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氣度決定格局> 成大事者,要有包容四海的肚量

成大事者,要有包容四海的肚量

2024-10-08 19:41:01 作者: 王輝

  曹操在著名的《短歌行》中有句千古流傳的佳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在曹操的另一首《觀滄海》中也有一句歌以詠志的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從這兩首詩中看,一代梟雄曹操似乎是個雄才大略,能夠廣容賢才、兼濟天下的人物,然而,縱使他再有才華與肚量,也還是犯了讓後人難以理解的錯誤——嫉賢妒能。

  相傳東漢末年,楊彪的兒子楊修,是個文學家,他自幼才思敏捷,靈巧機智,後來成為曹操的謀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領文書,辦理事務。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後花園。落成時,曹操親自前去觀看,在園中轉了一圈,臨走時什麼話也沒有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了解丞相的意思,就去請教楊修。楊修對工匠們說,門內添活字,就是一個「闊」字,丞相嫌你們把園門造得太寬大了。工匠們恍然大悟,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驗收。曹操覺得園門改造得正合自己的意思,非常高興,就問道:「是誰領會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說:「這都多虧楊主簿賜教!」曹操雖然表面上稱好,但心底卻非常嫉恨。

  有句古話說得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一個領導者,德才兼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要有廣容賢才之量。一個領導者的心胸決定著他所用人才的質量,越是英明的領導者,越懂得廣容賢才,他的事業根基也就越穩固,而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領導,就越容不下比自己有能力的屬下,長此以往,基礎再穩固的事業也將毀於一旦。

  劉邦個人的能力不強,但他能夠重用張良、韓信、蕭何這樣的一流人才,儘管這些人才也各有各的缺點,但劉邦懂得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他們,從而最終建立了漢朝,由一個小亭長變成了開國皇帝。

  劉邦的對手項羽,個人的能力大大超過劉邦,他「力拔山兮氣蓋世」,諳熟兵法、能征善戰,但卻容不下文武雙全的韓信,聽不進范增的良謀智言,最後卻落得孤家寡人、兵敗垓下、在四面楚歌中自刎於烏江的結局。

  劉備雖然個人的能力一般,但他能夠包容像關羽、張飛、諸葛亮、趙子龍等出類拔萃的人才,不以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們為恥,而是以自己能擁有像他們這樣的好兄弟為榮。這使劉備軍團事業興旺,讓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街頭小販做到了一國之君。

  一個領導者的心胸有多寬廣,就決定著他的事業有多大。領導者除了要善於識別人才、善於任用人才之外,還要懂得包容這些人才,尤其是要能包容和任用那些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以及那些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的「奇才」,甚至是那些曾經與自己產生過某些過節、矛盾或分歧的人。總之,作為領導者,要從大處著眼,高瞻遠矚,多考慮長遠利益,不要只為了眼前的一點點得失過分計較。一個缺乏包容心的領導,要麼嫉賢妒能,要麼只偏好某一種人才,這就好比人總吃只含有一種或幾種成分的東西就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從而影響身體健康一樣。對於一個組織、一個企業來說,長此以往,就會造成這個組織或企業人才結構不合理或太過單一,從而影響組織或企業的持續、協調發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