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叄> 帝王的寵愛:讓你過過皇帝癮

帝王的寵愛:讓你過過皇帝癮

2024-10-08 18:55:05 作者: 九皋寒叟

  顯慶五年(660)十月,李治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嚴重到不能批閱奏章。

  這種疾病並不罕見,因為唐朝的皇帝在繼承權力的時候,會順便繼承家族的遺傳病,風疾。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加上會患上其他的疾病,因此臨床表現也會不一樣。李治的臨床表現是頻繁目眩頭暈。

  說白了,腦袋供血不足,導致眼睛看不見東西,現代醫學的說法應該是美尼爾氏綜合徵,也稱內耳眩暈症,這種病可以治療,但是唐代沒這個醫療技術。

  李治是個勤勉之君,身體的不適並沒有讓他擱置朝政大事,其實他有很多選擇,比如將政務轉交給太子府,或者交給宰相代為處置。

  

  然而,李治卻選擇讓武則天代替他處置軍國大事。

  李治並不昏庸,他讓武則天處理朝政,並不是想把權力過渡給她,也沒有讓她長期參與朝政的打算。相反,起用武則天恰恰是李治對江山社稷負責的表現。

  首先,武則天天性聰慧,精通文史,處理政事得心應手。

  其次,武則天曾跟隨李世民,李世民處理政務的雷霆手段,用人識人的謀略智慧,武則天耳濡目染,也學了個七七八八。

  最主要的,對付長孫無忌的時候,李治和武則天形成了穩固的盟友關係,對彼此都很了解,李治將政務交給武則天,並沒有後顧之憂。

  武則天初次接觸至高無上的皇權,顯得有些謹小慎微,凡事亦步亦趨,不敢有所逾越。皇權的滋味確實很美妙,它可以讓群臣匍匐在你腳下,可以讓敵人灰飛煙滅,可以讓萬物生靈為你所用,可以實現一個人的所有抱負。

  沒有紛繁複雜的政務,李治的病很快便好轉起來,武則天的權力自然也被慢慢地收回。李治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武則天可以好好地過把癮;李治能夠端坐朝堂的時候,武則天只能退居幕後,這就是夫婦二人的狀態。

  不可否認,武則天對權力的欲望很大,不管是過去悲慘經歷的影響,還是她主觀上的追求,結果就是如此。

  每當李治處理朝政的時候,她總喜歡在旁邊指指點點,有時候李治提出自己的見解,武則天總會提出反對意見,經常讓李治下不來台。李治欣賞老婆的政治才華,卻不喜歡武則天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只能在心裡暗暗責罵。

  麟德元年(664)十一月,太監王伏勝向李治舉報:皇后在宮中行厭勝之術!

  問題是,武則天貴為皇后,她想對付敵人,直接出手就行,何必在深宮搞詛咒呢,這種行為也太消極,太不符合武則天的人設了吧。

  詛咒後宮的女人,史書沒記載,也不大現實。

  詛咒李治?說武則天想取而代之,恐怕有點事後諸葛了。此時,武則天有搖旗吶喊的人,可在朝野的根基不大,幹掉現任皇帝,意義何在?再者說,李治去世了,還有皇太子呢,也輪不到武則天執掌大權啊。

  唯一的解釋,恐怕是武則天請人入宮,為高宗皇帝祈福,希望他的病能夠早日痊癒,但是被人誣陷為行厭勝之術!

  請注意,此事發生在李治對武則天產生不滿的時期。

  自從武則天開始干預朝政,李治心裡就對她有了牴觸情緒,聽說武則天在後宮搞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李治的無名之火頓時就上頭了。李治沒去後宮調查,也沒問詢,而是找來了西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上官儀。

  龍朔二年(662),唐朝進行了官制改革,改門下省為東台,中書省為西台,尚書省為中台;門下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尚書左、右僕射為匡政,尚書左、右丞為肅機,六部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

  如果給上官儀貼一個標籤,那就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在唐朝國史中,上官儀只出場了一次,這一次就要了他的命。性格決定命運,說得一點也沒錯。

  上官儀的老爹是隋朝江都宮的副監,後來被宇文化及殺害,沒有了家庭的庇護,上官儀只好奮發圖強,後來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了朝堂。

  上官儀能混跡於朝堂,完全靠自己寫宮廷詩的本事。據史料記載,上官儀擅長五言詩,特點就是格律工整,注重形式的完美,而且用詞華麗,格調很高,詩歌風格被後世稱為「上官體」。他的詩作大多是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性質,因此深受統治者的喜歡,升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說白了,上官儀混跡於宮廷文學圈,眼界狹隘,頭腦簡單,至於政治智慧,幾乎是不存在的。李治做皇帝後,將他提拔為宰相,打算好好培養一番。

  這不,李治想找他聊天,可上官儀似乎沒搞清楚狀況。他以為武則天真的在搞厭勝之術,又看到李治怒氣沖沖,身上自帶殺氣,於是迎合道:「陛下,皇后喜歡專權,天下人都不喜歡她,請您將她廢黜吧!」

  李治:「上官儀,你立即起草詔書,廢黜皇后!」

  於是乎,兩個男人開啟了吐槽模式,歷數武則天蠻橫無理的往事,恨不得共奏一曲高山流水,以此來紀念這段同仇敵愾的吐槽經歷。

  旁邊伺候的宦官震驚了,皇帝這是要來真的啊,趁著李治和上官儀吐槽的間隙,宦官立即前往後宮,向武則天稟告了實情。

  武則天心情本來還不錯的,聽到上官儀居然提議廢黜自己,丈夫還在旁邊附和,心裡猶如烏雲密布,天雷滾滾!武則天畢竟是成熟的政治家,她心裡有氣先不說,想要把此事按下去,必須給李治服個軟,將事情說清楚啊。

  武則天立即趕往了前殿,夫婦二人相對而望,百感交集。

  此時,上官儀正在馬不停蹄地寫詔書,武則天給李治服了軟,聲稱自己在後宮不是搞亂七八糟的事兒,實在是有人居心叵測,想要離間夫妻二人的感情。

  李治的委屈已經發泄過了,面對武則天,他沒有了任何憤怒,反而是無盡的憐愛。武則天的解釋讓他倍感欣慰,就連最後一點委屈也煙消雲散,面對相濡以沫、同進同退的武則天,李治頓生羞愧。

  事情已經發生了,得找個人背鍋啊。

  李治委屈地說道:「媚娘啊,朕本來就沒有廢黜你的想法,都是上官儀攛掇朕,這才鬧了個大誤會,你先消消氣啊!」

  事後,武則天派人徹查此事,發現太監王伏勝和上官儀曾經在廢太子李忠的府中任職……很快,許敬宗就發言了:王伏勝、上官儀、陳王李忠狼子野心,陰謀造反。

  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這是古代模範夫妻的默契。

  在皇家就是,你上表來我下詔,老婆滿意我就好。

  上官儀、上官庭芝、王伏勝:處死,家產充公。

  陳王李忠:自殺。

  從上官儀等人的背景來看,應該不是長孫無忌的黨羽,只不過是恃才傲物,不把武則天放在眼裡而已。對武則天來說,上官儀只能算得上螻蟻之患,但是麻煩找上她,她也不介意用一批人頭給自己立威啊。

  此次事件過後,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更為真切,說不上是對她的敬畏,還是對她的信任和寵愛。總而言之,只要是臨朝聽政,武則天必定會列席,朝政的處理意見,李治也會徵求武則天的意見,朝野上下稱呼他們夫婦為「二聖」。

  如果上官儀知道是這個結局,恐怕會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