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天地之中> 七 道通天地觀星台

七 道通天地觀星台

2024-10-03 20:59:20 作者: 楊東明

  「元聖當年曾測景,巍峨廟貌石淙潯。階前台榭余芳草,門外山川映古林。觀象已知超遠略,量天更見識玄心……」

  觀星台位於登封市告成鎮告成村,它創建於公元1276—1279年(元代至元十三年到十六年),它由周公測景台、周公廟和觀星台三部分所組成。中軸線上還排列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祠、帝堯殿等明清時期的建築。

  唐代建立的周公測景台是在周公測日影定地中的基礎上建造的天文古蹟,在當時它是最先進的天文觀測設施。測景台分為台座和台柱兩部分,座為圭,柱為表,當夏至之日,高表投射的影長與座圭北上沿的長度吻合,在石圭的周圍看不到日影。所以,此台又名「無影台」。

  觀星台以整座建築做圭表,由台身和量天尺兩部分組成。磚砌台體高高聳立,其狀猶如城樓,它的作用相當於豎立之「表」;台下之「圭」狀如長堤,又名「量天尺」,由三十六塊青石平砌而成。觀星台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觀測儀器,至今仍能用它測量太陽投影的變化。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利用這種新型圭表測量日影變化,並依據遍布全國的27個天文觀測點得到的數據,在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它計算出的一個回歸年的時間為365日24刻25分(相當於今天的365日5時49分12秒),其精確度僅僅比現代科學測定的時間相差26秒。它與現今世界通用的陽曆(格列高利歷)相當,但卻比它早了300年!

  「道通天地有形外,德蘊陰陽無影中」,這是刻在測景台石座上的兩句話,它是中國古代天文科學的銘文。古觀星台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建築,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科學建築之一,已經永遠銘刻在了人類的文化發展史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