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奇蹟
2024-10-06 04:49:04
作者: 岳南
就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立11年之後的1991年早春,我穿過尚披著皚皚白雪的黃土高原,第一次來到這裡採訪,此時的博物館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氣勢,也正值此時海灣戰爭的炮火同時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極大關注。透過朦朧的硝煙,人們都在對這場幾十年後仍將意義非凡的世紀末之戰,做著各自的判斷和推測。博物館正在參觀的遊客面對這支秦代的地下大軍,在觀賞之餘也不時地議論著海灣戰爭的局勢。或許,置身於這彎弓執劍、駕車騎馬的兵馬俑前,人們更能感受到戰爭的氣氛,更能想到海灣戰爭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戰略技術與古代戰爭的相同與差異之處。
早在1978年9月,法國前總理雅克·席哈克經不住秦始皇兵馬俑這支地下大軍的誘惑,毅然來到驪山腳下的秦俑發掘工地,那高大眾多的秦俑和宏偉壯觀的整體場面,使席哈克心中受到極大的震懾。這位見多識廣、後來成為法國總統的政治家,躑躅流連,不禁讚嘆道:「世界上已有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席哈克可謂把秦俑的價值和地位,十分鮮明、生動地表達了出來。這一評價被隨行的法新社記者喬治·白昂尼克和《世界報》記者安德烈·帕斯隆其率先向西方國家做了報導。幾乎與此同時,新華社記者王兆麟,從這段評價中聯想到人們說起蘇州、杭州之美,就會想到千古流傳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妙語,突然來了靈感,一篇文章的標題躍出腦海。很快,長達4000多字、標題為「世界第八奇蹟」的文稿由新華社向全世界播發,國內外報刊紛紛採用,其中香港《新晚報》破例以半個多版篇幅,未做任何刪改,標題套紅並配4張照片予以發表,引起了讀者的廣泛興趣。世界第八奇蹟由此成為秦始皇兵馬俑軍陣的代名詞。
1978年席哈克(左三)參觀兵馬俑
1979年4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飛抵中國北京,在短暫的小住後,即趕到秦俑工地現場。面對這支氣勢恢宏的秦代大軍,他做出了「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蹟」的結論。
在基辛格回國不到3個月的1979年7月,美國參議員傑克遜又來到了秦俑發掘現場。參觀完畢,他潑墨揮毫,瀟灑地在宣紙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象:「太好了!一周前我看了埃及金字塔,今天又看到了中國的秦俑,兩者都有悠久的歷史。」這段留言實際上是法國席哈克思想和論斷的延續。但他沒有按這種思想脈絡延伸下去,隨著傑克遜手中那支筆的不斷顫動,一行文字又展現出來:「獅身人面像只有一件,秦兵馬俑卻千姿百態,成千上萬,威武壯觀,耐人尋味。」
語出驚人,出乎意料。就在傑克遜微笑著放下如椽大筆的剎那間,他內心的真實用意已明白無誤地表述出來了。
傑克遜剛剛離開中國,1979年8月29日,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又來到秦俑發掘工地。他仍不放心地對基辛格和傑克遜提出的論點做了總結性的補充:「這才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到這裡看一看。」
按他的口氣,似乎秦俑才是真正的奇蹟,那麼其他七大奇蹟是什麼呢?蒙代爾把美國人的用意推上了極致,秦兵馬俑的身價也隨之升至頂峰。
蒙代爾之所以把秦俑看作「真正的奇蹟」,除了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考慮外,顯然已經透過兵馬俑軍陣龐大、恢宏的表層,洞察到了潛藏在軍陣中的深邃內涵和無窮奧秘,領悟到研究這部活著的《孫子兵法》,對未來戰爭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對美國軍隊的益處。實際上,蒙代爾是站在一個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的雙重角度上來看待秦俑和評價秦俑的。或者說,他是更偏重於軍事上的觀察和感悟才做出如此結論的。
1979年初建成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面貌
既然秦俑軍陣的內在奧秘,在所有前來參觀的外國人中最先被美國人所感知,那麼,他們就不會放過研讀這部活著的《孫子兵法》的任何機會。所以,繼副總統蒙代爾之後,美國的前任或時任總統卡特、里根、尼克森、柯林頓等先後來到秦俑博物館參觀。與此同時,美國陸、海、空三軍的數十名高級將領分別前來,對秦俑軍陣做了詳細考察和研究。幾乎美國每一位國防部長和國防大學校長,都要到秦俑館對這支軍陣的布局和戰略、戰術思想做深入研究,並把秦俑軍陣的思想精髓應用到美國國防力量部署和高級將領的教學之中。為了徹底吃透秦俑軍陣的戰術精神,美國人不惜破費大量金錢,於1986年3月,乾脆讓空軍少將克里斯·迪維率領空軍本部和海軍陸戰隊組成的一個龐大的訓練觀察團,前來秦俑博物館參觀、考察、研究和學習。
當然,極度聰明的美國人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所有在秦俑博物館考察所造成的經濟消耗,都將在未來的戰爭中加倍地撈回。這個法寶他們是押准了。
在秦俑館採訪的日日夜夜,我在密切關注著海灣戰況的同時,也思考著縈繞在心中的一個問題:美國人不惜錢財對秦俑軍陣以及這部活著的《孫子兵法》苦心孤詣地研究,所領悟的陣法與戰術精髓,能否在海灣戰爭中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
回答竟是肯定的。
自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以後,中東地區出現了世界戰爭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軍事集結。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以凌厲的軍事手段,首先採取了「以壓促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力圖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這個被稱為「沙漠盾牌」的軍事行動持續了5個多月未達到預期目的後,終於在1991年1月17日凌晨格林尼治時間10時6分,也就是聯合國限令伊拉克撤軍的期限僅超過19個小時之後,舉行記者招待會的美國白宮發言人菲茨沃特,說出了一句讓世人等待已久的話:「女士們,先生們,解放科威特的行動開始了。這個軍事行動的名稱叫沙漠風暴……」
菲茨沃特的話尚未講完,美國一個戰鬥轟炸機中隊已從沙烏地阿拉伯中部最大的空軍基地起飛,直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頓時,夜幕籠罩下的古城上空傳來了尖利的呼嘯聲,飛蝗般的炸彈從天而降,爆炸的火光像雷電一樣閃過,爆炸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樓房開始晃動,大地微微顫抖,古城燈光全部熄滅,許多地方濃煙滾滾,整個巴格達被戰火與硝煙所淹沒。
與此同時,伊拉克西部的飛彈基地、西北部的化學和生物武器工廠、東南部的煉油廠以及核設施、通訊聯絡中心、遍布各地的飛機場、防空飛彈陣地,都遭到了多國部隊空軍的猛烈轟炸。僅一夜之間,多國部隊空軍向伊拉克瀉下的炸彈就相當於一個半廣島原子彈。伊拉克空軍指揮總部所在的一座高樓,頃刻間夷為平地。
伊拉克蒙了。
面對多國部隊空軍對伊拉克大規模的空襲,正在秦俑館採訪的我,把目光從電視屏幕轉移到秦俑軍陣,窺探兩者的內在聯繫。秦俑軍陣前大量的弩兵,已向人類提供了它的戰法:隨著開始的號令,這支大軍最先必是萬箭齊發,弩兵張而復出,射而復入,更發更止,番次輪迴,以達到「弩不絕聲,敵無薄我」,最後使敵軍「絕行亂陣」的目的。
海灣戰爭參戰部隊所用的兵器,自然不會是2000年前的強弩勁弓,但多國部隊空軍的輪番轟炸以及得到的戰爭效果,分明又讓人看到了強弩勁弓的影子。這種在海陸大規模進攻前所採取的空襲轟炸的戰法,無疑是秦俑軍陣戰術思想的發展和延續。由此,我想起了薩達姆·海珊——這位註定要引人矚目的人物,我在秦俑館的留言簿上尋找他的名字,想知道他是否來過秦俑館,或者他對這支地下軍陣的奧秘到底理解和感悟了多少,以便從中做出對這場戰爭勝負的進一步推斷。
然而,我沒有找到他,就像多國部隊費盡心機,仍然見不到他的蹤影一樣。我只找到了薩達姆的鄰居和朋友——約旦國王海珊的名字。他是1983年9月5日來秦俑館參觀的,至今他留下的墨跡依然令人難忘:「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旅行和參觀。」海灣戰爭的前前後後卻使他的旅行和遊說變得十分尷尬與不安。
約旦國王海珊(左二)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
早在兩伊戰爭期間,薩達姆就想奪回和占領伊拉克與科威特一直爭執不下的部分領土,只是戰局的拖延才使科威特的劫難暫時得以倖免。但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科威特的厄運還是到來了。1990年7月,薩達姆電告海珊國王,闡明了自己要出兵占領整個科威特的計劃和理由。海珊國王在極度的震驚中多次勸說薩達姆放棄這一行動,但沒有見效,最終有了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血洗科威特的歷史事實。
就在這一天,美國總統布希從白宮打來越洋電話,希望海珊國王親自去一趟巴格達,告訴薩達姆,美國不允許伊拉克用武力來吞併一個弱小的科威特,必須儘快撤出伊拉克軍隊。至於其他科伊衝突,在撤軍以後可以協商解決。如果伊拉克拒絕撤軍,美國不會對此袖手旁觀。
面對緊張、複雜的國際局勢,海珊國王預感到薩達姆的這次軍事行動意味著什麼,他當即向布希表示,願意親自去巴格達促使伊方撤軍,為阿拉伯聯盟的和平做出努力。
當他第二天飛往巴格達,將布希總統的意見轉達給薩達姆,並勸說伊方從科威特撤軍時,卻出乎意料地遭到了失敗。
之後,面對海灣戰爭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海珊國王四處奔走,先後會見了15個國家的領導人,行程達5萬多公里。他竭盡全力勸說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對伊拉克做出有限的讓步,以換取海灣地區的和平。海珊國王的一系列行動,不但均告失敗,而且還讓自己背上了替薩達姆說情的黑鍋。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了。
我仍在快速翻動著秦俑館的留言簿,直到最後一頁,薩達姆仍未出現。我有些絕望了,為我的尋求最終落空的同時也為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命運感到絕望。絕望中的我不得不把視線轉到另一個閃光的名字——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這位聯合國秘書長是1987年5月11日來到秦俑館參觀的,據當時接待他的工作人員馬青雲講:「德奎利亞爾來秦俑館時顯得很匆忙,只待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走了。也難怪,世界上有那麼多大事在等待著他去做。他的氣質和言談不同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很有些胸懷世界、放眼全球的姿態。」我相信馬青雲的眼力和判斷,德奎利亞爾的氣度和言談當然與他的職業有關,這一點在他的留言中可以看到:「作為聯合國的秘書長,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軍隊都像西安的兵馬俑軍陣一樣。」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軍隊」自然包括美國和伊拉克。但美國和伊拉克的軍隊不可能都像西安的兵馬俑軍陣一樣,否則,怎麼去分勝負?
也許德奎利亞爾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才於1991年1月12日深夜抵達巴格達,為避免這場海灣戰爭做最後一次努力。當他在伊拉克阿齊茲外長的陪同下,坐車去下榻的賓館時,巴格達這座擁有400萬人口的千年古城瀰漫著戰爭的氣氛。城市雖然一片漆黑,但街頭士兵、軍車卻不住地晃動、奔跑,總統府前的高射炮炮管直指天空,武裝直升機的轟鳴不時傳來。
早在他來巴格達之前,他就曾對美國、伊拉克和科威特駐聯合國大使說過:「我不敢說此行是爭取和平的最後機會。這只是我個人對和平解決海灣危機所做的最後貢獻,我有道義上的責任去竭盡全力避免戰爭的爆發。」
第二天,德奎利亞爾便直接與薩達姆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談。會談的結果同他的擔心一樣,終於在薩達姆強硬的態度中宣告失敗。這位秘書長此時的心情,通過他在巴格達機場接受記者採訪的電視轉播,讓全世界都清楚無誤地感受到了,他強抑住眼中的淚水登上飛機離開了巴格達。
戰爭無法避免了。作為聯合國的秘書長,對美伊雙方的軍事實力他是清楚的,他不忍心看到伊拉克戰敗後的慘景。他向蒼天詢問:假如戰爭結束後薩達姆還活著,他會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國際舞台上?
在多國部隊空軍猛烈轟炸伊拉克時,遠在東海岸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即開始了近海登陸演習。伊拉克根據種種跡象,做出了盟軍將在東海岸登陸的判斷,並迅速將主力部隊和精良武器投入到東海岸進行防禦,而在西線的伊沙邊境只留下一個師防守。
美國海軍陸戰隊向來以充當「打頭陣」的角色著稱於世。這支軍隊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待機戰備狀態。因此,美國政府在處理歷次危機中,也總是派海軍陸戰隊去「打頭陣」。據五角大樓的資料顯示,自1945年以來,海軍陸戰隊共執行作戰任務101次,而陸軍和空軍分別為34次和54次。看來,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再次在地面進攻中「打頭陣」已是無疑。正因為如此,伊拉克才調集主力來阻止這支軍隊登陸。
然而,1991年2月24日,在盟軍發起的大規模地面進攻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卻突然在波斯灣西北部的科威特海岸登陸,大批盟軍也出乎伊拉克意料在海灣西部出現。海軍陸戰隊搶灘登陸後,迅速向科威特挺進,和盟軍主力形成對伊拉克軍隊的左右夾擊攻勢。在整個收復科威特的戰鬥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就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並插入伊軍左翼的第二天,英國廣播電台向世界播發了消息,並道破了這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海軍陸戰隊所採用的戰略和戰術方針:
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後,迅速插入伊軍左翼,配合多國部隊主力以包抄戰術大規模推進到伊拉克南部地區,他們將同伊拉克的共和國衛隊作戰。
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方法,和二戰時期的戰法有了明顯的變化。四十年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海岸搶灘登陸時,是在日軍的猛烈炮火打擊下,以劣勢兵力對付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強行登陸的。這種先敵攻擊、見敵必戰的戰術思想,使美國海軍陸戰隊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次海灣登陸,他們採取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戰略戰術,即以自己的全力之實,乘敵之虛,以奇配正,以奇制勝的奇襲戰法。這個戰法來源於中國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越來越受到美國軍隊的重視,被譽為20世紀的兵法。幾年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就出現了《孫子兵法》熱。此書發給了驅逐艦以上的全部海上部隊、學校及所有陸上機關和部隊,而克勞塞維茨[1]的《戰爭論》和馬漢[2]的《海軍戰略》及若米尼[3]的《戰爭藝術概論》,只發放給培養陸戰隊軍官的學校。對此,在伊拉克戰爭中,有報導稱:「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在以後的戰爭中更加成熟,因為他們已經學習了《孫子兵法》。」
經過4天的激戰,伊拉克軍隊40多個作戰師被殲或喪失了戰鬥力,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也在多國部隊的打擊下潰不成軍。
薩達姆終於從地下指揮的迷宮裡鑽了出來,這時,人們再也聽不到3天前他那慷慨悲壯的聲音了——
強大的、勇敢無畏的、一切戰鬥之母的戰士們,同他們戰鬥。用你們對真主的信仰,同他們戰鬥。為保衛每一個自由和可尊敬的婦女、每一個無辜的兒童,為你們所肩負的男人氣概、價值和軍事榮譽同他們戰鬥。
同他們戰鬥吧,因為他們的失敗將使你們最終取得一切勝利,戰爭將在你們的人民、你們的軍隊、你們國家的尊嚴、榮譽和勝利的時候結束。相反,真主不允許我們的敵人實現把你們推入卑鄙的深淵,讓漫漫長夜籠罩在伊拉克國家和民族頭上的願望。
戰鬥吧,戰士們。他們的價值準則並不使他們比你們更有男人的氣概、勇敢和能力。當人垮掉以後武器的優越性將消失,誰也無法決定戰爭的最後勝利。
同他們戰鬥吧。勝利將屬於擁有自豪、誠實和光榮的你們!
美伊兩國交戰的結局是:伊拉克在小布希總統任期內發動的第二場大規模攻擊戰中被摧毀,號稱英勇無敵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土崩瓦解,瞬間煙消雲散,美軍全面占領伊拉克
直到這時,薩達姆才發現自己在戰略和戰術上的一切錯誤:他號召阿拉伯世界與他共同抗擊外來的異教徒,沒有達到目的;他希望扣留西方人質以對西方形成威懾,仍沒達到目的;他對以色列發射「飛毛腿」,以把這個猶太國家引入戰爭而分裂美國與阿拉伯聯盟,未能成功;他自認為用沙築起長城,挖戰溝放入油水的戰略防禦足以阻止敵軍,而事實證明他又錯了。這種種錯誤所造成的惡果使他最終不得不接受安理會提出的一切要求。薩達姆的聲音嘶啞了。
薩達姆愧對他的好友海珊國王的一片誠心,同時也辜負了德奎利亞爾的期望。
歷時42天的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勝利而告終。
伊拉克的慘敗和受戰爭之累的海灣國家所付出的一切,無疑都是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獲得更大的戰略和經濟利益做出的共同犧牲。賠本的生意,美國人是不會幹的。
海灣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其干預國際事務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長了其獨霸世界的野心。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通過各種手段迅速建立起強大的反伊聯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現出其處理國際事務的「領袖」作用;它把蘇聯撇在一邊,無視許多國家和平解決海灣危機的建議和呼聲,執意發動戰爭,充分暴露其支配、領導全球的野心;它僅以死亡286人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在軍事上重新恢復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多年來一直影響自己的「韓戰、越南戰爭綜合徵」的陰影,並自我意識到這次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和正確的敵人打了一場正確的戰爭。這次戰爭,使其干預國際事務的信心大增。海灣戰爭後,美國制訂了「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新的地區防務戰略,柯林頓和小布希上台後更加快了獨霸全球的步伐。
當然,海灣戰爭的意義絕不是這些,它的影響將更加廣泛和深遠。這場戰爭加速了蘇聯的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終結,客觀上有利於多極化趨勢的發展。蘇聯在海灣危機和戰爭中的表現說明,它作為兩極格局中的一極已名存實亡,昔日的超級大國只能聽任事態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講,美國在海灣戰爭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蘇聯。海灣戰爭後,蘇聯最終解體,為兩極格局畫上了句號。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大獲全勝,成為冷戰後唯一的超級大國。
海灣戰爭不僅反映了「美國憑藉它的軍事實力和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先進技術裝備迅速插手干預第三世界事務的能力」,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善於吸收和借鑑一切先進思想、技術和經驗的能力。否則,一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民族,何以迅速登上世界霸主的頂峰地位?
注釋:
[1]克勞塞維茨:1780—1831年。曾加入普魯士軍隊,1818年晉升為將軍,並出任陸軍大學校長,在任內的12年間致力於享有盛名的《戰爭論》八篇和其他軍事著作的撰寫。他在《戰爭論》中提出總體戰概念,對現代戰略思想具有深刻的影響,被譯成多種文字,受到各國兵家普遍重視。20世紀中葉,隨著遠程武器系統的出現,克勞塞維茨由陸上作戰產生的戰略思想雖有其局限性,但他所提出的許多基本原則仍然正確有效。
[2]馬漢:1840—1914年,美國海軍軍官及軍事歷史學家。曾服役40年,是制海權的早期倡導者。1884年,他接受新建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邀請,在該校講授海軍史和海軍戰術課程。其講授內容,後來匯集成《制海權對1660—1783年歷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和《制海權對1793—1812年法國革命和帝國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1793—1812),這兩部書與《美國現在和未來對制海權的關心》(The Interest of America in Sea Power,Present and Future)等一系列作品,論證制海權對一個國家的總體力量、國際威望和經濟繁榮之重要性,深刻影響了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海軍發展。
[3]若米尼:1779—1869年,拿破崙麾下的法國將領、軍事評論員、軍事歷史學家。因在軍中受歧視,於1813年離法赴俄,擔任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上將侍從武官,又創辦俄國軍官學校。1837年退役,仍任皇儲亞歷山大的侍讀,翌年為之撰寫《戰爭藝術概論》。透過這部巨著,他對戰爭的基本觀念與原則做了澄清的解釋、客觀的分析,並將科學研究的精神與方法帶入軍事領域中,堪稱是現代軍事思想奠基人之一。因此,若米尼被譽為「軍事科學領域中的牛頓」,《戰爭藝術概論》一書也得到「為國王和政治家所寫的」「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軍事教科書」等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