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偉人偉績> 漫遊奇境的艾麗絲先生

漫遊奇境的艾麗絲先生

2024-10-04 06:15:00 作者: 美國《讀者文摘》編 ; 黃水乞譯

  卡羅爾

  劉易斯·卡羅爾(1832—1898),英國兒童文學作家、數學家,真名查爾斯·道奇森,主要作品有《艾麗絲漫遊奇境記》《鏡中世界》等。

  在少年時代,我曾非常幸運地時常遇見《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一書的作者。因為以劉易斯·卡羅爾的筆名寫出兒童幻想小說的查爾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牧師,是我父親的好朋友。他們都既是牧師又是數學家。

  

  我記得道奇森是個高個子。他身材修長、臉色蒼白、有一頭波狀的黑色頭髮、嗓門特高。他那深藍色的眼睛每當遇到兒童的目光,便閃爍出慈祥的光芒。無論什麼天氣,他從不在牧師黑色的服裝上再穿一件外套——不過他總是戴一頂高高的黑帽。而且,無論冬夏,他都戴著針織的黑色羊毛手套。在街上遇見他,你不會只是注意一下他,你總會多看上他一眼。

  一天,我們正在舉行兒童聚會,出乎意外地,「漫遊奇境的艾麗絲先生」我們總是這樣稱呼他,進來看望我父親。他問我們在學校里是否要做算術加法。我們齊聲回答說:「要。」頓了一會兒,劉易斯·卡羅爾說:「恐怕你們上了一所很差勁的學校。我從來不做加法算術,我總是先寫下答案,以後再運算。」

  一陣沉默後,他繼續說道:「我們來做幾道算術。」他在一張紙上寫了些數字,爾後將它交給我繼母,說:「那將是我們計算後的答案。」接著,他又在另一張紙上寫下1066這個數字。他挑選一個小女孩,讓她在他的1066數字下面寫下任何一個四位數。之後,他又在她的四位數下面再寫一個四位數。另一個男孩在他的四位數下面也寫出另一個四位數。劉易斯·卡羅爾再加了一個第五行的四位數。於是,這列數字如下:

  1066??劉易斯·卡羅爾

  3478??小女孩

  6521??劉易斯·卡羅爾

  7150??小男孩

  2849??劉易斯·卡羅爾

  一個相當自信的小伙子被允許把這些數字加起來,然後他宣布的答案是21064。我繼母接著讀劉易斯·卡羅爾給她的那張紙上的數字:21064。孩子們發出「噢!」的喊叫聲。

  實際上,這並不像它最初看起來那麼複雜。無論一個小孩會寫出什麼數字,卡羅爾每次在其後面都增加一個數字,因此五行數字的總數他便能事先知道;總數將是2萬,外加他原先所給的、寫在紙上的第一行那個數字減2。

  我們求他再來一招戲法,於是他叫個小男孩寫了12345679這串數字。他默默地對它檢查了一下,然後說:「你沒有把這些數字寫得很清楚,是吧?你覺得這些數字哪一個寫得最不好?」小男孩認為他的5寫得最差。劉易斯·卡羅爾建議他應以45乘這列數字。小孩費力地把它算出來。讓他驚奇的是,答案竟是555555555。「假如我剛才說4(寫得最差),那會是什麼結果呢?」這小男孩問道。「假使那樣的話,我們就會把答案變成全部的4。」卡羅爾回答。他還會叫這男孩以9的另一個倍數36乘這列數字。但他不打算向我們解釋答案有「幾個神秘的9」。

  1862年,正是劉易斯·卡羅爾第一次講了「艾麗絲漫遊奇境記」的故事。這時候,查爾斯·道奇森正作為受基督堂學院委任的執事在牛津大學教數學。曾經度過了一個幸福童年的他擅長編制遊戲、數學謎語,還經常為七個敬慕他的小妹妹編寫木偶戲。通過宿舍的窗口,這位孤獨的年輕人正看著在利德爾院長花園玩耍的三個小女孩。他和這些孩子的友誼,是從向她們推出「城堡槌球遊戲」開始的。這是他自己發明的一種變異的遊戲,包括十粒球、十個小門、五個賭注,以及其他錯綜複雜的玩法。很快地,孩子們一到了講故事的時間,便成了他宿舍小房間裡的常客。接著他們便在河邊野餐,每次都在金色的下午,講述著「像夏季的小昆蟲那樣的生生死死的故事」。

  一天,這伙野餐的人員上岸,在乾草堆的陰涼處用茶點。「孩子們吵吵嚷嚷地要求講故事,接著奇蹟發生了。英國文學裡最可愛、最惶惑和最吸引人的小女孩『艾麗絲』,沿著野兔穴一直走了下去——遇見各種棲息在她奇境裡的奇形怪狀的、渴求的和滑稽的有趣生物。」沃倫·韋弗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編年史》中這樣寫道。

  「艾麗絲」的故事就此誕生。因為與之同姓名的艾麗絲·利德爾懇求道奇森先生為她把故事寫出來。她的朋友道奇森於是徹夜未眠,重溫了那自然而優雅的湧出的韻文和故事。很快,這本親手寫成的書放在了利德爾院長的桌上,供來訪者觀看。人們慫恿勉強的作者出版該書,直到著名的《笨拙》周刊藝術家約翰·坦尼爾爵士同意給該書作插圖,道奇森才決定再加上幾章,然後與麥克米蘭出版公司按「被授權」出版它——這意味著作者自費出版。它不是用諸如《珍稀數學》和《平面三角學公式》這類著作的作者查爾斯·道奇森、牛津大學學院的學監署名,而是用偶爾向文學報社投詩稿的空談者的名字劉易斯·卡羅爾署名。

  《艾麗絲漫遊奇境記》於1865年出版後,立即受到英國人的喜愛。甚至維多利亞女王都喜歡它,還邀請作者到溫莎堡做客。在參訪結束時,女王說:「道奇森先生,你寫下一本書時必須送我一本。」他忠於女王的命令,真的照做了。可這想必會令女王極為失望,因為下一本是有關深奧的數學難題的專著。

  對《艾麗絲漫遊奇境記》的創作者所給予的喝彩,本會令一般的作者驕傲自滿。但是,除了對知己外總會靦腆的卡羅爾,每當作品受稱讚,他總是逃掉——他拒絕閱讀書評,因為這樣的閱讀在他看來似乎是「不健康的」;他也拒絕受邀赴宴,或參加其他社交約會。

  他在牛津基督堂學院的那套房子裡過著心滿意足的、幸福的生活。對他的朋友們來說,他的許多古怪的習慣,只是對他迷人個性的令人愉快的補充。弗洛倫斯·貝克爾·倫農在《透過鏡子的維多利亞》一書中,曾講述卡羅爾對通風的憎惡。「他的理論是,如果整個房間裡的溫度均等,就不會有通風。因此,他在房間四周放了許多溫度計,每個溫度計旁邊都有一個煤油爐。他定期地巡視這些溫度計,並根據溫度計的讀數來調節鄰近的煤油爐火焰的大小。每道門底下的所有縫隙都用外套和小地毯封起來……」

  「道奇森,」倫農太太還說,「是一個謹小慎微的旅行者。他有兩本筆記本,每一本都以籤條標明了分隔空間。每一種緊急情況的確切變化,都置於其中的一個分隔空間。」這種規劃延伸到他的通信中——他對寄出或收到的每封信的要點都摘錄下來,並編制相互參照的索引(最後的條目編號是98721)。

  他的智慧和魅力,使他贏得了維多利亞時代偉大作家的友誼,包括羅斯金[397]、丁尼生[398]和羅塞蒂[399]。但他更喜歡有孩子們的陪伴。對於在《艾麗絲漫遊奇境記》的舞台形式中扮演角色的許多兒童來說,卡羅爾不僅僅是一個朋友。他務必使他們儘可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輔導——帶他們到鄉間散步,在他牛津的房間裡招待他們吃飯等。他有個衣櫥,裝滿了用來「裝扮」的戲服,並且總有一些新的東西可以吸引住孩子的想像力。還有大量的謎語、有發條裝置的小老鼠和青蛙,以及一隻會在房裡四處飛翔的玩具蝙蝠。飯後,幸福的小女孩總會坐在爐火前的卡羅爾的膝上,而他通過給她講的故事,令爐邊花磚上的動物圖案顯得像真的似的。

  卡羅爾親自承擔教授深受喜愛的舞台「艾麗絲」扮演者艾薩·鮑曼的地理學(藉助拼板玩具)、算術和《聖經》知識。蘭福德·里德在他迷人的《劉易斯·卡羅爾傳記》中引用鮑曼小姐的話說,這些課程繼續了好多年。即便她母親帶她到美國扮演莎士比亞全部劇目的兒童角色時,這些課程還通過郵件繼續下去。就在艾薩離開英國之前,卡羅爾帶她觀看尼亞加拉瀑布的活動場景。她記得,當時活動畫景的前邊有一條小狗的模型,小狗正陪伴蠟制的遊客,遊客看來正凝視著瀑布。「一剎那間,仿佛專心致志於地理教學的充滿書卷氣的道奇森反而讓卡羅爾超越,變得黯然失色了。卡羅爾開始講述這條狗的故事。他說這條狗是活的,但受訓一動不動地站著。」

  「『假如你非常仔細地觀看的話,你會看到它的尾巴還會微微地動。』」

  「『我看到了!』我激動地喊道,我真的認為自己看到了。卡羅爾先生告訴說,倘若等待足夠久的話,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侍者給小狗帶來一根骨頭。突然,他說話開始口吃起來。我抬起頭來,發現有十幾個成年人和兒童已圍攏過來聽講。不是卡羅爾先生,卻是非常緊張的道奇森先生迅速地把我帶離現場。」

  卡羅爾的一個外甥還講到另一個劉易斯·卡羅爾令查爾斯·道奇森牧師為難的場面。卡羅爾受邀參加一個兒童聚會。進入房子後,卡羅爾趴在地板上,像一頭熊那樣嗥叫著,手足並用地爬進客廳。可是兒童的聚會在隔壁。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正面對著一個驚詫不已的婦女聚會,趕緊逃之夭夭。

  在有關劉易斯·卡羅爾的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是父親告訴我的。在吉爾福德[400]有一家叫布雷茨的商店。有錢人在這兒品嘗早餐咖啡或享用午後茶點。櫥窗里擺滿美味的糕點和油酥點心。一個寒冬的早晨,卡羅爾注意到一群衣冠不整的窮孩子,正眼巴巴地盯著那些童話般的櫥窗陳列。他對這群孩子注視了一會兒,然後走到他們跟前,說:「我看你們大家都應該吃點糕餅。」於是,他把這群小孩領進店裡,要求他們每個人挑選他們最喜愛的甜食。

  在卡羅爾寫給年輕朋友的成千上萬封幽默的信中,有一封的結尾是這樣的:「將我的愛,送給你碰巧遇到的任何孩子。」這恰恰是這位靦腆的老數學家一生所做的。

  蘭斯洛特·羅伯森

  [1]石油一詞最早由宋代科學家沈括命名。——編者注

  [2]金羅美牌(gin rummy),是一種用撲克牌玩的雙人遊戲。——編者注

  [3]指作者寫作本文之前不到40年。——編者注

  [4]英制長度單位,1英里約為1.609公里。——編者注

  [5]1926年至1941年美國陸軍航空兵的名稱。

  [6]萊特兄弟,美國飛機發明家、航空先驅者,成功地試飛第一架可操縱的動力飛機(1903),開闢了飛行器重於空氣的飛行時代。

  [7]加拿大一地區。

  [8]加拿大東部油港市,紐芬蘭省省會。

  [9]指歐洲。

  [10]指紐約旅館老闆懸賞的25000美元。

  [11]查爾斯·伊萬斯·休斯(1862—1948),美國法學家,曾任聯邦最高法院法官(1910—1916)、首席法官(1930—1941),任國務卿期間(1921—1925),支持美國進入國際聯盟,擔任過華盛頓裁軍會議主席(1921—1922)。

  [12]1美制加侖=3.785升。

  [13]撒旦,基督教中的魔鬼。

  [14]指衣領。衣領若弄濕,就證明他游泳了。

  [15]1碼=3英尺。

  [16]1英尋等於1.829米(等於6英尺)。

  [17]美國內戰(1861—1865)。

  [18]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支持聯邦政府的各州。

  [19]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擁護美國南部邦聯的南部十一個州。

  [20]馬里恩(1732—1795),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軍官,在南卡羅來納沼澤地進行游擊戰,屢創英軍,被英軍稱為「沼澤狐狸」,晉升為準將(1781)。

  [21]內華達州首府。

  [22]墨西哥戰爭,1846—1848年間美國和墨西哥的戰爭。

  [23]美國費城的別稱。

  [24]薩姆的姐姐。

  [25]即查爾斯·韋伯斯特。

  [26]格蘭特(1882—1885),美國第十八任總統(1869—1877),共和黨人,內戰時任聯邦軍總司令(1864),總統任內,對南方實行寬大的重建政策,曾頒布《大赦法令》,赦免內戰中叛亂的奴隸主。

  [27]布雷特·哈特(1836—1902),美國作家、鄉土派小說創始人之一,代表作有《咆哮營的幸運兒及其他短篇》、詩《真誠的詹姆斯的平凡話》等,還與馬克·吐溫合寫劇本《啊!罪惡》。

  [28]本篇由《奔向光明的人生歷程》壓縮。

  [29]卡魯索(1873—1921),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30]夏里亞賓(1873—1938),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31]海費茲(1901—1987),俄裔美籍小提琴家。

  [32]桑德堡(1878—1967),美國詩人、傳記作者。

  [33]新英格蘭,美國東北部六州的總稱。

  [34]珀金斯(1882—1965),美國勞工部長(1933—1945),女社會改革家。

  [35]泰勒,德國15—19世紀銀幣,1泰勒值3馬克。

  [36]海頓(1732—1809),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37]蕭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

  [38]華格納(1813—1883),德國作曲家。

  [39]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以歌曲創作為主,一生留下藝術歌曲600餘首。

  [40]約瑟夫二世(1741—1790),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765—1790)。

  [41]格魯克(1714—1787),德國作曲家,曾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指揮(1754)。

  [42]指康斯坦澤。

  [43]指沃爾夫岡。

  [44]《唐·喬萬尼》即《唐璜》。

  [45]即埃德。

  [46]古希臘城市,因有阿波羅神廟而出名。

  [47]指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古希臘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海上強國雅典之間的戰爭,以斯巴達獲勝告終。

  [48]德利烏姆是希臘的一個古海港,公元前424年皮奧夏人在此打敗希臘人。

  [49]亞西比德(前450—前404),古希臘雅典政客和將領。

  [50]本篇由《居里夫人》一書壓縮。

  [51]貝克勒爾(1852—1908),法國物理學家,1896年發現鈾鹽的天然放射性,與居里夫婦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52]等於十分之一克。

  [53]戴維(1778—1829),英國化學家,電化學的創始人之一,倫敦皇家學會會長(1820—1827),用電解法製取了鉀、鈉、鋇、鎂、鈣、鍶,提出酸的主要成分是氫的理論(1815),發明礦工安全燈。

  [54]指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55]倫琴(1845—1923),德國物理學家,因發現X射線獲1901年第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56]索:法國地名。

  [57]因某些自命血統純正的西班牙古老貴族中人的靜脈較之其他較深膚色的人更藍。

  [58]指美國獨立前的十三州殖民地時期。

  [59]大陸會議,1774—1789年間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代表會議、獨立戰爭期間的立法機構。

  [60]指《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61]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

  [62]亞當斯(1735—1826),美國第二任總統(1797—1801),《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

  [63]指1803年美國以1500萬美元從法國購得東起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脈,南起墨西哥灣,北至加拿大的一大片土地。

  [64]指去世。

  [65]古羅馬軍團:約有3000至6000名步兵,輔以數百名騎兵。

  [66]指古希臘步兵全副武裝的密集隊形。

  [67]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城市。

  [68]指歷史上的土耳其君主。

  [69]TIN LIZZIE,尤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早年生產的T型發動機小汽車。

  [70]麥加菲(1800—1873),美國教育家,13歲當教師,曾任辛辛那提學院院長(1836—1839)、俄亥俄大學校長(1839—1843),所編小學課本發行逾1.25億冊。

  [71]奧杜邦(1785—1851),美國鳥類學家、美術家,1840—1844年編成7卷本的《美洲鳥類圖譜》。

  [72]切利尼(1500—1571),義大利雕塑家、金匠。

  [73]雷諾瓦(1841—1919),法國印象派畫家,主要作品有《包廂》《遊船上的午餐》《浴女》等。

  [74]耶穌。

  [75]耶穌之母,見《聖經·馬太福音》。

  [76]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會。

  [77]現已改為胡志明市。

  [78]南美印第安人從馬錢子屬植物中提取並用來塗箭頭的毒物,現供藥用。

  [79]拉丁美洲。

  [80]加拿大省名。

  [81]即美國海軍軍官學校。

  [82]伍德羅·威爾遜(1854—1924),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1913—1921),民主黨人,獲1919年諾貝爾和平獎。

  [83]指史達林。

  [84]英國或英國人的綽號,擬人化用語。

  [85]不受外國控制的政府。

  [86]印度西部城市。

  [87]印度世襲的種姓分為波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等,系世襲的等級制度。

  [88]指沒有社會地位的賤民。

  [89]指衝力已盡的子彈。

  [90]馬爾伯勒(1650—1722),英國將領,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中統率英荷聯軍擊敗法王路易十四,號稱馬爾伯勒第一公爵。

  [91]英國哈羅城的一所著名的男生寄宿學校,創建於1571年。

  [92]指紅髮人。

  [93]英國英格蘭南部一村莊,英國陸軍軍官學校所在地。

  [94]指英國人與布爾人的戰爭(1899—1902)。布爾人是荷蘭移民和南部荷蘭移民的後裔。

  [95]南非東部港市。

  [96]昔時公國君主,特別是奧匈帝國皇太子的稱號。

  [97]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指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等「中部」歐洲國家組成的聯盟。

  [98]潘興(1860—1948),美國將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指揮在歐洲的美國遠征軍,戰後升為五星上將,任陸軍參謀長(1921—1924)。

  [99]鮑德溫(1867—1947),英國保守黨政治家,1923—1937年間三次任首相。

  [100]指喬治六世(1895—1952),英國國王(1936—1952),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積極支持邱吉爾的內外政策。

  [101]法國北部港市,1940年英軍被德軍打敗,由此成功撤回本國。

  [102]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

  [103]指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日子。

  [104]英王愛德華三世在14世紀中葉創立的英國最高勛位。

  [105]童話中撒沙於孩童眼上使其睡著的睡魔。

  [106]狄更斯(1812—1870),英國作家,所寫小說反映並鞭笞英國1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現實。

  [107]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領袖。

  [108]米拉波(1749—1791),法國大革命時期君主立憲派領袖之一、演說家。

  [109]英國政府於1765年頒布的對北美殖民地人民徵收直接稅的法令,規定殖民地的法定文件、商業憑證等都需要加貼印花稅票;於1766年被迫廢除。

  [110]古格利夫莫·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物理學家,實用無線電報系統的發明人,獲1909年諾貝爾物理獎。

  [111]奧維爾· 萊特(1871—1948),美國飛機發明家,航空先驅者。

  [112]恩里科· 費密(1901—1954),美籍義大利物理學家,研究慢中子人工引發原子衰變,最早實現受控鏈式核反應,獲1938年諾貝爾物理獎,1942年主持在美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

  [113]艾迪生(1672—1719),英國散文作家、劇作家、詩人、英國期刊文學創始人之一。

  [114]斯蒂爾(1672—1729),英國散文家、評論家、劇作家,與艾迪生合辦《閒談者》和《旁觀者》雜誌。

  [115]即英國。

  [116]位於北美中東部,除密西根湖屬美國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均為兩國共有。

  [117]位於北美洲。左屬加拿大,右屬美國。

  [118]但丁(1265—1321),義大利詩人、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人物,作品具有人文主義思想萌芽,早年參加反對封建貴族和教皇的鬥爭,反被終身放逐(1302),代表作有抒情詩集《新塵》、史詩《神曲》。

  [119]指美國南北戰爭前反對奴隸制的美國政黨(1848—1854)。

  [120]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的一段,位於維吉尼亞、西維吉尼亞、馬里蘭和賓夕法尼亞中部。

  [121]古城名,在今土耳其南部,為聖保羅的故鄉。

  [122]使徒保羅信奉基督之前的名字。

  [123]英文名從「Walter」改為「Walt」(譯成中文名不變)。

  [124]溫德爾·菲利普斯(1811—1884),美國演說家和改革家。

  [125]約翰·格林列夫·惠蒂埃(1807—1892),美國詩人,廢奴主義者,作品有長詩《大雪封門》、詩集《自由的聲音》《勞工之歌》等。

  [126]拉夫爾·沃爾多·愛默生(1803—1882),美國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127]埃德加·愛倫· 坡(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家、文藝評論家,主要作品有詩歌《烏鴉》、恐怖小說《莉蓋亞》等。

  [128]斯溫伯恩(1837—1909),英國詩人、文學評論家,主張無神論。

  [129]指英國首相邱吉爾。

  [130]托勒密一世(前367?—前283),古埃及國王(前305—前285在位),托勒密王朝創建人。

  [131]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馬其頓國王(前336—前323),即位後,先後征服希臘、埃及和波斯,並侵入印度。

  [132]馬克·安東尼(前82?—前30),古羅馬統帥和政治領袖。

  [133]普盧塔克(46?—120?),古希臘傳記作家、散文家,最著名的作品為《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

  [134]羅馬神話中的愛和美的女神。

  [135]羅馬神話中的愛神。

  [136]古埃及君王的稱號。

  [137]位於西南亞,流經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

  [138]屋大維:即奧古斯都(前63—14),羅馬帝國第一代皇帝(前27—14),愷撒的繼承人。

  [139]屋大維婭(前69—前11),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的姐姐,馬克·安東尼之妻。

  [140]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

  [141]約翰· 菲斯克(1842—1901),美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用社會進化論解釋美國歷史,力求使正統宗教與科學調和一致。

  [142]威廉·佩恩爵士(1621—1670),英國海軍上將,佩恩的父親。

  [143]原為一古堡,曾先後充作王宮和監獄,現已闢為兵器庫及博物館。

  [144]貴格會,又作公誼會或教友派,是基督教的一個教派。

  [145]英國倫敦中央刑事法庭的俗稱。

  [146]陪審團通常由12人組成。

  [147]彼得大帝(1672—1725,即彼得一世),俄國沙皇(1682—1725在位)。

  [148]塞繆爾·佩皮斯(1633—1703),英國文學家,海軍行政長官,所寫日記,記述王政復辟、鼠疫和倫敦大火而聞名於世。

  [149]查理二世(1630—1685),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國王(1660—1685在位)。

  [150]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國國王(1685—1688在位)。

  [151]威廉三世(1650—1702),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1672—1702在位),英國國王(1689—1702在位)。

  [152]安妮女王(1665—1714),英國女王(1702—1714在位),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君主。

  [153]即美洲。

  [154]指政府無償贈予公路、鐵路、農業院校、州立大學等使用的土地。

  [155]英王查理二世的別稱。

  [156]指北美印第安人。

  [157]馬太,耶穌十二門徒之一,《馬太福音》是基督教《聖經》的一卷。

  [158]指為耶穌之死和受難故事所配的音樂。

  [159]費利克斯·孟德爾頌(1809—1847),德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160]即祭日、宗教節日。

  [161]有自動演奏裝置的鋼琴。

  [162]指當牧師。

  [163]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教師,雅典逍遙學派創始人。

  [164]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發明家,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和槓桿定律。

  [165]畢達哥拉斯(前580—前500),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教團創始人,認為數為萬物的本原,促進了數學和西方理性哲學的發展。

  [166]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創立太陽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說」,使自然科學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著有《天體運行論》。

  [167]喬達諾·布魯諾(1548—1600),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哲學家、天文學家,贊同哥白尼的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火刑處死,主要著作有《論原因、本原和一》等。

  [168]後文簡稱《對話》。——編者注

  [169]弗羅林(金幣名),1252年首先在佛羅倫斯鑄造,後被英、法等國仿造。

  [170]大衛,《聖經》中古以色列國王。

  [171]歌利亞,基督教《聖經·舊約》的《撒母耳記上》中記載的非利士族巨人,為大衛所殺。

  [172]吉蘭達約(1449—1494),文藝復興初期的佛羅倫斯畫家。

  [173]洛倫佐·美第奇(1449—1492),佛羅倫斯統治者(1469—1492),詩人和藝術保護人。

  [174]耶穌母親。

  [175]尤利烏斯二世(1443—1513),教皇(1503—1513在位),武力恢復全部教皇國,鼓勵藝術創作。

  [176]對羅馬教皇的尊稱。

  [177]義大利北部城市。

  [178]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畫家、建築師。

  [179]布拉曼特(1444—1514),義大利建築師、畫家,文藝復興盛期建築風格的代表。

  [180]指亞當受誘惑吃禁果後墮落人間。

  [181]基督教《聖經·創世記》中的大流激,洪水滅世。

  [182]基督教《聖經》中《舊約全書》的第一卷。

  [183]亞當,基督教《聖經》中人類的始祖。

  [184]摩西,基督教《聖經》中傳說率領希伯來人擺脫埃及人奴役的領袖,猶太教的教義、法典多出自其手。

  [185]基督教《聖經》中記載的上帝授摩西十誡之處,據信系指埃及西奈半島南部某山。

  [186]說明雕像活龍活現、栩栩如生。

  [187]羅馬的別稱。

  [188]指教堂。

  [189]基督教《聖經》中所說以色列人經過曠野時獲得的神賜食物,指不期而獲的東西。

  [190]英諾森三世(1161?—1216),義大利籍教皇(1198—1216在位)。

  [191]即復活節前的星期日,紀念耶穌受難前勝利進入耶路撒冷時,當時民眾曾用棕櫚樹枝歡迎他。

  [192]由聖本篤創建於公元529年前後的天主教團體。

  [193]指西方基督教徒組織的反對伊斯蘭國家的幾次軍事東侵。

  [194]12世紀初十字軍中的聖殿騎士,其職責為保衛聖墓和朝聖者。

  [195]指歷史上的土耳其君主;蘇丹則是某些伊斯蘭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196]指巴勒斯坦。

  [197]本篇由《榮耀之人:西蒙·玻利瓦爾》壓縮。

  [198]盧梭(1712—1778),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其思想對法國大革命和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巨大影響,著有《社會契約論》《愛彌爾》和自傳《懺悔錄》等。

  [199]潘恩(1737—1809),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政治家,著有名作《常識》《人的權利》和《理性時代》等。

  [200]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著有《哲學書簡》《老實人》《薩伊》及歷史著作等。

  [201]歐洲中世紀的早期(5—11世紀)被認為是愚昧黑暗時代。

  [202]指1799—1815年法國在拿破崙一世率領下與英國、普魯士、俄國、奧地利之間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203]聖馬丁(1778—1850),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領導者之一,阿根廷將軍、秘魯護國公,對阿根廷、智利、秘魯的獨立運動做出重大貢獻。

  [204]尤指歐洲,與美洲大陸相對而言。

  [205]特指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用遊行和舞蹈來慶祝的宗教節日。

  [206]哥倫比亞首都。

  [207]哥倫比亞北部港市。

  [208]拉斐德(1757—1834),法國君主立憲派將軍,以參加美國革命榮立戰功聞名。

  [209]小加圖(前95—前46),古羅馬政治家,大加圖的曾孫,支持元老共和派,反對愷撒和喀提林。

  [210]古代住在不列顛南部的凱爾特人的一部分。

  [211]北非古國,在今阿爾及利亞北部。

  [212]卡西烏(前85—前42),古羅馬將領,刺殺愷撒的主謀者之一,後被安東尼擊敗,自殺。

  [213]布魯圖(前85—前42),羅馬貴族派政治家,刺殺愷撒的主謀者,後逃希臘,因被安東尼擊敗而自殺。

  [214]美國陸軍部在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一項研製原子彈的秘密計劃。

  [215]羅伯特·舒曼(1810—1850),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216]海頓(1732—1809),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217]18世紀英國小說家笛福所著《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

  [218]夏洛克,莎士比亞劇本《威尼斯商人》中狠毒的放高利貸者。

  [219]烏茲別克斯坦西部一城市。

  [220]忽必烈(1216—1294),元世祖,中國元朝皇帝,成吉思汗之孫。

  [221]位於阿富汗。

  [222]聖馬可(?—336),義大利籍教皇(336),現存的羅馬聖馬可教堂可能由其所建。

  [223]倫勃朗(1609—1669),荷蘭畫家,擅長運用明暗對比,作品有《夜巡》《浪子回家》和《老人坐像》等。

  [224]基督教《聖經·舊約》中《詩篇》共150篇。

  [225]指夫人身穿的藍色護士服。

  [226]莎士比亞悲劇之名和該劇的主人公。

  [227]指莎劇《奧賽羅》中的奧賽羅。

  [228]莎劇《奧賽羅》主角奧賽羅的妻子,受伊阿古誣陷被其夫扼死。

  [229]居住在南非納塔爾。

  [230](艾馮河畔)斯特拉特福是莎士比亞的故鄉,位於英國英格蘭中部城鎮。

  [231]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英語語言大師,著有《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新工具》。

  [232]馬洛(1564—1593),英國戲劇家、詩人,主要劇作有《帖木兒》《愛德華二世》等。

  [233]羅利(1554—1618)英國探險家、作家,因被指控推翻詹姆斯一世而被處死(1618),著有《世界史》等。

  [234]伊莉莎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英國女王(1558—1603在位)。

  [235]莎翁的別稱是:艾馮河畔詩人。

  [236]威廉·莎士比亞的簡稱。

  [237]梅林:中世紀傳說中的魔術師和預言家,亞瑟王的助手。

  [238]霍林希德(?—1580),英國史學家,以《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編年史》一書聞名,莎翁常從中取材。

  [239]希臘神話中司文藝和科學的9位女神,都是雷斯和記憶女神之女。

  [240]T.S.艾略特(1888—1965),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文學評論家。

  [241]奧遜·威爾斯(1915—1985),美國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

  [242]奧遜·威爾斯指莎翁的名言:「生存還是毀滅,是個要考慮的問題。」

  [243]莎翁悲劇《李爾王》中李爾王的誠實、善良的幼女。

  [244]美國南北戰爭中幫助奴隸逃往北部或加拿大的地下交通網站。

  [245]查爾斯·薩姆納(1811—1874),美國參議員(1851—1874在任),堅決反對奴隸制。

  [246]基督教《聖經》中《舊約全書》的第一卷。

  [247]華萊士(1823—1913),英國博物學家,提出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1858),著有《自然選擇理論文稿》等。

  [248]林奈協會:英國一家出版博物期刊的學會。

  [249]赫胥黎(1825—1895),英國博物學家、教育改革家,支持達爾文學說。

  [250]孟德爾(1822—1884),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學派創始人,發現遺傳基因原理(1865)。

  [251]德弗里斯(1848—1935),荷蘭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研究物種變異,提出生物進化的突變學說,著有《變異論》。

  [252]洛威爾(1819—1891),美國詩人、文學評論家、外交家、美國駐英大使(1880—1885)。

  [253]現代人的學名。

  [254]迪亞士(1450—1500),葡萄牙航海家。

  [255]約翰·卡伯特(1450—1498),義大利航海家和探險家。

  [256]香料群島,印度尼西亞東北部馬魯古群島,盛產丁香、豆蔻等香料。

  [257]瓦斯科·達·伽馬(1460?—1524),葡萄牙航海家,首辟由歐洲繞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道(1497—1499)。

  [258]阿美利哥·韋斯普奇(1454—1512),義大利商人和航海家,確認新發現的大西洋以西的陸地不是亞洲部分而是一個新大陸,後以其名字命名為America(美洲)。

  [259]科爾特斯(1485—1547),西班牙殖民者。

  [260]哈得斯,希臘神話主宰陰間的冥王。

  [261]指印度北部地區或整個印度半島。

  [262]皮薩羅(1475—1541),西班牙冒險家、秘魯印加帝國的征服者。

  [263]位於印度尼西亞。

  [264]舊時在歐洲許多國家通用的金幣或銀幣名。

  [265]德雷克(1540—1596),英國航海家,第一個環球航行的英國船長,1588年擊敗來犯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266]本篇由《羅伯特·愛德華·李》壓縮。

  [267]指1846—1848年間美國和墨西哥的戰爭。

  [268]指1861年南方十一州脫離聯邦。

  [269]傑斐遜·戴維斯(1808—1889),美國內戰時期南方聯盟政府總統,1865年5月被俘,受監禁兩年。

  [270]麥克萊倫(1826—1885),美國將軍,南北戰爭初期任聯邦軍總司令,後被林肯總統撤職。

  [271]指上帝。

  [272]謝爾曼(1820—1891),美國內戰時期聯邦軍將領,著有《謝爾曼回憶錄》。

  [273]維吉尼亞中部一城鎮,1865年4月9日,南軍李將軍向北軍格蘭特投降,從而結束內戰。

  [274]馬可·奧勒利烏斯(121—180),羅馬皇帝(161—180)。

  [275]溫莎,英國王室住所溫莎堡的所在地。本篇由《愛德華時代》壓縮。

  [276]華格納(1813—1883),德國作曲家。

  [277]索爾茲伯里(1830—1903),英國保守黨領袖,三次任首相。

  [278]1899—1902年英國人與布爾人(非洲南部的荷蘭人後代)的戰爭。

  [279]凱澤(1871—1918),德國皇帝。

  [280]克留格爾(1825—1904),南非荷裔布爾人,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1883—1902)。

  [281]1215年英國大封建領主迫使英王約翰簽署的保障部分公民權和政治權的文件。

  [282]查理一世(1600—1649),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國王,對抗國會,引起內戰,戰敗後被國會處死。

  [283]克倫威爾(1599—1658),英國軍人、政治家,內戰時率領國會軍戰勝王黨軍隊,處死查理一世。

  [284]喬治三世(1738—1820),英國國王。

  [285]英國議會1767年通過的一系列法令,尤其是對美洲殖民地進口的茶葉、紙、鉛和油漆等徵稅的法令。

  [286]皮特(1708—1778),英國政治家,曾任首相。

  [287]伯克(1729—1797),英國輝格黨政論家,主張對北美殖民地實行自由和解的政策。

  [288]1774—1789年間,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代表會議,獨立戰爭期間的立法機構。

  [289]美國憲法的第一次修正案,1791年通過。

  [290]指華盛頓。

  [291]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姓。

  [292]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

  [293]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

  [294]印度東北部城市。

  [295]指耶穌在山上對其門徒的訓示,內容系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296]指基督教《聖經·馬太福音》,耶穌登山訓眾論福。

  [297]位於坦尚尼亞,是坦尚尼亞的組成部分。

  [298]位於坦尚尼亞,是坦尚尼亞的組成部分。

  [299]六分儀發明前測量天體的儀器。

  [300]基督教《聖經》中朝覲所羅門王以測其智慧的示巴女王。

  [301]埃里克松,10—11世紀的挪威航海探險家。

  [302]位於葡萄牙。

  [303]巴哈馬和大安的列斯群島已絕種的印第安人。

  [304]塞內加(前4—65),古羅馬哲學家、政治家和劇作家。

  [305]希羅多德(前484?—前430/420),古希臘歷史學家。

  [306]指馬來群島。

  [307]本篇由《我們未知的前總統》壓縮。

  [308]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執政後為挽救當時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採取的施政綱領。

  [309]這個動詞是以胡佛的名字加後綴而成的,英文是「hooverize」。

  [310]指政府給退役軍人的額外酬金或保險等。

  [311]阿格里科拉(1494—1555),德國礦物學家、冶金學家和醫生,著有《金屬學》《礦物學》等。

  [312]指胡佛。

  [313]指胡佛的母親。

  [314]基督教《聖經》中的天使長之一,曾率領他的使者與魔鬼撒旦戰鬥。

  [315]聖加德琳(?—307),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基督教殉教者。

  [316]法國中北部城市。

  [317]尤指在授予聖職、王位等儀式上塗油於某人,通常由主教主持。

  [318]指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腺鼠疫。

  [319]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

  [320]笛卡爾(1596—1650),法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解析幾何的奠基人。

  [321]萊布尼茲(1646—1716),德國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微積分、數理邏輯的先驅。

  [322]伯努利(1667—1748),瑞士數學家。

  [323]哈雷(1656—1742),英國天文學家、數學家。

  [324]《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簡稱。

  [325]勒威耶(1811—1877),法國天文學家,用數學方法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1845)。

  [326]基本道德,指古代哲學和經院哲學的四德:審慎、堅毅、節制、公正,也指以上四德加上神學的三德:信、望、愛。

  [327]阿爾比恩,源出希臘人和羅馬人對英格蘭或不列顛的稱呼。

  [328]腓力二世(1529—1598),西班牙國王(1556—1598),英國女王瑪麗一世的丈夫。

  [329]貝斯是伊莉莎白的暱稱。

  [330]南美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

  [331]戰時特准可以攻擊敵方商船等的武裝民船、私掠船的巡航。

  [332]位於智利。

  [333]位於秘魯。

  [334]位於印度尼西亞南部松巴島。

  [335]指英國人。

  [336]舊時裝有易燃品馳向敵人的火攻船。

  [337]指無敵艦隊。

  [338]西班牙最高貴族。

  [339]傳統上被認為是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戰爭的發生地。

  [340]康科德也是美國獨立戰爭早期戰役(1775年4月19日)的發生地。

  [341]華盛頓(1777—1778)的冬季司令部所在地。

  [342]康華里(1738—1805),英國將軍,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英軍司令,在約克敦圍城戰役中戰敗投降。

  [343]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344]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創始人,提出潛意識理論。主要著作有《釋夢》《精神分析引論》等。

  [345]古代主要希臘城市西西里。

  [346]小狄奧尼西奧斯(前395?—前340?),古希臘敘拉古僭主。

  [347]指羅馬教皇在756年到1870年之間擁有主權的義大利中部領土。

  [348]戈雅(1746—1828),西班牙畫家。

  [349]賀加斯(1697—1764),英國油畫家、版畫家。

  [350]弗拉戈納德(1732—1806),法國畫家。

  [351]多雷(1833—1883),法國插圖畫家。

  [352]達利(1904—1989),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

  [353]即西班牙禮節。

  [354]即美國陸軍軍官學校,位於紐約州東南部一軍事要塞。

  [355]福煦(1851—1929),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軍總司令。

  [356]位于波蘭。

  [357]梅斯,法國東北部城市。

  [358]菲律賓呂宋島西南岸港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之一。

  [359]位於菲律賓。

  [360]位於菲律賓。

  [361]指菲律賓的奧斯梅納總統。

  [362]傳說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所用的杯。

  [363]即如今的首爾。

  [364]威爾地(1813—1901),義大利作曲家,創作歌劇30餘部。

  [365]威爾地所作義大利歌劇,女主人公阿伊達是在埃及做奴隸的衣索比亞公主。

  [366]華格納(1813—1883),德國作曲家。

  [367]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

  [368]普契尼(1858—1924),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369]德彪西(1862—1918),法國作曲家。

  [370]拉威爾(1875—1937),法國作曲家。

  [371]位於德國。

  [372]指小星球經過較大星球的表面。

  [373]加拿大一地區。

  [374]舊時長度單位,一里格約為五公里或三海里。

  [375]指直徑大於8公里的平板形海冰。

  [376]即禁忌(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等地禁止人與聖物或不潔物相接,否則將招致超自然力懲罰)。

  [377]為高級軍官舉行葬禮或船舶遇險時每分鐘發射一次的號炮。

  [378]荷馬(約前9—前8世紀),古希臘吟遊盲詩人,著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379]約翰·布朗(1800—1859),美國廢奴主義領袖,組織反奴隸制的武裝集團,在襲擊維吉尼亞的哈珀斯渡口軍火庫戰鬥中受傷被捕,後受絞刑就義。

  [380]即「亞伯拉罕」的簡稱。

  [381]位於奧地利。

  [382]位於德國。

  [383]小約翰·施特勞斯於1874年創作的歌劇。

  [384]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認為哲學是各學科原理的綜合,將進化論引入社會學,提出「適者生存」說,著有《綜合哲學》《生物學原理》《社會學研究》等。

  [385]歐里庇得斯(前485—前406),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據傳寫有悲劇九十餘部,現存《美狄亞》《希波呂托斯》《特洛亞婦女》等十九部。

  [386]指1812—1815年的美英之戰。

  [387]指美國政府或美國人。源出美國1812年戰爭時對軍郵郵戳上U.S.兩字母的戲謔稱呼。

  [388]傑斐遜主張中央政府的管制儘量減少,個人利益不可侵犯,推崇農業經濟與農村社會的優越性。

  [389]克里克聯盟:從前由居住在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和佛羅里達州北部的穆斯科格印第安部落組成。

  [390]指在美洲的歐洲人及其後裔。

  [391]拉菲特(1780—1825?),美國路易斯安那的私掠船和走私船隊頭目,在紐奧良戰役(1815)中協助美國對英軍作戰有功,受傑克遜將軍的嘉獎,戰後重操海盜生涯,劫掠西班牙船隻。

  [392]由各州選舉人推選組成,參加投票選舉總統、副總統。

  [393]本篇由《一位逝去的指揮員》壓縮。

  [394]位於俄羅斯南部。1853—1856年,俄國與英、法、土、撒丁王國之間爆發克里米亞戰爭。

  [395]指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1870—1871)。

  [396]位於加拿大東部。

  [397]羅斯金(1819—1900),英國藝術評論家、社會改革家。

  [398]丁尼生(1809—1894),英國詩人,主要詩作有《夏洛蒂小姐》《尤利西斯》等。

  [399]羅塞蒂(1830—1894),英國「先拉斐爾派」女詩人,作品有童話詩《妖魔集市》《王子歷程》等。

  [400]位於倫敦西南二十八英里的一個郡的首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