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集)> 李密:被當作「桃李子」與瓦崗結緣

李密:被當作「桃李子」與瓦崗結緣

2024-10-08 18:30:46 作者: 九皋寒叟

  最後聊一聊瓦崗軍。

  要把瓦崗軍說清楚,註定繞不過軍隊的創始人翟讓。

  翟讓,東郡韋城縣人(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孔武有力,性格豪爽。關於翟讓的身份,究竟是農民、地主,還是文人、江湖豪俠,誰也不知道。因為不管是唐朝,還是隋朝的史書,都沒有單獨給翟讓列傳。

  堂堂的瓦崗軍創始人,被屬下搶了總舵主的寶座不說,還不受歷代統治者的待見,足以說明翟讓的人生悲哀得一塌糊塗。

  據史料記載,翟讓曾經擔任過東郡法曹,相當於如今地級市的檢察長、法院院長、公安局局長,主管東郡司法工作,權力極大。

  有趣的是,翟讓雖然是執掌律法的人,可最終卻觸犯了律法,而且情況似乎很惡劣,直接被上官判了死刑。如果不出意外,翟讓的命運也就這樣了:在監獄中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然後奔赴刑場,仰天長嘯,人頭落地,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至於瓦崗軍,就讓它見鬼去吧。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然而,歷史再一次為我們證明:性格真的能夠決定命運。歷史還可以證明:改變歷史進程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當時,看管翟讓的牢頭叫黃君漢,此人性格灑脫,不懼世俗規矩的約束,很像是行走江湖的俠客。在黃君漢的眼裡,翟讓和他是同一類人,單兵作戰能力極高,也有人格魅力,如果給他機會,即便無法成為項羽那樣的人物,也是可以超越呂布、關羽之流的。

  黃君漢:「兄弟,你是個人才,應該有一番作為的,死在牢獄實在是有點兒可惜啊,今晚三更,我放你出去,好好發展吧。」

  私下放走死刑罪犯,無論如何都是大罪。翟讓是個講義氣的人,說什麼都不願走。更何況,黃君漢赤裸裸地表達了對翟讓遊俠作風的敬佩,就這樣拍屁股走人,是不是有點太丟人了?

  翟讓:「不行!兄弟一旦離開,官府必定會把罪責歸咎到你的頭上!」

  黃君漢氣急敗壞,大吼道:「老子今天救你,不為別的,只是看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能夠在亂世中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你如果能發憤圖強,就算對我有報答了,何必在此做女兒姿態,想要噁心死我嗎?」

  歷史上不是沒有捨生取義,英勇赴死的人物。不過,他們的死法都有自己的套路:在大庭廣眾之下,或者有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在場,再不濟也有很多小老百姓為他們奔走相告,至於赴死,肯定是想用性命換取青史留名的機會。

  翟讓表示,他只是個很惜命的凡人,有俠義風範不假,可為了向一個素未謀面的牢頭證明這一點,還要搭上自己的性命,除非腦袋被大鐵門夾了。翟讓不想死,戲份到位了,也就該離去了。就在當晚,翟讓越獄出逃,一路狂奔到了滑縣東南的瓦崗寨。

  別看古代沒有全國聯網的通緝,可是老百姓出門都得帶著官憑路引,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身份。很明顯,翟讓沒有這玩意兒,想去外地混生活,有點不太現實,如果繼續留在滑縣,身上的政治污點如何來洗除,該以什麼方式謀生呢?

  翟讓四顧茫然,對未來的前途毫無信心。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翟讓擁有一身好武藝,遇到官府圍剿的時候,可以像兔子一樣迅速撤離,這也算得上是天無絕人之路吧。

  翟讓犯事兒的時候,正好爆發了第一次高句麗戰爭。山東的王薄扯旗造反,瞬間就聚攏了十餘萬人,翟讓想了想,橫豎都是死,還不如造反呢!於是,單槍匹馬的翟讓在瓦崗寨的某個角落裡扯著嗓子喊了一聲:老子要造反了,你們有誰願意的,可以來投奔我啊。

  這就是瓦崗軍的起義背景,簡單粗暴,看起來很草率。翟讓創立瓦崗軍,沒有任何偉大的理想和抱負,純粹就是為了自保。翟讓有幾個好朋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同郡的徐世勣(jì)和單雄信。

  徐世勣,富二代,樂善好施,胸懷天下,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沒。

  單雄信,富二代,武藝出眾,擅長使槍,性格豪爽,仗義疏財。

  富二代的生活非常單調,就是遊手好閒,碰到自己賞識的人,擺宴席請客,廣交四方朋友,碰到不順眼的人,召集人手教訓別人一頓。徐世勣和單雄信的少年生活,就是按照這樣的套路渡過的。

  翟讓被捕入獄,兄弟倆聽說了,可並沒有太在意。翟讓越獄逃跑,兄弟倆也聽說了,也沒有太大反應。直到翟讓在瓦崗寨宣布起義,徐世勣和單雄信才給自己打滿雞血,讓人生煥發生機,隨後騎著馬屁顛屁顛的投奔去了。

  徐世勣和單雄信的到來,讓迷茫中的翟讓找到了一絲安慰。許久未見,兄弟三人和過去一樣基情滿滿,毫無芥蒂。大家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一直聊到天邊露出魚肚白,如果不是手邊沒有現成的大公雞,恐怕早已經斬雞頭、拜把子,定下同生共死的聯盟關係了。

  聊完家長里短之後,哥幾個聊回了正題,到底要不要起義?

  大家一致認為,起義造反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趨勢,用肉眼觀察,應該是很有前途的,既然要搞革命,就得把它當作一門事業來干。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尤其是缺乏優質的人才,因此得繼續尋找合伙人。三兄弟說定之後,在東郡四處活動,最後又拉了幾個聯合創始人。

  邴元真:官府小吏,小有抱負,卻鬱郁不得志。

  賈雄:無業游民,精通陰陽之學,擅長裝神弄鬼,給人算命。

  翟弘:翟讓的哥哥,鐵桿粉絲。

  人員全部到位,核心管理團隊搭建完成:

  翟讓:瓦崗軍的發起人,團隊帶頭大哥。

  邴元真:擔任書記。

  賈雄:擔任軍師。

  徐世績、單雄信:領兵將校。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中層幹部,不過都是湖邊捕魚的二流子。

  單雄信和徐世勣是富二代,團隊經營初期不缺錢,再加上翟讓在東郡有點兒聲望,起義之後招募了不少遊手好閒的人。團隊搭建完成之後,翟讓等人便開始在東郡為非作歹,學螃蟹橫著走路,比如搶劫一下來往的船隻,偶爾跑到老鄉的家裡搶一點糧食,日子過得還算逍遙自在。

  富二代這個群體比較有意思,他們喜歡遊手好閒不假,可有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很愛護自己的面子,喜歡保護這個群體的一貫尊嚴。比如說,一群人出去吃飯,富二代總喜歡主動埋單,還會安排深夜的娛樂活動,以此來享受朋友們的讚美,從中獲得些許的滿足感。可如果讓他們去搶劫,尤其是搶劫窮人的財富,老鄉的財富,他們一定會感覺到羞恥。

  有一天,號稱腦子時常在線,頗有大將之才的徐世勣看不下去了,於是在一次集體會議上拋出了一個沉重的話題:東郡百姓都是咱們的老鄉,搶來搶去也不是個辦法,我都不好意思回家了,要不咱們換個地方?

  翟讓:「那你說去哪裡!」

  徐世勣:「宋州和鄭州靠近永濟渠,來往的運糧船和商旅行人非常多,要不咱們去哪裡搞事情?」

  翟讓:「好的!」

  就這樣,瓦崗軍高層的某些將領因為搶劫老鄉而心生恥辱,因此決定進行戰略大轉移,開始在永濟渠沿岸搶劫來往船隻。瓦崗軍的宗旨是見船就搶,見人就搶,因此很快就集聚了許多財富。

  有了錢,就要繼續招人,而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尤其是那些遊手好閒,騷動不安的人。兄弟幾個用金錢和糧食開道,花了三年的時間,硬生生砸出了一支福利待遇超好,能招攬各界人才的起義軍隊伍。

  聲勢確實造出來了,可有一個大問題:大哥翟讓的軍事指揮才能堪憂啊!瓦崗軍和隋軍交鋒過幾次,每次都是鎩羽而歸,只能到處流竄。直到隋大業十二年(616),一個大神級的人物出現,這才挽救了瓦崗軍的命運。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密。客觀地說,瓦崗軍的興起靠翟讓,瓦崗軍名揚天下卻仰仗李密的功勞。當年,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開始浪跡天涯,後來被隋煬帝的人捕獲,李密用全部家當收買押運使者,這才逃出生天。

  李密出逃的時候一共有七個人,逃離邯鄲後,他們投奔了山東平原的起義軍首領郝孝德,誰知此人是個膿包,聽說李密是從牢獄中逃出來的,根本就不拿正眼瞧他,連最起碼的食物都不提供,毫無起義軍領袖的基本覺悟。

  寄人籬下的滋味並不好受,李密等人為了生存,只能剝樹皮而食。可時間一長,其他人開始崩潰了,李密確實有魅力,可這玩意兒不管飽啊。同樣是和官府對著幹,有的人就能美酒美食,活得有基本尊嚴,俺們卻只能蹲在犄角旮旯受人冷眼,對著無助的人生唉聲嘆氣!俺們憑什麼跟著你混啊?

  沒過多久,幾個部下就和李密攤牌,提出了分道揚鑣,各奔前程的想法。兄弟們的離去不能算背叛,至少沒人向官府舉報李密,沒人活捉李密向朝廷請賞,這已經很夠意思了。兄弟們離開之後,李密不由自主地陷入自我懷疑之中。

  人生的希望在哪兒,難道做錯了一件事,人生就得跟著一起毀掉嗎?不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就得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人生的低谷,不是因為能力不夠,只因機緣未到而已。生活還是得繼續,抗爭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李密喝完了雞湯,發出了人生的喟嘆:唉,還得繼續逃啊。

  據史料記載,逃到淮陽(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之後,李密為了逃避官軍的追捕,化名為劉智遠,假裝成學識淵博的讀書人,躲在村子裡做起了老師。就這樣,李密過了幾個月平淡無奇的生活,到後來才發現,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因而心生鬱悶,寫下了一首抒情詩作:

  金鳳盪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途士,空軫鬱陶心。

  眺聽良多感,慷慨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器。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李密完成詩作之後,立馬就哭了起來,傷心欲絕,悲天動地,一看就是個有故事的男人。當時,地方上的風氣就是草木皆兵,凡是對朝廷有不滿言論,或者心懷叵測的人,都是朝廷重點關注的對象,老百姓也可以隨意舉報。

  可能是李密太有才情,讓某些人頗為嫉妒,也有可能是有人看出了李密的身份,他的詩作剛剛出爐,就被人舉報到了淮陽太守劉他那裡。舉報理由很簡單:劉智遠這小子不簡單,大人您看看詩作就知道了。

  劉他一看,劉智遠把自己比作蕭何和樊噲,豈不是說大隋是即將要滅國的秦朝嗎?必須得治理一下。

  劉他:「把這個教書先生給我抓起來,嚴加審訊。」

  李密在村子裡的人緣還算不錯,聽人說太守大人要弄死他,嚇得連夜收拾行裝,逃到了雍丘(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的妹夫丘君明家裡。

  邱君明是隋朝公務員,他不敢明目張胆地收留朝廷頭號通緝犯,因此將李密寄托在遊俠之士王季才的家裡。王季才閱人無數,看到李密的第一眼就覺得此人前途無量,以後必成大腕兒,因此主動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李密。

  說起來,李密還真算是個人物,浪跡天涯的時候都還能有這樣的奇遇。遺憾的是,李密畢竟是朝廷通緝的要犯,連隋煬帝都做出了批示,誰發現了李密的行蹤,誰就可以加官晉爵,享受榮華富貴。

  妹夫邱君明很靠譜,可他的義子邱懷義卻是個吃裡爬外的小人,他為了獲得朝廷的封賞,向官府舉報了李密的下落,隋煬帝親自做出指示,命邱懷義和梁郡通守楊汪一起去捉拿李密。

  據史料記載,官府把王季才家圍起來的當天,李密湊巧出門辦事,得知消息後,李密立馬逃遁而去。直到後來,李密才知道妹夫邱君明、岳父王季才以窩贓朝廷通緝要犯的罪名被收監,隨後被隋煬帝下旨處決。

  也許在那一刻,李密開始後悔了,放著好好的貴族日子不過,非得跟著楊玄感造反,非得實現人生的價值,這不是自作自受,遺禍子孫嗎?天下之大,又有何處能夠容身呢?

  從雍丘出逃之後,李密發現永濟渠附近有一支起義軍混得還不錯,因此決定先去拜拜別人的碼頭,再徐圖以後的發展。這支起義軍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眼下卻寂寂無聞的瓦崗軍。

  在那個年代,李密就是大隋王朝的明星人物。李密身上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貴族標籤,又以清白之身參加楊玄感的軍事暴動,最後還無疾而終。在小老百姓的眼裡,李密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按理說,李密的到來雖然談不上讓瓦崗軍蓬蓽生輝,可至少可以提高軍隊的知名度,讓軍隊的招聘工作更好開展吧?遺憾的是,瓦崗高層對李密的到來諱莫如深,深為忌憚,有些人甚至感到膽戰心驚,坐立不安,唯恐李密的存在會讓朝廷全力圍剿,以至於給瓦崗軍帶來滅頂之災。

  這樣的想法其實也沒錯,李密是隋煬帝欽定的帝國頭號通緝犯,國家暴力機器正在開足馬力絞殺他,一刻都不曾停歇。更何況,李密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物,基本上都死於非命。

  這樣的狠角色,只能拿來八卦,不能拿來交友。

  據說,瓦崗軍一度謠言四起,說李密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瘟神,必除之。李密內心徹底凌亂了,投軍之前是遭到官軍追殺,投軍之後又被起義軍陰謀暗殺,這日子混的,實在是苦不堪言啊。李密是個聰明人,要想解決眼前的困難,必須要先搞好中層管理者的關係,把小鬼搞定之後,再遊說瓦崗高層的核心人物。

  加盟瓦崗軍之後,李密和各部首領往來非常密切,比如王當仁、王伯當、周文舉、李公逸等人,以前都是流竄在各地的土匪流氓,文化水平不高,人格魅力也不咋的,但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不到講義氣的草莽英雄。

  起初,這些人挺反感李密的,因為李密就是瘟神一樣的存在。可時間一久,他們開始對李密刮目相看了:此人雖然是個落魄的貴族,可肚子裡確實有乾貨,氣質也和常人不一樣,絕對不是一般的土鱉可以比擬的。

  尤其是談到天下大勢的時候,李密指點江山,談古論今,分析得頭頭是道,頗像後世財經頻道的股市點評嘉賓。說到瓦崗軍未來的發展戰略,李密更是張口就來,見解非常獨到,大有問鼎瓦崗軍扛把子的架勢。

  這幫人就是不學無術的土匪,能和李密談論天下大勢,能有「高層會議」的參與感,檔次瞬間就自動飆升,對李密也就大為追捧。

  早在楊玄感叛變的時候,王伯當就和李密認識了,二人的交情還算不錯。王伯當很欣賞李密的才華,看到李密跌落到人生的低谷,王伯當有意拉他一把,因此主動找到了翟讓,遊說道:「大哥,李密頗有才華,他說有一條計策,事關瓦崗軍的美好前途,希望您能給個面子,見他一面。」

  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靠什麼來建立信任關係?

  恐怕只有江湖的傳說吧!很遺憾,李密在江湖上的名聲很差,可以拿得出手的事跡只有參與楊玄感的軍事叛變,可最後卻慘遭朝廷清洗,以失敗告終。在翟讓的眼裡,李密就是個不學無術的騙子,到處混飯吃的草莽,翟讓看在江湖道義的面子上,不願意找李密的晦氣,但要給他封官做,沒門兒!

  翟讓:「王伯當,我聽說附近的山裡有很多小毛賊啊,你們一直都沒搞定,就讓李密先去收編他們吧!」

  最可怕的領導,不是一日三頓痛扁你,而是不給你任何建功立業的機會,卻還想方設法地痛扁你,讓你的世界暗無天日。李密很幸運,因為翟讓還不是這種奇葩的領導。李密知道,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密單槍匹馬,走訪了附近有名的土匪窩。有趣的是,這些粗人不服翟讓的調遣,卻對李密點頭哈腰,頗為尊敬。功勞雖然不大,卻說明了一個問題:李密在江湖上還是有號召力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翟讓答應見李密一面。

  初次見面,氣氛不算太友好,很像現在大公司的壓力面試。

  翟讓審視著李密,問道:「不知道你有什麼計策要對我說?」

  李密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來:「劉邦和項羽都是出身布衣,最後卻都做了帝王,如今主上昏聵,朝綱不振,百姓貧苦。在此之前,皇帝發全國之兵攻打小小的高句麗,又在北部邊境和東突厥絕交,現在竟然遠離東都,跑到了江南,這和當年秦始皇在世時的局勢是一模一樣的。」

  翟讓:「說重點。」

  李密:「好吧!我想說的是,如今正是您展現雄風,攻占東西二都,除掉大隋暴君的天賜良機啊。」

  不得不說,李密的書沒有白讀,口才也是非同凡響。看看當時的環境,確實和秦朝末年很相似,大隋帝國的崩塌只在眼前,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員,以翟讓的勢力,未嘗不可參與群雄逐鹿的遊戲。

  李密說完之後,對翟讓充滿了期許,很希望得到他的讚賞,最好的結局就是翟讓能給他丟一個軍師的頭銜,大家合夥把瓦崗軍發揚光大。

  悲劇的是,李密被打臉了,被打得毫無情面。

  據史料記載,翟讓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表情顯得無精打采:「李密啊,我翟讓本來就是個盜匪,沒打過爭奪天下的主意,我覺得你說的志向太過遠大,不是我能夠做得到的啊!」

  如果是在後世,你去面試的時候老闆這樣說話,意思就是你很有才華,應該有更大的舞台,咱們這裡容不下你!不過,翟讓還是留下了李密。

  現實很骨感:李密想要混成瓦崗軍的核心成員,難如登天。

  有時候,世道不好,只能拿餘生去熬。如果你的命好,自然有人把機會送到你的面前,如果你的命不好,人生就像是死人的心電圖一樣,波瀾不驚。幸運的是,李密屬於前者,人生轉機很快就到來了,誰也擋不住。

  當時,有個叫李玄英的人對李密非常仰慕,自從李密逃亡之後,李玄英就一直在尋找他的下落,一心想要追隨他,至死不渝。李玄英不是瘋子,也不是盲目地崇拜李密,他對李密的追求,純屬私心作祟。

  早在隋大業十年(614),洛陽就出現了一個流傳很廣的童謠《桃李章》:「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四個影響重大的政治讖言。

  第一個:亡秦者,胡也!後來弄假成真,胡亥真把大秦弄丟了。

  第二個,病已當立!後來弄假成真,劉病已登基稱帝,史稱漢宣帝。

  第三個,桃李子,得天下!後來弄假成真,李淵做了皇帝。

  第四個,唐三世之後,武氏代有天下。後來弄假成真,武則天做了皇帝。

  當然,此時第四個還沒有出現,但前兩個讖言的存在已經讓李玄英興奮不已,如今大隋再現預測帝位的讖言,對沒有出頭之日的李玄英來說,完全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如果把握得好,留名青史完全不在話下。

  李玄英坐在家裡冥思苦想,想要破解讖言中隱藏的關鍵信息。可思來想去,也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姓李的人會在不久後做皇帝。問題是,天下姓李的人太多,究竟誰才是未來的天子呢?李玄英始終沒有放棄這個讖言,經過刻苦鑽研之後,李玄英得出了三個結論:

  第一:天子一定是李姓之人,但一定不是自己。

  第二,桃李子也可以理解為「逃李子」,暗指逃亡的李姓之人。楊玄感政變失敗後,李密成了朝廷通緝犯,對號入座,李密完全對得起「逃李子」的稱號。

  第三,強烈的心理暗示,勿浪語,誰道許,不就是一個「密」字嘛。

  在李玄英的世界中,未來天子的雛形已經出來了:李密。

  接下來的幾年,李玄英將這個秘密一直留存在心底,從不敢對外人提及,他害怕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也害怕別人捷足先登。隋大業十二年(616),隋煬帝離開洛陽,帶著蕭皇后一起到江都避難。 直到此時,李玄英懸著的心才終於落定了:所謂的天子前往揚州,就是一去不復返的意思,那李密做天子豈不是板上釘釘了?

  李密加盟瓦崗軍的前後,李玄英在洛陽散布消息,說數年前「桃李子」的讖言其實說的就是李密,他還拿出了自己精確的分析,讓人不得不信。

  預測天下走勢的讖言重現江湖,自然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一時間,李密再次成了大隋王朝的明星人物。

  李密是何許人也?李密娶沒娶老婆?李密如今在哪兒?鋪天蓋地的小道消息甚囂塵上。終於,有人一錘定音:聽隔壁老王說,李密在瓦崗軍混飯吃呢。

  在謠言的影響下,土匪流氓、草莽英雄、流民百姓紛紛前往瓦崗投軍,發不發工錢無所謂,有沒有肉吃無所謂,唯一的條件就是做李密的兵。

  翟讓並沒有因為李密得了人心就忌憚他,在翟讓的眼裡,謠言只不過是庸人自擾,牽強附會而已。翟讓很淡定,李密卻開始著急了。

  李密有自己的雄心壯志,他明白想要在亂世中闖出一番天地,光靠謠言是不管用的,任憑別人說得天花亂墜,老天爺也不會用神雷把你劈到皇帝的寶座上。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關鍵得有軍隊、有錢財、有地盤。沒有人投資你,你就得找靠山,找發展平台。很顯然,李密看上了翟讓的瓦崗軍,這裡有他需要的政治資源。想要打敗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內部瓦解。

  李密認真研究了瓦崗軍的高層人物,最終選定了翟讓的嫡系軍師賈雄。

  一個是喜歡裝神弄鬼的野雞軍師,一個是科班出身的軍事戰略家,很難想像這兩個人怎麼能搞到一起。有趣的是,兩人最後還真成為無話不說的鐵哥們兒。賈雄從李密這兒得到了極強的滿足感,一度拍著胸脯表示,關鍵時刻,他一定會在翟讓的面前繼續推薦李密,不能就這樣埋沒他的才華。

  事實上,翟讓也不是蠢蛋,江山社稷就在眼前,九五之尊就在眼前,他如何不會動心?李密的話極具誘惑力,讓他欲罷不能,日思夜想。

  有一天,翟讓找來軍師賈雄,試探性地問道:「軍師,李密讓我爭奪長安和洛陽,你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還是很現實?」

  這是二選一的問題,是或者不是,答案似乎不重要,關鍵是你的結論是不是有說服力。所謂的職業素養,就是在關鍵時刻,以專業的手段來說服外行。

  就拿賈雄來說,作為資深的占卦師,肯定不能信口開河,或者站在戰略的角度給翟讓分析局勢。賈雄為了李密的幸福,當場給翟讓表演了一出算卦的好戲,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吉!吉不可言!」

  翟讓:「說人話!」

  賈雄:「主公,眼下是亂世,想要干出一番事業很難啊」

  翟讓:「就是讓你出主意,你的吉不可言究竟是什麼意思?」

  賈雄:「大哥,最近洛陽城在流傳一則童謠,說李密有王者之氣,以後會做皇帝,大哥為何不和李密一起合夥創業呢?」

  翟讓:「既然如此,李密為何不自立門戶,非得找咱們干呢?」

  賈雄蒙了,說好的聊天套路呢,思維也太跳躍,太天馬行空了吧。賈雄有點兒不知所措,這話該怎麼圓回來呢?歷史證明,想要在大集團擔任核心高管的人,都得有兩把刷子,關鍵時刻,這種本事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兒。

  比如賈雄,聰明伶俐,儲備的詞彙量大,腦子稍微一轉,就組織了一套堪稱完美的語言:「主公,您姓翟,翟者,澤也!蒲者(生長在沼澤之中的植物),必須依靠澤才能生存!所以,李密需要投奔您啊!」

  此處應該有熱烈的掌聲,這樣的機變反應,可以拿來作為教科書的案例。

  如果賈雄說翟讓和李密是福禍相依、同舟共濟的關係,然後從戰略的高度逐一分析,恐怕活不過第二天早晨。可換一種說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翟讓的存在決定了李密的未來,對翟讓這種粗人來說,就容易接受多了。

  在賈雄的穿針引線下,翟讓接受了李密,並將他引入到核心團隊之中。二人既然成為創業合伙人,自然是無話不談了。李密是性情中人,肚子裡藏不住事兒,尤其是關乎自身前途的事,他很想一吐為快。

  有一天,哥倆在一起聊天,李密來了這麼一句:「大哥啊,咱們瓦崗軍如今是兵多將廣,如日中天,可有些隱患卻不得不除啊!」

  翟讓不以為意:「你倒是說說,有何隱患啊?」

  李密:「兵多將廣固然是好事,可咱們以搶劫為生,糧餉十分匱乏,長此以往,一旦人馬疲乏,大敵壓境,大哥該如何應對?」

  翟讓這才驚醒過來,謙虛地問道:「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避禍?」

  李密:「攻取滎陽,爭雄天下。」

  不得不說,李密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從地理位置來看,滎陽位於鄭州市的正西,至少有兩個重要的戰略價值。

  價值一:滎陽扼守在山東、河北等起義軍到洛陽的必經之路,按照排排坐分果果的有利原則,誰靠洛陽近,誰就占據了奪城的先機。退一步來說,如果瓦崗軍在河南戰場失利,向東是一片平原,逃跑也是很便利的。

  價值二:滎陽以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是鞏縣(今河南省鄭州鞏義縣),這裡有隋朝的國家級糧倉——興洛倉,如果能夠拿下興洛倉,不僅可以解決瓦崗軍的糧食供給問題,還可以對洛陽造成威脅。

  李密「攻取滎陽,爭雄天下」的建議,猶如平地而起的一聲驚雷,在瓦崗軍高層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大家一致通過了攻取滎陽的戰略決策。

  有能力、有想法的員工,被稱為優秀員工。有能力、有想法,而且願意站在老闆的位置考慮問題的,那才叫好員工。事實證明,李密不僅是優秀員工,而且還是好員工。「攻取滎陽」的戰略建議,成了李密躋身瓦崗領袖的入場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