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肆> 拾柒 權力高層大洗牌 武周兵敗契丹:武則天輕敵,李盡忠智取

拾柒 權力高層大洗牌 武周兵敗契丹:武則天輕敵,李盡忠智取

2024-10-08 18:56:48 作者: 九皋寒叟

  客觀地說,中國皇帝是最難做的一個職業。

  在這個位置上,你要面對居心叵測的朝臣,爾虞我詐的兄弟,同床異夢的女人,假裝孝順的兒子。一個皇帝,能夠處理好這幾類人的利益訴求,就可以算得上優秀的帝王。然而,圍繞皇權的鬥爭只不過是利益的內部分配,一旦牽涉少數民族的國家利益,稍微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輕則生靈塗炭,皇權衰落,重則將帝國拖入衰落的深淵,以致政權消亡。

  隋唐交替之際,中原強勢崛起,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五位帝王霸氣得一塌糊塗,他們對少數民族展開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攻勢,一邊接受投誠,一邊圍剿突厥、高句麗、吐谷渾等強大政權。

  貞觀和永徽年間,李唐王朝制定了溫和的民族政策,同時起用了大批少數民族將領,民族關係還算和平。不過,少數民族的歸附永遠是暫時的,他們的忍讓和遷就,大多懾於軍事淫威,只要中原的帝國有任何風吹草動,或者民族的生存壓力到了一定程度,就必定會奮起反抗,哪怕面臨滅族的風險!

  

  武周時期,曾經有過一段無比黑暗的高壓統治,幾乎是傷透了臣民的心,這也讓武周王朝面臨了巨大的危機。幸運的是,內亂很快過去,可誰也沒想到,和平過渡的時期,竟然爆發了嚴重的邊境戰爭。

  這一次的主角,是一直以來都默默無聞的契丹民族。

  契丹是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在契丹的地盤內,有兩條重要的母親河,一條從大興安嶺的南端奔流而下,契丹人稱其為西拉木倫河,一條從閭山的西端順流而下,契丹人稱其為老哈河。身為獨立的民族,自然有一套非同尋常的民族起源故事,這是他們的文化信仰和民族自信。

  相傳,有一位美麗的天宮侍女,因為耐不住無邊的寂寞,於是駕著青牛車從西拉木倫河而來,剛好遇到了一位牽著白馬,在老哈河附近晃悠的英俊仙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侍女和仙人二目相對,剎那間墜入情網,兩人不約而同地驅逐了自己的坐騎,就這樣結合在了一起。

  契丹始祖的愛情結晶便是八個兒子,寓意契丹的八個部族,它們分別是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

  一直以來,契丹各部都是以畜牧和射獵為主,實行自治。唐朝初年,契丹形成了部落聯盟,首領是酋長,以東突厥汗國為尊。貞觀二年(628),大賀摩會酋長率領契丹部族投奔李世民,被賜予了象徵可汗地位的旗鼓。

  契丹投奔大唐帝國,是因為邊境開放,頻繁互市,少數民族可以獲得唐朝的食鹽、布帛等生活必需品,經濟交流的背後,仍然是兩國之間的博弈、摩擦,這樣的磨合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貞觀二年(628),李世民在東北設置松漠都督府,以契丹首領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都督十州軍事,掌管本部事宜,並賜李姓。

  李治登基之後,任命大賀窟哥的孫子李枯莫離為左衛將軍、歸順郡王,任命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統帥契丹八部。有李唐做靠山,想不發達都困難,這幾十年,契丹愈發強盛,幾乎到了膨脹的邊緣。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境內爆發天災,契丹朝廷找到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都督趙文翽(huì),希望他可以開倉賑糧。

  趙文翽:「要糧食沒有,要命一條!」

  於是乎,契丹首領李盡忠帶著妹夫孫萬榮一起謀反了。

  按照史書的說法,趙文翽為人比較傲慢,平日裡瞧不起契丹民族,視契丹各部酋長為奴僕,契丹首領李盡忠無法容忍,最後被逼造反。這樣的思維很滑稽,一個政權的謀反,是因為大唐主將的性格問題?

  真相就是,李盡忠早就有了謀反的打算。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五月十二日,李盡忠宣布造反,隨後集結大批的兵力,短短數日就攻破了營州城,弄死了趙文翽。如果說李盡忠沒有提前做準備,確實讓人難以信服。不僅如此,李盡忠後來還放出了口號,希望迎立廬陵王李顯為帝。一個因為飢餓而造反的人,竟然有閒情逸緻摻和大唐的皇室內務,可想而知,這裡面的水該有多渾。

  契丹的背叛,營州的失陷,讓武則天極為震怒。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五月二十五日,武則天下詔:命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名大將前往征討。

  二十八位將軍聯手上陣,李盡忠應該感受到了武則天的重視吧?很遺憾,武則天並不是這樣想的。想想看,李多祚等將軍上陣也就罷了,司農少卿是個什麼角色?農業部副部長啊!讓他上陣殺敵,憑什麼?

  武則天的部署還有一個致命缺點:將領太多,唯獨缺少一位統籌全局的大軍主帥。無數的歷史證明,這是敗北的致命原因。這一次,武則天確實輕敵了。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七月十一日,武則天下詔:封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躊為副使,屯兵勝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附近)。

  從地理位置來看,勝州和營州相隔太遠,武則天雖然有構築第二道防線的打算,可是讓武三思坐享軍功,為武家長臉的意圖似乎更加明顯。

  為了噁心李盡忠,武則天使出了慣用的撒手鐧:她將李盡忠的名字改為李盡滅,孫萬榮的名字改為孫萬斬,以此為前線的將士打氣助陣。

  遺憾的是,這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似乎並沒有作用。

  據史料記載,李盡忠拿下營州後,俘獲了數百名唐軍將士,將他們囚禁在地牢之中,聽聞唐軍前鋒即將到來,李盡忠對被俘的人說道:「大唐的父老鄉親,契丹部族只因遭遇天災,糧食匱乏,這才舉兵造反,只要唐軍到來,我們立即投降。為了表示我的誠意,先將你們放出大牢!」

  隨後,李盡忠熬了一鍋稀粥配發給俘虜,聲情並茂地說道:「兄弟們,養著你們,我李盡忠拿不出糧食,殺了你們,我又不忍心,你們還是自謀生路吧!」

  李盡忠抓住了唐軍沒有大軍主帥的弱點,向各路大將傳遞了一個信息:我李盡忠沒兵沒糧,無非是坐守空城,你們快來打我吧!輿論工作做足之後,李盡忠在西硤石谷(今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東北處)埋伏了一支精兵,只等唐軍到來。

  當時,唐軍俘虜到達幽州,將契丹的弱點告知給唐軍的各路大將,曹仁師等人果然中計,為了搶奪頭功,大家紛紛以輕騎、步兵快速前進。到達西硤石黃獐谷的時候,李盡忠又派了一批老弱病殘的契丹人前去投降,還在路邊丟棄了老牛和弱馬,曹仁師終於不再防備,直接帶著騎兵推進到谷內。

  遺憾的是,谷內不是束手就擒的契丹弱旅,而是契丹猛將李楷固,一番惡戰之後,曹仁師、張玄遇、麻仁節等人相繼被擒,唐軍全軍覆沒。

  打掃戰場的時候,李楷固撿到了唐軍帥印,隨後派人給燕匪石、宗懷昌等主將傳信,聲稱官軍已經破了契丹的防守,他們若是延誤了戰機,就要吃不了兜著走。據史料記載,其餘的主將接到前線軍報,竟然放棄輜重,晝夜兼行,以至於疲憊不堪,最終被契丹部隊輕易擊潰。

  史書沒有記載第一次征討契丹的軍隊數量,可以肯定,二十八位大將軍,被活捉或者誅殺的人不在少數。黃獐谷之戰,堪稱是武周王朝最慘痛的軍事戰爭,而且是敗在了李盡忠的智謀之下,這樣的屈辱,誰能忍受?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九月,武則天換了一個思路,她在山東(太行山以東)各州設置了武騎團兵,兵源來自各地的牢獄囚犯,以及官員家中的奴僕。武則天放出話來,由朝廷出錢為這幫人贖身,條件只有一個:玩命兒地打契丹人。

  這樣的軍事決策,總感覺有些太隨意。

  想想看,朝廷的正規軍都打不過契丹人,派一幫罪犯和奴僕上場,豈不是單純地送人頭?更要命的是,武則天為大軍安排的主帥,竟然是小字輩的建安王武攸宜,而大軍副手則是大詩人、右拾遺陳子昂。

  武攸宜是武則天的侄子,不諳軍事,沒有大將之才。陳子昂是坐辦公室的文人,有點腦子,可沒有實戰經驗。這樣的組合,實在是令人擔憂。

  出發之前,陳子昂給武則天上了一道奏摺:陛下啊,招募罪犯和奴僕打仗,只是您應急的辦法。問題是,這些年來刑獄已經公平,罪犯已經減少,至於家奴則是懦弱無能,就算能充數,可也沒多少戰鬥力啊。如今天下的忠義之士,陛下連萬分之一也沒用到,小小的契丹,只要您一句話就可以滅掉,用罪犯和奴僕打仗,實在是有傷國家的體面。臣擔心,這種行為不能宣言大周的威嚴!

  奏摺如同泥沙入海,杳無音訊。

  不過,陳子昂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武周有軍事編制,也有充足的兵源,拿下契丹應該毫無問題。也就是說,武則天的軍事安排,其實有她自己的考慮,要麼是擔心外臣執掌兵權,要麼想用弱旅打勝仗,前一種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據史料記載,武攸宜到達幽州之後,一直沒有進攻的打算。

  陳子昂給武攸宜進言,希望能派遣一萬大軍先行進攻,提振一下士氣,卻慘遭武攸宜的無視。隨後,陳子昂屢次提出行軍建議,武攸宜大怒之下,斥責他是狗屁不通的文人,還將他降為軍曹。陳子昂滿懷報國之志,卻慘遭輕視,於是登上了幽州的薊北樓,寫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