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懶惰,不怕慢就怕站
2024-10-08 22:14:52
作者: 麗莎編著
不怕做事情慢的人,只怕站著不做事的人。蝸牛雖然慢,但總會抵達自己想去的終點。同理,我們做事情也是,哪怕做得很慢,也是在向前行動,可直接不做的話,就什麼也沒有了。
蔣方因為獲得了小學奧數競賽一等獎,受到街坊鄰里的誇獎。蔣方的父親經常在酒桌上炫耀蔣方的成績。他的父親說:「我們家孩子不是死讀書,他懂得勞逸結合,我們經常鼓勵他出去玩。」
蔣方聽見父親的誇獎,認為自己確實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聰明。蔣方想:「我不用很努力就能比別人讀書讀得好。」於是他開始懶惰起來,上課睡覺,回家後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拼命做題,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剛開始蔣方還能保持在學校的前幾名,結果他一直遊戲人生,從前十掉到前幾十,再掉到幾百,等到他覺悟過來時已經晚了。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中,農夫發現不用勞動就可以獲得兔子,便開始懶惰起來,等著兔子主動送上門。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抱有這種僥倖心理的人。因為懶惰而停止腳步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很好,便不再奮鬥;有的人認為自己永遠達不到這種高度,便不再奮鬥,選擇安逸。
劉雲和朋友一起租了一套房子,兩個人能互相照應著。剛住進去幾個月劉雲和朋友很勤奮,輪流打掃衛生。時間長了,兩個人越發熟悉起來,不知怎的便懶散起來。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一次劉雲的朋友看見客廳堆了一地的快遞紙箱,對劉雲說:「這個你要抓緊扔掉,現在空氣很潮濕,非常容易長蟲子。」
劉雲說:「我明天就扔,正好明天有幾個快遞可以一起拿下樓。」
劉雲的朋友聽見她應答後就出差了。到了第二天,劉雲看著一地的紙箱想著:「沒關係,明天再扔吧!正好明天還有幾個快遞,拆了後可以一起帶下去。」就這樣劉雲一天拖著一天。
一個星期後,劉雲的朋友出差回來,發現客廳的紙箱堆積如山,其中還夾雜著幾個外賣袋子,蟑螂在紙箱下隨處亂爬著。
我們在做一件重要而困難的事情時,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是繼續奮鬥,還是偷懶一下?剛開始可能勤奮的占比多一點,然而當困難慢慢升級時,懶惰便逐漸侵占掉勤奮的位置。到最後,打敗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拒絕,也不是外在的苦難,而是我們的懶惰。
那麼,造成我們懶惰且停步不前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做事情眼高手低。
我們看見某些成功故事時,便也幻想著自己能一步登天,不由得把自己帶入不切實際的夢裡。然而當真正開始著手去做時,我們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成功者多年的積累不是普通人一朝一夕就可以趕上的。這種心理落差慢慢反映到行動中來,在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做到的情況下,我們的行動力開始變弱,最後逐漸止步不前。
第二,認為自己的實力可以碾壓別人,不用勤奮也可以。
有些人獲得一時的成功後便對自己充滿自信,認為自己隨隨便便也能打敗對手。當一次兩次按照這種模式成功後,便有人開始心存僥倖:「今天不用做完也可以」「這個月可以少做一點」「公司裁員應該沒有我」。帶著這樣的心理生活,只會浪費時間,浪費賺錢的機會,浪費思考和行動的能力,這樣的我們只會越來越懶散,失去與別人競爭的能力,從而被社會淘汰。
第三,生活看起來很有保障。
這樣的人很容易停下勤奮的腳步,深陷懶惰的泥濘。他們可能家境優渥,即使自己不奮鬥也能生活得很好;也可能曾經經歷過辛苦奮鬥,獲得了一份非常有保障的生活,即使自己混混日子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溫水煮青蛙」的實驗告訴我們: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藏著危險,在優越的環境中也要隨時保持警惕。如果我們一味地享受此刻的安逸,那麼下一刻極有可能失去這樣的安寧。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在競爭中倖存下來。
第四,輕易地自我滿足。
人的欲望會隨著其地位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些人會因為做出一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並以此為近期的「顯著成果」,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因為只有懶惰的人才會看見一次小小的成功就興奮不已。勤奮的人獲得小成功,只會更加勤奮。懶惰的人好不容易成功一次,便說「終於可以休息了」「我應該休息一段時間再行動」,而此時,曾經的成功就變成了拖延的理由。
所以,那些有拖延徵兆的人在偷懶時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搪塞自己,讓自己更心安理得一些。但是我們要知道,現在的舒服就等於將來的不舒服,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和溫暖就放鬆警惕,行動才是成功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