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是個難解的心結
2024-10-08 18:53:58
作者: 九皋寒叟
小小的張亮,殺也就殺了,李世民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貞觀二十一年(647)二月,在一次朝會之上,李世民興致高昂地說道:「最近也沒啥事兒,要不再去打一次高句麗?」
李世民的性格,大臣們非常清楚。第一次高句麗之戰,李世民算是灰頭土臉返回,這就註定了唐朝和高句麗之間的恩怨不會就此罷休。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打仗可以,可大臣們不希望李世民再御駕親征,他們揚言,高句麗的地形奇特,城池都是依山而建,唐軍硬攻的損失很大,要想一個更好的辦法。
李世民:「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搞起了頭腦風暴。
最後,某位大臣總結陳詞:陛下,上一次御駕親征的時候,高句麗因為要抵禦唐軍,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入伍,許多田地都荒廢了。更何況,咱們攻克城池之後,沒收了所有的糧食,高句麗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苦。所以,這一次只需要派小股部隊輪番騷擾高句麗的邊境,讓高句麗百姓疲於奔命,不過幾年時間,高句麗就會千里蕭條,人心背離,鴨綠江以北可以不戰而獲。
客觀地說,李世民不太喜歡這個計策,大唐雖然趕不上隋朝的國力,可也是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打高句麗還需要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
不過,李世民還是暫時同意了他們的計策。
貞觀二十年(646)三月,李世民下詔:任命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侯將軍李海岸為副總管,徵發一萬多兵力,從萊州乘船渡海,進入高句麗境內。
任命太子詹事李世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為副總管,領兵三千,與營州都督府兵會合,從新城道進入高句麗境內。
這兩支部隊的任務就是騷擾高句麗的邊境。
貞觀二十年(646)七月,牛進達和李世的兩路大軍都已經到位。
這一次,雙方沒有爆發大規模的主力會戰,遭遇的都是小股部隊,兩國交戰百餘次,唐軍幾乎是全勝的戰績,捷報頻頻傳到西京長安。
李世民按捺不住了,作為萬人敬仰的天可汗,從哪裡跌倒就應該從哪裡站起來,舉全國之力拖死小小的高句麗,豈不是讓後人笑話,唐軍就應該從正面戰場碾壓高句麗,讓他們匍匐在天可汗的腳下跪地求饒。
貞觀二十一年(647)九月,李世民下詔:敕令宋州刺史(今河南省商丘市)王波利等人徵發江南十二州的工匠前往大運河邊上,準備修造數百艘戰艦!
請注意,一征高句麗之後,李世民還是有反思的。
在安市城下吃了敗仗,和軍隊的戰鬥力有關係,可是最致命的還是糧道。糧道,不在於糧食的多少,關鍵在於糧道是不是可以縱深到高句麗的本土!
隋煬帝的第一戰,把糧食留在了遼東;隋煬帝的第二戰,把糧倉建到了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畔。隋軍的第二戰,糧道並沒有出現問題。
對李世民來說,他不想興師動眾地從陸地運輸糧食,而是想利用海軍的戰艦,直接把糧食送到高句麗的本土。
還有一個原因:從隋煬帝以來,中原的海軍每次都可以跨越所有防線,直接打到高句麗的本土,而恰恰是陸路的進攻喜歡掉鏈子。想當年,來護兒已經打到了平壤城,可就是要等陸路的宇文述等人,這才浪費了絕佳的戰機。
李世民想清楚了,大唐必須搞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戰艦,一來為大軍運送糧食,二來發揮海洋戰線的優勢,繞過敵軍防線,一舉攻克平壤城。二十年後,唐高宗李治正是靠著大唐海軍,這才扭轉了遼東半島的戰局。
消息傳到遼東,淵蓋蘇文顫抖了,得罪誰不好,非要得罪李世民,他不滅了高句麗,誓不罷休啊!貞觀二十一年(647)十二月,淵蓋蘇文派他的兒子前來長安,向李世民虔誠悔過,希望唐軍不要讓他太難看。
李世民:「孩子,回去吧,咱們友誼長存,仗還是要打的。」
也許在那一刻,李世民終於明白隋煬帝為何會頂著所有人的壓力,執意攻打高句麗。是啊,一個擁兵百萬的強國,在小小的高句麗面前屢次失利,叫人如何接受?李世民縱然得到了天可汗的尊稱,說到底還是徒有虛名,後世的人又如何能夠心甘情願地將這頂高帽子讓他戴?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發現自己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
從高句麗回到長安之後,他的身體就沒有徹底痊癒,再加上過度勞累,精神日益疲倦,體力早已經不復當年。他已經下詔,讓太子李治處理朝政,而他則三天上一次朝,一般的朝廷政務,他相信李治可以處理好,但是高句麗這個硬骨頭,絕對不能讓李治獨自去面對的!
不管是為了實現他自己有生之年的一個心愿,還是為了幫助太子李治解決這個邊陲大患,他都願意耗盡國力,畢其功於一役。
貞觀二十二年(648)正月,長安城過年喜慶的氣氛還沒有散去,李世民便詔令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為副總管,領兵三萬多人以及數百艘樓船戰艦,從萊州渡海進攻高句麗。
在此之前,牛進達和李世的兩路大軍已經在遼東進行了無休止的騷擾,這一次再給他們加點料,不信淵蓋蘇文不低頭。
貞觀二十二年(648)六月,李世民給大臣們開了動員會,準備在第二年徵調三十萬兵力,一舉滅掉高句麗。然而,李世民還是逃脫不了糧食缺乏的魔咒,雖然有水路,但是承載不了大規模陸戰兵團的運輸工作,這一次還是得從陸路長途跋涉。
事實上,唐朝雖然統一了天下,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戰爭消耗最大的就是人口,沒有農民,糧食得不到保障,國家賦稅跟不上,就連唐朝的皇室也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李世民登基之後,發動了對高昌、突厥、吐谷渾等國的戰爭,可以說國內就從來沒有消停過,就連富庶的江南也快要跟不上李世民的戰爭節奏了。這一次,朝臣們為了國家的穩定,紛紛建議從劍南道徵調軍糧和戰船。
貞觀二十二年(648)七月,李世民派人到劍南道伐木造船,隨後派使者帶著戰艦走水路,從巫峽直抵江州、揚州,再駛往萊州。
就在當月,朝廷的中流砥柱房玄齡病危。
李世民原本在長安城南的玉華宮養病,得知消息後,立即派人將房玄齡接到了玉華宮,他相信房玄齡一定有話對他說。在李世民的心裡,房玄齡是一位不爭榮辱,忠君體國的賢臣,美中不足的是,他膽子太小,害怕李世民的威嚴,因此許多想說的話一直都不敢說出來。
臨行之前,房玄齡對自己的兒子說道:「我蒙受皇上的隆恩,如今天下無事,只有東征高句麗一事沒有停止,眾位大臣都不敢勸諫,我明知其非而不說話,真是死有餘辜啊。」
在玉華宮休息的這段時間,李世民一直在等房玄齡說心裡話,但是他卻只談舊情,不說國事,一直到死也沒有觸犯李世民的天顏。
臨死之前,房玄齡讓人給李世民送了一封奏摺:陛下,您作為千古一帝,對自己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開疆拓土也應當適可而止,才不會讓國家面臨危險。陛下每次判決死刑犯人,都還要反覆斟酌,如今卻驅使無罪的士卒,將他們往刀口上送,難道他們的性命便不值得憐惜嗎?
假如高句麗違背臣屬的禮節,大唐可以討伐他們;假如高句麗侵犯中原百姓,咱們可以滅了他們;假如他們會成為國家的威脅,咱們也可以除掉他們。然而,如今這三個前提都沒有,咱們卻無故驅使百姓前去送死,還美其名為新羅報仇,實在是不划算啊。希望陛下可以允許高句麗悔過自新,焚毀渡海的戰艦,遠近自然歸服。臣馬上就要死了,假如陛下可以採納將死者的哀鳴,臣死而無憾。
沒過幾天,房玄齡就在玉華宮去世,享年70 歲。
不知道李世民看了房玄齡的奏摺之後有何感想。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執意發動高句麗之戰,至少在部分朝臣的眼裡是不認可的,而且他們認為李世民如今的行為,和當年的隋煬帝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與其說房玄齡膽小怕事,還不如說他徹底看清了李世民乾綱獨斷,不納忠言的本質,面對如此固執的君主,說與不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徵兵還在繼續,造船行動還在繼續,一切都沒有因為唐朝最德高望重的大臣死去而停止。這一戰,李世民勢在必得,遺憾的是,李世民還沒等到三十萬大軍集結的那天,長安城就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