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這裡的生活無限美
2024-10-04 18:39:17
作者: 羅鳴
亞東,是一個地處中國、印度、不丹三國接壤的邊疆縣。講到邊疆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同貧窮落後、經濟不發達、交通閉塞等等字眼聯繫在一起。
然而,祖國邊疆亞東,我們卻並未看到那些形容邊疆「貧窮落後」的現象,反而看到的是這裡的發展前程錦繡,這裡的建設星羅棋布,這裡的產業欣欣向榮,這裡的人們生活幸福。
「民以食為天!」吃——可以說是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
我們就先從亞東人「吃」開始說起。
當地藏族百姓所用的主副食,自然也像其他西藏地區傳統主食相同,吃糌粑、麥面、奶油、牛羊肉等。傳統副食有酥油、奶製品和蘿蔔、土豆等蔬菜。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據說亞東的飲食,第一次發生較大變化的時期,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後,開闢了藏漢民族飲食文化交融的先河。隨著改革開放,旅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發展。他們向著由簡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級到高級的方向發展,形成完整而又有改進的藏族飲食文化、飲食科學、飲食藝術等。
隨著藏族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亞東的飲食在保持其傳統製作方法的前提下,採用當地特色原材料,不斷進行改良,適應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時兼具營養、口味、色澤和品位等文化元素。
如今亞東縣藏族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米已成為主食的一種,蔬菜的品種也豐富了許多。而居住在下司馬鎮的老百姓,又有別於其他藏區的人,他們喜愛吃大米、豬肉、雞鴨和蛋、新鮮蔬菜、水果等漢族人食用的主副食。
也許是這裡南來北往的異客太多,當然來這裡工作、做生意、旅遊的多數是漢族人,尤其是四川、重慶的人居多,也許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飲食習慣,也許是這裡的當地人容易接受、包容外來的事物。
總之,亞東人的飲食物類繁多,花樣齊全,他們也愛吃「川味」。
這裡茶館很多,當地人也常常飲酥油茶、甜茶,可他們更喜愛喝甜茶。他們做甜茶工藝是十分考究的。紅茶講品牌,奶製品精製,也用高品質的外來奶粉,做出來的甜茶味道很有特色,十分純香。
藏族的傳統飲料有酥油茶和青稞酒,家家都有打酥油茶的酥油桶,釀造青稞酒的酒罈等工具,人人都必備喝酥油茶的木碗和喝青稞酒的銀碗,人人都會做酥油茶,家家戶戶都會釀青稞酒。
亞東藏族人也喜愛喝酒,喝酒很講究品質。當地盛產白酒,遠近聞名,是用蕎麥釀造而成的,比其他藏區鄉間釀製的青稞酒品質好,味道更加香醇,而且不傷身體。
這裡的人飲酒適度,很少看見那種喝得酩酊大醉,躺在街邊路上的醉翁。當然,有的地方的老百姓,也喜歡自己釀造青稞酒,但亞東的人很講衛生習慣,自家釀造的酒也十分乾淨衛生。
亞東的美食,自然要數「亞東魚、貝母雞、蟲草鴨」等山珍美味了。
蟲草雖一種特殊的名貴藥材,更是一種高級營養補品。西藏出蟲草,眾所周知。而亞東帕里的蟲草,在西藏境內的品質更是上層,價格相當的昂貴,可以說貴如黃金。
在亞東品質好的一根蟲草,可以賣出200元一根,毫不誇張。當然,亞東地區的蟲草,有許多來自不丹、印度,他們的蟲草質量、價格就相對低一些,有的20元也能買到一根。
亞東的林下資源相當的豐富,許多產品珍奇珍貴。如從高山森林中採集的「珍珠木耳」,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這種「珍珠木耳」,物以稀為貴,在市場上一斤能賣出2000多元的高價。
亞東魚在歷史上是貢品。亞東魚是當地人的習慣稱呼,其實它的學名叫亞東鮭魚,在《十萬個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的文字介紹:亞東鮭魚長得肥滿肉細,含脂肪多,味道鮮美……
亞東鮭魚是野生保護動物。亞東縣已經研究成功人工繁殖養魚技術,今天人們吃到的多是人工養殖的亞東鮭魚。
亞東鮭魚最好的吃法是清燉,湯成白色,味鮮氣香,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如果再輔以亞東特產的蘑菇來包湯,保證神仙嗅到了香味,也會止不住地流口水。
亞東人的穿著很講究,他們平時身上穿的衣服,新穎漂亮,整齊乾淨。無論你走到哪裡,就連到了那些農牧區的村子裡,看到的小孩也是穿戴整整潔潔、乾乾淨淨。再也見不到從前那種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流著鼻涕的小孩。
亞東縣藏族服飾具有獨特的風格。在農牧區的人以氆氌為主製作各種長袍,衣服和褲子。氆氌是用羊毛織而成的,均為手工製作,顏色大致有白色、黑色、紅色和棕色,做工有精細和粗糙之分。女性一般不穿白色氆氌縫製的衣服。男性只穿長袖的氆氌長袍。棕色和紅色氆氌專用來製作僧尼服裝。
但現在亞東人的穿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年輕人除節慶日穿藏袍,平常很少穿。女性上身一般內穿顏色鮮艷的藏式襯衫,外穿寬大的長袍,腰間系綢子或普通布料做的腰帶。
成年婦女習慣把「圍腰巾」系在腰間,並用「迪熱」把「圍腰巾」的兩端鉤住,用作護腰和裝扮。「迪熱」是一種藏民族女性用的裝飾品,多數是用銀子製作的,其間鑲嵌金子或者珊瑚、綠松石等寶石,並雕刻各種花鳥圖案。它的形狀有長方形的、有圓形、四角形的。
藏族男女都喜歡佩帶腰刀,婦女佩戴的腰刀比男人佩戴的腰刀輕巧。她們還非常喜歡在腰上掛一串小銅鈴。
當地群眾所穿的藏靴,大致分為日常穿的和節慶日穿的靴子。他們的靴底用兩三層牛皮製成,靴面用五顏六色的繡花小條狀裝飾,工藝講究,造型美觀。
這裡的藏族男子夏天戴禮帽,冬天戴皮質帽。女性常年戴頭巾,平時喜歡佩戴手鐲、耳環、耳墜等裝飾物。在節慶日喜歡佩戴「吉達」和「嘎烏」首飾。「吉珠」是一種用珠寶連串的齊腰長的項鍊。上面有用瑪瑙、琥珀、珊瑚、玉石、珍珠等串聯起來的,非常貴重,有價值百萬的「吉達」。「嘎烏」是用銀子或金子做成的四方形小盒子,盒面鑲嵌各種寶石,戴在胸前。
藏裝一般是長袖寬腰、襟松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強烈、鮮艷華麗。在節假日裡,亞東的藏族男女,就穿起嶄新漂亮的藏式服裝,走出家門,共慶歡樂生活。
「3.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的紀念日。這天,我目睹了亞東居民,自發地到廣場上集會。他們一個個穿著嶄新的藏袍,那些紅、藍、綠、白、青等色布做成的兩條飄帶,古樸渾厚,瀟灑飄逸,讓我大飽眼福。
男子身穿藏裝,個個威武雄風,彪悍瀟灑,豪放剛健;女穿藏袍,色彩艷麗,舞姿舒展,浪漫多情。尤其是他們戴著的藏族帽子,織圖精美,式樣繁多,在高原的陽光照耀下,閃出金色光芒。
他們腳上穿的藏靴,更是特別,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繡有花紋圖案。靴頭向上高高隆起。
在他們的身上,掛吊著多種佩飾。有的戴著大耳環,有的手腕戴珠鏈,尤其是那些男挎長劍,女佩腰刀,更顯藏族男女粗獷彪美,神采奕奕。
我由衷感嘆:藏族服飾美哉!
亞東人的住房,一般都是藏式建築,一棟棟藏家院落,像是別墅,分別散落在城鄉各處。前面已經簡單描述過亞東縣城的建築,故不多贅。現在,請跟我們一起去走訪幾家亞東普通百姓家庭,看看他們的住宅,應能感受他們現在過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啊。
那天在濱河路見過巴次之後,我就想採訪這位慈祥的藏族老人。在下司馬鎮副鎮長拉姆的熱心安排下,我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巴次家住在下司馬鎮后街一個單獨的院落里。這個院子占地400平方米以上,院中搭建了一個長方形的玻璃溫室,大概有50平方米,但溫室並不是用來種植蔬菜的,而是一個美麗的花園。
花園裡種植有月季花、玫瑰花、杜鵑花、蘭花等幾十種花草,有些我是叫不出名字的。各種花花綠綠、鮮鮮艷艷的花朵,競賽開放,芬芳流香,像是顯擺主人對於它們的精心澆灌,伺候梳理出嬌艷的身姿。
我們走進巴次的家門,他正在花園裡精心拾弄花草。他個子很高,至少有1.75米。老人相當精神,身體健康,熱情好客,滿臉流露出像鮮花盛開的快樂笑容。
在巴次的院落里,還有一個藏族婦女,是在他家幫忙的。
這天是由拉姆擔任翻譯。她上前向巴次老人講明來意之後,老人臉似盛開了花辦,熱情樂意地把我們請進屋裡。
主樓是一座一樓一頂的屋子,對面還有一棟平房。進屋一看,讓我激動眼熱,這是一個藏式風格,裝修豪華大氣。客廳氣派,寬闊亮堂。擺放的家具,雕刻精美、圖案吉祥,展示出主人的富貴與幸福。
在客廳的中央,掛著一張碩大的一組當今「領袖人物像」——他們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
整個院子的房屋,嶄新漂亮,整潔乾淨,清清爽爽,至少有700平面米。令我驚嘆:這個家是富貴家庭。如在內地城市,房屋至少價值上千萬。
巴次老人樂呵呵地領著我們,參觀他家的房屋,嘴裡一直滔滔不絕地介紹著。
參觀完主樓後,我們就坐在客廳里,拉起了家常。
拉姆是從西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她性格十分活潑,身上散發出藏族姑娘特有的樂觀大方、充滿活力的氣色,兩眼翻飛著智慧的光彩,翻譯的內容,表達準確。
通過拉姆的翻譯,我了解到這位藏族老人的大概人生經歷——
巴次老人,是一個73歲的退休居委會主任,愛人已經去世了9年。愛人曾是哥哥的老婆,哥哥在25歲時就病逝了。哥哥去世後,由父母做主,叫他娶了嫂嫂為妻。他們家有7個兒女,3男4女。前兩個女兒是哥哥親生的。
巴次老人有6個子女是中共黨員,只有大女兒沒有入黨。他家有4個子女上過大學,現有3個子女在拉薩工作。他的小女兒在縣國土局上班,女婿也在亞東縣工作,他們有1個女兒,平時就他們4人居住生活在一起。
大女兒拉巴卓瑪,也住在下司馬鎮,一直經商做生意,現在街上開辦了一家商店。
下司馬鎮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落,真正形成人居的規模,是英軍侵略西藏時占據亞東。從此,這裡的居民才逐漸多了起來。從這一點講,亞東的居民,往往都是移民而來的,巴次家也是。
巴次的父母親都是從外地逃難而來亞東的。父親是從南木林縣逃荒而來,母親是從昌都一路逃難到亞東的。他們各自來到這裡「討生活」,相互認識之後就組成家庭,生活在一起。
從巴次記事起,他們家裡很窮。那時下司馬鎮上駐有印軍。這裡開始通商後,來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父親夏天就跟著那些經商做生意的人,幫他們趕馬幫運輸貨物去印度,往往一去就半月一月才回來;冬天,就在下司馬鎮上擔任巡查。
媽媽平時就在亞東的驛站里,幫助印度人洗衣做飯,謀求生活。後來,他們家也開始同不丹人做生意,以物換物。
巴次在下司馬鎮上過四年學,到17歲時,同父親一起趕馬幫運送貨物,到印度進行交易。那時的日子,真是苦啊,往往趕一天的馬車,翻山越嶺,饑寒交迫,累得走不動步,還吃不上一口飯,艱難地求生……
千年鐵樹開了花,西藏來了共產黨,五星紅旗在高原飄揚,亞東進駐了解放軍。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解放軍就叫他們上山開荒種地。從此,他們才有了自己的土地,開始奔向新的生活……
巴次老人指著自己的新居,眼含熱淚說道:「我這輩子,聽過許多龍王宮、人間仙境的美麗故事,而如今,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這麼漂亮、舒適的新房,做夢都沒有想到。」
走出巴次家,我們來到鎮上,找到了他的大女兒拉巴卓瑪開的商店。於是,我們就同她聊起來。她的漢語還能表達清楚。
拉巴卓瑪說,她丈夫邊巴頓珠是開車的,做邊境貿易生意。每年開關後,她家就到印度邊貿市場進貨,運回下司馬鎮賣,也帶我們這邊的物資,到印度的邊貿市場上進行交易。印度人很喜歡我們中國的床上用品,她家的生意一直很好,今天的生活很幸福。
拉巴卓瑪興奮自豪地說,她家在后街有三套住房,300多平方米。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畢業生,現在拉薩工作。家裡的房子住不完,就租了兩套給別人住或做生意,一年淨收幾萬元。
在下司馬鎮走訪了解到,像拉巴卓瑪這樣有房屋或門面出租的家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這些年亞東的老百姓逐漸富裕起來,使他們有能力改善自己的住房條件和生活條件,同時,也讓他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市場意識已經播種發芽,生根開花。
正在這時,有人進店買東西,我們不願打擾拉巴卓瑪的生意,準備起身告辭。
可這位熱情的拉巴卓瑪,好像意猶未盡,還沒有表達完心裡話,立即補充說道:「這兩年來,政府出錢,修好了街道,還給每家每戶經濟補助,全部把房屋的外面,進行了統一的改造,把整個街上打扮得很漂亮。如今縣城建設好了,環境美了,夜晚亮了,生活美了,人們幸福了。」
近年來,亞東縣緊緊抓住城鎮化建設的機遇,特別是在下司馬鎮的災後重建中,整合國家、上海援藏等各方面的資金,投入巨資,在保護老街特色的前提下,對老街整體進行了立面美化,人行道巷硬化,路燈安裝亮化;對大街小巷全部實施路道改選,社區給排水管網改造,新修的亞東河兩岸的濱江帶園林綠化建設、美化亮化工程,使下司馬鎮舊貌換新顏,閃爍出時代的光輝。
關於亞東的城市建設,亞東縣委書記舒成坤深刻見解地說:一個城市建設的特色,要有地域性、人文性、自然性、傳承性。絕不要跟風雷同,更不要模仿複製。對於亞東的城鎮建設來說,我們特別給力對亞東特色的保護與傳承,我們的老街就是見證亞東歷史人文的「活化石」,自然生態與現代舒適的「多情性」。
在建設開發修繕中,以亞東步行街為例,對沿街進行立面改造,每戶提供5萬元資金補助,實施整體「穿藏衣、戴氈帽」,修繕成喜馬拉雅地區的「屋頂三角形」房子,保留了這裡建築文化的顯著特色。
正因為如此,亞東的城鎮建設,成了後藏的樣板,迎來了日喀則市舉辦的「城市建設現場觀摩大會」,獲得了領導讚揚,與會嘉賓的首肯。更贏了得遊人的垂青,旅客的青睞。
從下司馬鎮出發,沿著亞東河向南行駛。我們來到了亞東境內最南端的阿桑村,採訪了一戶依靠勤勞致富的農牧民家庭。這家共有4口人,丈夫米瑪,妻子央珍,兩個孩子。
過去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住房,租用別人的房子。如今在政府的關懷資助下,他們新蓋了這幢二樓一頂的樓房,大約200平方米,養有93頭氂牛。
米瑪夏天就到牧區的山上放牧,每過10來天下山回家一次,給家裡送酥油和奶渣,也拿食物或蔬菜到放牧點;央珍平時就在家中,操持家務,也種土地,主要種植土豆、青稞,也種蘿蔔等蔬菜。
他們家的兩個女兒,都考上了大學。大女兒23歲,已經從西藏農牧學院畢業,正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小女兒20歲,現在武漢讀大二。
米瑪夫婦靠養氂牛,採集林下資源,種植農作物,加上國家的各種補助,全年的收入至少在10萬元以上。房屋寬敞,明亮整潔。在寬大的玻璃窗上,掛著嶄新的窗簾,客廳鋪著嶄新的卡墊。
家裡擺放著大電視機、冰箱、電動攪拌機等家用電器不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美美地。央珍臉上流淌出的幸福滋味,像她製作的酥油奶茶一樣,味道香美。
我們想親眼看看他們家產的酥油,女主人欣然答應了要求,起身向一個高大的柜子走去,打開柜子里裝滿的酥油塊,估計每塊有六七斤重。
我仔細看了這些酥油,果然名不虛傳,酥油色澤如同新鮮蘑菇,飄蕩著一股誘人的香味。
女主人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了她的小庫房。庫房的牆壁上掛滿了方塊形奶渣串,整齊地排列在牆上。這些奶渣顏色黃中帶黑,與其他地方的奶渣色彩有別。她說,這種色彩的奶渣,拿到邊貿市場上去交易,很受印度、不丹人的喜愛。因此,它成了這家對外交易的特色產品。
如果對以上幾位亞東老百姓,他們講述的幸福生活,也許有人認為是個例或少數,甚至猜測是「有意而為之」。那麼,為了讓你更加了解亞東,感受到亞東人今天的生活,我們就去一個整體的村莊,看看他們的居住條件,又是什麼模樣?
這是一個星期六的上午,當我們的車子開到三崗新村前面的山頭上時,我被一片宏偉壯觀的「紅色景象」驚艷了。激動地叫停師傅,下車觀賞——
站在三崗新村正面山頭的公路上,遠遠地看見那一棟棟排列整齊,一排排高矮一致的嶄新房子,像一支部隊站立在那個寬闊的場地上,排列成一隊隊方陣,規模宏偉,氣派磅礴。我禁不住驚喜地感嘆:這裡哪是一個村莊,簡直就是一座新型城鎮。
那些房頂,統一蓋的紅色石棉瓦。棟棟房屋、家家戶戶的屋頂上,插著五星紅旗,迎著山風,高高飄揚。在高原的陽光照耀下,映射出紅色的光輝,向世人展示出生活幸福的光芒。
走進三崗新村,極具藏式風格的連體小別墅一幢挨著一幢,一條條整潔的水泥道路連接著每一戶人家。從高處往下看,在青山綠水間,一排排漂亮整齊的新民居,紅色亮眼的屋頂,發出奪目的光彩。
步入三崗新村,一條修繕一新的小河,沿著新村前面,叮叮咚咚一路歌唱,快快樂樂幸福流淌,仿佛向我滔滔不絕地講述,生活在這裡的人,像它一樣快樂幸福。
我們來到三崗新村採訪,出來迎接我們的是上亞東鄉鄉長劉剛先生。他客氣地對我們說:「鄉黨委書記格桑旺堆因為有事,委託我負責陪同你們採訪。」
劉鄉長是個「藏二代」,爸爸劉發勝,曾經是格爾木西藏汽車運輸公司的職員,現已經退休。他是西藏自治區農牧學校畢業的,1999年畢業分配到下司馬鎮當公務員。2010年12月到上亞東鄉任鄉長至今。
問及三崗新村的建設,劉鄉長首先從亞東遭遇那場地震開始講起——
2011年9月,劉剛參加了日喀則市委黨校舉辦的鄉鎮長培訓班學習。學習期間,組織他們到山東濰坊市考察「大棚蔬菜實驗基地」。18日那天,他給家人打電話,在電話里剛講了兩句話就斷線了,再也打不通。隨後,他看到中央電視台報導「印度發生6.8級地震,西藏亞東等地遭災嚴重……」
災情就是命令。劉剛當即向市委組織部請假獲得批准,第二天趕赴濟南機場,向機場工作員說明家鄉遭遇地震的情況。在機場工作人員的積極幫助下,劉剛很快辦好了乘機手續飛往成都。劉到了成都後,當天沒有飛往拉薩的班機了,就乘坐了次日最早的飛機飛回拉薩,馬不停蹄,直奔亞東。
快到亞東了,路上塌方被堵,車子不通,劉剛只能步行,一路艱澀,立即趕回亞東。
到了上亞東鄉境內以後,劉剛看到的災情,令他慘不忍睹,痛徹心扉,90%以上的房屋倒塌,滿目瘡痍,災情相當嚴重。他來不及回家看一眼,立馬投身參加了抗震救災工作,組織群眾轉移,安置災民……
亞東遭遇地震後,重新在這片沼澤地上選址,規劃占地面積200畝,國家投入資金近3億元,對嘎林崗、如丙崗、崗古3個村進行整體搬遷,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的現代化小城鎮——三崗新村。
三崗新村,從2012年5月開始建設,於2013年11月竣工。如今已經成了西藏新村建設的樣板村。
劉剛先生從往事的回憶中回到了現實。他說:「整個新村里,建設了100餘棟房屋,除了建好415套住房以外,還修建了廣場、體育活動場、村委會辦公用房等公共設施,也分布在其中。」
聽了劉剛的簡單介紹後,我們就走出鄉政府,進入新村觀賞。
走進這樣現代化的三崗新村,感覺就像走進了城裡乾淨整潔的社區一樣。新村大院裡街道四通八達,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戶。往往在住家門前的道路上,停放著車子,有小轎車,有大貨車,也有少數拖拉機。
漫步在新村的大院內,舉目可見開辦的商店,放眼看見飯館茶房。住在這裡的老百姓,許多人家都就地經商,這裡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街市。
院內到處樹木成林,綠草青青,花卉爭艷,環境幽雅。不時有一些老人,帶著小孩滿臉喜慶,快樂玩耍,享受著暖陽的光輝,幸福的生活滋味。
陪同我們採訪的劉剛先生介紹,三崗新村是亞東縣結合小城鎮建設和災後重建,以高標準建起的現代化小城鎮。如今三崗新村,已經入住。整個新村住房,分為兩種戶型,占地面積都是115平方米。
一種是平房,使用面積75平方米,而且,每家都有一個40平方米的入住花園;另一種是一樓一頂的建築,使用面積150平方米,一樓照樣有一個花園。
新村所有的房子修好後,進行了一般裝修,安裝好了水電。換句話說,分到房屋的群眾,搬遷時「拎包進房」就能入住。
根據每家人口的多少,進行房屋分配。分到平房的群眾,一分錢不交,就能入住;分到一樓一頂的住戶,每戶只出5萬元,就能入住。
在劉剛鄉長的領路下,我們參觀了三崗新村的兩戶人家。先到的是一位藏族婦女倉決家參觀。倉決有一個女兒在外地,平時家裡就只有她和老伴兩人居住。
進入倉決家的院門,首先是一個40平方米的花園。花園種著花草。四月的西藏,還沒有到花開的旺盛季節,可她家的種植的花卉,有的已經開花,像主人一樣綻放出笑臉,迎接我們的參觀。
這是一個平房,使用面積75平方米,大小四間屋。家裡的裝修、擺放雖然談不上豪華,但看得出主人十分勤快,把屋子打理得整齊乾淨,家具擺放有序。
劉剛介紹說:「這家只有兩人,就只能分配這個戶型,分這種房屋是不用出錢的。這家沒有進行重新裝修,搬來就入住的。」
一走進屋裡,女主人就熱情地端上奶茶,拿出糖果招待我們。然後,開始同我們聊天。倉決能說漢語,但表達能力差。我們聊天時靠翻譯幫助。
倉決說:「地震時,家裡的房子全部毀掉了,當時感到無望。感謝政府的幫助,為災民解決了吃住。今天,我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真是時來運轉,以前就是做夢也不敢想,比從前我們當地貴族住的房子還要好。我要真心地說,感謝黨委政府,感謝共產黨。」
我們簡單地參觀了倉決家的情形,看到特別顯眼的是在電視機的上方,端端正正掛著一幅習近平總書記的照片。照片是用黃金屬架裝飾的玻璃鏡框,很是漂亮。鏡框上掛著一條潔白的哈達。
劉剛對此現象說:「亞東的老百姓,家家都插五星紅旗,戶戶都掛領袖像。他們是為了感謝國家政府帶來的恩惠,感謝共產黨的恩情。」
是的,我在亞東所到之處,所見之聞都是如此。這是邊疆地區一種突出而又特殊的現象,是藏族老百姓為了感謝國家的幫助,共產黨的恩情,一種由衷的具體做法,一種虔誠的表達方式。
看過了倉決家,我們又來到了藏族老人拉巴家。走進這家的院門,也有一個40平方米的室內花園。
這家是一樓一頂的大戶型,使用面積150平方米,大小房屋7間。家裡5口人。拉巴家嶄新的木地板、現代化的廚具家電、裝飾精美的藏式客廳、花香四溢的院落,這一切無不顯示著這個新家的氣派。
拉巴,是個從西藏奴隸社會過來的老人,今年已經90高齡,一直沒有結過婚。他原是汝丙崗村人,他的姐姐出嫁時,隨從來到姐姐家一同生活。後來姐姐、姐夫因病去世了,他就跟著外孫多吉一家人居住在一起。
拉巴雖然年高,但身體硬邦,耳聰目明,精神很好。通過翻譯的介紹,老人知道了我們的來意後,一直激動不停地對講述著……
經過翻譯的解說,明白了拉巴老人講述的大概內容。他說,他從小父母去世早,同姐姐相依為命。他家是奴隸出生,在他幾歲時就給奴隸主放氂牛,常常沒有吃、沒有穿的、睡的是牛棚。冬天寒冷的時候,就用干野草裹身。如遇主子一不高興,就要挨罵遭打。
自從雪山上升起了五星紅旗,大救星共產黨把他們從苦海里拯救出來了。昔日做奴隸的苦人,從此,才過上了人的正常生活,真正成了社會的主人……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三崗新村。」拉巴老人深有感觸地說,「如果在舊西藏,像『9﹒18』這樣的大地震,我們肯定沒有活路。」
如今國家政策好,大力支援西藏建設。今天,他們家住著漂亮的樓房,吃得好、穿得好、用不完,生活有滋有味,子孫們對他又很孝順。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黨和政府給他們創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時常告訴年輕人,一定要牢記共產黨這個偉大的恩人。
在拉巴家時,他的外孫女倒上了醇香的青稞酒說:「這一碗酒,你們每人一定要喝,品嘗我們自己釀造香甜的青稞酒。地震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我們才住進了漂亮的新房,讓我們災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居有上下兩層,一共150平方米,四室兩廳一廚,政府照顧我們災區群眾,當初只讓我們出了5萬塊錢。」拉巴的外孫扎西介紹說,「新房很漂亮,也很舒適,有專門的廚房和衛生間,有線電視、網線、電話線一應俱全。」
住進了漂亮的新居,扎西現在想的就是如何發家致富。他告訴我們,今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好好努力,擴大自己的苗圃,通過種植亞東木耳,發家致富。
住得舒適還要生活富足。劉剛向我介紹說,現在的三崗新村,僅僅是第一期建設。目前,正在配備銀行、郵局、超市、醫院等,方便村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除了這些公共服務外,縣裡還將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亞東木耳種植基地、亞東魚養殖基地、嘎林崗蔬菜基地、崗古天麻基地和藏香豬、藏雞養殖基地,依託亞東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新村的居民增收致富。
聽著劉剛的介紹,看著那迎風飛揚的國旗。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明天的三崗新村一定會更加美麗,山區居民的生活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行走在三崗新村,我們處處感受到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離開三崗村時,我忍不住從車窗向外回望。漸漸遠離視線的那一片「紅色光芒」,猶如天上西藏的彩虹,散落在邊境線上,反射出童話般的美好世界……
說到出行,自然而然地想起當年戰友們,從亞東回內地休假時,總結出的一句經典台詞:「每一次休假,仿佛是進行一次新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每一次都是對體力和毅力的嚴峻挑戰!」
這是當年我在亞東時,對於亞東出行的幽默調侃,雖然有些誇張,但的確說明了那時在亞東出行的艱辛。
如今在亞東出行,交通已經十分便捷了。雖然沒有內地的高速公路快速舒適。但從亞東到日喀則市、拉薩市,早已修好了柏油公路,一般只有兩車道,路況很好。亞東每天都有來往拉薩的班車,到日喀則市,一天就有幾趟班車往返,出行十分方便。
而當地人出行,許多都用私家汽車,車子高檔,他們出行就更加方便快捷了。從重慶市大足縣來亞東經商的樊利先生對我說:
「他們夫婦在亞東經商已經10多年了,以前每次回家過年,在路途中都十分艱難。如今每年春節,都要回到內地過年,與家人團聚。現在離開亞東時,我們就把私家車直接開到貢嘎機場,返回西藏時,才把車子開回亞東。」
在亞東期間,我每天都要外出或下鄉採訪,對於亞東出行,我有太深刻的認識。比如,從亞東到帕里鎮,雖然只有50公里左右,但一直爬山,而且彎道太多,彎道太大,彎道太急。假若你是第一次開車,從這條路上經過,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心兒總是懸吊吊的。」
而每次為我開車的亞東師傅,他們都是技術一流,真正稱得上「老師傅」,常常奔跑在「冰山雪線」上,何懼山高路險。他們往往把車子開得很快,如不是到處設有限速警示標誌。他們一開心起來,嘴裡哼唱著優美旋律的藏歌,駕馭著車子,好似天上的鳥,自由飛翔。
對此,我常常禁不住提醒師傅,注意安全駕駛。而他們總是呵呵一笑:「羅作家請放心,我保證做到安全行駛。」
我相信師傅。但心裡總有一點陰影,以前在西藏工作時,常常看見車翻到幾十米深的山溝溝里,車毀人亡的事見得太多了。
在世界屋脊的高原地區,大多數地方往往都缺水,帶來許多生產生活的困難。而在亞東,除了有一條終年流淌不息的亞東河之處,其他地方的水利資源也非常豐富。他們的生產生活用水瀟灑,盡情歡歌。
不僅亞東縣城用的是自來水,而且,位於世界海拔最高的帕里鎮,還有一些地處高山頂上的寺廟,遠居的村莊、牧民也是用的自來水,享受水電送來的光明,結束了原始生活的方式。
亞東縣充分利用水資源,早已開發建好了水電站,不僅能為縣級機關、駐軍部隊、學校和附近老百姓,解決供電照明問題,而且還可以解決部分燃料問題。亞東地區每戶每月只要交60元錢,電爐可以隨便使用,這就有效地抑制了以前砍伐森林當柴燒,破壞原始生態的行為。
這樣的用水用電利益,在高原邊疆,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驚喜,它給農牧民的生產、生活,甚至健康都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和實惠。像亞東這樣已經解決了全縣境內絕大多數地方的用水用電問題,在西藏的縣中屈指可數,無疑稱得上是佼佼者。
亞東地處邊境,與「三國」相交,歷來對外交流密切,人來人往頻繁。加之此地南來北往的流動人口很多,帶來的信息廣泛,影響了當地人的思想觀念,他們喜歡善於接受新鮮事物。
亞東人特別重視教育,提升文化素質。哪怕就是以前,他們寧可「砸鍋賣鐵」、借錢也要供孩子讀書。
當地老百姓對教育很重視,他們雖然勞動力缺乏,但沒有因此而影響青少年上學讀書。亞東的青少年去日喀則、拉薩、內地上學的人不少。在亞東,可以這樣說,他們很重視教育,文化程度很高,與內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城鎮至少90%以上的藏族家庭,都有孩子上過大學。
格桑,家住亞東邊境線的自然村,他和妻子都是邊境農牧民,屬於地道的農牧區家庭。他們生育兩個女兒,都考上了大學。
在亞東,像格桑家有兩子女,甚至三個子女的家庭中,全部考上大學的,也不在少數,並非稀罕。而且,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考上了公務員。
亞東縣委、縣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圍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教育工作躍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全縣範圍有各級各類學校21所,中學1所,小學7所,縣幼兒園1所,小學附屬幼兒園6所,村幼兒園7所。而且,全部實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全縣教職工約200人。
亞東的醫療衛生事業也相當發達,各級醫療衛生服務系統、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大力發展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藏醫藥事業。經常組織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愛國衛生宣傳教育活動,大大地提高人民群眾防病治病的自覺意識,竭力抓好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努力創建「自治區級」衛生城市。
特別是縣衛生醫療服務中心,在開展防病治病的同時,經常指導全縣衛生醫療機構的業務能力提升,開展對鎮鄉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組織「組團式」醫療援藏人員下鄉,為邊境農牧區的群眾看病治病,讓全縣各族群眾享受到更高更好的醫療服務水平,深受老百姓的好評和歡迎。
當地人講衛生,愛乾淨,喜歡洗澡,這也是亞東有別於其他藏區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在有的農牧區,他們洗澡的方式很特別,用石頭打制的大石盆,先把冷水盛在石盆內,然後把燒得滾燙的鵝卵石放進盆中,將盆中的冷水升溫燒熱後洗澡。據說這種民俗傳統的洗澡方式,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邊境城鎮,對於內地人來說是神秘好奇的,具有誘惑魅力的。是的,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邊陲亞東人,他們享受到這裡得天獨厚的恩賜,大自然的光澤,生活在這座古樸而文明、傳統又現代、浪漫又多情的邊城,是何等的幸福啊。就像亞東河水一樣,整天歡聲不息,快樂流淌,幸福奔騰……
進入邊城亞東,步入藏家村莊,尋訪百姓家庭,想把最真實的生活,最豐富的體驗,最深情的感動,最快樂的心境傳播出去,讓我們一同感受這裡的美好、體味這裡的快活,分享這裡的幸福。可惜我筆耕無力,難以抒寫呈現。那就用亞東縣縣長扎西次仁頗有感觸的話語,結束這一節吧。
今日的亞東,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人民群眾過上了快樂幸福的生活,他們實實在在沐浴到了黨的雨露陽光,享受到了祖國的恩澤溫暖。作為一個地方的行政領導,我由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