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錦衣>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計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計

2024-05-05 09:43:41 作者: 上山打老虎額

  無數的人馬,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後,瘋狂地通過了烏拉爾城塞湧入東歐的泥地里。

  此時正是開春時節,雖是萬物復甦,可是凍土卻也才剛剛開始消融而已。

  因而,這廣袤的土地上,大多荒蕪,且泥濘不堪。

  而在這千里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游騎,幾乎處處都是廝殺。

  滿蒙八旗三百二十一牛錄,幾乎是各率本部人馬,深入至境內各處開始攻城拔寨。

  這也是皇太極的策略。

  這裡土地過於廣袤,村莊與城鎮之間距離甚遠,若是大軍合為一處,滿蒙七八萬人馬進展勢必不順。

  反而將人馬化整為零,以牛錄為單位,將大軍分為兩三百人為單位,深入各處襲掠村莊,若遭遇了強敵,仗著快馬自是可以呼嘯而去,而後再集結附近的人馬,進行反殺。

  此時的烏拉爾以西,依舊是寒風凜冽,好在比起西伯利亞以及遼東老家來,建奴人倒也習以為常。

  只是俄人也絕不是吃素的,他們的反擊也異常的兇猛,大量從西線調撥來的哥薩克騎兵,以及俄人的步兵軍團,進行了非常頑強的抵抗。

  

  可以說……此時的建奴在大規模的流血,如此巨大的損失,以至於皇太極不得不瘋狂的修書,讓在後方招募人馬和休整的人,立即趕赴增援。

  可即便再艱難,皇太極也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雖然數月下來,死傷已高達數千人,這對於只能勉強湊夠五六萬人馬,且幾乎抽取了建奴人所有精壯的八旗而言,已算是損失慘重了。

  可他很清楚,一旦不趁此機會多占土地,那休整完畢的李、張二人,可能就要來摘桃子了。

  弟兄們付出了多少血汗,就應該得到多少收益,一旦撤退回到烏拉爾以東,那麼這些人的血就算是白流了。

  因而,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增兵。

  此外,得根據從前方來的奏報,不斷地研究敵人的戰法。

  俄人的方陣頗厲害,據聞是從什麼瑞典人那兒學來的。而且他們的哥薩克騎兵也不容小覷。

  最緊要的是他們十分頑強,甚至在明顯人數不及奔襲來的建奴人時,依舊可以做到死戰。

  乃至於是他們的平民,甚至是婦孺,也往往不肯束手就擒。

  這便給建奴人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當然,建奴人也是不差的。

  一邊是殺紅了眼,貪婪於財貨,另一邊則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土地,也是奮不顧身,於是便成了兩頭巨獸,彼此沒有絲毫的膽怯,哪怕是放任自己流血,也定要想盡一切的辦法,殺傷對方。

  只是當熬到春末的時候,皇太極終究還是絕望了。

  因為這個時候,在烏拉爾的城塞里,張獻忠的先鋒人馬已氣勢洶洶地抵達。

  緊接著,休整完畢,且已是煥然一新的流民軍,便也陸陸續續地抵至烏拉爾。

  這些當初面黃肌瘦且衣衫襤褸之人,如今俱都鳥槍換炮,精神激昂。

  有著大量的火器,甚至還有好幾門的重炮,人人穿著抵禦嚴寒的大衣,甚至還有人左右兩邊都斜插著短銃。

  大軍雲集之後,來自於東方的生力軍,則開始長驅直入,張獻忠和李自成的目的十分明確,那便是莫斯科城。

  因而……浩浩蕩蕩的人馬,沒有任何停留,便猶如一柄尖刀,直刺早已是筋疲力盡的俄人腹地。

  …………

  旅順城。

  這裡每一天都在改變著,如今這裡的人口,已是無法統計了。

  因為人口每日都在增加。

  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從關內流動來的人。

  再加上從海路以及陸路雲集的各路商賈,雖是文吏們已是絞盡腦汁,卻也已無法做出準確的統計了。

  此時,許多人預測旅順的人口應在七十萬之上。

  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雖說在關內,這樣的巨大城市,決計不少,可此地畢竟不是溫暖如春的江南,也非是大明的都城,只是一個苦寒所在而已。

  人口一多,就難免擁堵,也少不得嘈雜,城市幾乎每個月都在擴大。

  唯一的好處就在於……張家能夠提供出來吸引人口的土地是無限的,在遼東,永遠不缺的就是土地。

  南來北往之人,帶來了無數的訊息,而又有無數旅順的訊息,通過商人們傳遍天下。

  三教九流匯聚,更是催生了無數的行業。

  而最熱鬧的,卻永遠都是牙行。

  當然,如今的遼東禁絕了人口買賣,不過現在外來人口多,無論是租賃,還是僱傭的買賣,依舊是火熱的很。

  只是這幾日,許多牙行都不約而同地掛了牌子,居然是土地出售。

  這事,立即在旅順引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在遼東的土地,絕大多數都握在了官府的手裡,可同時,是嚴禁出售的。

  遼東的土地採取的乃是公制,即落戶者,若是願意務農,則可分取農地。

  至於其他的土地,則根據不同的土地用途,進行長期租賃。

  因而,在這裡幾乎沒有土地買賣的說法。

  遼東的新政,貫徹的可謂是最為徹底,只是在這個時代,不少人看待土地的心態,依舊還停留在數十年前,總覺得自己手裡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土地,難免心裡頭有一點不踏實。

  再加上如今這遼東最多的就是巨賈,這些大商人們借著遼東的東風,早已掙了個盆滿缽滿,可謂是富的流油。

  他們的消息,也是最靈通的,如今聽聞竟是出售土地,便忙去打聽,因而才得知……原來售出的根本不是遼東的土地。

  而是遼東之外的土地。

  也就是說,遼東的地是決計不允許買賣的,可是不代表遼東之外的不可以。

  其實遼東拓土之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張家從李自成以及建奴人那兒得到的土地,更是數之不盡。

  現在張家要售地,倒是讓不少人留了心。

  新政推行,土地已經不能買賣了,即便是在關內,雖然新政還未完全鋪開,可是明眼人都已十分清楚,新政已是大勢所趨,土地也已成了燙手山芋。

  可即便如此,人們對於土地的渴望,卻是無法輕易驅散的。

  雖然農地的價值,其實已經被大大的低估。

  可隨著這些年工商業的發展,無論是礦石,還是其他商業土地的價值,反而日益高漲。

  土地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可以傳給子孫!

  人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掙下家業,留給子孫後代了。

  至少這個時代的人,大抵都是如此作想的。

  金銀的價值……其實是不斷貶值的,要知道,從明初到現在,隨著大量金銀的湧入,實際上一直都是如此。

  當然,張家要售地,壞處也不是沒有的,那就是那些土地真有價值嗎?

  畢竟,那裡可是比遼東還要苦寒的地方。

  不過雖有人踟躕,卻也有不少人禁不住在研究。

  首先,鐵路的鋪設是板上釘釘的事,鐵路公司已經開始準備動工了。

  遼東花費數百上千萬兩紋銀,大興土木,顯然不可能只是將這些銀子丟進水裡。

  有了鐵路,就意味著那裡不再遠在天邊。

  與此同時,若是那裡當真有什麼物產,完全可以僱傭人力進行開採。

  當然……最重要的是……那裡的土地非常便宜。

  據說張家收購的價格,就是一文錢一畝收來的,一文錢啊……在這遼東,一文錢算個什麼?現如今,幾文錢便是連一個蒸餅都買不著了。

  一個蒸餅就可以買幾畝地,這是何等滑稽的事!

  因此,不少人都動心了。

  起初是大家紛紛去牙行打聽消息,這才知道,原來張家即將會對土地進行拍賣。

  現如今的張家,正在將土地進行整理,在整理和清丈之後,會將一些即將售出的土地進行確權。此後,則是製作輿圖,而後再將一塊塊的土地,打包拍賣出去。

  因此,不少人倒是期待起來。

  直到了數月之後,拍賣行終於正式開張。

  來的人自是不少,大家都想去瞧一瞧熱鬧。

  此時才知道,原來此次售出的地塊,足足有三十處之多。

  每一塊地的面積都不小,三萬畝為一地塊,直接進行了介紹。

  三萬畝啊……這若是放在關內,絕對算是大地主了。

  可在這裡……竟只是一個最低的計算單位而已。

  於是在不少人的腦海里,自動腦補著這三萬畝的大小。

  這樣大的地,只怕一個人走上一天一夜,恐怕也走不完呢!

  因而……不少人都來了興致。

  周陽生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在遼東做的乃是絲綢買賣,如今隨著遼東的發展,自是日進金斗,對於這些土地,他早就惦記著了,畢竟他有的是錢,可是土地……說實話,人有了銀子,怎麼會對土地沒有渴望呢?可惜即便他再富裕,在這遼東和關內,也是無法染指土地的。

  雖說現在那地……可能也未必能開始收回成本,可漢人的性情與其他人不同,漢人的骨子裡,看的都不是眼下的得失,而是百年之後的事。


關閉