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自律者成大器
2024-10-08 19:42:43
作者: 王輝
這是發生在哈佛大學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1986年,哈佛大學建校350周年,校方準備校慶與畢業典禮同時舉行,並邀請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參加盛典和講話。此前在哈佛大學300周年校慶時,羅斯福總統參加過慶典。這次邀請里根總統出席,也是為學校增光添彩,但沒想到里根總統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哈佛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或許在很多大學看來,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哈佛一直以來聘任教授和授予榮譽學位稱號都是以學術水平作為唯一標準。為了大學的學術聲譽,哈佛大學的董事會、校長和教授工會斷然拒絕了里根總統的要求,里根也因此沒有參加哈佛的350周年校慶活動。
在政治化、商業化的薰染下,哈佛大學以其高度的自律精神,堅守了自身的原則,顯示了其名校的風範。哈佛大學教育學生,在社會生活中,不管幹什麼,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如果一個人不能自律,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自律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具有自律心態的人,往往能主動掌握自身的心理和行為,從而克制自己的感情,約束自己的語言,控制自己的行為,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往往能夠取得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二戰」時期有一個間諜,不幸被敵軍捉住,他立刻裝聾作啞,無論對方用什麼方法誘問他,他都裝作聽不見。等到最後,為了試探他是否真的聽不見,狡猾的敵人假裝和氣地對他說:「好吧,看來你真的是一個聾啞人,我們抓錯了,你現在走吧。」
如果這個間諜沒有超強的自制力,他一定拔腿就走出去了。但是,聰明的間諜卻並沒有這樣做,他依舊毫無所覺地待著不動,仿佛根本就沒有聽到審訊者的話。
最後,審訊者終於被騙了過去,他們相信了他只是一個沒有多大用處的聾啞人,於是打著手勢讓他離開了。
在聽見審訊者說放他走的那一刻,間諜所表現出來的自制力是超乎想像的。對於一個失去自由,甚至有生命危險的人來說,在得知獲得自由的那一刻,精神很容易突然放鬆,而他裝聾啞的事也很容易被人識破。但是間諜憑藉驚人的自制力,依舊保持高度警惕,最終獲得了自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一個有著強烈感情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強者,而一個善於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則一定是真正的強者。歌德曾說:「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就不能控制他人。只有控制了自己,才能控制他人。」在現代社會裡,誰能把握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誰就是生活的強者,就能達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
愛爾蘭偉大的領導人查爾斯·斯圖爾特·巴涅爾在年輕的時候脾氣很暴躁。有一次,他獨自坐在馬路邊,這時有兩個人剛好路過,他們以為他有什麼不幸想不開,於是上前關切地問他:「喂,小伙子,沒事吧,回家吧。」結果他撲過去將其中一個人打了一頓,另一個見此情景,便遠遠地跑開了。因為這件事,查爾斯被驅逐出了劍橋大學。
後來查爾斯意識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會影響日後的發展,於是他下定決心改正壞脾氣。幾年後,查爾斯·斯圖爾特·巴涅爾掌握了愛爾蘭的大權。格萊斯頓在談到他時曾這樣誇獎道:「巴涅爾是我見過的最傑出的人物。我在一次演講中曾對他進行了強烈的譴責,但他一直泰然自若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他專心地傾聽,很有禮貌,臉上毫無表情,很鎮定,一點兒激動的樣子也沒有。他的泰然自若、簡短的演說,對國會意見的淡然處之,不同尋常啊!他的習慣做法與別人對比,大相逕庭。」查爾斯的成功與他改掉暴躁脾氣是密不可分的。暴躁和強烈的譴責也許能夠使對手屈服,但至少不能讓對手心服口服,但是,查爾斯強大的自制力卻讓格萊斯頓由衷地欽佩他。
善於自律的人成功的機會要高於他人,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也提倡自律,他曾提出這樣一個真理:如果一個憤怒的人開始辱罵嘲笑你,不管是不是公正,你都必須記住,如果你抱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心理去報復對方,那麼對方就會通過控制你的心理來控制你。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有著自律心態的人,在辱罵和嘲笑面前保持冷靜與沉著,依舊維持著正常的情緒,保持著應有的理智,那麼,對方會驚訝地發現,你所用來報復的武器是他們所不熟悉的,他們會不知所措,而你就掌握了鬥爭的主動權,也就更有把握獲得成功。
追求自由是人類的天性,但是,自由並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過度的放縱只會毀了自己,嚴格控制自己的言行會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