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孔子

2024-10-04 12:16:34 作者: 師永剛

  中國最近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最令人不解的特點之一是,在思想上對孔夫子的言論和學說進行了異口同聲地討伐。孔子這個名字經常與已亡命的聲名狼藉的前任國防部長林彪相提並論。現在,對這位已故的聖人的抨擊依舊猛烈。最近的幾次群眾集會斥責孔子和「與他一類的人」是「歷史上的跳樑小丑」。林彪由於「鼓吹儒家的歪理邪說,企圖在中國復辟資本主義」而再一次受到抨擊。似乎孔子這位大哲人依然健在,並領導了一個反革命陰謀集團。

  在許多方面孔子確實如此。已亡命的「資產階級野心家、陰謀家和叛徒」——林彪絕不是唯一受他影響的人。正如在思想領域不斷升級的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和舊習慣)鬥爭所表現出來的,傳統的儒家道德在中國根深蒂固,仍然是阻礙毛澤東發動這場「文化大革命」取得勝利的障礙。

  孔子,在拉丁文中被稱為「孔夫子」或是「孔聖人」。他所關注的事情或許讓人覺得可笑。他一生窮困。他出生於公元前551年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位於當今的山東省境內)。他畢其一生,遊歷了當時中國所有的封建王國,以求一官職,找到一位可以將他治國理想付諸實踐的君王。他除了在他的出生地魯國擔任過幾個月的宰相之外,一直到他公元前479年去世,再也沒有得到過任用。但是,像蘇格拉底一樣,他的學說通過其虔誠的門徒,得以在他之後永世流傳。

  孔子的夢想是恢復一個混亂社會的秩序。他所處的那個年代,比第一個王朝的建立還要早300多年。國家經常被那些貪婪的封建王侯發起的戰爭搞得四分五裂。孔子形容這些王侯是「飽食終日,醉生夢死」。他崇尚仁愛、謙虛、人道的完美統治者的形象,並相信這樣君主可以保持長久的太平盛世。暴君往往靠恫嚇和強力維持統治,而仁君用道德楷模實現之。孔子諄諄教導統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與其說是宗教信條,還不如說是民族信仰。道德修養是達成政局穩定的關鍵。孔子反對人死後靈魂升天的說法,認為「小人」才言「利」。儘管從理論上說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但孔子強調社會等級制度,要求每個人都要接受自己的位置。個人的滿足基於對別人的順從、孝順和仁愛等品德的養成,簡言之「道」。按照孔子之道:「如果一個人在清晨明白了『道』,那麼,晚上可安然地死去(朝聞道,夕死可矣)。」

  

  毛澤東在他青年時期曾用6年時間來學習儒家經典著作,而且從未真正擺脫過其影響。在他的4卷《毛澤東選集》中,他參考了一些其他作家的思想,其中有不少於22%是來自於這位聖人和他的門徒——這僅次於史達林的24%的比例。孔子和毛澤東都非常強調「正確」觀念的灌輸和統治者要成為道德榜樣的重要性。更有甚者,那些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共產黨員們,在接受了毛澤東所特有的與舊儒家思想驚人相似的東西後,也接受了那些經典著作。

  孔子原本想到的或許是保持和平與恢復秩序,他所強調的對權力等級的遵從,為那種被動的、宿命的、要絕對服從君王的思想打下了基礎。孔子認為要有一名受過教育的聖賢之人和一種貴族式的道德修養,這對處理社會事物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共產黨人眼中,孔子在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畫了一條很深的界線。這與毛澤東所闡述的在無產階級社會中,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原則是背道而馳的。更讓共產主義者無法容忍的是,儒家主義者極度鄙視體力勞動者。孔子宣揚的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毛澤東之所以反對孔子,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孔子認為:「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一樣的(即: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認為人的本性不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也不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而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改變。而共產主義的目標就是要用新的無產階級形象來塑造人。「沒有抽象的人性,」毛澤東1942年寫道,「人都是具有階級性的。」所以在共產黨人眼中,孔子的理論並不包含有普遍的真理。它們僅僅反映了他那個時代奴隸主貴族的階級本性。

  從長遠來看,對儒家思想的批判是毛澤東企圖改變人性的不懈努力的一部分。他想用新的具有鬥爭和戰鬥意識的人性來代替儒家所宣揚的平和、順從和宿命的人性。對他而言,儒家思想仍是代表等級層次、停滯不前和自我滿足思想的標誌。緣於此,孔聖人再也不能安然長眠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