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白羽的陳述
2024-10-08 18:27:50
作者: 雨女無瓜
夏芷安見百官神色各異,心中暗自滿意。她深知,白羽的突然現身,不僅是對百官的一次震撼,更是為接下來的遷都大計鋪設了重要的一步棋。她輕輕咳嗽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
「諸位愛卿,遷都之事,近日來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朕心甚慰。」夏芷安語氣平和,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今日,朕請北疆王白羽前來,便是要聽聽他的看法。」
百官聞言,紛紛將目光轉向白羽,心中既好奇又緊張。這位年輕的北疆王,究竟會如何表態?他的意見,又將如何影響遷都的決策?
白羽感受到百官投來的目光,神色從容不迫。他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行禮,然後緩緩開口:「陛下,諸位大人,遷都之事,關乎國家未來,確需慎重考慮。臣雖身處北疆,但心系朝廷,對於遷都之事,也有一番淺見。」
白羽立於朝堂之上,衣袂飄飄,宛若仙人臨世,其聲琅琅,有如黃鐘大呂,響徹殿堂:「陛下,諸位大人,今臣欲陳遷都北疆之利,非空穴來風,實乃基於詳實之數據與實例,願與眾共鑒。」
「首論物產之豐饒,北疆廣袤千里,沃土無垠。據最新田畝丈量,北疆可耕地較之金陵,增三成有餘。近年得益於水利興修與良種培育之術,糧食年產量已躍居全國之首,占帝國總產之四成五,足可保萬民之溫飽,無憂國本。」
「再言人口之增長,北疆自承平以來,百姓安居樂業,人口繁衍迅速,十年間激增兩成。加之移民政策之實施,吸引四方才俊匯聚,士農工商,百業興旺。人口密集之處,市集繁榮,商貿流通,已現都會之雛形。」
「又論地利之便,北疆地處邊陲,乃國家之門戶。遷都於此,可強化邊防,利用現代火器與防禦工事,構建固若金湯之防線。且北疆四通八達,鐵路橫貫東西,水路縱橫南北,物流便捷,信息暢通,實乃戰略要地也。」
「且說科技之新,北疆近得西洋科技之精髓,冶金、紡織、機械等業日新月異。尤以農業機械化為例,耕田播種收割,皆有機器代勞,效率倍增,人力得以釋放,轉而從事他業,經濟活力倍增。」
「更兼文化之盛,北疆雖為新興之地,然文風蔚然,書院林立,學子如雲。加之異域文化之交流融合,學術思想百花齊放,文化創新層出不窮,實為帝國文化之新篇章。」
「實例佐證,昔日荒涼之地,如今已化為魚米之鄉。以北疆某郡為例,昔日鹽鹼遍地,百姓苦不堪言。經科學改良土壤,引入耐鹽鹼作物,如今稻香四溢,成為帝國糧倉之一。此等變化,非一日之功,然足見北疆發展潛力之巨大。」
「綜上所述,遷都北疆,乃順天應人之舉。不僅可保國家長治久安,更能促進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望陛下明察秋毫,順應時勢,定都北疆,以開萬世之太平。」
言畢,白羽躬身行禮,靜待聖裁。朝堂之上,一時靜默無聲,百官或沉思,或驚嘆,皆被白羽一番話所折服。
夏芷安心裡越看越喜歡,點頭道:「北疆王言之有理,朕心甚慰。遷都之事,關乎國運,當從長計議,然北疆之利,已昭然若揭。眾卿可再議之,上達天聽。」
百官聞言,紛紛頷首,心中暗自思量。一時之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然遷都北疆之議,已漸成主流。白羽立於一旁,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慶幸,此番陳述,終不負所望。
夏芷安朱唇輕啟,聲若清泉:「北疆王已陳其利,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可暢所欲言。」言罷,殿內一時靜謐,眾人皆低頭沉思,似在權衡利弊。
須臾,禮部尚書徐信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聖明,北疆王所言極是。北疆物產豐饒,地利人和,實乃遷都之佳選。臣附議。」
此言一出,如春風解凍,群臣紛紛響應。兵部侍郎李玉跨步而出,聲音洪亮:「臣亦贊同。北疆邊防穩固,科技興盛,遷都於此,定能保我朝萬世基業。」
工部尚書蔣英緊隨其後,言辭懇切:「臣觀北疆王所繪行政中心圖,設計精妙,實乃前所未有之壯舉。遷都北疆,必能引領建築之新風尚,彰顯我朝國力之強盛。」
文淵閣大學士張文遠輕撫長須,面帶微笑:「文化乃國家之根本,北疆文化交融,學術昌盛,遷都於此,定能促進文化之繁榮,澤被後世。」
一時間,殿內贊同之聲此起彼伏,群臣皆面露喜色,對遷都北疆之事充滿信心。
夏芷安見狀,龍心大悅,頷首微笑,看著白羽的目光就像懷春少女看待心上人,真箇要溢出水來。
這時,從隊列中緩步走出一位身著錦袍的老者,乃是文淵閣大學士蘇文遠,亦是江南世家之代表人物。
他面色凝重,眼中閃過一絲不甘,拱手向夏芷安道:「陛下,微臣斗膽,欲陳愚見。北疆雖好,然金陵乃我朝龍興之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遷都北疆,恐有傷根本,且江南之地,經濟繁榮,商貿發達,若遷都,恐對江南經濟造成不可估量之損失。」
言罷,蘇文遠環視四周,見群臣中多有江南籍官員面露贊同之色,心中稍安,復又言道:「再者,北疆地處邊陲,異族環伺,戰亂頻仍,遷都於此,豈非置陛下與萬民於險地乎?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夏芷安聞言,眉頭微蹙,目光深邃,似在權衡蘇文遠之言。群臣亦面面相覷,議論聲再起,一時之間,遷都之事再添波折。
北疆王白羽則淡然自若,嘴角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心想這些江南世家的人還真是挺團結,這種情況下還站出來,不過他們這是在抗拒大勢,如同螳臂擋車,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