前,曾登此眺望上帝預示他不能進去的福地。

  [72]《西比翁之夢》為拉丁文豪西塞羅(前106-前43)所著《共和國》第六卷內的一篇。

  [73]事見《約翰福音》第二十章,記載瑪特蘭納於耶穌葬後到墓上去,發現墓穴已空,回頭看到一個人,以為是園丁,其實便是復活的耶穌。此處隱指一個人見到了真主而不認識。

  [74]貝雅特麗絲為但丁終生傾慕的愛人,上引詩句見《神曲·淨罪界》第二十七。

  [75]利比亞1912年淪為義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1951年12月宣告獨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