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文化常識> 第四十八章 世界帝國主義的發展 01

第四十八章 世界帝國主義的發展 01

2024-10-08 20:52:12 作者: 約翰·梅西 馬克斯·韋伯 何炳松

  第一節 國際貿易和競爭

  【國際商業形勢的大變】國際商業雖然自上古末期以來已在歐亞兩洲初見端倪,中亞的粟特人、西亞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以及南歐的義大利人等先後執兩洲間的商業之牛耳。不過當時國際間的商業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和南洋的香料輸入西方,而且當時製造業產出少,交通工具又不發達,所以規模不大。自從15世紀末東航新路被發現以後,這種情況乃為之一變。一時西歐各國為了爭奪東方商業而引起了殖民地的發展,此後歐洲逐漸變成世界商業的中心。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歐洲的商業和製造業更是一日千里了,所生產的商品因為利用機器,數量大增,自用之外往往過剩。因此19世紀的國際商業乃從東方的商品輸入歐洲變為歐洲的商品廣銷於東亞和美洲等地。

  【國際商業競爭的起源】歐洲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了占領海外市場,銷售剩餘的商品,就更加努力於殖民地的競爭和其他各洲商業的壟斷。又因為這種商業的競爭而導致了歐洲各國間的仇恨和衝突,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輪船的發明】國際商業的發展,自從蒸汽機被應用到運輸工具上以後,更加快速了。因為輪船和鐵路的運費既廉,往來又速,遂使全世界成為一個絕大的市場。蒸汽機被發明以來,歐美各國人士就想將其應用於航業。後來美國人富爾頓(Fulton)於1807年製造了一艘輪船,在紐約下水,駛到奧爾巴尼(Albany),這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為動力的輪船。1819年美國又有一艘輪船名叫薩凡納(Savannah),從美國的薩凡納到英國的利物浦(Liverpool),共在海上航行了二十五天,這是海上行駛的第一艘以蒸汽為動力的輪船。如今世界各處可以通航的地方,莫不航線如絲、交織於地圖上了。

  【蘇伊士運河的鑿成】東西方的交通,從前陸路經由波斯或中亞,水路經由非洲的南端,有的很難行,有的很迂緩。自從地中海和紅海間的蘇伊士運河鑿通之後,歐亞兩洲海道的距離縮短了許多。這條運河的開鑿,工程浩大,由法國工程師雷賽布(Lesseps)來主持。歷經十年,終於1869年11月大功告成。

  

  【巴拿馬運河的鑿成】1881年,雷賽布又組織一個法國公司去開鑿太平洋和大西洋間的巴拿馬運河。這個公司後來失敗了。美國出於軍事上和商業上的考慮,乃於1902年以四千萬美元把這個公司買下來。美國乃和南美的哥倫比亞商議運河的開鑿,哥倫比亞沒有同意。於是美國唆使運河地帶的人民於1903年脫離哥倫比亞而獨立。美國政府承認所謂巴拿馬共和國的成立,並和它簽訂了關於運河地帶的條約。不久美國就著手巴拿馬運河開鑿的工程,終於1915年完成。從此不但太平洋和大西洋間的航行便利了許多,就是美國東西部海軍的調動亦快捷不少。因此美國的勢力大大增加,而且深入中美洲的南部了。

  【鐵路的發展】海上的航行有輪船的發明,取代了舊日的帆船;陸上的交通亦有機車的發明,代替了舊日的牛馬。商運旅行均極為便利。機車的發明亦和紡機等相同,經過多次的試驗和改良,才告成功。英國的喬治·史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就是機車的發明者。他於1814年製造了一個小機車在礦場上使用。1825年國會特許他在英國北部修建了一條短距離鐵路以運貨和載人。同時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正打算修築鐵路,當時各種機車公開比賽,結果喬治·史蒂芬森所製造的當選。這條新造的鐵路於1830年正式開通。這輛當選的機車重僅七噸,每小時只行駛十三英里,和20世紀30年代重達百噸、每小時能行駛五十英里的機車相比,真是差別極大。此後十五年間,英國各大城市間都有鐵路相通。到19世紀末,英國已有二萬二千英里的鐵路,每年載客量在十億人次以上。

  法國的鐵路始於1828年,德國始於1835年。歐洲大陸因為國界的關係,發展不易。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共有鐵路二十萬英里以上。亞非各洲為了銷售西方的商品,亦逐漸興建鐵路。歐亞兩洲因為有西伯利亞鐵路,交通極便,已如上述。俄國此後向南修建鐵路以達波斯和阿富汗。英屬印度亦有三萬五千英里以上的鐵路。中國和土耳其的鐵路修建尤為重要,因此引發了歐洲諸國的競爭,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原因。

  【廉價便捷的郵政】在世界市場上同樣重要的,除輪船、鐵路外,還有郵政、電話、電報和海底電線等簡便廉價的交通方式。在1839年時,英國兩地間一尋常函件的郵費,距離雖然短,亦要一先令。改良之後,全國信件的郵費無論遠近一概同價,而且費用極廉。此後歐洲各國先後仿行,如今[1]一封信只要花五美分的郵費,就可以遞送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了。

  【電報和電話】電報和電話的發展亦極為驚人。現代世界除陸地上電桿如林、電線如網外,大洋上亦有長距離的海底電線,使得僻遠的地方也有互通消息、朝發夕至的可能,真可謂「萬國庭戶」了。電報的發明始於19世紀初,大成於1836年美國人莫爾斯(Morse)的改進。電話的發明始於1876年美國人貝爾。至於無線電的發明,則是義大利人馬可尼(Marconi)的功勞,他於1907年開始建設大西洋兩岸的無線電報。到現在歐美各國均已有無線的電話了。

  【國外市場的競爭】歐洲各國自工業革命以來,機器生產的商品既然自用有餘,就不得不銷售到國外,同時因為有種種交通工具的發明,貨物運轉極便。凡此種種都是引起國外市場競爭的原因。因此亞、非、南美各洲無力自衛的民族和實業落後的國家,都受到歐洲各國的侵略而日趨衰落或滅亡了。

  【國外投資的競爭】這種侵略因為歐美各國的資本家投資於國外而變得更加嚴重。現代世界上文化落後的國家的鐵路、礦業和煤油,幾乎都有歐美各國的資本介入。20世紀初,單就英國而論,國外的投資總數已達一億美元以上。當時俄國的工業至少有五分之一是外國的資本。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諸國的銀行大部分是德國人出資經營的,而諸國的鐵路和實業都間接受到銀行的控制。

  【帝國主義的形式】上面這兩種力量——工廠對於國外市場的尋求和資本家對於國外投資機會的取得——實為現代歐美列強外交上和商業上種種政策的源泉,也就是現代史上所謂「帝國主義」的原動力。帝國主義就是工業發達的國家對外的一種政策,目的在於占領退化民族所擁有的國家或領土,獨占他們的自然資源,壟斷他們的商業,並獨享投資於該國以開發其資源的權利。至於帝國主義的形式,有時為直接的吞併,如英國對於印度,法國對於安南,美國對於夏威夷群島,日本對於朝鮮;有時為勢力範圍的劃定,以作為將來吞併的準備,如英、俄兩國對于波斯,歐洲列強對於中國,英、法兩國對於暹羅;有時為租借地或特權的獲得,如歐洲列強對於中國,美國對於墨西哥,都是較為明顯的實例。

  【傳教士是帝國主義的先鋒】基督教的傳教士其實是帝國主義的先鋒。但凡遇到某一個地方受歐洲人注意時,傳教士必和商人、士兵一同前往,他們不但宣傳基督教的福音,而且傳入現代科學上的觀念和發明,甚至為無文字的民族發明文字。他們的醫生傳入治病的方法,他們的學校培養數百萬的學生。他們製造一種對於西方商品的需求,從而開闢一條國際貿易的大路。

  第二節 對非洲的瓜分

  【所謂的非洲】世界上最後受歐洲列強注意的地方就是非洲。在1870年以前,對於非洲的內部情形歐洲人還不十分明白。在1850年到1880年的三十年間,歐洲的探險家不怕蒸人的熱氣、疾病的危險、野蠻的民族和兇猛的野獸,去探尋尼羅河、尚比亞河和剛果河的河源。其中以英國的利文斯通(Livingstone)和美國的斯坦利(Stanley)兩人最為有名。斯坦利在非洲內地的探險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注意,在他於1878年回到法國馬賽(Marseilles)後的十年間,非洲全部已由歐洲列強瓜分殆盡或劃分為勢力範圍了。

  【法國的屬地】非洲西北部的土地,從剛果河口起到突尼西亞止,差不多全是法國的屬地,不過其中大部分純屬大沙漠。在非洲東部,法國占領了大陸上的索馬利亞和海上的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法國人因為想侵入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而和德國人鬥爭很激烈,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又一個原因。

  【德國的屬地】德國人對於殖民事業下手最遲。他們於1884年到1890年間在非洲取得四處地方:多哥蘭(Togoland)、喀麥隆(Kamerun)、德屬非洲西南部和德屬非洲東部。四地總面積幾乎達一百萬平方英里。德國人想通過興建鐵路、開辦學校以及其他花費很大的建設事業來發展這幾處殖民地。但是一方面因為常和土人相爭,一方面商業又不很發達,所以有些得不償失,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英法兩國所占有。

  【比利時屬剛果】介於德屬東部非洲和法屬剛果中間地帶的是比利時所占領的剛果。原來在1876年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組織公司從事於剛果河流域的探險。後來他宣布自己應享有此地的統治權,稱為剛果自由國。這個公司對待土人的行為可以代表歐洲一般侵略者的手段。非洲土人習慣了自由的生活,對於造鐵路、浚湖沼等工作多不願為,因此政府往往強迫土人酋長必須提供工人若干名,若不遵命辦到,就把全村焚毀。政府又規定各土人每年應繳納膠皮若干,否則處以極重的刑罰。這種種慘無人道的行為,終於在20世紀初引起了世界各國人士的抗議。比利時政府不得已於1908年把國王個人經營的公司和事業收歸國有,改名為比利時屬剛果。

  【埃及】南非怎樣落入英國人的手中,我們在前面已經述過。英國人亦占有非洲的東部以達內地的諸大湖,但是英國人對於埃及的控制尤為重要。埃及本是西方最古老的文明國之一,後來為羅馬帝國的屬地,到7世紀時又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在中古時代後半期,此地被伊斯蘭教軍團所謂的馬穆魯克人(Mamelukes)所占領,直到1517年才成為土耳其帝國的領土。自從土耳其的勢力衰落之後,馬穆魯克人再次得勢。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就是和這班人相爭。自從拿破崙征服埃及的計劃被英國人破壞之後,就有阿爾巴尼亞的浪人名叫穆罕默德·阿里(Mehemet Ali)從土耳其渡海到埃及自立,於1805年強迫土耳其皇帝承認他為總督。此後他大殺馬穆魯克人,並進行種種改革,創設海陸軍,統一埃及和尼羅河上游的蘇丹。他於1849年去世以前,已經得到土耳其政府的承認,他的子孫可以世襲埃及總督的位置。

  【英國勢力的入侵】自從蘇伊士運河於1859年著手開鑿之後,因為運河北邊的塞得港(Port Said)和南邊的蘇伊士埠都是埃及的屬地,埃及的地勢驟然變得重要。英國人就利用1863年任總督的伊斯梅爾(Ismail)的昏庸,由政府藉以巨款,逼他把運河的股票賣給英國人。但是埃及總督依然債台高築,於是英法兩國的債主又逼迫伊斯梅爾允許他們監督他的財政。

  【埃及人的反抗】埃及人民對於外國勢力的干涉心有不服,乃於1882年樹起民族獨立的旗幟,起來反抗。當時法國人取旁觀的態度,英國人乃獨自把亂事平定了,並聲明「暫時」占領埃及以監督其軍隊和財政。不過這種「暫時的」占領到1914年世界大戰將起時,英國竟然變為埃及的永久保護國了。至於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埃及人怎樣受民族自治理論的影響,在華天脫黨首領柴魯爾·帕夏(Zaglul Pasha)的領導之下成功獨立的情形,我們到後面再去詳述。

  【征服蘇丹】英國人征服埃及之後,不久南方的蘇丹又忽起亂事,該地有叫穆罕默德的自稱為伊斯蘭教的先知,率領他的信徒起來反對埃及總督。當時英國的名將戈登(Gordon)剛剛駐防於蘇丹的喀土穆(Khartum),於1885年被亂黨圍攻而死。不過英國人最終於1898年收復甦丹一帶。

  第三節 美國的興盛和西班牙的衰落

  【美洲形勢的變化】自從16世紀初美洲被發現和航路開通以後,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時成為占有最大殖民地的國家。單就美洲而論,大部分是這兩國的領土。其中西班牙的版圖尤大,就和現代的英國一樣,在當時亦曾以在其境內太陽永不西落自誇。但是自16世紀末腓力二世去世以後,國勢本就日漸衰落。到19世紀初美洲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後,西班牙更是衰落不堪了。

  【美國版圖的拓展】美國發生獨立運動時,原來只有沿大西洋岸的十三州,獨立之後便得到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方。1803年又向法國拿破崙購買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片地方,叫作路易斯安那州,美國的面積因此增多一倍。過了十六年(1819年)又向西班牙購買南方的佛羅里達州。再過二十餘年(1848年)又用武力和金錢從墨西哥那裡得到太平洋沿岸很大的一片地方。因此美國的領土到1850年時已經橫亘北美洲大陸的中部,大西洋和太平洋間數百萬平方英里的地方,都歸入了它的版圖。

  【美國的政黨】美國的領土既廣,居民又雜,而南北兩方人民的經濟生活——北方多從事工商業,南方多從事農業——又大不相同,當時鐵路未建、交通不便,當然免不了政治見解上的衝突。美國立國之初,原本有主張中央集權的聯邦黨,以新英倫諸州為大本營;還有主張地方分權的民主黨,以南部各州為大本營。聯邦憲法的制定大部分是聯邦黨的功勞。自1801年傑斐遜(Jefferson)當選總統以後,民主黨得勢了六十年,實為美國民主制度確立的時代。

  【南北戰爭的原因】美國的黨爭到了1861年南北戰爭時達到最高點。19世紀上半期,雖然是民主黨得勢的時期,但自從1828年聯邦黨的化身共和黨主張保護關稅政策以後,兩黨的爭端就已重起。不久國內又出現了黑奴解放的問題,兩黨的爭執更加激烈起來。原來美國南方各州,有許多大規模的農場,全靠從非洲販賣過來的黑人代為耕種,黑人的生活狀況十分悲慘,工作時稍懶或犯小過失,就要受到主人的鞭笞或虐待之苦。這種情形與荷蘭人或西班牙人虐待南洋群島上的土人和華工一樣。至於北方各州多從事工商業,無須雇用黑奴,因此大倡人道主義,主張打倒這種人種不平等的制度。關於解放黑奴的問題雙方爭執了多年,終於在1861年發生了一場長期的內戰。

  【南北戰爭的結果】1861年是美國總統改選的一年,共和黨和民主黨競爭極其激烈。結果共和黨的首領、一向以主張廢除農奴制度而聞名的林肯當選為總統。於是南方諸州決定和北方分離,另行組成北美同盟國,制定臨時憲法,宣布維持黑奴制度,採取自由貿易政策,並公舉戴維斯為同盟國總統。同年4月,這個南方新政府竟誓師北伐。美國自立國以來的南北黨爭到此乃開始用武力作為解決的方法,這就是美國史上所謂的「南北戰爭」。這次戰爭持續了五年之久,死傷數十萬人。結果南方軍隊被打敗,此後不但數百萬黑奴得到解放,逐漸成為美國的公民,就是一般國民也遠比從前更具有團結精神了。

  【美國帝國主義的形成】美國的民權既於19世紀上半期大有擴充,國家的統一又因南北戰爭而益加鞏固,同時它的領土逐漸向西拓展,於1850年時橫斷大陸而西達太平洋,國基到此極為深厚。到19世紀後半期,歐洲各國人民有的因為國內負擔太重,有的因為革命失敗,紛紛移入美國,美國人口因之年有增加。南北戰爭以後,貫通大陸的鐵路又因為有中國工人的入境而大告成功。交通既便,國民也更加團結。同時東部的工業革命逐漸傳到南方,工商各業無不一日千里。而且1861年以後的共和黨常常取得政權,努力向外拓展。美國此時亦和歐洲列強一樣成為美洲唯一的帝國主義國家了。美國人既於1867年取得美洲大陸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又於1898年在大政治家羅斯福的領導下,無端和衰落不堪的西班牙發生戰爭,把它在美洲和亞洲的殘餘領土強奪過來。四百年來的西班牙帝國到此完全瓦解,而醞釀多年的美國侵略政策到此亦完全暴露了出來。

  【西美戰爭】美國向西班牙宣戰,起因於古巴島的革命。原來古巴島對於西班牙的革命已不止一次。自1895年後,美國人暗助叛黨,其勢欲得古巴島而後甘心,美國各政黨公然以干涉古巴內政、援助叛黨為重要的黨綱。1898年2月,美國停駐在古巴島的一艘軍艦莫明其妙地被炸沉了。美國政府不待西班牙的調查,就藉口古巴島的紛亂再難容忍,於4月時正式向西班牙宣戰。

  【戰爭的結果】以西班牙這樣一個弱國,想要遠涉重洋去抵抗美國的侵略,其失敗可以不卜而知。果然美國軍隊無往不利,所謂的西美戰爭,不久就宣告結束了。大西洋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為美國人所奪取,太平洋上的菲律賓群島亦為美國人所攻陷。美國侵略的目的既然已完全達到,便於1898年8月停止了戰爭。不久雙方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古巴宣布脫離西班牙而獨立,波多黎各、菲律賓群島和關島均由西班牙割讓給美國。

  【葡萄牙的衰落】葡萄牙自19世紀初失去南美洲的巴西以後,國勢亦大為衰落。20世紀初葡萄牙國王專制而奢靡,遂引發了1910年的革命。次年葡萄牙制定憲法,改政體為共和,設總統和兩院制的國會,而且實行責任內閣制。但是國內黨派分歧嚴重,舊教教士又反對共和政府,財政極為混亂,工人常起騷亂,所以國內很不穩定。對外則唯英國馬首是瞻,像是英國的屬國一樣。

  【美國和拉丁美洲的關係】美國政府自從1823年發布所謂的門羅主義以來,很能貫徹阻止歐洲各國對於美洲實施侵略的主張。不過歐美兩洲間隔著大西洋,歐洲人想要遠渡重洋用武力去侵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於1864年趁美國南北戰爭時,派兵侵入過墨西哥,改建帝國。後來因為美國的抗議和墨西哥人民的反對,法國撤兵而帝制終歸失敗。

  【美國對於拉丁美洲的侵略】此後美國的勢力逐漸向南侵入墨西哥、美洲中南部和西印度群島。原來拉丁美洲各獨立的國家,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工業卻極其落後,它們的民族大部分是歐洲拉丁族和土人的混合種,對於自治政體毫無經驗,所以亂事頻繁,內戰時起。美國是鄰國,又抱有野心,所以往往藉口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出兵加以干涉。拉丁美洲諸國雖然懷恨在心,但也無力反抗。美國自1889年以後雖然發起召開「全美洲會議」,請各國派遣代表集會於華盛頓,討論與共同利害有關的問題,但是拉丁美洲各國對於美國的侵略,始終不能諒解。

  【美元外交的成功】到20世紀初,西印度群島中的海地和聖多明各兩島,以及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實際上已經變成美國的被保護國了。這就是美國「美元外交」的成功。所謂「美元外交」,就是美國政府對於美洲其他弱小國家的外債,有強迫其償清的義務。美國總統羅斯福在20世紀初曾主張:美國的門羅主義既然不許歐洲各國用武力向拉丁美洲討債,那麼美國政府顯然負有監督拉丁美洲諸國還債的責任。

  【墨西哥問題】墨西哥和美國國境毗連,美國政府自然把它當作自己的囊中物了。而且墨西哥的「革命」確實太多,財政也極為混亂,又給了美國充足的藉口。因此美國就宣布墨西哥已成為問題,不得不勉力去干涉它的內政了。這和歐洲列強對於巴爾幹半島、俄國對於土耳其、英法兩國對於埃及、英俄兩國對于波斯以及近年來日本對於中國,完全一樣。自從1913年以來,墨西哥的內亂時起,美國的武力干涉亦層出不窮,兩國間一直明爭暗鬥,沒有長久解決所謂「問題」的辦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