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錦繡天唐> 六、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

六、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

2024-09-29 11:42:11 作者: 姜若木

  唐代中期又出現了一大批詩文巨匠,其中有一位大文學家名叫韓愈(763—824),他在唐朝乃至中國古代文壇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他提倡用西漢以前的文體寫文章,反對當時流行的文體,當時沿襲南北朝時期的駢文體,講究聲律、對偶、用典,追求文辭的華美,但往往空洞無物,經常為了文體的工整,而改變要表達的意思,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和見解。

  

  從隋朝時期就有人提出批評,反對用這種文體和文風。因為韓愈所提出的西漢文體距離中唐已經八百餘年,所以人們把西漢時候的文體稱為古文,把當時的文體稱為近體文。韓愈順應時代要求提倡的古文寫法,很快得到了當時文人的支持,形成了一場規模壯闊的文化運動,後人稱它為古文運動。韓愈是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又常常以昌黎(今遼寧義縣一帶)韓氏自稱,所以人們尊稱他為「韓昌黎」。他主張寫文章要有創造性,完全寫出自己的見解,不模仿前人一言一句,寧可精,不可濫。他所倡導的古文,實際上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新的散文體。韓愈作文,十分重視用詞造句的恰當和流暢,要求做到文從字順,與當時的文體背道而馳。

  他用新散文體先後寫出了三百多篇政論、書信、傳記、序言和墓誌。這些文章都具有高度的文學藝術技巧,從形式到內容都洋溢著全新的精神面貌。他的散文大多氣勢磅礴,情感充沛,文字精練,語言生動。其中有很多文章、警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現在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例如,「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等,這些寓意深刻的經典話語,到今天還常常被人們引用在各個領域。

  韓愈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散文大師,被後人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並且排名第一。韓愈一生為人品行端正,對人一貫講真話,敢於說出自己的見解。他25歲就開始做官,但在政治上的成就不大,由於清正廉潔,得罪了權貴,後來幾次遭到貶謫,還有一次差點兒丟掉了性命。

  和韓愈同時代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773—819)也是一位倡導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他們兩人關係密切,在當時享有同樣的盛名,在文學史上地位也幾乎相當。柳宗元從小就很聰明,也很勤奮,博覽群書,21歲考取了進士。他有很強的政治抱負,積極參加了永貞革新的活動,在這次革新中,謀劃了很多有積極意義的政治主張。永貞革新最後因宦官破壞導致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一帶)司馬,後來又被派到更遠的柳州去當刺史,最後在那裡結束了自己光輝燦爛的一生。

  他在長期的貶謫生活中,柳宗元接觸了很多社會下層的人民,了解了他們的疾苦,對當時殘害人民的苛政、對社會的黑暗現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寫了不少優秀的文章加以揭露,如《捕蛇者說》《童區寄傳》等。他還擅長寫山水遊記,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記》。他不僅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寫了清奇秀麗的自然景色,而且把自己的遭遇和悲憤感情寄托在山水之中,成為歷代山水散文的傑作。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人們稱他柳河東,因為他當過柳州刺史,又稱他柳柳州。這類稱呼,在古代都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唐王朝在詩歌文化上的造詣,是其他任何一個朝代所無法比擬的。唐王朝的這批詩人,把詩歌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為後人樹立了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詩歌巨匠,不管是在盛世太平的「貞觀之治」,還是在唐朝末年的動亂時代,都湧現出了一大批成就頗高的詩人。詩歌在唐王朝被分為多個流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派」,還有以王昌齡、岑參、高適為代表的「邊塞詩派」,這些不同流派的發展,把唐王朝的詩歌文化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