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氣度決定格局> 寬恕別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行

寬恕別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行

2024-10-08 19:41:09 作者: 王輝

  寬恕別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行,是一種博大仁愛而又豁達的胸懷。我國古代的先哲非常崇尚這種德行,《尚書》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說,《周易》中有「君子以厚德載物」之說,荀子主張「君子賢而能容罷(罷:軟弱無能),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說的就是這種寬厚博愛的胸懷。

  在我國東漢時期,有個飽讀詩書的人,名叫陳實,由於他為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所以口碑非常好,得到了鄉鄰們的愛戴和尊重。陳實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做到嚴於律己,而且對兒孫們的教育也毫不疏忽。他總是不失時機地抓住各種機會在適當的場合教育他們,而且他的方法得當,也總是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

  有一年趕上天災,洪水泛濫,大片的田地和許多村莊都被洪水淹沒,數以萬計的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甚至乞討街頭。在這兵荒馬亂的年頭,盜賊四起,百姓們過得很不太平。

  

  有一天夜裡,陳實家裡溜進來一個小偷,他還沒來得及動手偷東西,就聽見有人咳嗽的聲音。小偷知道是有人來了,趕緊找地方躲藏起來,可是四下看看,卻無處藏身。突然,他看見屋內的一根大樑柱,便急中生智,順著柱子爬到大樑上。他伏下身子,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地面上的人發現他。

  陳實手裡提著燈籠從裡屋走出來,本來是想拿點東西,卻在抬頭時不經意間瞥見樑上的一角衣襟。陳實馬上意識到家裡一定是進了賊了,但處事不驚的他並沒有因此慌亂,也沒有大驚小怪興師動眾地喊人來抓小偷,而是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兒孫們全都叫到外屋來,之後非常嚴肅地對著這些晚輩們說道:「孩子們,你們要知道端正的品行是我們為人的根本,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你們都要做到無愧於心,不要做有損於他人的事情,更不能借任何藉口而放縱自己、走上邪路。每一個壞人都並非從一出娘胎就是一個天生的壞人,而是因為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造成的。一時的放縱,就可能讓自己從此沾染上惡習。如果慢慢發展成一種習慣,就會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路,那時想改都改不了了,比如咱家樑上的那位君子,就屬於這種情況。你們可不能因為一時的貧窮而丟掉自己的志氣,自甘墮落啊。」

  樑上的小偷靜靜地聽著陳實的教誨,他感到非常吃驚:原來自己早就被發現了。剛才的那一番話也讓小偷很感動:陳實不但沒有喊人抓住他,反而還細心教導他。小偷感到羞愧不已,他慢慢翻身爬下樑柱,向陳實請罪,並說:「您說得真有道理啊,我知道錯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幹這種勾當了,求您寬恕我吧!」

  陳實慈祥地笑道:「我看你的相貌,並不像是個壞人啊,應該是被貧窮所迫吧?以後要好好反思一下,現在洗心革面還來得及啊!」說完,陳實又讓家人拿出幾匹白絹來贈給小偷。小偷大感意外,千恩萬謝地離開了。從這以後,陳實所在的這一帶很少再有小偷出沒了。

  這就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梁上君子」的典故。故事中,處事老練、洞悉世情的陳實老人家為人心胸寬廣豁達,他不動一槍一矛,也不借一兵一卒,僅憑自己一顆寬廣的胸懷和幾句教導的話語,就讓小偷羞愧難當、浪子回頭。可以說,寬恕了梁上君子的陳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梁下君子,他的這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寬容與大度是一種超越常人的大智慧。他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人與小偷的爭鬥,從而保全了雙方的生命與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這個機會教訓自己的兒孫,讓他們牢牢記住這個別開生面的教誨,讓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做一個有品行有道德的人。除此之外,陳實還能夠得到樑上小偷的尊敬與感激,他的這一寬容的舉動等於是一舉三得,這就是胸懷寬廣、豁達之人的一種大智慧。

  換句話說,對那些能寬容的人我們大方地施以寬容,寬容了別人,其實也就等於善待了我們自己。凡事不要太過於斤斤計較,在別人懂得知錯就改的時候,要適當給別人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只要不超出大的原則底線,只要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只要別人是誠心改過的,何不給對方一次機會呢?一味地嚴懲不貸和有仇必報只會使雙方的矛盾更加激化,從而使事情更加複雜化。泰然自若、心胸豁達、平心靜氣地處事,既讓我們少了一些無謂的煩惱與痛苦,也可以多結交一些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人生在世,誰能沒有過錯?誰能做到永遠不需要朋友的幫助呢?與其多樹立一個敵人,還不如多結交一個朋友。在友誼這個光環的圍繞之下,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更加多姿多彩、充滿樂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