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糧

2024-10-08 19:22:38 作者: 烽武野

  長平地區駐紮趙國四十五萬大軍,這麼多人每天的吃喝開銷,就是天文數字!

  秦國畢竟是超級大國,財大氣粗,家裡有關中、蜀地、江漢、漢中、河東眾多產糧基地。而趙國的產糧基地也就有邯鄲附近的華北平原。

  更要命的是,趙孝成王的爺爺趙武靈王,搞的胡服騎射是項軍事改革,雖然軍隊戰鬥力爆表,但GDP並未有所提高。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在戰國,農業就是實體經濟,商業就是虛擬經濟。只有搞好實體經濟,國家底子才牢,打仗才有資本。所以秦國商鞅變法,有一個核心理念就是重農抑商。

  趙國沒有重農抑商這一說,大量的百姓覺得種田太辛苦,來錢慢,所以很多人從事利潤極高的商業,想通過商業貿易來換取糧食。

  問題來了,打起仗來,前線需要大量的糧食供給,不重視農業的趙人,雖然有錢,但是不能當糧食吃啊。一旦戰事曠日持久,趙國必然陷入缺糧境地。

  長平之戰持續到第二年,趙國糧食儲備告急。再沒有食物,趙國上下就要變成乞丐出去逃荒了。

  為了口吃的,趙國不得不低下頭乞求齊國借糧。

  此時的齊國國君是剛剛繼位六年的齊王建,齊王建是齊國末代國君。他知道齊國重建不易,之前的覆滅就是因為過多地參與國際爭端。因此齊王建的對外方針,就是不結盟、不參與合縱、連橫,躲在家裡過自己的小日子。

  面對前來化緣的趙國使者,齊王建並不想施捨。唯一明事理的大臣周子立馬勸諫:「必須答應趙國借糧的請求,如果秦滅了趙,齊國就失去了屏障。下一個遭殃的就是我們齊國。」

  年輕的齊王建覺得周子說得很遙遠,齊國與秦國相距甚遠,一個在最西邊,一個在最東邊。中間還隔著趙、魏、韓、楚國,秦國再怎麼毆打諸侯國,也輪不到齊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齊王建選擇了逃避。

  「齊國之前被滅國,好不容易重建起來,我不想重蹈覆轍。不要再議了。」

  齊王建的短視,讓他三十八年後,親眼見證了齊國的滅亡。

  趙國使者問了一圈兒周圍諸侯,都沒有人肯借糧食。在他們眼中,秦國是天下老大,趙國是天下老二,老大與老二死磕。最好的結果,雙方都躺在床上重傷不治。

  最差的結果,經過一番殊死較量,老二快被老大打死,到時候大家一起救老二。那時老二已經奄奄一息,老大被大家群毆得元氣大傷。

  無論哪種結果,決不能便宜老大老二,沒了老大老二,自己才有野蠻生長的空間。

  就在趙國君臣感嘆世態炎涼的時候,秦國君臣的日子也不好過。

  秦國數十萬大軍雲集長平,雖然自己是個大地主,但是糧食也有吃光的一天。更要命的是,自己在與趙國死磕的同時,萬一其他諸侯國聯合起來,給自己來一個致命的背刺怎麼辦。

  秦昭襄王想了想,如果諸侯都去救趙國,那就撤軍回國。

  戰爭是對意志的考驗,秦趙雙方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就看誰最先泄氣。

  借不到糧食的趙國,趙孝成王瞅著全國百姓過上了節衣縮食的生活,著急上火的他,舉行了廷議。

  趙孝成王:「我們是繼續打下去,還是……」

  大臣樓昌:「再打下去,沒等秦軍攻破長平,我們趙國會因缺糧,自己先瓦解。趕緊與秦國和談才是唯一出路!」

  大臣虞卿:「不能和談,如果我們主動找秦國和談。那麼秦國就知道我們趙國撐不住了,他們一定更加堅定破趙的信心。不如我派使者帶上金銀財寶前往其他諸侯國,造成趙國與諸侯聯盟,共同對抗秦國的架勢。到那時,秦國畏懼諸侯聯盟,一定會退兵的。」

  趙孝成王聽了虞卿的建議後,哼了一聲。

  「我們趙國找諸侯借糧,沒一個肯借的。現在還要厚著臉皮,請他們共同抗秦,別做夢了。派使者去秦國議和吧。」

  趙國的使者到達秦國後,受到秦王與范雎的隆重接待,好酒好肉地伺候著。秦國向全天下發布新聞,秦、趙不打了。

  諸侯一看,原來趙國是玩自己呀,得了上黨這塊大肥肉,還哭著喊著要借糧,現在又不打了,諸侯們堅定不救援趙國的決心。而秦國對於和談的事,能拖則拖。

  到了公元前260年,在長平硬扛了三年的趙國,已經快撐不住了。

  要麼戰死,要麼餓死。

  趙孝成王終於意識到免費送來的上黨,是一個送命題。

  只有兩個必死的選項。

  無比焦慮、失眠多夢的趙孝成王只能向廉頗乞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