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只能用數字表示嗎
2024-10-04 05:29:5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編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有」是通假字,通「又」,「十有五」表示「十五」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即志於學,三十歲時,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時,能聽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卻不超出規矩。
孔夫子的這句話里,用數字表示確切的年齡。不過在中國古代,人們有時不用數字表示年齡,而是用與之相關的稱謂來代替。按照年齡順序排列為:襁褓、孩提、垂髫、總角、豆蔻、及笄、束髮、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半百、花甲、耳順、耆、古稀、耋、耄、期頤。襁褓指未滿周歲;孩提是指幼兒時期;垂髫是指三四歲到七八歲;總角指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豆蔻指十三四歲;及笄是指女子年滿十五歲,表示成年;束髮是指古人男子十五歲而束髮;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以示成年;而立之年是指三十歲;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知命、半百均表示五十歲;花甲和耳順均指六十歲;耆指六十歲以上;古稀指七十歲;耋指七十歲到八十歲;耄指八十歲到九十歲;期頤是指一百歲。
古人的這些稱謂仍沿用至今,可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