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樂府鍾
2024-10-06 04:48:06
作者: 岳南
既然建館的計劃已得到國務院的批准,根據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委的指示精神,在時任陝西省文化局及局內文化組負責人延文舟、陳孟東等人的主持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建處成立,文化局幹部楊正卿、朱仲安、劉最長3人組成領導小組,由楊正卿任組長。與此同時,秦俑坑考古隊的工作方向也做了相應的調整,由原來的單方面發掘轉為進一步弄清一號俑坑的四周邊界和內部陶俑的分布情況,為博物館即將動工的基建工程提供確切的資料。
按照新的工作計劃,考古隊兵分兩路在秦始皇陵園周圍展開了新的調查。由程學華等率領的一路組成鑽探分隊,鑽探人員是從農村招收的考古訓練班學員,程學華等考古專家負責領導和教學。根據中國古代建築往往講究對稱布局的規律,這支鑽探小分隊在秦始皇陵西面開始了勘察鑽探。而由屈鴻鈞、王玉清率領的另一支鑽探分隊,在一號坑的南側進行鑽探。但這支小分隊一開始就遇上了厚厚的沙石層,連續更換了幾個地方同樣是沙石層,洛陽鏟根本無法打入地下。鑑於這樣複雜的地質情況,只好移師一號坑正南約500米處的王鹼村南進行鑽探。想不到這裡的地質情況同樣複雜,無奈之中,屈鴻鈞等考古人員只好從王鹼村找來幾個民工以挖井的方法進行探查。當直徑1米許的探井下挖到三四米時,均為沙石層,再下邊是較純淨的黃色沖積土,沒有發現異常情況。為防止遺漏,屈鴻鈞又安排民工在這口井的左右前後分別打了幾口探井,發現地層跟以前所見基本相似,於是考古人員推斷,一號俑坑的南側不會有新的兵馬俑坑存在。之後,屈鴻鈞和程學華的兩支隊伍,分別於一號坑的東側、西側延伸鑽探,結果依然未發現其他的俑坑。由袁仲一率領的部分考古人員,通過對一號坑的復探,所得結果與原來鑽探情況一致。
此時,天氣已到了嚴寒季節,寒冷的北風從塬上刮過,又裹挾著塵土在驪山四周呼嘯奔騰,整個秦始皇陵區灰濛濛的一片,天空時有細小的雨點和雪花飄落下來。眼看1976年的春節即將來臨,秦俑坑考古隊經請示上級領導,決定收工放假。由於整個一號坑的文物都暴露在外,考古隊決定由袁仲一留在工地值班,以防文物遭到破壞和丟失。
1976年春節過後的第二天下午,留在工地值班的袁仲一圍著一號俑坑轉了一圈,未發現異常情況,便獨自一人向秦始皇陵園走去。他和他的同伴經過一年多的辛勞,終於使這支地下大軍走向了人間。在以考古為職業的袁仲一看來,這無疑是最輝煌的業績。在他的考古生涯中,儘管曾不止一次地失去了春節同家人團聚的機會,但心中依然感到愜意和快活。
在陵園無目的地走著,考古職業的習慣使他對周圍的一切分外專注。太陽就要落山了,空曠的陵區被夕陽的餘暉染成一片橘黃。在距秦陵封土約100多米的斷崖上,他停住腳步向遠處的驪山望去。驪山在晚霞的映照中,越發顯得壯麗與秀美,當他轉身返回時,眼前閃過一個燦爛的亮點。他一驚:「這是什麼?」隨著腦際閃過的問號,他俯下身仔細觀察著斷崖土層中那個指甲蓋大小放光的東西,職業的敏感,使他立即意識到這可能是一件器物。於是,他用手將這件器物四周的泥土慢慢剔除,發現是件碗大的青銅鐘。袁仲一將鍾拿起來,記住了出土的位置,興沖沖地向回走去。這天,程學華從西安來到工地取材料,正好遇到袁抱著青銅鐘回來。兩人將青銅鐘上的泥土剔除、去污、去鏽之後,不禁為之大驚,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秦代樂府鍾。該鐘為青銅所鑄,凸出地表的那個閃光亮點便是鐘的鼻鈕[1]。它通高13.3厘米,兩銑間7.2厘米,鼓間5.8厘米,舞廣為6厘米×4.8厘米。鐘的鉦部和鼓部為錯金蟠螭紋,篆間及鍾帶為錯金流雲紋,花紋細密而清晰,豪華典雅,雖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後金銀花紋依然清晰完整,充分體現了當時冶金工藝發展的高度。更為重要的是,在鍾鈕的一側發現刻有小篆[2]字體「樂府」兩字。這兩個字的發現,意義遠遠大於實物本身,它使後人透過欣賞其冶金工藝的表層,解開了千百年來史學家和音樂家爭論不休的歷史之謎。
樂府是皇家慶典和祭祀時管音樂的官署,無論是慶典還是祭祀,飲酒與奏樂往往一起進行。公元前279年,秦趙澠池相會,意在講好修和。酒宴開始後,秦昭王向身旁的侍衛魏冉使了個眼色,魏冉心領神會,立即捧上一張瑟來。秦昭王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通曉音律,這裡有寶瑟一張,請您彈奏一曲,敬希勿辭。」趙王明知這是秦王故意羞辱自己,但又找不到理由推辭。正在為難之際,隨趙王來的藺相如在一旁勸道:「秦王既不嫌棄,大王您就彈奏一曲,這有何妨?」
趙王白了藺相如一眼,只得怏怏不樂地接過瑟來,勉強地彈奏一曲。
秦王見趙王受辱而羞紅了臉,越發得意地說:「趙國始祖列侯就很會彈琴,今日聽了趙王演奏,果然是得祖輩家傳。」隨後轉身對魏冉說道:「可告御史,將今日之事,記入史冊。」
秦國御史前來,執筆取簡,邊寫邊高聲朗誦:「秦昭王二十八年秋月吉日,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秦王命趙王鼓瑟……」秦國群臣開懷大笑。可這時誰也沒有料到,趙國的藺相如極其自然地順手拿起一隻瓦盆,從容地走到秦王面前說:「我國大王聽說秦王善於演奏秦國的樂器,就請大王擊缶以同樂。」
秦昭王一驚,望了藺相如一眼,繼而傲慢地說:「我乃堂堂秦國君主,怎可擊缶?爾出此言,分明是取笑本王。」藺相如手持瓦盆,厲聲道:「大王依仗秦國強大,想耍威風以強欺弱不成?今日乃兩國相會,若是大王不肯擊缶,相如捨棄頭顱也要濺你一臉血污。」
面對藺相如咄咄逼人的氣勢,秦王無可奈何地笑笑:「先生何必如此動怒,大家歡樂,就擊一下有何不可?」於是接過瓦盆,用筷子輕輕地擊了一下。
藺相如大聲宣布:「今日盛會秦王擊缶,也應記入史冊!」他把手一招,趙國御史走來,拿出竹簡和書寫工具,寫道:「趙惠文王二十年秋月吉日,趙王與秦王會於澠池,趙王命秦王擊缶。」記完,御史高聲朗誦了一遍。面對藺相如的智勇,秦昭王無可奈何,起身給趙王敬了一杯酒,趙王也回敬一杯作為答禮。從此,兩國簽訂了互不侵犯、友好相助的條約。
秦趙澠池相會的故事,給研究者的啟示是:處於西北地區的秦國,早期的樂器並不發達,且極為簡陋,不過是擊築、扣缶而已。又由於後來有秦始皇愛聽高漸離擊築,後人便以《漢書·禮樂志》記載的漢武帝時「乃立樂府,采詩夜誦」為依據,認為樂府最早產生於漢代。秦陵樂府鐘的出土,從實物上首次證明了樂府的最早建立是在秦代,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發現。而更為重要的是,考古人員後來在樂府鍾出土的地方發現了專門設置的樂府遺址。這裡曾仿秦咸陽都城的設置,建有樂府官署,有各種祭祀用的禮樂,同時還有一批樂人在此常駐,每逢祭祀之日,樂人便奏起禮樂,鐘磬齊鳴,百官同祭。可惜這個樂府僅存兩年余,就被項羽大軍一把火燒為塵土瓦礫,珍貴的樂府鍾也在劫難中掩埋入滾滾黃塵,直到兩千多年後才重現人世。
經過音樂家測試,這口樂府鐘的內壁有調音帶4條,其音為C調,造型工藝和音質都是秦代樂器所罕見的精品。這口樂府鐘的出土,立刻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它為研究秦代宮廷禮樂的制度以及音樂器械的演變發展,提供了珍貴而形象的實物資料。樂府鍾後來被陝西省博物館作為一級文物收藏。
遺憾的是,在這件珍貴文物出土10年後的1986年10月,一隻罪惡的黑手將它盜走,至今下落不明[3]。音樂家曾叩響了它沉默了2000多年後的第一聲,卻再也難以聽到它以後的聲響了。這無疑是中國文化的一大損失。
注釋:
[1]鐘的基本形式包括共鳴箱與其頂部的柄(即「甬」),懸掛的方式是傾斜的,稱為「甬鍾」。西周中期以後,開始出現了垂直懸掛的鐘,在鐘體頂部立一環形的鈕,稱為「鈕鍾」。秦代樂府鐘有鼻鈕,即屬於鈕鍾。
[2]小篆:也叫「秦篆」,秦代通行的一種漢字書體,在大篆(籀文)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採用了李斯的意見,實行「書同文」政策,淘汰六國通行的異體字,改以小篆為正字,其字體結構較簡略,形體勻圓整齊,筆畫如箸,故又稱「玉箸篆」或「斯篆」。現存的秦小篆僅有泰山刻石殘字10個(藏山東泰安岱廟)和琅邪台刻石殘文13行(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相傳均為李斯所撰。
[3]盜竊案已於1996年告破,樂府鍾也於1998年從香港追回。可惜的是,在輾轉倒手過程中,樂府鐘上的「樂府」二字已被人為銼掉。現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