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宗孝明皇帝上
2024-10-02 03:31:09
作者: 華杉
永平元年(戊午,公元58年)
1 春,正月,皇帝率領公卿以下在原陵朝會,就跟元會(皇帝於元旦朝會群臣)的禮儀一樣。皇帝先在先帝神位前跪拜,然後退下,在東廂落座。侍衛官在神座後侍立,太官奉上食物,太常奏樂,各郡國上交計簿的官吏依次上前,面對先帝神位,匯報所在地糧價及民生疾苦。之後,這就成為每年慣例。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華杉講透】
孔子說孝,事死如事生,父親死了,侍奉他就像他活著的時候一樣。
2 夏,五月,高密元侯鄧禹薨逝。
3 東海王劉強病,皇上遣使者、太醫乘驛車前去給他看病,絡繹不絕,又下詔讓沛王劉輔、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到魯縣探視。劉強薨逝。臨終前上書謝恩,說:「我不幸短命,留下孤兒,又給皇太后、陛下添憂,真是既悲痛,又羞愧。我的兒子劉政,還是一個幼童,本當勉強繼承我的爵位和封地,但這恐怕不是保全他的辦法,我希望能把東海郡交還。如今天下剛剛經歷大喪,希望陛下加倍留意供養皇太后,勸她進餐。臣劉強困劣,言不能盡意,在此一併向諸王致謝,想不到永遠不能再相見了。」
皇帝覽書悲慟,和太后一起,出城到津門亭,為劉強舉哀,派大司空持節前往治喪,贈送以高規格的喪儀,又下詔讓楚王劉英、趙王劉栩、北海王劉興及京師親戚都前往參加葬禮。皇帝追念劉強堅持謙恭節儉,不想要厚葬以違背他的遺願,於是特別下詔說:「殉葬之物,務從儉省,衣服足以遮蔽身體就行,其他茅車瓦器,都降低規格,以彰明大王卓爾獨行之志。」將作大匠(職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的官員)留下,為劉強興建陵廟。
4 秋,七月,馬武等人攻擊燒當羌,大破之,餘眾都投降或奔散。
5 山陽王劉荊私自聘請星象家,與之謀議,希望天下有變。皇帝聽聞後,將劉荊改封廣陵王,遣送他到廣陵。
6 遼東太守祭彤派偏何征討赤山烏桓部落,大破之,斬其魁帥。塞外震恐,西至武威,東至玄菟,皆來歸附,野無風塵,於是全部撤銷沿邊屯兵。
7 東平王劉蒼認為,中興三十餘年,四方無事,宜修禮樂,於是與公卿一起,制定南北郊祀的冠冕、車服制度,以及光武廟登歌(祭典時﹐樂師登堂所奏的歌)、八佾編舞(天子歌舞八佾,方塊隊形,八八六十四人),上奏皇上。
8 好畤愍侯耿弇薨逝。
永平二年(己未,公元59年)
1 春,正月十九日,在明堂祭祀光武帝,皇帝和公卿列侯,第一次身穿正式禮服冠冕,佩戴玉佩出席,禮畢,登上靈台,觀察天象。赦天下。
2 三月,皇上行幸辟雍(國立大學),第一次舉行大射禮(射箭比賽)。
冬,十月初五,皇上再次行幸辟雍,第一次舉行養老禮,以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選擇年老退休的官員,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以孝悌也。三老五更,指老人更知三德五事,三德是正直、剛毅、柔和;五事是貌、言、視、聽、思)。三老身穿麻布大袍,戴著進賢冠,手扶玉杖。五更穿著也一樣,只是不扶手杖。皇上乘輿抵達辟雍禮殿,御坐東廂,派使者以安車迎三老、五更於太學講堂,天子在門口迎接,相互行禮,天子在前引導,三老從賓階(主人在階梯東側迎接,客人走西側,西側為賓階)上堂。三老到了階梯前,皇上作揖行禮。三老登上階梯,面向東方,三公擺設几案,九卿將鞋子擺正,天子親自挽起袖子,分割祭肉,連同蘸醬,一起送到三老跟前,又舉杯敬酒,祝鯁在前,祝饐在後(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五更則面朝東方,由三公負責進貢,禮儀和侍奉三老一樣。
禮畢,引導桓榮及其弟子升堂,皇上親自講說,諸儒手持儒經,在前提問。從講堂內到門外,以及環繞辟雍水系橋上和園門外的觀禮者,冠蓋雲集,數以萬計。於是下詔,封桓榮為關內侯。三老、五更,都以二千石俸祿贍養終身。又賞賜天下三老(各鄉村教育官)每人酒一石,肉四十斤。
皇上在做太子時,就跟從桓榮學習《尚書》,即皇帝位之後,仍然尊桓榮以師禮。曾經行幸太常府,令桓榮面東而坐,設几杖,大會百官及桓榮門生數百人。皇上親自拿著儒經,諸生中有人向皇上提問,皇上就謙遜地說:「太師在此,哪裡輪得到我講?」會後,將太官所供應的器具全部賜給太常家。桓榮每次生病,皇上都派使者探問,太官、太醫來來往往,相望於道路。桓榮病重,上書謝恩,讓還封爵封土。皇帝行幸其家,問候起居,到了他家所住的那條街,下車,拿著儒經步行,撫摸著桓榮,流下眼淚,又賜給床褥、帷帳、刀劍、衣被,待了好久才離去。從此,諸侯王、將軍、大夫前往探病的,沒有一個人敢乘車到門口,全都步行到床榻前拜見。桓榮死後,皇帝親自改穿喪服,臨喪送葬,在首山之南賜給墓地。兒子桓郁為繼承人,桓郁要讓給哥哥的兒子桓汎,皇帝不許。桓郁這才受封,但是,把封地租賦收入,全部給桓汎。皇帝任命桓郁為侍中。
3 皇上因為中山王劉焉是郭太后的小兒子,太后尤其喜愛他,所以留他在京師,這一年,才送他和其他諸王一樣,到自己藩國。並賜給虎賁武士、護駕騎兵,恩寵尤厚,並且特許他往來京師。皇帝對待陰太后和郭太后所生的兒子,都一視同仁,諸王經常得到賞賜,恩寵優渥。
4 十月十七日,皇上行幸長安。十一月初七,派使者以中牢祭祀蕭何、霍光。皇帝每次經過他們的墓園,都在車上俯身致敬。
皇上進幸河東,十一月二十六日,返回洛陽宮中。
5 十二月,護羌校尉竇林被控欺罔及貪贓枉法,下獄死。竇林是竇融堂兄的兒子。當時,竇氏一門有一公、兩侯,娶了三個公主,並有四個二千石級別官員,從祖輩到孫輩,官府宅邸相望於京師,在皇親國戚和功臣中,都沒人比得了。等到竇林被誅,皇上數次下詔切責竇融,竇融惶恐,請求退休,皇上下詔,命他回家養病。
6 這一年,首次舉行「五郊迎氣」大典。(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祀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祀赤帝、祝融;立秋之前十八天,迎黃靈於中兆,祭祀黃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祀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祭祀黑帝、玄冥。)
7 新陽侯陰就的兒子陰豐娶了酈邑公主(劉秀的女兒),公主驕縱嫉妒,陰豐殺了她,陰豐被誅,陰就夫婦二人也自殺。
8 南匈奴單于汗死,單于比之子適即位,為?僮屍逐侯鞮單于。
永平三年(庚申,公元60年)
1 春,二月初九,太尉趙憙、司徒李?被免職。二月十一日,皇上任命左馮翊郭丹為司徒,十四日,任命南陽太守虞延為太尉。
2 二月十九日,立貴人馬氏為皇后,皇子劉炟為太子。
皇后是馬援之女,光武帝時選入太子宮,能奉承陰太后,和同輩相處和睦,禮數周到,上上下下都喜歡她,所以得到寵幸,到劉莊即位,為貴人。當時,馬貴人的異母姐姐的女兒,也被選入太子宮,生下皇子劉炟。劉莊因為皇后無子,下令將劉炟交給皇后撫養,說:「人未必自己一定會生兒子,只要愛護養育到位就可以了。」皇后於是盡心撫育,辛勞憔悴,付出還超過對自己親生的。太子也孝性淳篤,母子慈愛,沒有絲毫嫌隙。皇后因為皇子不多,把身邊女子都推薦給皇上,唯恐不夠。後宮有得到皇上臨幸的,她就接見慰問,如果有人被皇上數次召寵,她就加以隆重的禮遇。
到了有司奏立皇后,皇帝還沒說話,皇太后就說:「馬貴人德冠後宮,就是她了!」馬皇后於是正位宮闈,而愈加謙遜肅靜,好讀書,時常穿著寬大的絲綢衣服,裙子也不加邊。每月初一、十五,諸姬妾、公主朝請覲見的時候,看見皇后袍衣粗疏,以為是特製有皺紋絲綢,走近一看,都笑。皇后說:「這種絲料特別適合染色,所以用它罷了。」群臣奏事,有難以決定的,皇帝數次用來試探皇后的才智,皇后則分解分析,無不合情合理,但是,從來不為自己家族干預政事。皇帝由此對她更加寵敬,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
3 皇帝思念中興功臣,於是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以鄧禹為首,其下依次是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堅鐔、馮異、王霸、朱祜、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脩、蓋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又加上王常、李通、竇融、卓茂,一共三十二人。馬援因為是皇后之父,唯獨他不在這些人裡面。
4 夏,四月十七日,封皇子劉建為千乘王,劉羨為廣平王。
5 六月二十四日,天船星北出現孛星。
6 皇帝大興土木,修建北宮。當時天旱,尚書僕射、會稽人鍾離意,前往宮門,脫下帽子,上書說:「當年成湯遭旱,以六件事自責說:『是施政不恰當嗎?是役使人民太過嗎?是宮室營建太多嗎?是女寵、宦官干預政事嗎?是賄賂盛行嗎?是進讒言的小人太多嗎?』我看見北宮大興土木,而人民失去農時。自古不擔心宮室狹小,只患人民不得安寧,希望立即停止,以應天心!」皇帝下詔回覆說:「成湯所說的六件事,罪都在一個人。你趕緊戴回帽子穿上鞋,不用謝罪!」又下令將作大匠停止建築工程,並減少其他不必要的開支。下詔給公卿百僚,承認自己錯誤。上天應時降雨。
鍾離意舉薦全椒縣令劉平,皇上下詔,拜劉平為議郎。劉平在全椒,政有恩惠,人民有的增報財產,就為了多交賦稅;或者少報年齡,希望為官府差役。刺史、太守下來巡查,發現監獄裡空空的都沒有囚犯,人人自得其所。刺史、太守無事可問,只好宣讀詔書而去。
皇帝的性格,喜歡聽人打小報告,以耳目洞察別人的隱私為明察秋毫。公卿大臣們多次被詆毀,近臣尚書以下甚至被他毆打。經常因事遷怒於郎官藥崧,用手杖來撞擊他。有一次,藥崧被打得躲到床下。皇帝暴怒,大聲呵斥:「你給我出來!」藥崧在床底下說:「天子穆穆,諸侯皇皇,未聞人君,自起撞郎。」皇帝才赦免他。(藥崧引用《禮記》的話,穆穆、皇皇,都是容貌進退美盛之狀,哪有皇帝毆打郎官的呢?毫無體統。)
當時朝中大臣無不驚懼,爭相比賽苛刻,以躲避誅責,唯獨鍾離意敢於諫爭,數次將皇上詔書封還,拒不受詔。其他大臣有過失,他就出手解救。趕上接連有天變,就上書說:「陛下敬畏鬼神,憂慮體恤百姓,但是天氣未能和順,寒暑反常,究其原因,在於群臣不能宣化朝廷的恩德,不能堅守自己的職責,而以苛刻為風氣,百官之間沒有相親之心,官吏百姓之間沒有祥和之風,以至於衝撞天地和氣,以致天災。百姓可以德勝,難以力服。《詩經·鹿鳴》總是謳歌宴樂之事,就是認為人神之心和洽,則天氣和順。希望陛下垂聖聽,緩刑罰,順時氣以調陰陽。」皇帝雖然不能採納他的建議,但是知道他一片至誠,所以始終對他加以厚愛。
【王夫之曰】
明帝英敏有餘,而底蘊不足。
【張居正曰】
自古君德,貴在明,不在察。明,如日月在天,普照萬物;察,如持著火把照物,費了很多力氣,卻始終有照不到的陰影。但是人主自恃聰明,必流於察。人主喜歡苛察,則必然急切。上面的人越急切,下面的人就越欺騙。人人不知所措,就上下相互欺騙蒙蔽。又或者樂於寬大之名,悠遊姑息,以至於長惡容奸,廢時失事,那也不是明。古話說:「寬猛相濟,政是以和。」只有真正的明君,才能掌握這個尺度。
7 秋,八月二十五日,皇帝下詔將太樂官名改為太予,這是根據讖文改的。
【胡三省曰】
《尚書·璇璣鈐》上說:「有帝漢出,德洽作樂,名予。」
8 八月二十九日,發生日食。
皇帝下詔說:「當年楚莊王的時候,沒有天災,以至於他感到戒慎恐懼。魯哀公的時候,政治上禍事連連,天象卻沒有降下任何變異譴責。如今我們遭遇天變,這表示我們還有救。請有司反思自己什麼地方失職,並且匡正我無德之處。」
【胡三省曰】
《說苑》記載:楚莊王見天不見妖,地不出孽,焦慮說:「天把我忘了嗎?」如此希望得到上天警戒的人,必定不會拒絕臣下的勸諫啊!
魯哀公的時候,政治混亂,但是一次日食都沒有發生,這看來是上天都覺得他無可救藥,譴責他也沒什麼用,放棄他了。
9 冬,十月二十二日,車駕從皇太后行幸章陵縣(光武建武六年,即公元30年,將舂陵鄉改為章陵縣)。荊州刺史郭賀,有特別優異的政績。皇上賜給他三公的服裝,黼黻(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冕旒(有垂纓的冠帽),又讓他撤去座車前的簾帳,讓百姓能看到他的面容和尊貴服飾,以彰顯他的品德。
十月二十六日,皇帝從章陵返回洛陽。
10 這一年,京師及七個郡國發生洪災。
11 莎車王賢,以兵威逼奪于闐、大宛、媯塞三個王國,並派大將鎮守。于闐人殺死了他的將領君德,擁立本族休莫霸為王。賢率諸國兵數萬攻擊,被休莫霸打得大敗,脫身逃回。休莫霸進兵包圍莎車,被流箭射死。于闐人又立他哥哥的兒子廣德為王,廣德派他的弟弟仁攻打賢。廣德的父親之前被拘押在莎車,賢於是歸還他的父親,又把女兒嫁給他,與他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