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殺神來了 伊闕之戰
2024-10-08 19:17:49
作者: 烽武野
趙武靈王死後,秦國罷免了趙國人樓緩的相位,改任魏冉為相國。魏冉作為宣太后外戚集團的骨幹分子,實際地位僅次於秦昭襄王的二把手。齊宣王死後,兒子齊湣王繼位,與秦國交好,任用秦國派來的五大夫呂禮為相國。
齊秦兩國位於東西兩端,相互並不接壤,都明白遠交近攻、平分天下的好處。
此時秦昭襄王面對的天下形勢一片大好,就在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際。舅舅魏冉給他舉薦了一個不世出的將才,這人叫白起。
白起如同從地獄爬出來的殺神,白起走起路來自帶《亡靈序曲》背景音樂。
如果說殺人要償命,那白起死一百多萬次都不夠,因為與他對陣的敵人,都難逃一死,不是死於陣前,便是埋於萬人坑中。他被冠以「人屠」的恐怖稱號。
梁啓超先生曾做過一個估算,戰國時戰死兩百萬人,白起就殺了一半。
在法國戰神拿破崙大帝沒有出現以前,白起一直是世界殲敵人數排行榜NO.1,堪稱「古代戰神里的珠穆朗瑪峰」。由於白起殺人太多,怨氣太重,一直被罵了兩千多年。
白起是秦國郿(méi)地人,據史書記載他的長相「小頭而面銳」,意思就是頭小臉尖。很多史書里的名將都是身材壯碩,力大無窮。白起這樣平平無奇的長相扔人堆里,估計都找不出來。
長相是爹媽給的,戰績卻是後天殺出來的!
白起幸運地出生在秦國,商鞅雖然死了,但是所有秦人都活在商鞅的二十級軍功授爵制度里。幹得好不好,全靠戰場上砍的人頭數量,既公平又合理,完全不用走後門托關係。
剛開始白起只是一個小兵,他在戰場上充滿了邪性,別人殺人玩命,白起玩命殺人,隨著自己斬殺的人頭越來越多,白起也逐步提升了爵位。
身居高位,一直掌控秦國兵權的魏冉注意到了白起,他發現白起不光殺敵厲害,更有自己的想法,有時為了勝利,會不顧上級的命令。雖然白起有點不聽話,但是難得的將才更要呵護。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同一年去世,兩國遭遇大喪。別人家的喪事對於秦國來說就是喜事。
虎視韓、魏的秦昭襄王對中原腹地的韓、魏兩國一直流口水。父王在位時,大臣司馬錯與相國張儀爭論的問題是南下滅蜀擴大版圖還是東出伐韓挾持周天子,最後父王選擇了正確的南下滅蜀。
此時秦昭襄王已經繼位十餘年,自己手上的秦國已經比父輩那時更加強大,天下沒有一個諸侯國具有單挑秦國的實力。
韓、魏大喪,兩國新君初立,根基未穩。正是秦國鯨吞中原的大好時機,不然秦昭襄王都對不起列祖列宗付出的辛勤汗水。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準備攻打韓國,奪取三川郡。只要拿下三川郡,就能將周天子的洛邑攬入懷中。到那時,天子就是自己的提線木偶。
韓國雖然小,但好歹也算七雄之一。在選定統帥將領時,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薦了白起。
秦昭襄王:「舅舅,白起?從沒聽說過呀,一個從未指揮過大軍團作戰的人,靠譜嗎?」
魏冉:「國君請放心,我統軍多年,看得出白起是百年一遇的將才。對於天才來說,履歷都是次要的,能力才是第一!」
在魏冉的拼命舉薦下,白起擔任了秦軍統帥,並授予左庶長一職!
以火箭般速度成長起來的白起,對名利並不太感興趣,領兵打戰才是他唯一的快樂源泉。
白起率領十二萬秦軍出函谷關,殺向韓國,奪取武始、新城。獲得勝利後,白起的爵位被提升為左更。
韓國每次遭受秦國的攻擊都有末日到來的恐懼,畢竟自己的地盤在七雄中最小,萬一哪天秦國嘴張得太大,一口吞了韓國都是有可能的。
新繼位的韓厘王天天活在恐懼與焦慮之中,想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魚死網破,就主動進攻秦國。
你沒有看錯,韓國要主動攻擊秦國。韓厘王明白自己與秦國根本不是一個公斤級的。重量級的秦國可能不用出招,一屁股就能把輕量級的韓國坐扁了。
尚未喪失理智的韓厘王知道,不想給秦國送人頭,就得拉上一位小夥伴。找來找去只剩魏國了。
魏國在秦國長期的暴揍之下,喪失了大片國土,韓國與魏國是唇亡齒寒,新繼位的魏昭王與韓厘王同病相憐。
韓厘王:「兄弟來幫我一把!」
魏昭王:「好的,沒問題!」
公元前293年,韓、魏兩國砸鍋賣鐵,湊了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奔白起率領的大軍營地。
秦國收到韓、魏兩國聯合反撲的情報,決定進行反制。秦國大軍與韓、魏聯軍在伊闕遭遇。
「伊闕」這個名字取得很有詩意,「伊」是伊水的意思,「闕」是門的意思。由於伊水兩邊各有一座山,分別叫「龍門山」與「香山」,這兩座山把伊水夾在中間,就像門一樣,所以這裡又被稱為「伊闕」。北魏時開建的國家5A級風景區「龍門石窟」就位於伊闕的龍門山。
秦軍與韓、魏聯軍在伊水西側狹長的小路遭遇,這條小路左邊是龍門山,右邊是伊水。
秦軍就像一位武功高強的大俠,在狹窄區域無法施展任何招數,只能硬碰硬。由於韓、魏聯軍實力遠超秦軍一倍,戰爭勝利的天平開始向韓、魏聯軍傾斜。
白起的進軍路線,早就被韓、魏聯軍的統帥算計在內。這兩位統帥不是別人,正是韓國名將暴鳶與魏國名將公孫喜!這兩位名將曾經與齊國戰神匡章聯合,入楚長城,破函谷。
這兩位老將都是見過世面的,史詩級的關隘都被他們強拆過,對面區區十二萬秦軍根本不放在眼裡。韓、魏兩國主場作戰,秦軍的補給要通過漫長的崤函道,只要耗下去,秦軍後勤供應不足,韓、魏兩軍就可以憑藉遠超秦軍的實力,獲得戰爭的勝利。
可是令這兩位老將沒想到的是,對面的白起將會踩著他倆的肩膀,開啟屬於自己的戰神時代,用自己驚艷的軍事才能去收割無數人頭來堆砌自己的赫赫戰功。
白起與敵軍對峙期間並沒有閒著,他一直帶著手下人去偵察戰場。
打仗有這麼一句話:「正面不行,那就繞過去。」
韓國十多萬大軍阻塞在伊闕的小路上,秦軍正面出擊韓軍,幾乎沒有勝算,不如繞到敵人背後。白起一直在尋找敵人的後背。他繞著龍門山轉了一圈兒,終於繞到了敵人背後,可是出現在他眼前的是駐守的十多萬魏國大軍。
「不愧是兩位老將,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都防備得完美無缺!」
換作一般人,面對敵人的優勢兵力,保險起見會選擇等待秦國關中援軍,等到實力與敵人差不多時,才敢與韓、魏聯軍決戰。
然而白起不是一般人,他具有戰神的潛質。而戰神第一大潛質,就是善於找出敵人的弱點,敢於以劣勢兵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出讓常人難以想像的逆天戰績。
白起一直在前線觀察,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韓、魏兩國聯軍擋在秦軍面前,可是卻從來沒有做過試探性的進攻,完全是一種龜縮的防禦姿態。
「韓、魏兩軍將領一定相互推諉,配合不夠默契!」
白起做出的判斷非常正確,當年韓、魏之所以能攻入楚國長城、秦國函谷關,是因為有帶頭大哥齊國,更有行走的炸藥包匡章打頭陣。現在沒有帶頭大哥與炸藥包,韓、魏兩軍誰都不願當出頭鳥。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說: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白起雖然沒讀到過《戰爭論》,但是他的做法卻是變守為攻。與其客場作戰被韓、魏聯軍耗死,不如主動出擊。
「我要將韓、魏兩軍包圍,全殲敵軍!」
沒錯,白起就是這麼不自量力,敢以十二萬人去鯨吞敵方三十萬大軍。
打仗講究虛實結合,用虛張聲勢來迷惑敵人,再用自己的實力來攻擊敵人的命門。
一天深夜,伸手不見五指。
白起留下一小部分秦軍作為疑兵迷惑敵人,自己卻率領秦軍主力繞著龍門山,按照事先偵察好的路線,率領大軍狂奔。
到了清晨,天空微微泛著星光。一夜狂奔的急行軍,秦軍已經迂迴到魏軍背後,秦軍就近埋伏,遠遠地望著魏國大營。
過了一會兒,太陽升了起來,陽光照亮了世間萬物,也照亮了韓、魏兩軍的不歸路。
留在伊闕與韓軍對峙的少量秦軍,能扛旗的都扛上旗,一時間旌旗招展,並向韓軍發動佯攻。
韓軍看見對面秦軍,手中揮舞著如密林一般的大旗朝自己衝來。他們第一反應,秦軍發動總攻了。
暴鳶組織韓軍做好防禦抵抗,並向魏軍將領公孫喜發出求援信號!
收到韓軍求援信號的公孫喜喜出望外,秦軍終於向韓軍發動進攻,韓軍成為肉盾,自己的魏軍只要打助攻就好。
準備打助攻的公孫喜召集大軍,開始向堵在伊闕的韓軍增援。躲在不遠處的白起,瞅準時機,向正在整隊行進的魏軍發動襲擊。
絲毫沒有防備,連陣勢都沒有拉開的魏軍被秦軍沖得七零八落。除了一小部分魏軍成功向北突圍以外,絕大部分魏軍被秦軍朝著伊闕方向,向南壓縮。
此時在伊闕與秦國疑兵交戰的韓軍,被突然出現在身後的十幾萬潰散的魏軍驚嚇了。恐懼如同瘟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潰散的魏軍與韓軍攪混在一起,聯軍變成無腦的巨人,在狹窄的伊闕到處亂撞。
秦軍將伊闕的南北兩頭堵死,開始慢慢地向中間擠壓,無數魏、韓將士死於亂箭之中,更有數不盡的被擠落水中。
時間在一點一點流逝,被擠在伊闕的韓、魏聯軍已經放棄了生的希望,不做無意義的抵抗了。
戰死者的鮮血如同瀑布一樣,流向旁邊的伊水。伊水變成滾滾血河,奔流向黃河。
到了傍晚時分,一輪血紅的太陽緩緩地落下,伊闕的韓、魏聯軍除小部分逃出包圍圈,絕大部分主力已被殲,魏軍主帥暴鳶戰死,韓軍主帥公孫喜被俘,南北秦軍實現了勝利會師。
鏖戰一天的秦軍並沒有休息,他們不顧一天的勞累,興奮地砍著死去敵軍的人頭,用來算自己的軍功。夕陽的光照在萬物身上仿佛都是血的顏色,活著的人身上是血色,死人和伊水裡也都是血色。這讓人完全分不清,到底哪個是夕陽的光照,哪個是鮮血的顏色,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白起製造了一個人間地獄。
伊闕之戰結束的第二天,秦軍稍作休整。趁此時機,秦軍開始了記功統計工作。十多萬的秦軍,井然有序地排好隊,手裡拿著敵人的人頭,開始登記自己的軍功,有的戰鬥英雄殺敵太多,手裡的人頭拿不下,就將多餘的人頭掛在腰帶上。
經過周密嚴格的統計,秦軍共斬殺二十四萬敵軍。韓、魏兩國拼了血本湊出來的大軍,幾乎全被白起送上西天。從此以後韓、魏兩國無力對抗秦國,只能苟延殘喘。
白起憑藉著二十四萬人頭,晉升為國尉,他也化身成敵人眼中恐怖的殺神。一旦化身為魔,就難逃魔鬼的命運。
伊闕一戰,韓、魏兩國把辛辛苦苦攢的老本幾乎全部報銷。
韓、魏兩國好歹也曾是馳騁中原,參與天下角逐的兩條巨龍。硬生生地被屠龍勇士白起放幹了鮮血,奄奄一息。
此後兩年,白起不斷地率軍進攻毫無招架之力的韓、魏兩國。迫於秦軍的兵威,韓國割讓武遂(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附近二百里土地,魏國割讓河東(今山西省西南處)四百里土地。
白起並沒有就此罷休,接著又率軍攻取魏國河內(黃河以北)六十一座城池,大有一舉吞併魏國之勢。
然而,天下局勢的發展超出了秦昭襄王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