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數據不代表全部真相
2024-10-09 01:11:30
作者: 謝宗博
在金融投資領域,倖存者偏差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作為投資者,我們可能經常看到一些關於基金回報的統計數據。而這些數據如果不經過仔細篩選,就很可能深受倖存者偏差的影響。
總體上來說,基金行業競爭激烈,優勝劣汰是行業的基本規則。假以時日,那些業績不佳或者募集資金量不夠的基金,難免會面臨被清盤關閉的命運。而在基金被關閉或者合併之後,該基金很可能就會被一些基金資料庫剔除。這樣的過程不斷重複,就會導致最後基金資料庫只統計那些活下來的「倖存者基金」,人為誇大了整個基金行業的平均回報。
根據美國先鋒集團的統計顯示,基於美國5000多家公募基金的樣本數量,在1997—2011年這15年間,大約有46%的基金被關閉或者合併。也就是說,15年後,大約有一半的公募基金都已經不再存在了。
再以基金諮詢機構Lipper’s的資料庫為例。在1986—1996年這10年間,其收集的基金樣本中,大約有1/4的基金被關閉或者合併,剩下的「倖存者」為3/4左右。
如何處理這1/4被關閉的基金,對於最後基金的回報統計將產生本質影響。如果我們將這所有的基金樣本都計算在內,那麼在1986年,這些基金的平均回報為13.4%。但是如果將這1/4的「失敗者」剔除,那麼在事後計算的1986年基金回報就上升到14.7%。
由於倖存者偏差,這些基金的回報僅在1986年一年就被人為誇大了1.3%,給投資者造成了「基金回報好」的錯誤印象。
在私募股權(VC/PE)領域,如果投資者不小心,也很容易墮入倖存者偏差的陷阱。比如,那些經常在台上「布道」的人,鼓吹自己投資眼光如何如何精準,在極早的時候就看中了京東、滴滴、頭條之類的,賺取了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回報。
聰明的讀者很容易就能看出,這種宣傳方式是典型的「倖存者」推銷法。對於風投行業的投資者來說,難的不是事後諸葛亮,而是在事前從千千萬萬個項目中沙裡淘金,找到下一個萬倍項目。
為了投到一個這樣的項目,這位風投界的「大佬」可能投了上百個項目而一無所獲。只是「大佬」不說,我們也無從知道。因為私募基金,政府監管部門對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因此除了他自己知道,很少有其他人可以獲得這方面的準確信息。
像倖存者偏差這樣的統計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投資活動中非常普遍。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明白倖存者偏差產生的原因,以及對統計結果可能造成的扭曲。我們應該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看待倖存者偏差這個問題,儘量不讓這樣的統計花招迷惑了自己的雙眼,不讓自己成為這些銷售技巧忽悠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