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正面聊天2> 附錄 著名思想家和他們的一些觀點

附錄 著名思想家和他們的一些觀點

2024-10-04 15:39:54 作者: 【澳】麥可·帕克著;玉冰譯

  (備註:我們已經在本書中討論過這些思想家的這些觀點,更是著重討論了8大哲學巨頭的一些哲學思想。)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馬科倫理學》第8卷中曾寫道,友情可分作3種:

  1. 愉悅之友情,即你與之相處時彼此都感到愉快;

  

  2. 有用之友情,即你因對方於你有用而做了朋友;

  3. 有德之友情,即你因對方品德高潔而做了朋友。

  儘管你與某個人交朋友的原因可以不只限於其中一種。

  阿那克西米尼認為,世界上最基本的物質是空氣(蒸汽)。

  傑里米·邊沁是「功利主義者」。他認為,要鑑別某樁行為是好還是壞,必須以該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為基準。你須想一想,如果那麼做(比如撒謊)了,你會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是更多快樂還是更多痛苦。如果帶來的快樂要更多些,那麼從道德角度來說就是可行的;如果帶來的痛苦更多,那就不行。

  哈羅德·布魯姆在他的著作《如何讀,為什麼讀》中寫道,我們應該通過閱讀來創作、創建、創造我們自己。他說,閱讀能提升我們的聰明才智、想像力以及親和力。他還說,閱讀能讓我們「找到一種有難度的樂趣」。

  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很有可能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由某種形式的超級電腦所虛擬出來的模擬實境當中。

  L.E.J.布勞威爾認為,數學是由人類發明出來的東西,是人造品。直覺主義者認為,這世上並沒有什麼早就存在在那裡的根本原理(例如加法原理)等待人們去發現。

  德謨克利特認為,構成一切的最小物質,包括我們的靈魂在內,是再也不可分割的原子。

  勒內·笛卡爾說,我們都可能是正在夢中,但是,我們知道自己是存在的,因為我們能聽見自己在思考。即我思故我在。

  弗蘭克·德雷克設計出一種計算公式,叫「德雷克公式」,用來估算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該估算公式涵蓋了宇宙中各種情況的可能性,比如行星所具備的適合生存的條件、簡單生命向複雜生命的進化,等等。

  卡羅爾·德韋克曾著書講述了人會以「固定思維」或者是「成長思維」來看待自己的能力。持固定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智識水平是一成不變的,並且很在乎自己看起來能有多聰明。持成長思維模式的人會尋找提升自己的方式,而且願意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在他們的觀念中,自己的智識水平或是腦力是可以改變的,就像肌肉能變得更有力量一樣。

  恩培多克勒認為,地球有四大基本物質,即土、氣、火、水。這些物質以許許多多不同方式組合和分化,看上去就像是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似的。

  恩利克·費米曾說,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話,我們應該早就看見過他們。正因為沒見過,這就成了外星人並不存在的一個論據。

  霍華德·加德納曾在1983年發表見解,認為我們並非僅僅只有一種「智識能力」,而是有「多元智能」。

  赫拉克利特認為世間萬物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當中,從不會是靜止不變的。

  大衛·休謨認為美醜的評判須由行家裡手才能勝任。他說,美是對象物與審美者之間的互動。這意味著每個人的審美都會帶有主觀意識,可是,我們普通人的判斷只能憑藉人的自然感受。因此,我們需要請那些經過專業美學訓練的人來鑑定美醜。

  皮埃爾·拉普拉斯是一位先決論者。他認為,如果你能拍攝出一幅在某一時刻的全方位的完整實物圖片,你就能預測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羅伯特·凱恩是一位「自主論者」。他就自主意願的存在寫過一本書,認為人對自己的行為負有「最終責任」。

  伊曼努爾·康德是一位「義務論者」。他認為,有些行為(比如撒謊),不論能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好結果,都是「不該做」的事情。他覺得道德須以律法為準繩,遵守道德是每一個人對他人的義務。他最為著名的一句話,是他在講述「絕對命令」時所寫下的一句話:「任何時候都須按照能成為世間行為準則的格言去行事。」這意味著每當你要做什麼的時候,須先想一想,假如每一個人都能合法地那麼去做,這世界該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人人都那麼做會令這世界成為一個美好的地方,你就可以去那麼做了。

  愛德華·洛倫茨得出這樣一個看法:氣候,以及許多其他實體體系,是凌亂無序的,也是不可預測的。他還在後來發表了一篇題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能否導致德克薩斯州出現一場龍捲風?》。在這篇文章中,洛倫茨指出,一開始的小小不同,能導致後來的巨大差異。

  詹姆斯·拉夫洛克認為,地球上能存在生命,而且能保持得那麼久,這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真像是宇宙這太空沙漠中突兀的一座伊甸園。他說,地球能做到自我調節其生態環境,以確保各種生命都能安然無恙存活下去;而且,地球還能使得其大自然中所有生命都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整體。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發現,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其實互為依託,俱為一個生命整體的一部分,共同致力於維繫我們這個星球的健康,維護這個能讓所有生命都能繼續安安穩穩生存下去的家園」。他把這個「生命整體」命名為「蓋亞」。

  艾倫·馬歇爾認為,純粹的資本主義必須是與人類福利相結合的。

  托馬斯·內格爾曾問過這麼一個問題:若變成一隻蝙蝠該會是什麼感覺。這是因為蝙蝠感知世界的方式跟人類完全不同,它們靠的是聲吶。他說,對於做一隻蝙蝠會是什麼感受,蝙蝠自己是有主觀意識的。

  羅伯特·諾齊克是一位信奉自由主義的哲學家,他認為,強行要求人們把自己掙的錢交出來給別人用,是不可容忍的做法。他甚至認為這簡直就跟奴隸制差不多,都是強迫一個人為另一個人工作。

  巴門尼德相信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改變,而且我們應該更相信我們的推理而不是我們的感官。

  讓·皮亞傑寫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思維會從兒童時代的「有形思維」朝著「抽象思維」逐漸發展。

  桑塔耶納曾把美描述為愉悅。他說,愉悅是我們在看到或感受到什麼(比如說大山)的時候所體驗到的美,因此這美更主要的不是在對象物(那座大山)上,而是在愉悅這種情緒本身當中。

  亞當·斯密推崇資本主義,認為那是商業經營的好辦法。

  蘇格拉底相信,要得出合理的結論,須通過提出相反見解並反覆討論與辯論。這種對話式教學模式後來被尊稱為「蘇格拉底法」。

  貝內狄克特·德·斯賓諾莎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是由在此之前的某些事物所造成的,而那又是由在那之前的事物所造成的。如果你可以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拍攝出非常完整的照片來,那麼你就可以準確地預知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這就幾乎沒有了自主意願的餘地。

  泰勒斯認為最基本的物質就是水。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認為,在夢中你其實無法真正思考「我是在夢中嗎」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在你的夢境中,「我是在夢中嗎」這些個字詞本身就是夢境的一部分;而「我」「是」「在」「夢」「中」這些字到底能有什麼意義,這本身也是夢境的一部分。

  埃利亞的芝諾創作出了幾個自相矛盾的邏輯悖論,比如阿喀琉斯和烏龜的悖論、箭頭悖論,等等。

  [1]「壞蛋分身」的說法來自西方人的傳統觀念。他們認為每個人頭腦里都有「好人分身」和「壞蛋分身」,兩個「分身」經常在腦海里打架,打贏了的那一方就會主導人的行為。——譯者注

  [2]卡爾·薩根(1934—1996),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著名科普及科幻作家。——譯者注

  [3]見蘭登屋出版社1980出版的《宇宙》,第318頁。

  [4]詹姆斯·拉夫洛克(1919 —?),英國科學家,是他發現了大氣中的氟利昂。——譯者注

  [5]熵,shāng,原本是熱動力學裡的一種參數,後來成為在概率論、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重要參數。——譯者注

  [6]弗蘭克·德雷克(1930 —?),美國「地外文明搜尋」組織創始人、天文學家。——譯者注

  [7]恩利克·費米(1901—1954),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在芝加哥大學建立起了人類第一台可控核反應堆,使人類從此邁入原子能時代,而他也被譽為「原子能之父」。——譯者注

  [8]肯德基炸雞的創始人桑德斯上校。——譯者注

  [9]L.E.J.布勞威爾(1881—1966),荷蘭數學家和哲學家。——譯者注

  [10]梵天,古印度傳說中的創世神。——譯者注

  [11]托馬斯·庫恩(1922—1996),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科學哲學家。——譯者注

  [12]湯姆·克魯斯(1962 —?),好萊塢巨星,「碟中諜」系列、《最後的武士》等電影的男主角。——譯者注

  [13]尼克·博斯特羅姆(1973 —?),瑞典哲學家和超人類主義學家,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院院長。——譯者注

  [14]1到5之間可以有數不清的分割,1到2之間也能分割成數不清的數。「無限」可以往小走,即無窮小;也可以往大走,即無窮大;還可以往某兩個點的中間走,即無窮盡。——譯者注

  [15]基普·索恩(1940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和霍金是多年的同事與朋友。——譯者注

  [16]肯迪尼是美國第35任總統,1963年11月遭到槍殺。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譯者注

  [17]發生於1666年9月,是英國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那次燒掉了許多建築物,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可也切斷了自1665年以來肆虐倫敦的鼠疫災難。——譯者注

  [18]這是由俄羅斯理論物理學家諾維科夫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有關時間悖論的法則。—— 譯者注

  [19]休·埃弗雷特(1930 —?),美國量子力學物理學家,1957年就提出了「多重宇宙論」這一假設。——譯者注

  [20]愛德華·洛倫茨(1917—2008),美國數學家、氣象學家,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譯者注

  [21]拉普拉斯(1749—1827),法國著名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天體力學的主要奠基人。——譯者注

  [22]馬克斯·韋伯(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譯者注

  [23]埃里克·霍布斯鮑姆(1917—2012),英國歷史學家、作家。——譯者注

  [24]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國社會學家,著作有《共同體與社會》《新時代精神》。——譯者注

  [25]亞當·斯密(1723—1790),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譯者注

  [26]艾倫·馬歇爾(1902—1984),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譯者注

  [27]這句話原本出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譯者注

  [28]羅伯特·諾齊克(1938—2002),美國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譯者注

  [29]奧諾拉·奧尼爾(1941 —?),英國女哲學家,劍橋大學榮休教授,英國上議院議員。——譯者注

  [30]伯里克利(約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臘著名政治家。——譯者注

  [31]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譯者注

  [32]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17世紀英國政治家、哲學家。——譯者注

  [33]阿爾貝·加繆(1913—1960),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及「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譯者注

  [34]道格拉斯·亞當斯(1952—2001),英國著名廣播劇作家、音樂家。——譯者注

  [35]在這個故事中,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跨維度生物種族,為了找出一個能夠回答包括生命意義等終極問題在內的簡單答案,製造了一台名叫「深思」超級電腦來計算。深思花費750萬年來計算和驗證,最後給出的答案是42。該書出版後,該數字引發眾多讀者迷思,紛紛嘗試解釋42的含義。——譯者注

  [36]「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著名的話,出自美國人派屈克·亨利(Patrick Henry)在1775年的一次講演。——譯者注

  [37]李洛伊·背包人·佩吉(1906—1982),美國著名非洲裔棒球手,幼時家庭清苦,他常去火車站為旅客提行李,因此有了「背包人」這個綽號。——譯者注

  [38]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1803—1882),美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詩人。——譯者注

  [39]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1964),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遠東軍總司令,曾在「密蘇里」號軍艦上代表盟軍接受日本投降,也是韓戰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譯者注

  [40]約翰·巴里摩爾(1882—1942),美國20世紀上半葉的著名電影明星。——譯者注

  [41]喬治·伯納德·肖(1856—1950),也譯作蕭伯納,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譯者注

  [42]荷蘭南端的一座大學城,以其中世紀時代的建築和充滿活力的文化景觀而聞名。——譯者注

  [43]托馬斯·內格爾(1937 —?),美國當代哲學家。——譯者注

  [44]加里·L·弗朗西奧(1954 —?),美國著名法律學家。——譯者注

  [45]兩人是夫妻,皆為美國心理學家和動物學家,20世紀60到70年代曾嘗試教黑猩猩學習語言。——譯者注

  [46]赫伯特·泰雷斯(1936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譯者注

  [47]戈登·蓋洛普(1941 —?),美國心理學家。——譯者注

  [48]讓·皮亞傑(1896—1980),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譯者注

  [49]霍華德·加德納(1943 —?),當代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譯者注

  [50]換句話說,每個孩子的長處和能力各有不同,比如小甲很擅長算算術,而小乙很擅長踢足球。我們不可以簡單地說小甲能幹小乙不能幹,反過來說也一樣。每個孩子都應該善於發掘自己的長處,並懂得別人也都各有長處。——譯者注

  [51]卡羅爾·德韋克(1946 —?),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譯者注

  [52]換句話說,「固定思維」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天生聰明或天生笨蛋,後天努力是沒什麼用的;「成長思維」的孩子則認為自己越好好努力就能變得越聰明越能幹,功夫一定不負有心人。——譯者注

  [53]「大問題」指的是宇宙觀、生死觀等常人不太去想的深邃問題。——譯者注

  [54]桑塔耶納(1863—1952),西班牙著名自然主義哲學家、美學家、詩人、文學批評家。——譯者注

  [55]原是北歐神話中的一位大神,現在已經被拍成電影。——譯者注

  [56]貝內狄克特·德·斯賓諾莎(1632—1677),荷蘭哲學家,近代西方哲學公認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也譯作巴魯赫·斯賓諾莎。——譯者注

  [57]羅伯特·凱恩(1938 —?),美國哲學家。——譯者注

  [58]沃爾特·海森堡(1901—1976),德國當代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譯者注

  [59]這是康德創立的倫理學說,即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的行為;而以達到個人目的為要而行事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譯者注

  [60]約翰·斯圖亞特·穆勒(1806—1873),英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譯者注

  [61]功利主義是邊沁提出的倫理學概念,非貶義詞。——譯者注

  [62]中國有微信,還有「QQ」等,都屬於社交媒體。——譯者注

  [63]約瑟夫·利克萊德(1915—1990),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和人工智慧專家,網際網路概念創始人。——譯者注

  [64]卡爾·本茨(1844—1929),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汽車之父」,德國奔馳汽車公司創始人之一。——譯者注

  [65]亨利·福特(1863—1947),美國汽車工程師,福特汽車公司建立者,世界上第一位使用生產線大批量生產汽車的企業家。——譯者注

  [66]外國中學生的上課制度跟中國完全不一樣。不是學生一整天坐在同一間教室里,不同老師按時進來上課,而是老師坐在各自的教室里,不同學生按時前來上課。——譯者注

  [67]普魯塔克(46—119),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哲學家、歷史學家、作家。——譯者注

  [68]約翰·洛克(1632—1704),17世紀英國哲學家。——譯者注

  [69]喬治·華盛頓(1732—1799),美國國父之一,也是第一任美國總統。——譯者注

  [70]也可以譯作「神志」。——譯者注

  [71]大衛·休謨(1711—1776),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譯者注

  [72]阿喀琉斯,又譯阿基里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特洛伊戰爭中的一個英雄。——譯者注

  [73]類似於中國的「優酷」網絡視頻。——譯者注

  [74]哈羅德·布魯姆(1930 —?),當代美國著名文學教授、文學理論家。——譯者注

  [75]是美國著名漫畫中的著名惡魔,魔力強大。——譯者注

  [76]著名偵探小說中的著名主角。——譯者注

  [77]當紅美國女影星。——譯者注

  [78]勒內·笛卡爾(1596—1650),法國著名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譯者注

  [79]維根斯坦(1889—1951),出生於奧地利,猶太人,後加入英國籍,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譯者注

  [80]這是兩位年輕研究學者,2003年發表了他們合作的研究論文。——譯者注

  [81]泰勒斯(約公元前624—前546),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譯者注

  [82]阿那克西米尼(約公元前570—前526),古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83]巴門尼德(約公元前515—前445),古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84]赫拉克利特(約公元前540—前470),古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85]恩培多克勒(約公元前490—前430),古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86]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前370),古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87]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臘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譯者注

  [88]該學院旁邊有一個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神廟,其名字就叫「呂克昂」。——譯者注

  [89]這個貴族,並非指王族的親戚,而是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士大夫」或「名門望族」,比如王羲之的王家、謝玄的謝家等。——譯者注

  [90]伯特蘭·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譯者注

  [91]舉例說,我不騙別人,便也指望別人不會騙我,這就有利於我自己了。——譯者注

  [92]克爾凱郭爾是一名虔誠的教徒,甚至選擇了獻身上帝而獨身,因此,讀者不可把這個「真諦之愛」理解成男女之愛或父母之愛。——譯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