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沙俄

2024-10-13 05:31:48 作者: 朱燕 王曉琪 吳婉絢 劉小健 彭嬌妍

  公元1685年,為了徹底消滅沙俄侵略者,康熙任命彭春為都統,率領三千多人從陸路和水路向雅克薩進發。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得知清軍即將到達,並沒有逃走,因為他們這幾年也沒有閒著。經過幾年的準備,雅克薩的城牆十分牢固,輕易攻不下來。

  

  彭春率領著清軍來到雅克薩城下,把雅克薩城圍了起來。此時,城內有沙俄兵四百五十人、炮三門、鳥槍三百支。彭春想儘量減輕清軍的傷亡,所以沒有安排強攻,而是在城南堆起土山。土山堆得和城牆一樣高,清軍士兵站到土山上往城裡射箭。

  利箭如雨,一支一支地飛向城內的沙俄士兵。沙俄將領以為清軍是打算從城南進攻,就把兵力都安排到城南防守。誰知道這是彭春的聲東擊西之計,他故意在城南搞大動作,造成要從這裡進攻的假象,迷惑沙俄人,然後悄悄地在城北隱蔽的地方放了大炮,等到沙俄人把士兵都調到城南去後,就一聲令下,大炮齊發。

  炮彈呼嘯著飛向城裡,城樓被炮彈擊中,熊熊的大火燃燒起來。第二天一早,彭春又安排人在城下堆起柴垛,準備火燒雅克薩城。城裡的士兵再也扛不住了,都慌亂起來,鬥志全無,沙俄將領見大勢已去,就舉起白旗,向清軍投降。

  沙俄軍撤離雅克薩城後,彭春就命人把雅克薩城給拆了,然後帶著人馬回到璦琿城。勝利的消息傳到北京,康熙提醒彭春要注意沙俄人賊心不死,捲土重來。

  果然,不久之後,沙俄人得知清軍沒有在雅克薩城駐紮,就又跑回來占領了雅克薩城,還把城牆修得更加牢固。

  康熙知道後,就命薩布素率軍再次進攻雅克薩。這次戰鬥持續了三個月,最終沙俄軍幾乎全軍覆沒,首領托爾布被擊斃,雅克薩城再次回到清軍手中。

  之後,康熙給沙皇發國書,提出通過談判來解決邊界問題。沙皇見占領黑龍江沒有希望了,就同意談判。經過清王朝代表索額圖的據理力爭,公元1689年9月7日,中俄雙方在尼布楚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分了兩國邊界,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這是中國保衛領土的一個勝利,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侵略中國之前,中俄在東北地區維持了一百七十年的和平安定。

  相關連結:

  「紅衣大炮」的來歷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聽過「紅衣大炮」這個說法,也知道這是一種重量級火器。但是實際上,這種大炮的本名應該叫作紅夷大炮。

  紅夷,是中國人對荷蘭人的稱呼,因為明朝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大炮,所以這種大炮被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習慣性地在這些大炮上面蓋上紅布,所以慢慢地就叫成了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的射程相當遠,史料中記載最遠可以射到十里之外,相當於現代的五公里多。而明朝自製的火銃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還很容易炸膛。遠射程的紅衣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最強的武器,努爾哈赤就是死在這種炮彈下。

  清朝對紅衣大炮進行了大量仿製,但是因為缺乏技術創新,只是一味地加大重量,卻沒有改進火炮的製造工藝,所以在兩次鴉片戰爭中,這種重達幾千斤甚至上萬斤的龐然大物卻根本無法抵抗英國軍艦上的艦炮。這讓清軍吃虧不少,再也無法抵禦外強入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